中國快遞小哥登上美國《時代周刊》,請善待每一個努力奮鬥的人

2020-12-26 奔跑的蝸牛Joy

2020年3月19日,美國《時代周刊》封面發布抗疫群像,外賣小哥高治曉作為唯一的華人面孔登上封面。

100年來,時代周刊上只出現過37個中國人,而在此之前,上一次登上《時代周刊》封面的華人,是「BAT三巨頭」之首,百度公司的創始人李彥宏。

隨著消費需求日趨多樣化,外賣也早已不再僅僅局限於點餐配送,蔬菜水果、日用百貨等,都已錄入外賣必需品之列,而本次新冠病毒的爆發,無疑使各方面物資的外賣需求量有了質的飛躍。外賣有求必應,萬城空巷,他們各種顏色,穿梭在六街三陌。在這個不平凡的冬天,只要外賣小哥還在奔跑,我們的城市就還沒停止運轉。他們把大大小小的包裹送到每個角落,疫情下的城市慢慢恢復溫度。

一次性買了七袋大米,六袋白面,加起來一百多斤,外賣小哥都會準時為客戶送達。快遞小哥的不休息,讓更多人得以不用出門,完成自我隔離。

一位快遞小哥說

「我們沒有醫生那麼專業的知識。我一個外賣員一天送30單,那麼可能30個家庭就不用出門了,這樣就減少了他們交叉感染的機會。」

如果說醫護人員等一線工作者是病毒的驅趕者,那麼外賣小哥則逐漸成為維繫社會運轉的「擺渡人」。高治曉在得知自己登上《時代周刊》封面後說:

「我只是個平凡人,做了平凡的事。」

雖然,沒有驚天動地和轟轟烈烈,就像高治曉所說,他們只是平凡人,做了平凡的事。但作為城市擺渡人

「他們見過深更半夜的燈紅酒綠,也見過凌晨四點的點點繁星。」

冬天裡,他們迎著風雪,冒著地滑隨時可能摔倒的危險,為了生活繼續奔波,一年四季,走街串巷,不知道跑了多少裡路,用奮鬥、艱辛與拼搏,一切都是為了更好的生活。

也許最後疫情結束,當斷掉的車軸重新運轉,當社會重新充滿活力,大部分人會選擇再次遺忘。但,這段時期,外賣小哥,還有快遞小哥、警察和無數奮鬥在一線的醫護人員,是堅守在崗位上的每一個平凡的人,才組成了全國團結一心的抗疫群體。

所以,這個世界,扮演英雄的,都只不過是這些是普通人,正是這些普通人才成就了我們美好的世界,請善待每一個努力奮鬥的普通人。

相關焦點

  • 《時代周刊》封面的外賣小哥,是每一個平凡的中國人
    美國《時代周刊》近日發布抗疫群像,美團外賣騎手高治曉作為唯一華人面孔登上封面。疫情期間,他選擇堅守一線,每天跑一百多公裡,派送50多單,給在家隔離的人們運送米麵油鹽菜藥等生活物資。對於自己登上《時代周刊》,他說,很多人都在默默付出,自己只是做了平凡事的平凡人,榮譽應該共享。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中國社會生活一度被按下「暫停鍵」。為配合政府戰「疫」,億萬中國民眾按照要求在家隔離,各個社區也紛紛實行封閉式管理。在這種情況下,快遞員、送餐員成為了城市運行的「擺渡人」,撐起了人們疫情期間的「宅生活」。
  • 中國外賣小哥登上《時代周刊》:接定點醫院訂單,還給獨居老人做飯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轉載拒絕任何形式刪改 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01 3月19日,美國《時代周刊
  • 登上美國《時代周刊》的37個中國人,竟有外賣小哥!
    最近一期的美國時代周刊,北京外賣小哥高志曉,作為唯一的華人面孔,竟然登上了美國時代周刊的封面。 享受盛譽的(時代周刊),創辦於1923年,是美國三大時事性周刊之一,一百年以來,驕傲的時代周刊,只出現過37個中國人,這些人當中不乏,政界梟雄,時代偉人,還有商業精英,高志曉之前
  • 快手小哥登美國《時代周刊》封面!
    美國《時代周刊》是一本有近百年歷史的雜誌,在全球範圍內享有極大的號召力、影響力,不少人都以登上它的封面為榮。最近它的封面出現了華人面孔——一位名叫「高治曉」的外賣騎手!▲圖源:《時代周刊》推特帳號或者你也可以叫他的快手暱稱「逍遙哥」:(快手ID:gaojing52120LXM)美國《時代周刊》這次發布的抗疫群像封面中,有5張講述的都是隔離人群的個人敘事,畫面色調陰沉,人物表情冷鬱。而我們的快手老鐵代表的是街頭中國,是聯結者,透著生氣和蓬勃。
  • 《時代》周刊刊文:美國比中國差一百倍!
    近日,美國杜克大學全球衛生與公共政策領域的教授加文·亞米(Gavin Yamey),以及加州大學全球衛生科學學科的名譽教授迪恩·賈米森(Dean T. Jamison)在美國《時代》周刊上撰文,稱美國對新冠疫情的應對要比中國差了100倍。
  • 善待每一個流浪的靈魂
    原來,1971年出生的姚某某來自湖北,1994年畢業於北京理工大學,曾在安徽中國兵器工業研究所工作。2003年辭職來到上海闖蕩,2008年與家人失去聯繫流浪街頭。6月22日,家人趕到上海將其接回湖北老家,結束了他十多年的流浪生活。(7月4日紅星新聞)那位姚先生歷盡十多年的流浪艱辛,在救助站的幫助下,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家,將開啟新的正常生活,算是件十分幸運的事。
  • 中國外賣小哥登《時代周刊》封面,有何啟示?
    在過去兩個多月,很多人對醫患關係、鄰裡關係等都有了全新的認識。相信經此戰「疫」,外賣小哥以及曾被人們忽視的默默無聞的勞動者群體,都將得到正名。  日前,美國《時代周刊》發布抗疫群像,美團外賣騎手高治曉作為唯一華人面孔登上封面。疫情期間,高治曉每天要跑一百多公裡,派送四五十單到六七十單。報導稱,如果沒有在危險中挺身而出的外賣騎手們,很多家庭會挨餓,病人也無法得到賴以生存的物資供給。
  • 《時代》周刊:應對疫情,美國與中國差100倍
    中新社·華輿訊 據美國僑報報導 杜克大學全球衛生與公共政策教授、醫師GavinYamey與加州大學全球健康科學研究所名譽教授DentT.Jamison10日在《時代》周刊(Time)上聯名發文,總結美國應對疫情的疏漏,敦促美各級政府積極應對,力挽狂瀾。
  • 今天才知道,大名鼎鼎的《時代》周刊,竟然源自中國!
    一提起當今世界最知名的時事性雜誌,大多數人都會想到美國的《時代》周刊,這本創刊於1923年的雜誌與《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周刊》、《新聞周刊》並稱美國三大時事性周刊。很多人印象中,《時代》周刊與中國的緣分是從民國時期,直系軍閥吳佩孚第一次登上時代雜誌封面開始的。
  • 嫌棄中國快遞,請看美國快遞你就明白有多幸福!
    「更別提送快遞了,」陳小皺著眉頭一臉苦笑,「這兒的快遞員不會和收貨人聯繫,要是沒有人幫你盯著,人家直接門口一放就走人,我都已經這樣丟了兩個包裹了。」陳小並不是唯一和美國的快遞「八字不合」的中國留學生。對於大多數習慣了國內便捷的取件投遞服務的中國人來說,美國的快遞似乎顯得格外的慢。
  • 請用兩項榮譽換回科比的復生:入選名人堂和登上美國時代周刊
    人死不能復生,無論多麼悲痛,只能被迫接受這樣的事實:科比離開了我們。一直都說,科比守護了後喬丹時代得分後衛最後的榮光。可是如今科比離開了我們,誰又去守護後科比時代得分後衛最後的榮光呢?我們只能在記憶中去尋找和科比有關的一切。不過在今年不久的將來,我們就可以在名人堂的展廳裡,去追憶和科比有關的一切。因為據名人堂主席科朗吉洛的消息,聯盟決定今年將科比定位首位入選名人堂的球員,與此同時,鄧肯和加內特也將同時入選。
  • 美國時代周刊網站首頁報導中國領先生物科技公司新冠疫苗「出海」
    自新冠病毒 12 月下旬開始在中國中部城市武漢爆發以來,遏制病毒蔓延的想法幾乎佔據了這位科學家醒著的每 一刻。時代周刊網站的報導文章進一步寫道:「我們現在所知的新冠肺炎大流行正在世界各大洲肆虐。根據美國時代周刊網站的報導文章,另一個候選疫苗是由美國生物技術公司 Modern 與美國國立衛生研究 院共同開發的,在對 45 個志願者的測試中激發了預期的免疫反應, 即將進入第三階段臨床試驗。它通過引入 mRNA 序列來發揮作用,mRNA 序列是一種分子,它告訴細胞該構建什麼,並為特定疾病的抗原編碼。
  • 美團外賣小哥登上《時代周刊》:疫情之下,中國外賣騎手保障配送...
    自從新冠病毒疫情在中國爆發以來,這位外賣騎手每天早上都要做一次健康檢查,花20分鐘給電動車和制服消毒,預防在北京送餐途中的感染風險。對中國300多萬名外賣騎手來說,這是他們近期生活發生的諸多變化之一。受疫情影響,數百萬乃至上億居民不得不居家隔離,而外賣騎手們則挺身而出,挑起了重擔。迄今為止,新冠病毒已在全球範圍內造成17.3萬多人感染,至少6660人死亡。
  • 美國《時代》周刊:疫情應對,美國比中國差100倍!
    中國日報網6月12日電(高琳琳) 美國《時代》周刊6月10日刊文稱,單從新冠肺炎死亡率來看,每100萬人中,美國已有超過340人死於新冠肺炎,這個數字在中國約為3.2人。由此得出,美國對疫情的應對和中國相比差了100倍。
  • ...美國《時代周刊》公布了最新一期封面,將「時代」二字改為...
    美國時代創刊近100年來首次改名:「時代」二字改為「投票」】當地時間22日,美國《時代周刊》公布了最新一期封面,將「時代」二字改為「投票」,以呼籲美國民眾在12天後的大選中積極投票。美媒指出,這是《時代周刊》自創刊近100年來首次「改名」。最新一期的封面是一名臉部圍著圍巾的女性,圍巾上畫著一個投票箱,並寫著「投票」二字。
  • 學會去尊重身邊的每一個人,這是善待自己的表現
    對於每一個獨立的人來說,不管家庭背景怎樣,富貴也好,貧窮也罷,但在人格上是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學會去尊重你身邊的每一個人,其實也是一種善待自己的表現。正如泰戈爾所說:你尊重人家,人家尊重你,這是人與人之間公平的交易。
  • 美國《時代》周刊:雙國記——海地與多米尼加共和國
    中國日報網消息:一場裡氏7.3級的地震給海地帶來的損失似乎要比發生在其它國家來得慘重。稍微把目光向東移,海地的鄰國,同屬伊斯帕尼奧拉島的多米尼加,情況似乎沒有那麼糟糕。「海地一貧如洗,整個國家幾乎陷入絕望狀態,而多米尼加共和國則呈現出一派繁榮、健康的景象,」 美國基督教聯盟創始人帕特•羅伯遜評論說。
  • 終於有人敢說真話,《時代》周刊專家撰文:美國比中國差一百倍
    但最終的結果卻並不如人意,截至6月13日早8點,海外疫情的確診人數已經超過765萬,因疫情而喪生的人數也超過42萬,這是多麼可怕的一個數字。而出現這樣的結果,還是在我國已經公布課題的前提下,由此可見世界各國在「對抗疫情」這個課題上,的確沒有用心。
  • 第一位登上《時代》周刊封面的中國人
    美國的《時代》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新聞周刊之一,其名氣之大,不需多說。《時代》周刊不但涵蓋世界各國發生的大事,還針對國際問題發表主張和見解,並對國際大事的發展進行持續的跟蹤報導。從創刊至今,《時代》周刊是最與時俱進的權威報刊之一。
  • 美國《時代周刊》評選年度十佳韓劇
    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很多人選擇待在家裡。儘管不能外出,但很多網劇愛好者並不寂寞。去年,韓國製作和廣播公司與美國Netflix公司籤訂了合同,大量「美劇範兒」的韓劇被源源不斷製作完成。從去年春天熱播的《王國》(第一季)到今年春天熱播的《王國》(第二季)和《黎泰院class》,都給韓劇市場帶來了可觀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