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是沉睡在每個中國人心裡的一顆種子,不經意間便會開出花來,如同我和它的相遇。原來生活中很多詞語來自《易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九五之尊:來自第一掛乾卦——男人與君王之象,九五爻即君子的最高境界。
乾坤:易經第二卦為坤卦——女人與輔佐之象。乾坤為天地之意。
龍馬精神:乾卦以龍為喻,坤卦以馬為喻。
啟蒙:來自第三卦蒙卦,啟蒙指一個人天生的潛力得以發現和發展。
師憂比樂:師卦為大動幹戈之象,比卦為和睦之象,古代五家為一比,故有:天涯若比鄰。
否極泰來:來自泰卦和否卦。
天下大同:出自孔子之口,來自於同人卦。「同人於野,亨。」同心同德,亨通。
謙謙君子:謙卦。「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謙卦上坤下艮,意為內有山的靜止和幽深,外有地的柔順和承載。
振民育德:來自於蠱卦:「天下有風,蠱。君子以振民育德」,即喚醒民眾,培養品德。
無妄之災:來自無妄卦。天下雷行,物與無妄。」 無妄之災指不妄行,不妄為而有災禍。
非禮勿履:來自履卦,本卦指君子得志,宜廣施福祉、履行天道之意。孔子《論語》:「非禮勿視,非禮勿聽」即出於此。
問鼎中原:來自鼎卦,本卦為宣誓皇權、怡養萬民之意。鼎為巨大的食器。
渙散:來自於渙卦,流離失散之象。
小過:來自於小過卦,山上有雷之象,為百姓吉,為國事兇。
大快朵頤:來自於頤卦,指盡情享受美食,口中無石之象。
大過:來自大過卦,木上有水。
用晦而明:來自明夷卦,暗無天日之象。在這個時期,君子宜外表柔順,內心不失其志。
眾目睽睽、化睽為合:來自睽卦,上火下水。本卦為貌合神離之象。
逆取順守:指利用不正當手段謀取職位,如果為人端正,依然可吉。
持中守正:這是易經的主要精神之一,不偏不倚,持守正道。中為合理之意,這也是中國之稱的由來。
持經達變:經是規律,變是變通。易經講的是規律,即事情的真相大致如此。但是也不能拘泥於佔卜的結果,如有一個變爻,要參考臨卦,即它的變卦;兩個變爻看本卦;更多的變爻,同時看幾個卦綜合考慮事情的可變因素。規律性、可變性和模糊性,正是陰陽之道的體現,或許這也正是易經的迷人之處。
天數:天數為25,地數30,天地之和為55豐卦,匯聚了天地間一切有利資源,55減去六爻之和為變爻。
易經作為古代文人必讀的經典之一,本意是教人明白自己在局中所處的位置、如何去做人做事——家國之義、謙遜明禮、外圓內方、履行天道、盡職守責。
佔卜做為易經的一個附加功能,依然可圈可點。古人用五十根蕬草進行佔卜,現在我們可以用五十根筷子。我對每次練習的結果都感到震驚、對先賢心懷敬畏,這也不失為生命中一種全新的體驗。
易經讓我們沐浴在歷史的風中,感受華夏文明的豐盈與壯美,重溫文王與子牙相遇時一生的等待與感動,原來他們都卜到了那一刻。
於是一種心情穿越時空。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