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知否》盛家一碗水端得最平的人,那必然是盛老太太了。儘管對自小跟在自己身邊的明蘭有些偏愛,可明蘭不同,她自小沒了娘,父親也不怎麼管她,和其他幾位雙親健在的人自然不能比。
盛老太太本身就是養尊處優的主兒,生在高門顯赫之家,前半輩子享盡了榮華富貴。她在當女兒家時也非常驕縱,非常不聽長輩的話,低嫁到盛家後,把後半生都獻給了這個家族。因為已經吃過低嫁的苦,所以她對孫輩的孩子的婚事格外上心,既講究門當戶對,又要求對方品性好。
只不過王大娘子一直都想讓自己的女兒高嫁,儘管華蘭在婆家吃了好些苦頭,王氏還是沒有改變這個想法。自如蘭私會文炎敬被顧廷燁和盛長柏撞見後,紙終於兜不住火,聽到這事的時候把王氏氣了個半死,好不容易緩過來,就看到如蘭不嫁文哥哥不死心的樣子,連飯都不吃搞絕食,無奈之下只得答應下來,畢竟這可是自己的親女兒。
如蘭是王氏最小的嫡女,上有父親母親疼愛,下有哥哥姐姐關心,所以也難免有些嬌氣。不過她不並不討人嫌,甚至還有些天真,雖然有時候脾氣上來了也發小姐脾氣,但想法也比較簡單,人也簡單。總是把喜怒哀樂都在臉上掛著,這一點真是隨了自己的母親,基因這東西的力量真的太強大了。
這次她要嫁的文炎敬,不僅家境貧寒,母親又是個鄉下人,難免粗陋,大字也不識幾個。起初這種人家,盛家根本不會正眼瞧一眼,無奈如蘭就是喜歡她的文哥哥。甚至都已經做好和他一同過苦日子的打算,畢竟門第懸殊真的太大了。好在文炎敬這個人既好學又有上進心,品性也不錯,未來是有大好前程的好苗子,所以盛父和祖母也都是默許了的。這門親事就這麼給定下來了。
儘管如蘭是下嫁文家,但是她還是擔心和婆婆之間的相處,畢竟以前在做女孩時就已經聽過好多次大姐姐回娘家時的哭訴。王大娘子和老太太都知道如蘭的性子,雖然平時愛挑挑墨蘭事,但從沒有什麼壞心眼,而且她也不會處理人情世故,遇事也不夠冷靜,現在嫁過去就要成為文家的當家主母了,怎麼能夠獨當一面呢。在自己家遇到了事情,都是母親和哥哥頂著,現在嫁出去可真的要自己學會察言觀色了。
所以在如蘭這親事定下來之後,盛老太太專門叫來王氏和如蘭講話。王大娘子先是告訴她已經為如蘭置辦了豐厚的嫁妝,連房子都倒貼了一套出去。不過老太太並不認可這做法,稱如果王氏出了房子的話,後面如蘭的母親肯定會借房子大為由搬過來住,到時候就要好好整理婆媳關係了。這話說出口後,記得母女二人急得團團轉。
其實愛女之心人皆有之,王氏這麼著急送房產也是為了如蘭能過得好些,不過祖母早就替如蘭打算好了,她說就算婆婆來住了也沒有關係,畢竟這房子都是盛家的,識趣的人自然不會太為難如蘭,且現在盛長柏、顧廷燁都是朝堂上的紅人,文炎敬之後的路還得靠親戚的提攜,所以如蘭不必太多擔心。聽了老太太的話,母女二人懸著的心就放下來了。
後來老太太又以祖母的身份對如蘭和王氏說說道:「盛家有過和離的女兒,如蘭若是過得不好,大可以和離。」這話一說,她倆的心都暖暖的。有她這句話,如蘭之後的日子只管過得開心就好,如果被欺負了,回來盛家還是她的依靠。看來祖母為如蘭真的想了很多,連「和離」二字都提出來了,真的是很疼愛這個孫女了。
不知道小夥伴們覺得祖母的做法霸不霸氣呢?歡迎在留言區寫下你的看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