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WC中文網觀察團長期跟蹤美國農業經濟報導,我們在2019年時注意到,根據美國農業部和美國法院的數據,在2018年,美國共有498個農場破產。無獨有偶,事情又有了最新進展。根據上述兩家機構日前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美國共有595個農場破產,比2018年增長了近20%,為8年來最高。也就是說,2018和2019兩年,美國共有1093個農場破產。
每年在美國提交的第12章破產的農場數量
值得注意的是,這僅是針對美國法院第12章破產法案定義下的數據。換言之,美國農場實際破產數量應該會高於目前公布的數據。而通過上圖,我們還可以清晰地計算出,自2010年至2019年,全美累計破產農場數量已達到5090家。這對於高度依賴農場主經營的美國農業經濟而言,相當於持續敲響了警鐘。
還有一個特別的現象,即2018至2019兩年間,高度依賴全球市場的美國中西部地區的農場破產數量更是一度創下金融危機以來的最高水平。這說明,全球主要市場份額對美國農民而言,顯得尤為重要和關鍵。
僅以種植業領域為例,僅2018年底時,美國中西部多個州就出現過大片大片成熟的大豆無法收割,滯留在地裡,而被冬日大雪覆蓋的景象。美國庫存的大豆當時增加了約一倍以上,達到約9.55億蒲式耳(約合2588萬噸),創下史上最多。美國穀倉迎來無法囤積過多美國大豆的「爆倉」風險。
芝商所大豆期貨主力合約價格一度下跌近25%,大跌了約2.3美元。美國農場主保羅迪斯曾表示,「你們或許會覺得只不過是降了1-2美元。但是這是關乎生死的問題。按現在的價格是虧本的,無法養活家人」。而這也僅僅是美國農民當時損失慘重的一個縮影。亦如美國歌謠《老麥克唐納破產了》唱道:「老麥克唐納有個農場……然而,最近情況卻變了,老麥克唐納破產了。」
我們還曾提及,由於飲食文化的差異,美國人往往對亞洲人眼中的許多美食並不感興趣。比如,豬蹄、豬心、豬舌、豬雜碎、牛雜碎、雞爪、亞洲鯉魚、魚頭、鴨脖、鴨腸、鴨肝、鴨掌、雞胗等亞洲人餐桌上不同菜系的美食,都是美國人不歡迎甚至感到害怕的食物。不過,自2018年以來的很長一段時間,美國農民拿「雞腳」換美元這一生意卻一度出現了或終結的現象,這也導致美國相關產業至少損失約11億美元。
不過,近期事情卻正在迎來轉機,理由是美國農產品可能會迎來全球更多大客戶的光顧。其中的一個進展是,據海關總署、農業農村部2月14日發布公告,解除對美國禽類和禽類產品進口的限制。
分析認為,這意味著,包括美國許多養殖戶在內的美國農民或迎來重新變廢為寶的機會。亦如,亦如英國《金融時報》此前報導稱,美國人一年大概能吃掉90億隻雞,但不吃雞腳,而亞洲部分市場每年卻至少要進口約30萬噸雞腳。
而這一事情的新轉機,對於持續陷入破產潮的美國農民來說,無異於雪中送炭。要知道,儘管美國聯邦在過去兩年間提出了價值280億美元,共計兩輪的農業補貼,但這並沒能阻止美國農場的破產潮。顯然,美國農場破產潮的根本原因並不在於此,專欄作家Karen Braun數周前就表示,美國農民低估了全球最大客戶和大買家的能力。對此,許多農民也感到後悔,並且一直在依依東望。
而事情的另一面是,由於美國經濟本身已負債纍纍,再無力拿出更多的資金來應對美國農民的破產潮了。截至2月17日,美國聯邦債務總額高達23.29萬億美元,美國聯邦預算委員高級政策主管馬克·戈德魏因曾表示「美國已永久性進入一個(年)萬億美元赤字的時代。」有預計到2028年,美國聯邦債務總額可能會突破46萬億美元,達到GDP的250%以上。
新債王」Jeff Gundlach數周前就表示,如果不是債務增長,美國經濟將是負增長。顯然,在不斷爆表的債務赤字面前,包括農業補貼在內的任何一筆額外的支出,對美國經濟而言都是非常艱難的。因此,對美國農民而言,只有得到全球大買家的繼續光顧,才能保障更多的收益,而避免破產的陷阱。
對此,亦如堪薩斯州農場主皮埃爾曾告訴BWC中文網記者,我們只關心市場。而北達科他州農場主MontePeterson則表示,我們對任何達成的業務都心懷感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