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每一個流浪的靈魂

2020-12-26 中國青年報

日前,在上海流浪十多年的「高材生」姚某某在救助站幫助下,回憶起自己的名字。原來,1971年出生的姚某某來自湖北,1994年畢業於北京理工大學,曾在安徽中國兵器工業研究所工作。2003年辭職來到上海闖蕩,2008年與家人失去聯繫流浪街頭。6月22日,家人趕到上海將其接回湖北老家,結束了他十多年的流浪生活。(7月4日紅星新聞)

那位姚先生歷盡十多年的流浪艱辛,在救助站的幫助下,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家,將開啟新的正常生活,算是件十分幸運的事。從以前的流浪漢「犀利哥」,到流浪大師沈巍,再到這位姚先生,城市流浪的靈魂往往不乏離奇曲折的經歷,讓人見證了人生的艱辛與不易。當然,還有若干仍在流浪著的無名氏的故事,不為人所知。

2003年,國務院出臺了《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及實施細則。其意在於「對在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實行救助,保障其基本生活權益,完善社會救助制度。」為落實這一制度,也就有了救助站的建立。每臨酷熱、寒冬或其他極端天氣,救助站會有所行動,給流浪人員必要的救濟,避免死人。還有社會志願者的積極參與,逢節日時給那些流浪者一些食物或資助,讓他們也能過個節日。這些救助,讓我們的城市有了別樣的溫暖。

當然,也有城市對流浪者以驅趕待之。早些年有的地方曾在流浪漢聚集的天橋底下建鑄水泥造的「獠牙」形錐體,說是避免流浪漢影響市容。最後,迫於輿論的壓力,那些水泥錐被撤了。我們人類區別於其他生物,在於人懂得要善待同類。我們有必要通過構建一套完善的制度和有溫度的執行,善待每個流浪的靈魂。

姚先生的幸運在於他經過一段治療,回憶起的自己是誰,從而順利地找到了家。《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實施細則》有規定,「對拒不如實提供個人情況的,不予救助。」這讓那些有精神疾病的流浪漢,極很可能被排除在救濟的對象範圍之外。事實上,恰恰是那些有精神疾病的流浪漢最需要得到幫助。

給吃的、穿的,是最為直接的救助方式。流浪漢自己知道家在哪裡,買張車票送其回家也不難辦到。難就難在,一些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裡?甚至不知自己是誰?或者不想回家。對他們的救助則需要更多的耐心,放低身段,打消他們的牴觸情緒。當然,有條件的還可輔之以必要的醫療救治。若能恢復他們的身份,回到原籍,補辦相關手續,就能享受到國家的相關救助政策,有醫保、養老保險、低保或五保等政策,還有鄉鎮集中供養的敬老院可以成為他們較為理想的去處。只要誠心以待,完全可以給那些流浪者一個正常的生活。另外,當窮盡一切辦法也無法幫他們找到回家的路,或者無家可去,那請少些打擾他們,讓他們自由地流浪在城市,也不失為一種尊重。

媒體拍下了救助站牆壁上掛滿的錦旗,「愛滿人間,真情永駐」「不是親人,勝似親人」「救助困境兒童,彰顯大愛無疆」。只要用心善待每一個生命,人們總是將城市的好記在心頭。對弱者的關愛,不僅是對生命個體的尊重,還讓人們的心靈在忙碌中得到一絲絲的慰藉。

「善待自己,幸福無比,善待別人,快樂無比,善待生命,健康無比。」善待每一個流浪的靈魂,是健康城市的應有之義。

來源:東方網

相關焦點

  • 學會去尊重身邊的每一個人,這是善待自己的表現
    對於每一個獨立的人來說,不管家庭背景怎樣,富貴也好,貧窮也罷,但在人格上是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學會去尊重你身邊的每一個人,其實也是一種善待自己的表現。正如泰戈爾所說:你尊重人家,人家尊重你,這是人與人之間公平的交易。
  • 【校長來信】南山區文理實驗學校(集團)總校長:善待他人、善待自己...
    德國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召喚另一個靈魂。」一句話概括:教育,就是塑造人的靈魂。我們要善待大自然、善待動物、善待他人、善待自己、善待生命,就讓這一切從文理開始,從我們每一個人起步!南山區文理實驗學校(集團)總校長吳希福2020年2月9日
  • 人到中年,肉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流浪
    作者:胡楊映月導語對於生活在現代的人來說,人到中年的人,不論靈魂,還是肉體,總有一個在瘋狂,也總有一個在迷茫和流浪……王雪娟,一個38歲的女人,一個有著姣好面容的女人然而,對於中年人而言,生活就是這樣,要麼忠誠於自己的靈魂,要麼忠誠於自己的肉體——尋找肉體的歡愉和生活給自己的壓抑的釋放,就要放棄現在的婚姻,放棄自己的孩子。表象上來看,這是一種很好的,大多數人都渴望得到的一種重歸自由的生活。但是,我們在釋放自己的肉體的時候,同樣也丟失了自己的靈魂,我們勢必要背叛那個跟我們生活的道路上風雨同舟,一路前行的伴侶。
  • 中國快遞小哥登上美國《時代周刊》,請善待每一個努力奮鬥的人
    但,這段時期,外賣小哥,還有快遞小哥、警察和無數奮鬥在一線的醫護人員,是堅守在崗位上的每一個平凡的人,才組成了全國團結一心的抗疫群體。所以,這個世界,扮演英雄的,都只不過是這些是普通人,正是這些普通人才成就了我們美好的世界,請善待每一個努力奮鬥的普通人。
  • 今日演出|和「靈魂舞者」胡沈員,一起用心「流浪」
    每個人對「流浪」都有不同的定義,是離開家,是失去親人,是一場遷徙。有的人甘願拋棄一切追逐流浪,試探自由與孤獨。>《流浪》以身體本身為出發點,根據蒙古族舞蹈的基本韻律,結合現代舞的身體運動方式,發展和創造出特有的舞蹈語彙。
  • 生活的真諦,靈魂的感悟
    #生活的真諦,靈魂的感悟這世界不會虧待每一個,給世界帶來美好與感動的人!這世界也不會善待每一個,給世界帶來邪惡與殘酷的人!
  • 我們應該學會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
    要等到山體崩塌,地殼開裂,河流停止流動,只有人類的生命,我們才會醒悟到那個一直空而不循的道理: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大自然是善良的母親,也是殘忍的屠夫——雨果我們很幸運能生活在這個浩瀚宇宙中如此美麗的星球上;如此幸運被賜予生命和靈魂;能接觸到地球上無窮無盡的資源是多麼幸運;地球對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很友善,允許我們在數億年的時間裡進化來適應和繁榮。
  • 醫師節,致敬醫者——治癒身體,安慰靈魂
    擁有一顆仁心,不僅治癒了患者的身體,而且安慰病人的靈魂,讓他們戰勝恐懼,迎來希望。在我爹住院期間,我也趁機給自己做個神經檢查,掛號處說只有專家號,我以為是一個鶴髮童顏的老人,沒想到是和我年紀相仿的大夫。簡單詢問病情,開到了化驗單。不記得她當時說了什麼?
  • 汪涵經典語錄:一個人時,善待自己;兩個人時,善待對方
    #情感語錄#1、如果你希望你的一生當中,每一個腳印都能成為詩句的話3、一個人時,善待自己;兩個人時,善待對方。最近幾年,常常能夠聽到身邊的人抱怨,工資沒有漲,職位沒有升,身體卻大不如前了。前幾天,一個朋友去醫院做體檢,醫生說她患上了嚴重的腰肌勞損,讓她注意休息。她跟我哀嚎著說,我才二十五歲,生活太艱難了。
  • 非常傷感的朋友圈句子,善待他人,可以讓人生走得更遠
    2.我感謝每一個出現在我生命中的人。我知道他們都是我的一部分,造就了現在的我。但到了某個階段,他們會莫名其妙地失去聯繫,消失在生活中,直到面目模糊。我只希望你有你喜歡的生活和你想要的未來,那將是最好的。3.善待他人,才能讓人生走得更遠;善待自己,才能讓生活滋潤。不管對誰好,都是暖意在循環,愛在拖延。最後是慧澤本人。
  • 45張溫暖治癒的流浪貓圖片:原來流浪貓咪也可以有春天!
    以下45張流浪貓咪圖片來自日本攝影師Masayuki Oki。他跟隨著流浪貓的足跡,記錄著日本流浪貓的生活。和我們固有的認知不同,在他的鏡頭下,貓咪乾淨、漂亮、溫暖、充滿活力。貓咪們不用刻意躲避人類,可以大大方方地在路邊曬太陽。
  • 2800個零件還原「流浪地球」裝甲車,這次樂高也得認輸
    比如幾年前星爺的長江七號,劉德華的未來警察,還有近幾年大火的流浪地球也是很不錯的電影。尤其是流浪地球,不僅斬獲了多種獎項,演員的演技,特效,道具,情懷都是讓人百看不厭的,太酷了!裡面的裝甲車真的是讓無數的車友們心動不已,莊重的外形,搭載各類武器,真的是越看越有感覺。
  • 當古歌輕聲吟唱,我們的靈魂不再流浪 ——紀念夏揚教授
    樸實的墓碑是夏揚教授淡泊高貴靈魂的寫照夏揚(1924—1984),原名甄經,祖籍廣東臺山。夏揚出生在越南河內,自小性格倔強,富於反抗精神。抗日戰爭時期,在昆明求學的夏揚毅然放棄學業,自覺投入到反法西斯鬥爭的行列中。抗戰爆發後,成為大後方的昆明迎來了許多國內著名的文化藝術界人士。
  • 《流浪地球1》重映,《流浪地球2》定檔了
    11月26日,增加了11分鐘內容的《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重映。就在11月26日重映當天,導演郭帆共同宣布,電影《流浪地球2》定檔2023年大年初一,並曝光首張概念海報。《流浪地球》上映後,口碑與票房都獲得了驚人的好成績,許多觀眾在影片上映近兩年來不斷嚮導演郭帆「索要」續集。
  • 四本「流浪」小說,流浪就像一幅畫一樣,懂得人看盡滄桑離歌
    四本「流浪」小說,流浪就像一幅畫一樣,懂得人看盡滄桑離歌1,會穿越的流浪星球。作者「穿越地球」。簡介:當流浪地球穿越到無限世界,會發生什麼事呢?三體艦隊:「全體返航,地球向我們衝過來了!」簡評:這應該是把電影流浪地球放大版本的故事吧。故事講述主角穿越流浪地球世界,獲得金手指,帶著整個地球開啟穿越之路。在諸天之路獲得各種科技,用億人之力改變流浪地球的冰原之路。
  •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做人一定要給自己留口德
    03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做人,還是應該溫和一些,而不是時時「帶刺」。無論好壞,美醜,都要適度。有些人,有些事,看不慣、心氣不順時,要懂得控制情緒,給予自己一些積極的心理暗示,及時調整過來。正所謂「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就是這樣的道理。追夢路上,讓靈魂發光,寫接地氣有溫度的文字,願給更多的人帶來正能量!
  • 羅小黑:一人一貓,就算流浪,也不孤單,因為有你的地方,就是家
    黑貓妖羅小黑因人類對其家園的肆意破壞,從而踏上了流浪之旅,在這人類世界裡,羅小黑一直以黑貓的外形流浪在各個街頭,卻也時常遭遇人類的追趕和抓捕,明面上是以人類與妖精的共存與對立為主線,但暗線卻在講述時下最為熱議的人與自然的話題,勸誡人們要善待自然。
  • 敬畏生命,善待生命,珍惜生命,
    敬畏生命,善待生命,珍惜生命, 讓我們, 用心聆聽天籟美妙的音樂, 永葆一個清滑淨透的靈魂,
  • 佛說:境隨心轉相由心生,學會這樣想,善待生活,就是善待自己
    即指塵世中每一個生命皆具有圓滿宇宙中的所有信息。人生在世,許多人為何活不出無比自在、可以心想事成的生命狀態呢?皆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身處凡塵中,當我們對一個「念」產生執著、產生糾纏、產生患得患失時,這一個「念」產生的認知就障礙了我們和那個通達無礙智慧之間的關聯。
  • 實拍流浪在街頭的人,她們不去工作也不想回家,和晚清旗人一樣廢
    某大城市汽車站和旁邊的人才市場,聚集著一大批「半流浪」人群,他們被稱為三和大神。只有極少數的流浪者是因為智力不太完全,或者是身體的問題,而流浪在街頭,隨著各級部門實施的關愛救助措施,這樣的人已經越來越少,有的進了救助站,有的被遣送回了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