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在花瓶的水裡放白糖、放阿司匹林,能讓鮮花開十天半個月不敗。
真相解讀:
蕭瑟的冬日,家裡如果擺上幾盆生機盎然、鮮豔爛漫的鮮花,不僅能給家居氛圍裝點一新,就連人的心情也跟著歡愉起來。然而, 鮮切花的「保鮮期」如何延長,可是一門學問。網絡上相關妙招還真是多,隨便一搜,什麼「在水裡放白糖、放食鹽甚至是放一片阿司匹林,能讓鮮花開十天半個月不敗」,真的管用嗎?鮮切花的「職業生涯」究竟應該如何延長?
阿司匹林 能否治癒花朵的「疼痛」?
不可否認,阿司匹林對於治療我們人體的病痛有諸多奇效:首先,可以抗血小板凝集,防止血栓形成;阿司匹林還可以作用於下丘腦,降低我們的體溫;此外,由於可以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還能達到止痛的奇效。那麼,阿司匹林能不能緩解離開植物的鮮切花的「疼痛」,讓它們開得更久一些呢?
植物是否可以感知疼痛、是不是會影響花朵開放時間,這個我們還無從得知;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想讓花朵開的時間長一些,主要跟三個問題有關:第一,要讓花朵獲得充足的水分;第二,要給花朵補充適當的能源;第三,要抑制花朵自身合成那些促進凋謝的內源性植物激素。接下來,我們就從這三點入手,看看究竟哪些方法確實有利於保持和延長鮮切花的美麗顏值。
給它充足的水分 不止插水裡那麼簡單
同所有的生物體一樣,由大大小小細胞組成的玫瑰花朵也需要水分滋養。在採摘之前,莖杆內部的水分運輸系統「導管」會將水分源源不斷地從根系送上來,整個管道裡都有充盈的水分;而採摘之後,平常充滿水分的導管會因為暫時的缺水,特別是莖杆基部,空氣不斷侵入形成空腔,就像在血管中形成了栓塞,如果不把這些空氣排出,水分就無法向上運輸。所以,「將基部兩三釐米修剪掉」的做法是明智的,可以幫助導管從花瓶中更好地吸水。
除了空氣空腔的幹擾,一些細菌微生物也喜歡在這些環境的「運輸管道」裡安營紮寨,它們除了「排排坐」用身軀擋住向上的水流,還會對管道搞些小破壞,幹擾了水分的正常運輸——這就要求水一定要清潔,經過過濾的純淨水更好。
為了維持導管的暢通,我們可以加進一些硝酸鈣、氯化鈣之類的物質(化學試劑店有售,通常會是大包裝,建議找朋友一起分享),這種物質不僅可以維持細胞的正常離子濃度,還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即使搞不到這些化學試劑,也不要拿回家的玫瑰丟在泡水的花瓶裡就完事了,其實,純淨水和簡單的修剪就可以讓你的花朵綻放更長的時間。
要想花朵開得鮮 營養供給不能斷
即使被從花園中修剪出來,花瓣的細胞仍是活的,和我們一樣需要呼吸和新陳代謝,需要能量的供應。特別是花朵,因為關係到下一代種子的產生,那可是需要重點供給的部位。可在採摘之後,外來的能量供給近乎斷絕。實驗顯示,在採摘之後,玫瑰花中的澱粉含量會迅速下降,而「花瓣中澱粉含量的多寡」直接決定了瓶中玫瑰綻放的時間。
所以,除了水,我們還需要給花朵適當「餵點吃的」,而蔗糖就是個不錯的選擇。一般來說,濃度為3%的蔗糖溶液就足夠,1000毫升的花瓶(參見中等大小可樂瓶),大概2湯匙糖就可以滿足。需要強調一下,千萬不要以為加得越多越好——濃度過高的糖水不僅提供更多養分,反而會像鹹菜缸裡的滷水,奪去玫瑰中的水分——除非你想要的不是一束水靈靈的鮮花,而是一份糖漬玫瑰。
挽留花瓣去意的關鍵 阿司匹林得先變成水楊酸
植物受到嚴重損傷時,或在開花的末期,會自身合成大量的乙烯;在乙烯的作用下,嚴重受損的葉片或者已經完成任務的花瓣就脫離母體,變為春泥融入大地了。所以,抑制植物合成乙烯的過程,對於花朵保鮮,甚至水果保鮮都是有效的。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水楊酸具備這樣的功能。
水楊酸不僅可以對抗乙烯,還可以提高植物的抗性。在水楊酸的誘導下,植物可以產生更多的對抗真菌、細菌禾病毒的蛋白質,這在一定程度上組織鮮切花被這些有害微生物侵染,從而延長開放時間。
不過,水楊酸這個名字,大家可能會比較陌生,其實它的合成物乙醯水楊酸,就是鼎鼎大名的阿司匹林了。雖然名字只差兩個字,但是阿司匹林卻不能以本體形式對植物產生影響,它們必須分解產生水楊酸後才能在植物中發生作用。
阿司匹林在水中確實能分解產生水楊酸,但是在常溫下分解的速率非常慢;同時阿司匹林的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也給供給水楊酸設置了困難。在針對玫瑰,百合,非洲菊等花卉的實驗中,加阿司匹林的培養液並沒有延長鮮切花的花期。
所以,用阿司匹林養花並非空穴來風,還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只是實際效果不容樂觀。
比較起來,換上乾淨水,加點白砂糖倒是更容易的方法。另外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可以把莖稈的先端稍稍燒焦,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滋生細菌堵塞輸水管道。
參考資料:
劉玉冬,楊靜慧,陳琛,2002。不同藥劑處理對玫瑰鮮切花瓶插壽命的影響,天津農林科技, 2002年5期,6-9。
劉玉冬,楊靜慧,劉豔軍,馮智,2003。延長百合鮮切花瓶插壽命保鮮液的篩選,《天津農學院學報》,2003年4期,39-42。
黃小均,潘婷婷,羅國容,陳娟,2007。四種簡易切花保鮮劑比較試驗,《亞熱帶植物科學》,2007年3期,46-55。
孟雪嬌,邸昆,丁國華,2010。水楊酸在植物體內的生理作用研究進展。中國農學通報2010,26(15),207-214。
本文由「科學闢謠平臺」(ID:Science_Facts)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闢謠專家:史軍 玉米實驗室CEO
覆核專家:王康 北京植物園科普中心主任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