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走運之前,必有徵兆」,當身邊有這幾件「怪事」,要注意

2020-12-12 汪默韓

人生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人類追求「功名利祿」的熱情,猶如這「飛蛾撲火」一般,絲毫不知疲倦。

縱使是人生苦短,幾十個春秋彈指一揮間,但有些人卻能在有限的生命裡創造出非凡的功績,在歷史上留下隆重的一筆,推動人類文明不斷向前進步。

人和人之間是有差異的,最終導致結果也不同: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易經》中就透漏了:「走運之前,必有徵兆」,當身邊有這幾件「怪事」,恭喜你

一、思想

本來在思想上總是不停的回憶過去,追悔過去,在糾結中不能自拔,近期有如夢初醒的感覺,意識未來才是最重要的。

二、行為

很久沒有清理家居,近期卻有對家居做一次較好清理的行動計劃,並且打算把家裡破損的東西換掉,把廢舊的東西扔掉等。

三、衣著

原來總喜歡穿著一些顏色較為深沉凝重的服裝,近期卻喜歡顏色鮮豔明快的衣服來。

四、飲食

原來一直喜歡吃口味較重的食物,辛辣食物甚至酗酒等,近期卻從心裡意識到酗酒的錯誤性,並且在飲食上更喜歡清淡口味。

五、睡姿

原來總習慣於仰臥著睡覺,近期喜歡側身睡覺,並且感覺測身睡覺比仰臥睡覺舒服多了。

六、性情

原來更喜歡獨處,靜坐,沉默寡言等,近來卻學會了微笑,並且非常想與他人交流,既希望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也希望向他人展示自己。

順天應人,適時而動

《周易》有言:「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事大矣哉!曾仕強說:「中國人講求天人合一,其實就是要順天應人,順乎天理而適應人情。」

順天並不是宿命論,不是聽天由命,而是要順天道,懂借勢,順勢而為,以得天時;正道而行,唯善唯德,以得地利;順應人心,可以利己但不能損人,經營好人脈,做順應人心的的事,以得人和。惶惶大勢,順之者事半功倍;世道人心,應乎者方能成事。

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易經》裡面多次提到一句話,「自天佑之,吉無不利」。此處的「自」不是「來自」的意思,而是指「自己」。

「自天佑之」是告訴我們,自己努力,「天」才會幫助我們,也就是「天助自助者」。

在困難面前,不要等待別人的援助,要自己想辦法克服,挺過去。其實,當一個人感到所有外部的幫助都已被切斷之後,他就會盡最大的努力,以最堅忍不拔的毅力去奮鬥。

只要一個人奮發圖強,不懶惰,面對困難想辦法克服,那麼隨之而來的,一定是福報!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這句話的意思是,積了厚德的人家,福報一定很大,子孫都跟著沾光。比如孔子的後代、孟子的後代、範仲淹的後代、曾國藩的後代、林則徐的後代等等。

人生在世,要把眼光放長遠點:不僅要為當下考慮,還要為未來考慮;不僅要考慮自己這一代,還要多為子孫後代著想!留給子孫金山銀山,不如多行善積德,做個好榜樣,用忠厚道德傳家,才會更長久。

正如古人所說:「道德傳家,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之,富貴傳家,不過三代」。

讀完這些,我們也領會到了易經中的道理。我們中國人可以說是「大易民族」。因為如果你仔細觀察、用心比對,就不難發現我們的所思所為,大多本自《易經》,依循易理。

《周易》之所以博大精深,就是因為它內容的包羅萬象。

儒家以《易經》乾卦立派,道家以《易經》坤卦立派,兵家三十六計也是來自《易經》。

古時候 ,像孔子、鬼谷子、諸葛亮、王陽明等人,他們雖然身處不同時代,有過不同的功績,但是卻都在26歲之前,就熟讀了《周易》。

現代新儒家的馮友蘭先生就曾留下一句遺言:「中國將來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易經》。"馬雲演講時曾說:做生意做到一定程度多看看《易經》。楊振寧、李政道從《易經》的陰陽消長的原理中得到啟發,提出了原子能態二組的奇偶性存在著盛衰消長的變化,這一重大發現使他們獲得了諾貝爾物理獎。而故宮就是按照《易經》卦理來設計,蘊含精密數學原理,歷經600年風吹雨打,依然屹立華夏!

中國人到何時都不能忘了《易經》

想要讀,還是建議去讀帶有白話文譯文版的《易經》,最好還帶有配圖,這樣圖文並茂更便於理解《易經》。

目前我看的這本就是帶有白話文翻譯的圖解版易經,名叫《圖解易經》。

它採用圖文解讀的方式,一一解讀了《易經》中的每一句話,將其深奧無比的智慧,以最淺顯易懂的方式展現在讀者面前,讓大家可以一探《易經》的古老智慧。

而且它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易經》64卦不再是冰冷冷的符號,而是能讓你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大智慧。著實讓我受益無窮。

如此一本智慧"聖書",就是消遣娛樂時的一頓飯錢,卻可以學習到古人的偉大智慧,讓你受益終生!

想要閱讀學習的朋友,可以點擊下面購買正版圖書:

相關焦點

  • 易經:「走運之前,必有徵兆」,當身邊有這幾件「怪事」,恭喜你
    易經提醒您:「走運之前,必有徵兆」,當身邊有這幾件「怪事」,恭喜你!怪事一:變得謙虛在《易經》六十四卦中有一卦,特以「謙」命名,這是在六十四卦中最好的、最吉利的一卦,從這我們就可以看出「謙」的重要性。怪事二:變得勤奮易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天道的運行,剛健不息,君子從中得到啟示,要自強不息。大地的形勢就是坤卦,君子應該效法大地,以深厚的道德負載萬物。
  • 「走運之前,必有徵兆」,當你身邊有這幾件「怪事」,恭喜你!
    而這一部中國人最重要的經典,我們學習易經,最關鍵的目的無外乎便是感觸更多的世間的智慧和道理,進而能使我們的人生少走許多 彎路。俗語說:好命不如好運。有些人生活暫時性不如意,一旦獲得了好運,人生便會飛快見起色。而有些人艱辛拼搏數十載,卻往往是和運氣擦肩而過,唯有通過勤奮刻苦,最終才可以處於人生的頂峰。易經提醒您:「走運之前,必有徵兆」,當身邊有這幾件「怪事」,恭喜你!
  • 「走運之前、必有祥兆」:若碰見這幾件「怪事」,人生將步入正軌
    所以,不論您此刻正處在悲觀還是樂觀狀態中,如果您覺得此刻運勢不佳,先別急著用用「聽天由命」來麻痺自己,不妨仔細審時度勢,看看自己身上有沒有出現這三種徵兆。老話說:「走運之前,必有徵兆」,走運之前,身邊往往會冒出以下這幾件「怪事」,倘若出現,一定要抓住機會。
  • 「走運之前,必有徵兆」,當身上出現這3個現象,說明你要走運了
    《易經》在我國的統治地位有多高? 《易經》是經典的第一本,是古代我國人民思想和智慧的結晶,直接指向這條偉大道路的源頭你可以找到《易經》中有關生活和生活的一切的答案。我們研究《易經》,最重要的目的無非就是在世界上感受到更多的智慧和真理,這樣我們就可以避免生活中的許多彎路。
  • 走運之前,必有徵兆:如果你身邊冒出這幾件「怪事」,恭喜你了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人逢喜事精神爽」、「左眼跳財好事要來到」,在好事來臨之前,總會有一些徵兆,讓人們去發現、去把握。把握好了就能夠牢牢抓住,沒有把握住的人就只能看著好運溜走。所以當好運來時,一定要好好把握,有人會說,不知道好運什麼時候來臨,那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人走運前的四個徵兆吧!一、 心情愉悅心理學研究表明,個體心態對人生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一個人的心態甚至可以決定他的命運。
  • 「緣盡之前,必有徵兆」,朋友間若有這4件怪事,表示緣分已盡
    因此,有句話說:「緣盡之前,必有徵兆」,朋友之間如果有這4件事情,便「近在咫尺,遠若天涯」。第一件「怪事」:有話不說朋友之間在一起總是有說不完的話,這也間接表明,兩個人之間合得來。第二件「怪事」:聚會迴避朋友之間總是經常來往,一起出去聚餐、一起出去遊玩、一起去踏青、一起去逛街……但是,當朋友之間發生一些矛盾的時候,兩個人之間就形成了一道屏障,產生了距離。
  • 「緣盡之前,必有徵兆」,兩人間若發生這四件怪事,便已咫尺天涯
    是啊,兩個人如果有緣,那麼,就是在千裡之外,都可能會有心靈相通的地方;而兩個人如果無緣了,即使坐在我們的對面,只怕也是咫尺天涯了吧。所以,有人說:「緣盡之前,必有徵兆」,兩人間若發生這四件怪事,便已咫尺天涯了。
  • 易經說:「福禍無門,惟人自召」,若身邊出現這幾件怪事,要警惕
    易經說:「福禍無門,惟人自召」,若身邊出現這幾件怪事,要警惕《易經》為群經之首,設教之書,包羅萬象、廣大精微,被譽為「大道之源」,是中華文化傳統的源頭,儒家、道家皆以為經典,幾千年來對華夏文明產生深遠的影響。易經云:禍福無門,唯人自召。
  • 「走運之前,必有徵兆」,發財前先受苦,熬過去就會有好運!
    千萬別在遇到困難和難熬痛苦的時候,覺得自己命不好,相反,一個人越是到了要發財走運的時候,越有可能遇到坎坷和絕望。《易經》說,走運發財之前,會有三個坎,你熬過去了,財運和好運擋都擋不住。易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天道的運行,剛健不息,君子該從中得到啟示,要自強不息。大地的形勢就是易經的坤卦,君子應該效法大地,以深厚的道德負載萬物,不要輕言放棄。
  • 「走運之前有徵兆」,佛教說出現這2種徵兆,說明菩薩正在保佑你
    一個人要想成功離不開貴人扶持,更離不開個人的努力。那些混的風生水起的人,都非常擅於抓住轉瞬即逝的機遇,因為機會往往都會留給有準備的人。或許現在你正經歷著極為艱難的生活,可是也要時刻保持冷靜的頭腦,因為出現這兩種徵兆,說明「菩薩」正在保佑你。自古以來忠實的佛教徒,都會經常去寺廟燒香拜佛,希望佛祖、菩薩可以保佑自己。
  • 易經:「福禍無門,惟人自召」,當身邊有這幾件「怪事」,要警惕
    這句話有何深意?想表達的就是災禍和幸福不是註定的,都是自己招來的,善報和惡報就好像影子會一直跟著一個人。老祖宗說的這句話,主要是為了提醒我們要多做一些善事,才能有福報。而在生活中,一些喜事,往往也暗藏隱患,特別是這三大喜事,往往是不祥之兆,我們要一定要警惕,只有審慎對待才能及時避禍啊。第一件喜事:一夜暴富易經說:「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
  • 一個人在走運之前,身上會出現這3個徵兆,記得轉告你朋友
    其實呢,人生起起伏伏,這很正常,關鍵是當好運來的時候,你要能意識得到,你要能夠抓得住。一個人在走運之前,會有以下三個徵兆,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第一、變得謙虛在《易經》六十四卦中,有一卦是公認的最吉利、最好的卦,它就是謙卦。謙,就是指謙虛、謙讓。一個人只有謙虛的時候,才能意識的自己的不足,才能夠靜下心學習來彌補不足。
  • 易經忠告:家庭興衰有這4個徵兆,積善之家必有餘慶,要重視
    一個修善積德的個人和家庭,必然會有更多的吉慶,福澤自己的家人和後代,而一個作惡壞德的人,必然會給自己和家人帶來更多的禍殃。我們一定要牢記啊,易經忠告:「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家庭興衰的4個徵兆,到底是什麼,要警惕。1.
  • 老祖宗提醒:人在「走運」之前,身上往往有這5種徵兆,準嗎?
    我國是文化底蘊五千年的國家,其中就不乏先人睿智的哲學著作,其中被稱為「眾經之首」的易經就提到運氣,易經忠告:人在「走運」之前,會有6種變化,出現一種都要把握好運氣是什麼?易經中有句話叫「自天佑之,吉無不利」,這句話告訴我們運氣存在於每個人體內,是上天冥冥之中的一種安排,古人常有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的說法,說明運氣的好壞不是一塵不變的,事情的發展也是有跡象的,我們需要注意。如何提升我們的運氣?
  • 易經:「是惡當驚」,人生開始要走下坡路的四大徵兆,是很有道理的
    所有事情在發生之前都或有所徵兆,災難也是一樣會時刻的提醒著你。易經上說:"不節若,則嗟若,無咎。象曰:不節之嗟,又誰咎也。"在古代,人們將《易經》看作是"群經之首",很多醒世名言,都是出自這本上古奇書,因此就有人說,讀懂了《易經》,便是讀懂了中國人的根!
  • 易經:「大器晚成,必有徵兆」,身上有這3個特徵的人,不可小覷
    以下結合易經智慧分享:「大器晚成,必有徵兆」,身上有這3個特徵的人,不可小覷一、性格偏執的人生活在不同的家境中,也導致了每個人擁有不同的性格。有些人性格開朗,與任何一個人都相處得十分融洽;有些人性格傲慢,與身邊的人經常會發生爭吵;也有些人性格會非常的偏執,他們始終堅信著自己的想法,會給自己樹立一個目標,並且會拼盡全力的去實現它。也許有些人會覺得性格偏執的人是一根筋,但是你會發現往往成就大事業的人,都是對自己要求十分嚴格的人,性格偏執的人可以靜下心來有選擇地去做一些事情,他們成功的概率也比常人要大得多。
  • 「人不成器,必有徵兆」:人到四十,還喜歡做這四件事,難有出息
    ,能不能成器,往往是有徵兆的。」在我們身邊,我們常常看到一些人,在小的時候,就顯露出了一些不良的苗頭,如果一味地發展下去,長大以後,必然會成為「逆子毛猴」,到處惹是生非,給家庭,給社會帶來不安全的隱患。如果這些不良苗頭能夠得到及時糾正,是完全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人生走向的。但是,人到四十,如果還喜歡做這幾件事的,估計就難以出息了,我們一定要及時糾正,也許,懸崖勒馬猶未晚矣。
  • 易經:一個人「發達」前有3大徵兆,如果有一個,好運或要來臨
    易經提醒:一個人「發達前」有3大徵兆,如果有一個,好運就要來臨!徵兆一:德若配位,福氣自來《易經·繫辭》中有言:「德不配位,必有災殃。」要知道,一個人若是真的強大與優秀,自己不用說,別人也能看得出來,謙虛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能力。所以,在職場和生活中,有能力是一回事,但是千萬不能太過驕傲,只有謹慎謙虛,才能令別人對你刮目相看。
  • 易經:人在「走運」之前,會有3種變化,出現一種都要恭喜你
    假如要說一本最具中華文化特色的書籍,各位想到的會是什麼?《論語》?《詩經》?《道德經》?實際上都並非!很多人的答案都是《易經》。一部極具神秘色彩的經典古籍,迄今皆有很多人在潛心研究,一字一句都彰顯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 一個人走運前有什麼預示?《易經》潛在的2句話,早已給了答案
    讀書,要讀好書,不讀泛書。當我們能把一本經典的書籍讀厚又讀薄的時候,我們也就讀懂了裡面的內容。很多人嘗試過去了解易經,但是往往是帶著想要窺探未來,預測的心思去學習。而往往又因為內心的浮躁,翻開幾頁就堅持不下去了。今天就來說說,易經中2句預示一個人走運的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