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奧德賽》裡的Syria島「太陽在那裡轉身,大概是晝夜交替之處。島上居民不多,卻非常富足,牛羊成群,盛產小麥、葡萄酒。人民從未遭受饑荒,也從不染病」。還是陶淵明筆下的「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是莎士比亞在暴風雨中描述的「這裡沒有貿易,沒有貧富,契約、承襲、疆界都沒有。叛逆、重罪、劍、戟、刀、槍、炮以 及一切武器的使用都禁止」。還是約翰•列儂在《Imagine》裡的「沒有國家」、「沒有宗教」、「四海皆兄弟」?
亦或者是維基百科提出的:「想像一個世界,每個人都能分享人類知識的總和。」
最早明確提出烏託邦是託馬斯•莫爾的《烏託邦》(全名《關於最完美的國家制度和烏託邦新島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書》)。書中的烏託邦新島有54座城市,首都是亞馬烏羅提。關於制度、分工、社交生活、宗教、戰爭、旅行等都做了詳細敘述。
託馬斯•莫爾小說《烏託邦》裡的烏託邦島地圖
「六小時工作制,工作要服從社會需要,財產共有,沒有貧富差距。物質極大的豐富,各盡所能,各取所需。」
「在烏託邦裡,學習新技巧將代替傳統的放鬆活動,如飲酒。」
就像烏託邦Utopia一詞源於希臘語,既有「沒有的地方」也有「好地方」的意思一樣。任何重構烏託邦的意圖,必然都充滿了未知和冒險。
文學好像更青睞於「反烏託邦」題材,知名的「反烏託邦」三部曲(阿道司•赫胥黎的《美麗的新世界》、喬治•奧威爾的《一九八四》、葉甫蓋尼•扎米亞京的《我們》),陳冠中的《盛世》、韓松的《地鐵》、王晉康的《蟻生》、馬伯庸的《寂靜之城》也是比較典型的反烏託邦小說。
可能現實往往比理想殘酷吧,而建築貌似更容易接近烏託邦。
就連《瘋狂動物城》奇妙而幻化的動物都市,但實際上整座城市設計沒有一絲一毫的幻覺成分。那些大小運輸系統相互套疊,交錯的管道、閘道和升降梯構成的複雜交通網絡,即便那些大大小小的不同入口、出口,無不出自嚴格的建築圖紙規劃。
劉家琨是國內一線建築設計師,同時他也創作過好幾部中長篇小說。有意思的是,在他的《明月構想》中描述了一個反烏託邦世界。
豆瓣是這樣簡介這本書:「建築師歐陽江山要建立一座新城,用建築重塑人們的靈魂。這個異想天開的計劃,被命名為「明月構想」。這位強硬的理想主義者一步步逼近成功,最終卻譁然失敗,他的失敗比他的成功更有意義。」
書中有一句話:「無論怎樣,至少,歐陽江山多半有一對夢幻者的眼睛,有一雙與眾不同的大手,也許還有些神經質。」
如果有機會,建議去看看西村的實物。往大了看,劉家琨為西村設計了一個巨大的內部綠地空間,用總長1.5公裡的運動路徑環繞著建築。往細節看,你會發現劉家琨把空心磚真是用絕了。如果有建築專業背景,看到的細節絕不只有空心磚的運用。
我個人是很喜歡看手稿、效果圖、模型,這是一個變化的過程。
有一個人,三十九年前,要離開一個小城市,去美國念書。他從來沒有出過國,因轉機需要在東京停留,所以他決定花兩天時間逛逛這座大都市,到街上走走。他去看了丹下健三的作品(1964 年東京舉辦奧運會的兩座場館就是丹下健三的作品)。他看了很久很久,不能理解建築怎麼能做到這個地步,眼界大開心潮澎湃。
這個人就是姚仁喜。
而若干年後,姚仁喜也創作了不少讓人願意看很久很久的建築,比如烏鎮大劇院、蘇州誠品、水月道場、「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等。
作品說明牌上的「業餘建築工作室」讓大喵非常好奇了。業餘建築工作室的介紹非常烏託邦。
「業餘建築工作室是純個人的建築工作室。它甚至談不上是一個事務所。因為就像它的工作始終對生活中各種自發性的事物保持著新鮮的興趣一樣,它宣稱建築設計只應該是一種業餘活動,生活永遠比設計更加重要……」
對建築不感興趣的人,會覺得以上部分在他看來都像是看沙盤。對建築無感的人看什麼呢?
看到《飛舟》,讓我想到了諾亞方舟。
《創世紀》第6章到第9章記載了諾亞方舟的故事。創造世界萬物的上帝耶和華見到地上充滿敗壞、強暴和不法的邪惡行為,於是計劃用洪水消滅惡人。同時他也發現,人類之中有一位叫做諾亞的好人。
《創世紀》記載:「諾亞是個義人,在當時的世代是個完全人」。耶和華神指示諾亞建造一艘方舟,並帶著他的妻子、兒子(閃、含與雅弗)與媳婦。同時神也指示諾亞將牲畜與鳥類等動物帶上方舟,且必須包括雌性與雄性。
由想像構成的地理,需要湊近細細去尋找隱藏在其中的「彩蛋」。
7是一個奇妙的數字。
《聖經》中,上帝用七天創造世界:第一天創造了光,第二天造空氣和水,第三天造陸地、海和各類植物,第四天造日、月、星辰和定晝夜、節令、日子和年歲,第五天造各類動物,第六天上帝按著他的形象造人,第七天創造工作完畢,上帝歇了他一切的工作,安息了,並賜福給第七日,定為聖日。
「7」可以是「生」,同時「7」也可以是罪惡。傲慢、嫉妒、憤怒、懶惰、貪婪、淫慾、暴食,七個原罪。
不知道這個裝置的「7」偏向哪種解釋?看這個裝置的構成很有意思,都是生活中常見的東西。
以上只是一部分。
截止到10月8日,你都可以在「重構烏託邦」藝術展現場看到18位設計師和藝術家從「反思過去」、「批判未來」、「從當下出發」展出的繪畫、雕塑、裝置、模型、圖紙、影像和攝影等門類的作品。
地點:OCAT安仁展區,安仁華僑城創意文化園
開放時間:10:00-17:00(逢周一閉館)
看完展找一家茶館,與朋友開始一場「烏託邦」、「反烏託邦」的漫長而魔幻的討論,也不失為一次愉快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