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直-15:中外合作的民用機型,成反潛直升機可能性小

2020-12-11 騰訊網

現在,除了上世紀建造仍然在役的053系列護衛艦,沒有機庫、反潛直升機和反潛魚雷以外,海軍其他在役的驅逐艦、護衛艦等主戰艦艇,基本上都配備了艦載直升機。

因此,有了反潛直升機以後,基本上能夠滿足現階段海上反潛、搜救、垂直補給、反艦飛彈中繼制導等需求,但在使實際用中也暴露出了一些不足之處,主要的原因就是機型過多。

反潛的有直-9C、直-18F、卡-28;反艦作戰的有直-9D、直-18F;預警直升機有直-18Y、卡-31,此外,還有其他直-8等多種型號用於海上搜救、運輸以及補給任務的直升機。

在反潛、反艦和預警這三個系列直升機中,目前數量最多、平臺適應性最好、匹配性最強的,竟然是只有區區4噸級的直-9C,只要設置有機庫和起降平臺的驅逐艦、護衛艦、補給艦、登陸艦等水面艦艇,都是可以攜帶其上艦,執行航空反潛任務等。

但直-9C噸位畢竟較小,存在航程短、作戰半徑近,搜潛攻潛手段有限,對潛武器配置少等弊端,對於我海軍航空反潛的作用越來越式微了,必將被其他新反潛直升機所取代。

直-15直升機,是新研製的中型通用直升機,哈飛和法國空客直升機公司合作研製的7.5噸級先進多用途中型直升機,採用常規氣動布局,雙發,寬機身,前三點式可收放起落架。

中方代號:AC352,歐方代號:EC175 ,是中歐合作的一個項目,發動機等主要部件全部實現了國產化;其主旋翼為5葉,尾翼為3葉,全機複合材料的應用比例高達60%,空機重量只有4.6噸,機長15.6米,機高3.47米,機寬3.5米,最多能搭載16名乘員,或2.4噸貨物,其外部貨物運載能力達到3噸。

直-15裝有2臺最大輸出功率1300千瓦的PT6C-67E發動機,還有數字式電子控制系統,具備較高的可靠性和可維護性,保證了優異的飛行性能和機動性。

特別是較低的油耗,保證了在只有1.3噸燃油基礎上,仍然具備將近1000公裡的最大航程,在全球直升機領域中,7-8噸直升機中,都屬於出類拔萃的高水平。

由於採用了全新多餘度電傳操縱系統和全玻璃化座艙顯示系統,因此直-15的自動化程度較高,飛行操縱性能控制能力強,可以保證在各種飛行條件下的飛行安全。

EC175項目在2014年前,就已取得歐洲航空安全局EASA歐洲適航權威機構的適航證,能滿足全球市場對於高性能多任務中型雙發旋翼機的要求,其任務範圍包括近海人員運送、搜救、公共事業和醫療救援等。

儘管在某些設計和運用上直-15較為先進,但直-15考慮更多的則是民用領域,而非軍事領域的運用,這個和直-9當初的研發非常相似。

直-15雖然有了100架以上的訂單,但未來的出貨量不會超過500架,對於7.5噸級的直-15,眼界開闊的我海軍,可能未必真的會看上。

特別是在70周年國慶閱兵式上,脫胎於「黑鷹」直升機技術具備優異高原性能,已在西部戰區試裝的10噸級直-20的橫空出世,可能封殺了直-15成為海軍反潛機的空間。

直-20海軍版正在北海艦隊101南昌號驅逐艦上試飛和驗證,因此,對於直-15來說,成了海軍反潛機的可能性應該微乎其微了。

相關焦點

  • 用6噸級的直15替換4噸級的直-9C型反潛直升機,可能性如何?
    單憑這一點,我們就不需要最適合上艦的6-8噸的中型直升機,直升飛機151米被認為是可能上艦的型號,但就客觀條件而言,直升飛機15米作為海軍水面艦艇專用直升機的可能性較小,後續建造的艦艇將搭載10噸的直升飛機20米作為最終目標。
  • 中國通用直升機開山之作,直-9輕型直升機,能否改進後繼續服役?
    不僅陸軍、空軍和海軍均裝備有各種型號的直-9型直升機,民用領域也有直-9型直升機的身影。但是這些直升機大都是在直-9B的基礎上,通過增加武器掛架、增設航電設備改裝而成,其變化幅度相對於直-9C/D/S來說較小,因此本文在此統一將其歸入直-9B的變種行列中,方便歸類。
  • 中國陸航直-18的正式亮相 看解放軍直-8型直升機的魔改之路
    該機從外形上看,應該就是此前曝光的國產新一代大型直升機直18,其具備強大的運輸能力。這次亮相的直18,應該就是幾年前我國在直-8基礎上進行的魔改,製造出來的民用型直升機AC-313,而後又在AC-313基礎上機型的改進,形成了如今解放軍裝備的直-18系列直升機。
  • 中國海軍型直-20反潛直升機亮相,為何如此重要?
    自首次露面以來,直-20的每一點進展都是備受關注的。作為中國海軍首款高性能10噸級通用直升機,海軍型直20反潛直升機的到來給正在大力發展的中國海軍帶來了無盡的曙光。為什麼海軍型直20反潛直升機這麼重要?其實這還得追溯到目前中國海軍的反潛直升機機隊上。
  • 中國直升機發展報告:只剩下最後一塊拼圖,重型直升機
    1噸級AC310民用直升機,2噸級AC301民用直升機,2噸級的AC311民用直升機,4噸級的AC312E雙發多用途直升機,4噸級新型雙發多用途民用直升機AC332,6噸級AC352民用直升機,13噸級AC313民用直升機等等,除了6噸級AC352民用直升機正在試飛之外,其他各款直升機早就廣泛應用於武警、救援、醫療、交通、森林救災等多個領域,並且延伸了更多機型。
  • 中國海軍直9系列直升機,國產艦載直升機事業的基石
    ,開啟了艦載直升機之路,1987年又購買了「黑豹」型反潛直升機。雖然80年代末與法國的合作終止,但是已經到手的技術和產品已經能夠滿足我國直升機事業的第二次跨越了,對於艦載直升機則是邁出了第一步。正準備著艦的直9D1988年,我國對直9A進行著艦改裝,雖然還不具備反潛等功能,但是掌握了起降技術,飛機可以執行一些簡單的搜救、巡邏、運輸等任務。
  • 國產直9、直11直升機進入民用市場
    新華網消息據《人民日報》4月17日報導:直9、直11直升機及渦軸8A航空發動機近日取得了民航總局頒發的型號合格證,這標誌著國產直升機正式進入民用市場,這是我國在航空高技術領域中軍轉民的一項重要突破。
  • 直-20艦載機曝光,美媒又開噴:抄襲的美軍「海鷹」直升機
    (網傳照片:我國最先進的反潛直升機,目前已經進行了試飛)環球網4月7日引述美國《防務博客》的消息稱,直-20家族中最新的海軍反潛型直升機,已經於近日進行了測試。雖然對於該機的性能完全不清楚,但是美國媒體依然想當然的認為直-20反潛型直升機「拷貝了美國海軍的海鷹直升機」「估計是基於黑鷹直升機的逆向工程和改進型」。
  • 評印度向美國購買反潛直升機
    作為對川普來訪的「迎客大禮」,印度國家安全委員會正式批准了向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購買24架MH-60R「海鷹」多用途直升機的採購計劃。這筆訂單不僅對於美印之間的合作關係是個非常具有典型性的象徵,同時對印度海軍來說意義也十分顯著。這批反潛直升機的訂購,將顯著緩解目前印度海軍反潛直升機數量短缺和裝備老化的問題,使印度海軍的反潛作戰能力提升到新的層次。
  • SA332「超美洲豹」,定位尷尬,中國最沒存在感直升機
    法制直升機佔據我國半壁江山,現役主力機型直-9、武直-19、直-8都源自法國原型仿製品,在三軍各個角落都能找到它們的存在。經過多年改進機型包括了運輸、武裝、反潛、反艦、預警等,不過當年引進的法制直升機中有一款相當低調,甚至不認真找都感覺不到它的存在。
  • 反艦型直20來了!兼容反艦飛彈,計劃生產百架,直9或退居二線
    在現階段來說,我國海軍也有兩款反潛直升機,中直9 C是根據直-9 A研製而成的,空重只有2.05噸,最大起飛重量只有4.4噸,實在是全球反潛直升機的一個小發明,解決海軍有無反潛直升機的問題。因載重小,滯空時間短,飛行距離近,作戰半徑小,只能攜帶有限的反潛探測裝備和2枚A-244S輕型反潛魚雷,嚴重影響和制約了海軍航空反潛能力的提高。
  • 民用商船搖身一變成解放軍直升機母艦
    這一次解放軍最亮眼的地方莫過於「解放軍將民船改裝成直升機母艦」。這艘掛著香港特區旗幟的商船之所以被各國緊盯,就是因為它不僅僅是一個民用商船,而且還直接充當了直升機起降平臺的角色。對此美國《福布斯》新聞網稱,解放軍可能是在效仿美國海上預置艦隊的做法。
  • 關於直-18:由於其機體尺寸偏大,只適合補給艦等大型平臺
    自90年代中期,052型驅逐艦首艦112哈爾濱號開始,我海軍陸續建造的驅逐艦、護衛艦就裝備了3聯裝324mm反潛魚雷,特別是擁有了機庫、4噸級的直-9C反潛直升機,與原先驅逐艦上的12管和護衛艦上的6管火箭式深彈發射炮一起,形成了遠中近三層立體反潛作戰網,極大地提高了我海軍三大艦隊驅逐艦支隊的反潛作戰能力。
  • 直-20為什麼是通用型直升機,米-17、直-8G卻不是?
    Z-20直升機直-20是21世紀最初最重要的軍用直升機發展項目。其與殲-20、運-20齊名,無論是在部隊、軍迷界乃至平民界都有著很高的知名度。而其被認為即將大量裝備的主要原因便是其是第一種國產的通用型直升機。那麼問題來了,米-17、直-8G也是不斷改進的後期型號,同樣擁有不俗的作戰性能,為什麼就不是通用型直升機呢?這要從直升機的大小、使用場景定期來細說了。種通用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各軍種之間通用;而是多平臺之間通用;三是可執行任務類型方面通用。
  • 直-9首飛29年「波瀾壯闊」!解放軍全能直升機還在升級突進
    東方網·演兵場1月16日報導:整整29年前,也就是1992年1月16日,國產化的直9A-100號機在哈爾濱首飛成功,正式開啟了「波瀾壯闊」的直-9時代。在10噸級直-20面世之前,僅僅4噸的直-9什麼活都要幹,先後發展出了艦載型、武裝型和警用版等一系列機型,變成了解放軍的「全能機型」。
  • 中俄聯合研製AC332重型直升機,這回中國是主導
    而從現在的「上帝視角」往回看,中俄雙方在最近四年間,為了這麼一個直升機項目先後實施了二十多輪次的政府間談判,先後明確了直升機的早期概念設計、初步性能指標、兩國研製任務劃分、市場營銷劃分等關鍵問題,現在終於「得成正果」,某種意義上這也算是「艱苦卓絕」了吧。
  • 卡-32直升機,中國花4.08億美元進口了20架
    這幾年中國直升機行業,尤其是中國軍用直升機行業一直在努力彌補此前的歷史欠帳。無論是直-20、武直-10、武直-19、直-18還是新款直-8,都是中國軍用直升機行業努力後的產品。不過,目前中國還無法生產一種類型直升機,那就是以卡-32為代表的卡莫夫系列直升機。
  • 除了「黑鷹」直升機:我軍直-18和直-20,都能飛上青藏高原了
    以前,我軍的直升機都是飛不上高原的,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中美關係蜜月期間,我國與美國西科斯基公司籤訂合同,購買了24架當時最先進的S-70C2「黑鷹」民用型直升機,這批直升機就駐紮在成都軍區和西藏軍區的管轄範圍內。
  • 中國海鷹來了—直20反潛型直升機亮相,直9將退居二線
    第二,駕駛艙下方增設搜潛雷達,但雷達罩看起來直徑不大,和山貓直升機的差不多,比海鷹的雷達小。第三,機身中部艙門變窄,改為缺口狀艙門,通用型的艙門有2個舷窗,反潛型只有1個,艙門變窄後,艙門機槍應該也取消了。第四,中部艙門前方機槍手觀察窗改為氣泡觀察窗口。第五,中部艙門前側增加主掛架,可掛載副油箱或輕型反艦彈,後側安裝魚雷掛架。
  • 中直股份:擬對子公司昌河航空及哈飛航空增資 大力開拓民用直升機...
    中證網訊(記者 宋維東)中直股份12月23日盤後公告稱,公司擬對全資子公司昌河航空及哈飛航空增資,推動民用直升機產業發展,大力開拓民用直升機市場。  具體來看,中直股份將以5.4億元對昌河航空進行增資,促進AC313A直升機研發取證,提升昌河航空能力建設,逐步將昌河航空打造成為集研發、製造、銷售、客戶支援、培訓、加改裝為一體的民用直升機產業基地,並補充昌河航空的流動資金,增強其資本實力。增資完成後,昌河航空的註冊資本由增資前的6.3億元增至11.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