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中國人「烏託邦」城市

2021-03-01 張家衛的視界

【跨年演講《我們的家園在哪裡》之後,一直在繼續著籌建薩省孔家莊的準備工作。期間,因為查閱資料的原因,獲得了一些新的資訊,我將其以觀察思考的方式,用文字記載下來。用四天時間,與大家分享。今天分享(三)】

 

三)、烏託邦是什麼?

 

對於中國人來說,烏託邦算是一個深入骨髓的好詞,馬克思先生描述的共產主義便是烏託邦的一種形態。

 

烏託邦(英語:utopia),也常常被稱為理想鄉,柏拉圖寫過。託馬斯.莫爾 的《烏託邦》一書,將完全理想的共和國 「烏託邦」描寫的更加具體,描繪了一副理想完美的世界,特別是用於闡述法律、政府及社會形態的烏託邦。他在書中虛構一個遼闊大西洋上的小島,而小島是一個擁有完美的社會、政治和法制體系的理想國家。

 

回到中國,除了陶淵明的桃花源,《莊子》的逍遙遊篇中也寫到了「無何有之鄉」,說的也是這個意思。中國人對於桃花源般的理想國更是情有獨鍾。但是,似乎一輩子一輩子的人,從來都是寫在紙上,或者幻化在夢裡,現實中的理想國總是骨感的很。

 

因此,「烏託邦」這個詞,通常意義上就是被用來描述一種被稱為「意向社群」的理想社會和文學虛構的社會。儘管很美,卻常常會被當作貶義來說,比如著名的「空想社會主義」便是來源於此,與這個概念同樣盛名的詞是「反烏託邦」,我們就不展開去敘述了。

 

前些天, 難得的學習了一個現實版的中國人的「烏託邦」故事,題目是《「中國哥倫布」!他帶著500農民移民,在海外建了一座城》,作者是異史君。據他的敘述,是這樣的: 這個中國人的名字叫做黃乃裳,福建人,是一個晚清末年的活躍愛國知識份子。 1900年12月23日,黃乃裳從福建招募到了500餘人,第一批91人從福州出發,乘坐著「豐美」號帆船前往詩巫。這91人中,有農民、工匠、商人、傳教士、醫生等等不同職業,他們漂洋過海,先在新加坡落腳中轉,在第二年的2月20號終於到達詩巫。 

詩巫市是當時馬來亞砂拉越州的第三大城市,當時的馬來亞大部分地區被英國人殖民,但還有一些地方是無主的荒地。

1900年5月的時候,黃乃裳與當地土王籤訂了條約,將新珠山沿江兩岸的大片土地租下,租期為九百九十九年。盟約共十七款,其中有:吾農有往來自由,信仰自由,言論自由,出版自由,設立公司商業自由,購買槍械自由,航業自由諸權利;無納丁稅、無服公役、無當兵義務;凡違反民事在五元以下罰金之件,港主有自治之權。將其地改名為新福州,由王家通告各國郵政,以便通信諸條。 

從條約裡可以看出,黃乃裳不僅要將這裡開拓為華人生存定居的城市,還要在這裡建立一個華人從來沒有過的自由之城。華人在這裡享有信仰自由、言論自由、出版自由,購買槍械自由,一般刑事案件還享有自治權利。

 

這個條約籤訂之後,孫中山知道了,他就讚嘆道,這是華人對外籤訂的第一個平等條約。

 

黃乃裳帶著91人乘坐的「豐美」號,在當時就被稱作中國的「五月花」號,每個來這裡的中國人,按照約定可以分得5英畝土地,並且享有在國內沒有的各種自由。

 

此後又陸陸續續從福建過來了1000多人,黃乃裳與這些人吃住在一起,一起開荒墾地,克服了前期的水土不服,篳路藍縷,艱難創業,從一開始只能種植番薯、雜糧、蔬菜,到後來大面積種植橡膠,成為南洋橡膠重要的產地,並且鋪路架橋,建立學校、教堂和店鋪,這塊華人的「新家園」終于欣欣向榮了起來。

 

正當詩巫在黃乃裳一群人的開拓下逐漸繁榮起來的時候,一場變故讓黃乃裳不得不選擇離開。

 

黃乃裳只是一介書生,沒有資本,前期為了開拓向馬來亞的土王和政府借貸了大量資金,到了償還期限卻沒有償還能力。另外一個更為重要的原因,是馬來亞政府希望在詩巫開設賭場和鴉片生意,這兩樣是當時馬來亞政府的主要稅收來源。對賭博和鴉片深惡痛絕的黃乃裳,斷然拒絕了這個要求。

 

於是,馬來亞政府就以償還債務相逼,使得黃乃裳四年後的1904年不得不離開這塊他親手開拓的土地,回到中國

 

黃乃裳雖然只在詩巫待了4年,但他對這座城市的開拓和華人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黃乃裳離開之後,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了解到詩巫這塊新家園,紛紛「下南洋」來到這裡。詩巫後來曾一度成為砂拉越州最大的城市,如今這裡的人口有40%都是華人,源頭就是當年前來墾荒的福建僑民。

回國之後,他與孫中山成為好友,並多次參加了反清起義,做出貢獻。1924年9月22日,黃乃裳因病在福建家中去世,享年76歲。

 

為了紀念他對詩巫華人的豐功偉業,詩巫市用他的名字命名了一條街道,一座公園,一座中學。儘管他的「烏託邦」理想國因為種種原因未能實現,卻為中國人也會像哥倫布一樣,去海外建設新家園落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值得我們後人敬仰和借鑑。

【未完待續,明天續(四)】

                                                                         如果喜歡,點個在看吧

相關焦點

  • 道不盡的澳大利亞——帶著烏託邦的夢,我們在城市間漂流
    烏託邦是人類意識中最美好的嚮往,外界總是喜歡猜測它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一直以來,我們只是在別人的烏託邦世界裡尋找自己的感受,但當你有機會置身其中時,這種感受才是最真實的,澳大利亞,世界上最早擁抱陽光的國家之一,也許是一個我們可以暫時放置烏託邦夢想的地方。
  • 埃裡克·奧林·賴特:真實烏託邦的畢生追尋
    在下文中,我對賴特的主要學術思想做一個儘量全面的總結,主要分為兩大部分——其對馬克思主義階級理論的復興和發展,以及其「真實烏託邦」項目的骨架和重要組成部分。 真實烏託邦計劃: 解放性的社會科學早在1991年,賴特就創立了「真實烏託邦計劃」(The Real Utopias Project),以嚴謹的學術手段來探究全球範圍內已經出現或已經被提出的一系列激進社會變革的項目,例如參與性民主的地方實驗、工人合作社、無條件基本收入等。
  • 烏託邦小史:是未來藍圖還是空中樓閣?
    島上有54座城市,最近的兩座城市相距只有24英裡,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最遠也不過一天的路程。這個國度的人民輪流參與勞動,並共同分享勞動成果。幸福富足的生活讓這裡的人民擁有普遍善良的秉性,他們心胸開放,熱衷於接納不同的思想,「到烏託邦來觀光的遊客,如果因為長期遊歷而熟悉許多國家的經驗,一定受到烏託邦人的熱情洋溢的歡迎,他們樂於傾聽世界各地發生的事」。
  • 八十本書環遊地球︱巴西:《烏託邦》|烏託邦|亞美利哥·韋斯普奇|...
    那時,全世界的人都要在一個新世界裡找到自己的位置,這個世界真實的大小是他們的父母一代無法想像的。在流行的想像中,韋斯普奇還有和他一樣的探險家們是在開拓一片處女地,在那裡衰老的歐洲「舊世界」可以依靠與新世界的相遇重獲新生。正如我們可以在揚·范·德·斯特雷特(Jan van der Straet)的《韋斯普奇喚醒亞美利加》(Vespucci Awakening America,1589)一畫中所見的。
  • 細思恐極的科學實驗:烏託邦式的老鼠城市,人類的未來也會這樣?
    烏託邦這個詞語是柏拉圖創造出來的,16世紀的英國有位學者叫莫爾,他在一本書裡虛構了一個烏託邦式的國家。從此,烏託邦就成了虛構而美好的社會的代名詞。人類社會目前還沒有出現,動物界中會不會出現?帶著這樣的疑問,1947年,美國的動物學家約翰策劃了名為「老鼠烏託邦」的科學實驗。
  • 對比《烏託邦》與《魯濱遜漂流記》,淺析早期烏託邦文學的模式化
    烏託邦,即寄託著自己美好願望的空想出來的地方。自從1516年英國人託馬斯.莫爾寫出讓他名垂青史的名著《烏託邦》之後,「烏託邦」一詞盛行開來,《烏託邦》的問世,為後世烏託邦文學的創作提供了可以模仿的模板。
  • 烏託邦對現實主義的意義是什麼?
    面對無法重返天空的困境,人們最終會變得不再是自己,或者更像是埋在心裡的真實自私的自我。在生物學中,有一個詞叫做基因的「自私性」。可以解釋的是,基因中有一個唯一的原則基因,它是分布最廣的希望、植物之間的諸如競爭陽光、動物之間的叢林、人類的戰爭、貪婪甚至欲望。一個生命從誕生之日起,就是要自我繁殖,或者理解繁殖。
  • 八十本書環遊地球︱巴西:《烏託邦》
    那時,全世界的人都要在一個新世界裡找到自己的位置,這個世界真實的大小是他們的父母一代無法想像的。在流行的想像中,韋斯普奇還有和他一樣的探險家們是在開拓一片處女地,在那裡衰老的歐洲「舊世界」可以依靠與新世界的相遇重獲新生。
  • 忘記現實,我們聊聊烏託邦
    最早明確提出烏託邦是託馬斯•莫爾的《烏託邦》(全名《關於最完美的國家制度和烏託邦新島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書》)。書中的烏託邦新島有54座城市,首都是亞馬烏羅提。關於制度、分工、社交生活、宗教、戰爭、旅行等都做了詳細敘述。託馬斯•莫爾小說《烏託邦》裡的烏託邦島地圖「六小時工作制,工作要服從社會需要,財產共有,沒有貧富差距。
  • 真實故事 | 又雙叒叕了!​
    真實故事 | 又雙叒叕了!​寫真實故事講防範技巧才是對朋友圈最好的尊重今天的主角叫「金鐘罩」,自從紫陽縣公安局引導群眾積極註冊使用此科技「神器」後,全縣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防範水平持續提升,據統計城關鎮三日內成功阻止六起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的發生
  • 詩意烏託邦的建造者
    加萊高亞的創作總是和建築有著或明或暗的聯繫,這也反映了藝術家對他所居住城市的體驗。出生於1967年的加萊高亞在哈瓦那長大,從小到大,深深感受到了那種斯巴達式的生活方式與卡斯楚政權的烏託邦願景之間的鮮明對比。
  • 英國文學的獨特氣質: 「烏託邦文學」與「反面烏託邦文學」
    「烏託邦」一詞是16世紀英國人文主義作家託馬斯·莫爾(1478—1535)在《烏託邦》(1516)一書中創製出來的,是「虛構的理想國度」的意思,顯然受到了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理想國》的影響。莫爾採用了人文主義時期常見的遊記體敘述方式,想像並描述了一個完美的烏託邦國家,系統地構想和規劃了烏託邦的政治、經濟、科學文化、宗教、對外關係等方面的主要特徵。
  • 金觀濤:中國文化的烏託邦精神|雙體實驗室
    一百多年來的烏託邦追求,用其壯麗的犧牲向中國人展示一個必須銘記的教訓,這就是:傳統本身並不可怕,但對傳統的無意識才是真正可怕的。康有為在《孔子改制考》中曾以孔子自喻,說其志雖在大同,其事只在小康,頗為形象地說明儒家社會改造方案和烏託邦價值之間的關係。翻開歷史,我們可以發現,在中國傳統社會中,小規模的烏託邦社會實驗,既比西方來得早,也比較普遍。當穆爾還限於在《烏託邦》一書中紙上談兵的時候,明代思想家何心隱已經在做以宗族為單位的烏託邦試驗了。
  • 界面薦書|烏託邦與反烏託邦
    不過,很長時間以來,人們不再相信這種思想,對各形各色的烏託邦也早已失去了信心。但是,對於未來世界的想像從來就沒有停止過。人們努力創建一個脫離於現實社會的故事。但也許並不存在一種制度,比其他的制度更美好。也許沒有一種制度在趨近極限狀態時,仍然是美好的。羅素說,「我們應該期待的,不是一個完美的烏託邦,而是一個活躍著想像力和希望的世界。」
  • 奧羅城:入世烏託邦
    印度奧羅城(Auroville),又被稱為黎明之城,是地球上碩果僅存的烏託邦之城。然而這裡並非不問世事的桃花源,當地人都積極入世,並不刻意放棄現代科技的便利。從表面看,奧羅城只是孟加拉灣邊紅土荒原上的一些矮房子,與世界上任何一座城市一樣,而要了解這個烏託邦之城,也沒有捷徑,惟有住下來親自體驗。南印度的太陽毫不留情地直射下來,紅土路變得有些刺眼。
  • 老鼠烏託邦,將是人類社會終將崩潰的未來嗎?
    這差不多就算是烏託邦的基本定義了。但是真的有人做了烏託邦的實驗。1947年,美國動物學家卡爾洪在他的房子周圍,建造了一個佔地1.5畝的老鼠之城,他原先預計這個城可以容納5000隻老鼠,但是兩年的實驗時間內,老鼠數量從來沒有超過150隻,每當要超過150隻的時候,就會有一個無形的壓力,改變老鼠的行為,讓它們不願繁殖,開始爭鬥,等到種群數量急速下降才恢復正常。
  • 「老鼠烏託邦」,一個讓人細思極恐的實驗,或許預示著人類的未來
    >01老鼠的都市1947年,一位動物行為學家「約翰.卡爾霍恩」,設計了一個「老鼠都市」,由此來研究人口密度不斷增加後人類的生活會發生什麼改變,這個老鼠城市可以容納最多這個現象讓科學家匪夷所思,並且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似乎和老鼠的數量和生存密度有很大的關係,這個現象是否會在人口密度不斷增加的城市中出現?為此,約翰十分著迷,建立了一個又一個的老鼠都市,無一例外的是,這些看似完美的老鼠都市中,一旦老鼠的數量達到一定程度後,老鼠的種群數量就會急速下跌。
  • 中國人真實的工資水平,月薪上萬,真的是普遍現象了嗎?
    原因是在各大網絡平臺上,如今月薪過萬的人,真的滿地都是,在知乎上 搜索月薪過萬至少能夠跳出數萬條信息,在微博 有一個話題名叫「月薪過萬」,裡頭有個300多萬條的討論,在抖音等短視頻平臺中,還有眾多街頭採訪,有人採訪的時候說,月薪不過萬的男生選擇結婚,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這諸多的信息都在表達著一個思想,那就是月薪不過萬,當真是個「廢人」,那麼這是真的嗎 ,中國月薪都過萬已經成為普遍現象了嗎,今天我們就來還原一個最真實的中國人工資
  • 以《天台愛情》為例,解讀周杰倫的烏託邦理想
    這部影片是周杰倫的烏託邦理想,是他心底的柔軟和美好,是他歷盡千帆之後依然保持初心和純淨的佳作,今天本文將從色彩應用、電影音樂、主題呈現來分析《天台愛情》,解讀周杰倫的烏託邦理想。三、主題呈現:烏託邦理想的呈現,傳遞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1、烏託邦與《天台愛情》烏託邦這個詞是由英國空想主義家託馬斯.莫爾提出,他將希臘語中的「ou」和「topos」組合在一起創造了「utopia」烏託邦這個詞,「ou」和「topos」這兩個詞在希臘語中分別是代表
  • 何謂年輕人的"說唱烏託邦"?用Party精神對抗現實消磨
    或許,有這樣一個烏託邦在等你:白天平淡無奇的商業街,夜晚化身為糖果色、充滿童真、夢境般的狂歡派對;白天擦肩而過的陌生人,夜晚在酒精與說唱節奏的催發下,放下了防備心與冷漠的社會面具,盡情釋放真我一面。今夏最受年輕人喜愛的說唱廠牌——W8VES(萬悟)廠牌全新單曲《Sometimes》就講述了這樣一個"說唱烏託邦"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