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國以降,香港成為與廣州並列的木魚書刊刻發行中心,並在抗戰後延續了很長時間。香港學術界很早就注意到木魚書,從70年代開始就有學者著手搜集整理、編訂目録。這些藏品後又轉歸圖書館和研究機構,其下落今或不甚詳,且所編目録年代已久,已不能全面反映收藏狀況。今以實地考察為據,對香港地區各高校的收藏狀況,作系統介紹。
關鍵詞:木魚書;香港;香港大學;中文大學;嶺南大學
清末民初,香港成為與廣州並列的木魚書刊刻發行中心,五桂堂等書坊同時在兩地開設店鋪,印行了大量的木魚書。抗日戰爭爆發,不少書商避禍香港,戰爭結束後,許多老字號書坊直接在香港復業,而不再在內地開設分店。所以,木魚書的刊刻發行雖然在廣州衰落了,但在香港仍延續了很長時間。
香港學術界很早就將粵劇粵曲和廣府說唱納入研究視野。早在20世紀70年代,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的梁培熾、梁沛錦等學者就開始研究粵劇粵曲及廣府說唱,搜集整理了許多相關文獻。
1978年,梁培熾出版了《香港大學所藏木魚書敘録與研究》[1](以下簡稱「梁氏目」)一書,對香港大學所藏木魚書進行了詳細著録。但由於此目年代已久,收藏機構幾經變化,藏品也有所損益,已不能反映現在的收藏狀況。況且此目録僅述及香港大學一家,其他高校的收藏情況,則尚未有學者梳理披露。筆者在2014年7~8月、2015年7~8月兩次赴港[2],調查了香港8所高校圖書館,初步釐清了各高校收藏木魚書的情況。今就所見,為作介紹於下。
現藏香港大學圖書館特藏部。
一、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以下簡稱「港大」)是香港收藏木魚書最多的高校,共有紙本木魚書168種,電子文獻107種,合計275種,分別保存在馮平山圖書館、大學圖書館特藏部及音樂圖書館三處。
1.馮平山圖書館
馮平山圖書館(下文簡稱「馮圖」),是港商馮平山先生捐建的中文圖書館,建成於1932年12月。初址在馮平山樓,1962年遷至新建成的大學圖書館四樓至六樓。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馮圖先後購入吳興劉氏嘉業堂、南海黃氏劬學齋和羅氏敦復書室的部分藏書,還補充了許多過期期刊及新界各姓族譜和民國方志。截至2015年6月,館藏已超過百萬冊,期刊一萬三千多種,其中木魚書有144種。
馮平山圖書館舊址,現為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
早在20世紀70年代,馮圖就開始收藏木魚書。梁培熾所編《香港大學所藏木魚書敘録與研究》,對亞洲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亞研」)和馮圖所藏的木魚書作了詳細著録。其中著録馮圖藏木魚書70種,列目如下。
題名卷數
出版項
索書號
備註
新刻唐明皇遊月殿全二卷
攀桂堂刻本
山851.9 02
新刻全本謀夫害子劏仔記(謀夫害子)二卷
省港五桂堂刻本
山851.9 06
新選六美圖(新刻六美圖全本)二十四卷
佛山芹香閣據正同文堂板刻本改板印行
山851.9 08
漳江閑情居士訂
新刻全本琥珀釵記(琥珀姻緣)四卷
省港五桂堂刻本
山851.9 12
新造五色蘭花全本(五色蘭花)四卷
以文堂據翠英樓刻本改板印行
山851.9 14
新選全本琥珀籣簪(琥珀蘭簪全本)六卷
廣州醉經堂刻本
山851.9 18
再生緣摘錦全本二卷
香港五桂堂據以文堂機器板改板印行
山851.9 19
以文堂重訂
新選番寶海棠全本四卷
莞城翠英樓刻本
山851.9 20
新刻正字紅樓夢南音全套(紅樓夢全)四卷
廣州五桂堂機器板
山851.9 21
新刻正西番寶蝶全本(西番寶蝶)二卷
廣州五桂堂刻本
山851.9 24
生祭李彥貴二卷
省港五桂堂機器版
山851.9 25
新刻天賜花裙全本(天賜花裙)四卷
廣州五桂堂據丹柱堂刻本改板印行
山851.9 26
南邑程氏梅莊逸史編選
新選玉簫琴全本(初續玉簫琴全)二集八卷
省港五桂堂據舊版刻本改板印行
山851.9 26-2
南邑程氏梅莊逸史修輯
新刻三娘汲水智遠全傳(三娘汲水)四卷
省港五桂堂據舊版刻本改板印行
山851.9 26-4
南邑程氏梅莊逸史編輯
新選牡丹亭還魂記全本(牡丹亭)二集八卷
廣州五桂堂刻本
山851.9 26-5
南邑程氏梅莊逸史秋泉編輯
新刻正字盤龍寶扇全本(正字盤龍寶扇全本)二卷
廣州五桂堂機器板
山851.9 27
新選正字宋太祖下南唐(正字宋太祖下南唐全本)二集八卷
省港五桂堂機器板
山851.9 30
新選沉香太子全本(沉香太子)四卷
省港五桂堂據舊版刻本改板印行
山851.9 31
訂輯淑英附薦全本(清閒擇錦)
廣州五桂堂刻本
山851.9 32
重訂梁山伯牡丹記南音(正字梁山伯牡丹記全本)二卷
省港五桂堂機器板
山851.9 33
新選原本西番棋子(新刻西番棋子全本)二集八卷
芹香閣刻本
山851.9 34
光緒廿一年(1895)新刻,守拙主人、閑情居士訂
新選潛龍走國(潛龍走國)四卷
省港五桂堂刻本
山851.9 36
新選洛陽橋記全本(蔡中興洛陽橋全)三卷
省城五桂堂刻本
山851.9 37
全套賽韓湘趙昂九嫂看燈龍頭金軛金釵記(金釵記)四卷
省港五桂堂據舊版刻本改板印行
山851.9 38
送寒衣湘子記全本二卷
廣州以文堂據舊版刻本改板印行
山851.9 39
新出大宋高文舉珍珠記(大宋高文舉珍珠記全本)四卷
五桂堂機器板
山851.9 41
民國七年(1918)新鐫
狐造奇緣全本(狐仙奇緣)四卷
省港五桂堂據富文堂藏板改板印行
山851.9 42
夜送寒衣全套二卷
廣州五桂堂刻本
山851.9 04
大百八中
省港五桂堂刻本
山851.9 43
新選全本葵花記(孟日紅賣線葵花記)四卷
禪山芹香閣刻本
山851.9 44
機器板薛平貴全十二卷
五桂堂機器板
山851.9 46
新刻薛剛夜祭坵墳全本(祭鐵坵墳)二卷
廣州以文堂據丹柱堂刻本改板印行
山851.9 47
新刻萬宿良蕭**[3]
莞城翠英樓刻本
山851.9 49
新選節義貴嬌探病全本(貴嬌探病全本)二卷**
廣州五桂堂刻本
山851.9 50
新本蛛絲琴(蛛絲琴)二卷
省港五桂堂刻本
山851.9 51
新刻哪吒收妲己(哪吒收妲己南音)**
廣州五桂堂刻本
山851.9 52
靜觀主人訂,僅存下卷
新選連成金玉記(連成金玉)四卷**
省港五桂堂刻本
山851.9 53
新刻井底結釵全本(井底結釵)六卷
莞城萃英樓刻本
山851.9 55
重訂正字拗碎靈芝(正字拗碎靈芝)四卷
省港五桂堂機器板
山851.9 57
新刻蠄蜍王全本(化身太子蠄蜍王)三卷
廣州以文堂據舊版刻本改板印行
山851.9 58
新選全本繡球記(蒙正繡球記)六卷
廣州市醉經書局據舊版刻本改板印行
山851.9 59
漳江閑情居士訂
新訂四季蓮花全本(四季蓮花)四卷
省港五桂堂據舊版刻本改板印行
山851.9 62
碧容祭監(碧容探監)
排印本
山851.9 63
新刻全本昭君出塞雙鳳奇緣全本(昭君出塞)四卷
廣州五桂堂據舊版刻本改板印行
山851.9 67
新刻正字劉全進瓜全本(機器板劉全進瓜)二卷
省港五桂堂機器板
山851.9 71
新刻陳世美三官堂琵琶記全本(正字陳世美三官堂全本)四卷
五桂堂據舊版刻本改板印行
山851.9 72
陰陽雪恨(正字再世從良)三卷
廣州五桂堂機器板
山851.9 73
新選正字陳姑追舟(陳姑追舟全)四卷
廣州五桂堂機器板
山851.9 75
新編曠野奇逢全本(瑞蘭全本)四卷
省港五桂堂刻本
山851.9 770-1
陰陽扇後代臥龍太子走國(臥龍太子走國全本)二集十二卷
廣州五桂堂刻本
山851.9 78
新出苦情警世木魚寒興取柴(寒興取柴)
排印本
山851.9 79
新刻正字金絲蝴蝶全本(金絲蝴蝶)二集十卷
香港五桂堂據以文堂機器板改板印行
山851.9 80
新選正金盆玉樹苦怨金生全本(苦怨金生)二集八卷
醉經堂據丹柱堂刻本改板印行
山851.9 81
南邑程氏梅莊逸史重評,順邑馬氏海角散人編輯。
新編節義傅芳雪梅記(雪月梅)四卷
廣州五桂堂據舊版刻本改板印行
山851.9 82
新刻正字金葉菊(正字南音金葉菊全本)四卷
香港五桂堂據舊版機器板改板印行
山851.9 84
新刻荼薇記銀嬌全本(節孝荼薇記銀嬌全)三卷
省港五桂堂機器板
山851.9 87
評點第九才子書二荷花史(二荷九才子)四卷
廣州五桂堂刻本
山851.9 88
機器板清新錦二卷
省港五桂堂機器板
山851.9 35
新刻正字觀音出世全本(機器板觀音出世)二卷
省港五桂堂機器板
山851.9 48
三國志全書(一才子三國)四集十六卷
廣州醉經堂據莞城富文堂刻本改板印行
山851.9 11
六姑回門全本
香港五桂堂機器板
山851.9 07
雷峰塔古跡白蛇記全本(白蛇雷峰塔)四卷
廣州以文堂刻本
山851.9 15
新刻亦朋種花全本(亦朋種花)三卷
省港五桂堂刻本
山851.9 03
張古董兩重花燭世間奇四卷
廣州五桂堂刻本
山851.9 17
民國十三年(1924)刻本
新刻正字唱說一捧雪(梁天來告御狀八命伸冤)六卷
省港五桂堂機器板
山851.9 66
新刻正字紫霞杯南音(正字南音紫霞杯全本)四卷
香港五桂堂刻本
山851.9 29
新選瑞英屏桃花送藥(桃花瑞英屏)四卷
省港五桂堂據舊版刻本改板印行
山851.9 13
新刻崔文瑞張四姐南音全本(張四姐下凡)二卷
以文堂據丹柱堂刻本改板印行
山851.9 22
新刻雙鳳騎仙全本(雙鳳奇仙)四卷
廣州五桂堂據永善堂刻本改板印行
山851.9 23
西廂第六才子全本二卷
廣州五桂堂刻本
山851.9 16
馮平山圖書館所藏木魚書。
馮圖原藏木魚書均未散失,僅《瑞蘭全本》的索書號由山851.9 60改動為山851.97 70-1。《新刻五鼠鬧東京包公收妖全傳》(索書號:山851.9 10)沒有被梁氏目著録,大概是因為梁氏認為其不是木魚書。馮圖所藏的木魚書,書名頁背面都印有入館日期,據核查,上表中的木魚書入館日期都在1973年。
馮平山圖書館藏木魚書扉頁上所印日期。
另有73種是1978年以後才入館的,梁氏目未及著録。尤以1980年6月8日和1982年11月25日兩次為多,剩下的則比較零散。1980年6月8日入館的有以下38種。
題名卷數
出版項
索書號
備註
新出大宋高文舉珍珠記(正字南音高文舉珍珠記全本)四卷
香港五桂堂刻本
山851.9 004
接續大唐徵西二棄梨花全本(正字二棄梨花全本)四卷
五桂堂機器板
山851.9 100
後續大唐三棄梨花(正字南音三棄梨花全本)四卷
香港五桂堂機器板
山851.9 100-2
新刻機器板正字二度梅全本(正字南音二度梅全本)四卷
香港五桂堂機器板
山851.9 1000
新刻繡像西廂第六才子全本(正字六才子西廂記全本)二卷
五桂堂刻本
山851.9 1002
新刻碧玉帶全本(正字南音西番碧玉帶)四卷
香港五桂堂據舊版刻本改板印行
山851.9 102
新刻正字玉葵寶扇(正字南音玉葵寶扇全本)四卷
香港五桂堂據舊版機器板改板印行
山851.9 104
新刻三合明珠方倫全本(正字南音三合明珠全本)四卷
香港五桂堂刻本
山851.9 108
新選全本碧桃仙帕(正字碧桃錦帕全本)四卷
五桂堂機器板
山851.9 124
漳江閑情居士訂
新續仁貴徵東紅衣記全本(正字南音仁貴徵東全本)四卷
香港五桂堂刻本
山851.9 215
新造大唐仁貴徵西全本(正字南音仁貴徵西全本)四卷
香港五桂堂刻本
山851.9 215-2
新刻審郭槐龍鬚帕記全本(正字南音包公審郭槐全本)二卷
香港五桂堂據舊版刻本改板印行
山851.9 278
南海西堠居士訂
新刻正字清新擇錦(正字南音清新擇錦全本)二卷
香港五桂堂機器板
山851.9 35-1
新選清唱沉香寶扇南音(沉香寶扇)二卷
香港五桂堂據省城丹柱堂刻本改板印行
山851.9 372
正字奪標錦全本二卷
香港五桂堂機器板
山851.9 404
新刻桂枝寫狀柳絲琴(正字桂枝寫狀柳絲琴全本)二卷
五桂堂據富文堂刻本改板印行
山851.9 444
新選全本朝上鶯歌記(朝上鶯歌)四卷
廣州醉經書局刻本
山851.9 472
新刻紫竹林中記(全本合竹洲觀音出世)二卷
廣州醉經堂據丹柱堂刻本改板印行
山851.9 48-1
狄青比武(正字南音狄青比武)二卷
香港五桂堂據舊版機器板改板印行
山851.9 490
新刻正字車龍花燈記(正字南音車龍公子花燈記全本)二卷
香港五桂堂據舊版機器板改板印行
山851.9 500
新刻羅卜挑經救母全本(機板正字羅卜挑經全本)四卷
五桂堂據丹柱堂刻本改板印行
山851.9 602
訂輯新編日邊洪杏全本(日邊紅杏全本)六卷
五桂堂據以文堂刻本改板印行
山851.9 603
新刻反唐女媧鏡全本(正字南音反唐女媧鏡全本)四卷
香港五桂堂機器板
山851.9 710
新刻雁翎扇墜節義奇緣(正字南音雁翎扇墜全本)四卷
香港五桂堂刻本
山851.9 718
新編繡像偶遇奇緣全本(陳探花南)二卷
五桂堂據丹桂堂刻本改板印行
山851.9 755
新刻正字關倫賣妹全本(正字關倫賣妹全本)四卷
香港五桂堂據舊版機器板改板印行
山851.9 77
閨諫瑞蘭(正字龍舟閨諫瑞蘭)
省港五桂堂據舊版機器板改板印行
山851.9 770
本堂主人杏花氏重訂
新刻正字金生全本(正字南音金生挑盒全本)二卷
香港五桂堂據舊版機器板改板印行
山851.9 802
新選全本朝上鶯歌記(正字南音朝上鶯歌全本)四卷
香港五桂堂刻本
山851.9 472
新刻正字陰陽扇(正字南音新刻陰陽扇全本)四卷**
香港五桂堂機器板
山851.9 787
三姑回門
省港五桂堂機器板
山851.9 1044
第七甫五桂堂主人杏花氏重訂
後續仁貴徵東丁山射雁全本(正字南音丁山打雁全本)四卷
香港五桂堂機器板
山851.9 1022
新編曠野奇逢全本(正字南音閨諫瑞蘭全本)四卷
香港五桂堂刻本
山851.9 770-2
正字南音背解紅羅二集十二卷
香港五桂堂刻本
山851.9 112
伍員過關(試卷南音伍員過關新本)二卷**
廣州五桂堂刻本
山851.9 216
新刻董永全套仲舒尋母(董永賣身全本)三卷
五桂堂據丹柱堂刻本改板印行
山851.9 443
後學順德龍江馬學愚編
新選飛龍傳匡胤出身全本(飛龍出身)四卷
廣州五桂堂刻本
山851.9 120
解攜籃南音(解攜藍)二卷
五桂堂據以文堂刻本改板印行
山851.9 275
據梁氏目,亞研藏木魚書112種,其中與馮圖所藏不重複的有57種。經核對,以上38種木魚書中有34種來自於亞研。亞研成立於1967年,其宗旨是促進港大在東亞等領域的研究,在亞洲研究方面享有國際聲譽。亞研曾長期收集廣東民間文學及風俗材料,1970年代曾任用梁沛錦、黃兆漢、梁培熾等學者研究粵劇粵曲和廣府說唱。其中梁培熾先生主攻木魚書,馮圖與亞研所藏木魚書的蒐集都與梁先生有關。
梁培熾教授。圖片來源於網絡。
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舊址。圖片來源於網絡。
馮圖與亞研所藏木魚書有很複雜的關係。據馮圖的陳偉明先生介紹,馮圖於1997年前後接收了一批亞研原藏的木魚書,但據筆者核查,現馮圖所藏木魚書中並沒有入館日期為1997年的。原來,馮圖曾為亞研所藏的中、日、韓文圖書編製目録,在此過程中為這些書加蓋了入館日期的印章,編目完畢後又送回亞研庋藏。所以1980年6月8日這個日期,既不是亞研的入館日期,也不是馮圖的入館日期,而是馮圖編目的日期。
由此可知,上表中《伍員過關》《新刻董永全套仲舒尋母》《新選飛龍傳匡胤出身全本》《解攜籃南音》4種,應是1978年之後入藏亞研的,故未被梁氏目著録;1980年則被一起送入馮圖編目,因此也加蓋了相同的日期。
據梁氏目,《新出揸死仔依獻橋全本清唱南音老糠記》(索書號:山851.9 45)一種也來自於亞研,此書由廣州醉經堂出版,入館時間為1974年11月22日。
根據扉頁所鈐日期,1982年11月25日也有一批木魚書入館,為以下28種。
題名卷數
出版項
索書號
備註
新續隋唐大鬧花燈記(二續隋唐大鬧花燈全本)四卷**
莞城翠英樓刻本
山851.9 1027
光緒十三年刻本(1887)
重訂西蓬擊掌(正字西蓬擊掌)
香港五桂堂據舊版刻本改板印行
山851.9 103
南音杏元投崖(正字龍舟杏元投崖)二卷
香港五桂堂據舊版機器版改板印行
山851.9 103-3
杏元憶釵南音(正字龍舟杏元憶釵)
香港五桂堂據舊版機器版改板印行
山851.9 103-4
新本秀容掃琴南音(正字龍舟秀容掃琴)
省港五桂堂據舊版刻本改板印行
山851.9 103-5
男燒衣祭奠情人(正字龍舟男燒衣)
香港五桂堂據舊版機器板改板印行
山851.9 1030
母諫心田(正字龍舟母諫心田)
省港五桂堂據以文堂刻本改板印行
山851.9 1030-2
五諫刁妻(正字龍舟五諫刁妻)
省港五桂堂據舊版機器板改板印行
山851.9 1030-22
士九問路(正字龍舟士九問路)
香港五桂堂據舊版刻本改板印行
山851.9 1030-3
仁貴歸家(正字龍舟仁貴歸家)
省港五桂堂據舊版機器板改板印行
山851.9 1030-4
重訂三春投水龍舟歌(正字龍舟三春投水)二卷
香港五桂堂據舊版刻本改板印行
山851.9 1030-5
重訂石女嘆五更(正字龍舟石女嘆五更)
香港五桂堂據舊版機器板改板印行
山851.9 1030-6
私探營房(正字龍舟私探營房)二卷
香港五桂堂機器
山851.9 1030-7
新刻機器板正字二度梅全本(正字二度梅全本)四卷
五桂堂機器板
山851.9 1031
徐庶歸家(正字南音徐庶歸家)二卷
省港五桂堂據以文堂機器板改板印行
山851.9 1032
梁李爭第一(正字南音梁李爭第一)二卷
省港五桂堂刻本
山851.9 1033
觀音化銀全本(正字觀音化銀)
香港五桂堂據以文堂刻本改板印行
山851.9 1034
新編時興送嫁歌文(正字三姑回門全本)二卷
五桂堂據舊版刻本改板印行
山851.9 1044-1
閑情居士訂
十二時辰二卷
省港五桂堂據舊版刻本改板印行
山851.9 401
重訂十思起解心(十思起)
五桂堂據舊版機器板改板印行
山851.9 406
正字奪標錦全本二卷
香港五桂堂機器板
山851.9 404-1
柏玉霜自縊二卷
香港五桂堂據舊版機器板改板印行
山851.9 411
蘇娘嘆五更
香港五桂堂據廣州以文堂機器板改板印行
山851.9 4444
蘇娘寫血書
五桂堂據以文堂機器版改板印行
山851.9 4444-2
英臺回鄉
香港五桂堂據舊版機器板改板印行
山851.9 4446
大罵梅知府碧容祭監(碧容探監)二卷
五桂堂據以文堂機器板改板印行
山851.9 63-1
重訂鳳儀亭訴苦(鳳儀亭訴苦)二卷
五桂堂據以文堂機器板改板印行
山851.9 772
龍舟灑金橋問卦(金橋問卦)二卷
五桂堂據以文堂機器板改板印行
山851.9 804
此批木魚書在梁氏目中沒有著録,當是之後才收集而來。這些木魚書絕大多數由五桂堂出版,且多為短小的龍舟歌,版式封面都比較類似,應是同時買入的。
馮平山圖書館藏1982年編目的木魚書。
馮圖沒有關於此批木魚書入館的記錄,這些文獻應與1980年6月8日那批情況類似,是亞研收藏後送至馮圖編目而被加蓋日期,而後於1997年再歸於馮圖的。
除以上所提到的以外,還有幾種零星入館的木魚書。據陳先生介紹,這些應是近年來個別在港學者捐贈,但具體情況已無跡可尋。現羅列如下。
題名卷數
出版項
索書號
備註
後續仁貴徵東丁山射雁全本(機板正字丁山打雁全本)四卷
五桂堂機器板
山851.9 1022-1
新刻正字紅樓夢南音全套(紅樓夢全本)四卷
五桂堂據以文堂機器板改板印行
山851.9 21-1
新刻隋唐大伐南陳胭脂井記(胭脂井記)四卷**
莞城會源堂刻本
山851.9 76
道光十六年(1836)刻本
新刻正字陰陽扇(正字新核陰陽扇全本)
省港五桂堂機器板
山851.9 787
僅存卷一
新刻正字奪標擇錦(正字奪標摘錦)二卷
廣州醉經書局刻本
山851.9 404-11
新刻碧玉帶全本(機板正字西番碧玉帶全本)六卷
香港五桂堂機器板
山851.9 102-1
2.大學圖書館特藏部
亞研於2009年併入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所保存的資料均移交給大學圖書館特藏部,其中便有部分木魚書。這批文獻現在仍未整理完畢,無法流通,故而不能在圖書館的檢索系統中找到。筆者諮詢了原亞研以及特藏部工作人員,才得知這批文獻的去向。根據特藏部工作人員提供的目録,有以下24種。
題名
出版項
備註
白羅衫
廣州醉經堂
八才子花箋記全本
香港五桂堂
呆佬拜夀
以文堂
其哥戀花**
廣州大成書局
周氏反嫁
香港五桂堂
林昭得全本
香港五桂堂
金山婆自嘆
創基出版社
茶洋花記**
提起筆寫書篇*
陳婉嬌作
梅李爭花全本
香港五桂堂
陳生買鼓槓
創基出版社
陳夢包**
創基出版社
超群摘錦全本
香港五桂堂
新刻御結荼蘼全本
廣州五桂堂
萬惡化為良**
民智書局
劉辰採藥
省港五桂堂
金刀記
東莞萃英樓板
存初集志六續,九續至十四續
正粵謳
五桂堂
金山歌二集
廣州開智書局
六女投江
廣州民智書店
北帝靈簽*
五桂堂
夜祭坵墳
侯王靈簽*
醉經堂
花箋記
廣東人民出版社
以上所列木魚書,大多見於梁氏目,僅《呆佬拜夀》《提起筆寫書篇》《正粵謳》《金山歌》《北帝靈簽》《侯王靈簽》6種未被著録,可能是1978年後才收集到的。另核梁氏目,原註明是亞研所藏木魚書中,《五虎平南》《老女嘆五更》《木魚什錦》《重入五臺山》《梨花配合》《國事訴根源》《銀嬌荼薇記》《醜婦遊十殿》8種,今去向不明。
3.音樂圖書館
音樂圖書館成立於1982年,是香港唯一獨立的音樂圖書館,藏有豐富的音樂書籍、期刊、録音及多媒體資源,其中木魚書就是以電子版刻録光盤的形式收藏的。
香港大學音樂圖書館,圖片來源於官網。
這些木魚書是一套17張光盤,索書號為[音]PL3031.K8852M82000z,包含電子版木魚書107種。
電子版木魚書,由Professor Bell Yung捐贈。
根據封套上的標籤,這套光盤由Professor Bell Yung捐贈。Bell Yung,中文名榮鴻曾,1941年出生於上海,在香港九龍華仁書院畢業後赴美,先後取得加州大學工程學博士、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博士及哈佛大學音樂博士等學位,並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大學、美國加州大學及康奈爾大學,退休前為美國匹茲堡大學音樂系教授。榮教授很早就開始進行廣東音樂的整理和研究,早在1975年就為南音藝術家瞽師杜煥記録了四十多小時的演唱,使這珍貴的音樂記憶得以保存。在録製過程中,榮教授一改録音棚式的録音方式,而是讓瞽師杜煥在茶樓中演唱,將茶樓的人聲喧鬧盡收於録音之內,生動地記録了傳統南音演唱的情形。榮氏著述甚豐,廣及古琴、粵劇以及南音研究和民族音樂理論,並編輯許多音樂光盤及博物館目録等。[4]
榮鴻曾教授。圖片來源於網絡。
瞽師杜煥。圖片來源於網絡。
榮教授曾於1998年2月至2002年7月擔任港大群芳中國音樂講座教授,這套光盤就是在此期間捐贈的。這批木魚書共107種,以題名首字筆劃多少排列,簡目如下。
二劃:《丁山打雁》《二度梅》《九才子二荷花史》《二棄梨花》《七夕讚花》
三劃:《大百八鐘》《大宋高文舉珍珠記》《三合明珠》《三姑回門》《三娘汲水》《三棄梨花》
四劃:《化身太子蠄蜍王》《反唐女媧鏡》《六姑回門》《仁貴徵西》《仁貴徵東》《井底結釵》《五色蘭花》《木魚什錦》*《日邊紅杏》《天賜花裙》《五虎平南》(缺初集)
五劃:《四季蓮花》《白蛇雷峰塔》《白羅衫》《包公審郭槐》《生祭李彥貴》《玉葵寶扇》《玉簫琴》
六劃:《老鼠鬧東京》《老糠記》《再生緣摘錦》《再世從良》《亦朋種花》《第六才子西廂記》《西番碧玉帶》《西番寶蝶》
七劃:《呆佬拜夀》《宋太祖下南唐》《沉香寶扇》《狄青比武》《私探營房》《車龍公子花燈記》
八劃:《周氏反嫁》《孟日紅賣線葵花記》《狐仙奇緣》《兩重花燭世間奇》《林昭得》《夜送寒衣》《其哥戀花》**《第八才子花箋記》《拗碎靈芝》《金山婆自嘆》《金生挑盒》《金絲蝴蝶》《金刀記》(初集至六續)《金葉菊》
九劃:《重入五臺》**《昭君出塞》《苦怨金生》《背解紅羅》《紅樓夢》
十劃:《唐明皇遊月殿》《桂枝寫狀柳絲琴》《茶洋花記》**《送寒衣湘子記》
十一劃:《梁天來告御狀》《張四姐下凡》《雪月梅》《陳世美三官堂》《陳生賣鼓槓》《梅李爭花》《陳夢包》**《陳姑追舟》《陳探花南》《陰陽扇》、《清閒澤錦》《清新擇錦》《奪標擇錦》《祭鐵坵墳》
十二劃:《朝上鶯歌》《雁翎扇墜》《超群摘錦》《琥珀姻緣》《琥珀籣簪》《御結荼蘼》《蛛絲琴》《貴嬌探病》**《紫霞杯》
十三劃:《節孝荼薇記銀嬌》《瑞英屏桃花送藥》《萬惡化為良》**《閨諫瑞蘭》《瑞蘭全本》
十四劃:《蒙正繡球記》《碧容祭監》《碧桃錦帕》
十五劃:《蔡中興洛陽橋》《劉全進瓜》《劉辰採藥》《盤龍寶扇》
十六劃及以上:《謀夫害子》《薛平貴》《潛龍走國》《關倫賣妹》《羅卜挑經》《觀音出世》
[1]梁培熾:《香港大學所藏木魚書敘錄與研究》,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1978年出版。
[2]此行在導師黃仕忠教授安排指導下,承蒙港中大中文系華瑋教授邀請和幫助,經由港中大「內地及臺灣訪問學生計劃」得以成行。
[3]據筆者所知,現存木魚書中僅存此本的,即疑是孤本者,書名後加「*」標示;除此本之外僅存一本的,即較為稀見者,書名後加「**」標示。下同。
[4]有關榮鴻曾生平,參見餘少華《自現代物理到現代音樂學:榮鴻曾教授》,載《新亞生活》2010年3月。
本文所使用圖片中,未註明來源的,均為李繼明拍攝於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