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場:我軍96A坦克巷戰訓練為何不掛裙甲?

2021-01-09 新浪軍事

近日我軍的一次巷戰攻防演習中,出現了96A主戰坦克與步兵進行城市協同作戰的畫面,而在此次演習中,96A坦克的車體側面卻是沒有安裝側裙板的「裸奔」狀態。這也引發了一些人的好奇,為什麼我們演習中經常不加掛裙板?

首先,什麼是側裙板?我們不難給出一個定義:懸掛在坦克車體側面用於防禦的裝甲板。因為其安裝方式大多像女生的裙子一樣「掛」在坦克車體兩側。很多人提到側裙甲,會下意識的想到「防禦金屬射流,提前引爆破甲彈」這些作用。但是在最早的時候,側裙甲其實是用來防禦動能彈的。

早在一戰前,部分地區在使用裝甲汽車時出於保護輪胎的目的,就通過附加裝甲罩住輪胎的上半部分以避免輪胎被子彈擊中。不過這種設計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汽車轉向時前輪往往會伸出車體。為了避免裝甲幹涉前輪轉向,因此大多數裝甲汽車並未給前輪配備防。也有少部分動力充沛的裝甲汽車,為前輪製作了有足夠轉動空間的裝甲盒來實現全面防禦。

不過由於這些裙甲嚴重影響了機動,因此在二戰中德軍的輪式裝甲車中反倒是不多見了。而在坦克發展的早期,由於這適合的「多鉚蒸鋼」大多為過頂式履帶的設計,車體是延伸到了與履帶最外側等寬的位置(例如邱吉爾),也就無從談起側裙甲設計。法國人的AMX40(小鴨子)倒是別出心裁,除了圓弧型的避彈設計,也在設計時將厚重的側裙甲作為了標配。

二戰時期,最喜愛側裙板設計的莫過於德國人了,其中附加寬大側裙甲的四號H更是廣泛出現在各類電影與遊戲中。但其實這時期德國人的側裙甲也不是用來對抗破甲彈的——蘇聯廣泛配發了14.5毫米口徑的反坦克槍和45毫米反坦克炮,因此德軍坦克在對戰壕的突破中,其早期型羸弱的側甲(三號與四號的早期型側面均為15mm裝甲)非常容易被蘇軍使用的PTRD-41等14.5毫米口徑反坦克槍擊穿。為了加強防護,德軍為三號、四號配備了8毫米鋼板的間隔裝甲作為防禦,豹式也後來在側面懸掛了5毫米厚的裝甲板用來防禦蘇軍各式小口徑反坦克武器的襲擊。

在二戰中後期,破甲彈的飛速發展使得在西線戰場,各類「巴祖卡」取代了反坦克槍成為了單兵反坦克的主要手段。這種威脅在坦克的戰地改造中得到了直觀的體現——各類奇奇怪怪並不能擋子彈的玩意被掛上了坦克。這是由於破甲彈獨特的原理所致,簡單來說,只要能讓破甲彈提前引爆就能有效的提升坦克的生存概率,在這種情況下,部分西線德軍的四號坦克改用了金屬網作為側裙甲。

美軍在二戰中同樣使用了側裙甲,不過與德軍的制式裝備不同,美軍的側裙板主要是戰地現場改造。如果說東線德軍遭遇的是密集的反坦克槍和反坦克炮,西線德軍遭遇的是巴祖卡,那麼美軍在太平洋戰場遇上的則是不要命的特攻。為了應對日軍99型磁性反坦克雷和往履帶裡塞炸藥包,美軍的謝爾曼大多緊急進行了戰地改造,不過這些裙甲主要是防止日軍對履帶的破壞或者日軍的攀爬。

二戰中英國的不少坦克也有著側裙甲,例如十字軍。不過這些「齊履帶小短裙」的主要目的不是防禦破甲彈或者反坦克槍,而是在沙漠環境中減少履帶的揚塵,這樣可以提升車隊中後續車輛的可見性,也能縮短被部隊被發現的距離。

在二戰後,隨著單兵反坦克武器,特別是反坦克飛彈的發展,坦克對側裙甲有了新的需求——對單兵反坦克武器進行防禦。人們認識到了間隔裝甲對破甲彈有著非常出色的防禦效果,而側裙甲由於與車體中間正好有一個履帶的間隙,可以說天然的適合用來加強對破甲彈的防禦。由於引爆破甲彈並不需要過厚的裝甲,因此這一時期的側裙甲往往是複合材料(例如橡膠),不但能有效防禦破片和雜物,還能提前引爆破甲彈來削弱金屬射流。

同時,側裙甲對這一時期廣泛流行的碎甲彈也有很好的防禦效果,這是由於碎甲彈本身是一種特殊的榴彈,其作用原理是塑性炸藥貼合在裝甲板上,通過爆炸產生的震動波在裝甲板背面產生崩壞的碎片。而側裙甲會提前引爆碎甲彈或者破壞碎甲彈的外形,從而起到對坦克本身的保護作用。

由於化學彈發揮作用需要苛刻條件,側裙甲成了一種事半功倍的提升坦克側向防禦的神器。各國設計師在防禦化學能彈藥時也紛紛表示「我有一個大但的想法」。例如瑞典的Strv 103坦克乾脆將油桶串成一排掛起來,在攜帶更多油箱時方便成員對受損裝甲進行模塊化修補(指對被打爛的油桶直接更換)。

蘇聯人則推出可以自己張開一定角度的側裙甲。這種設計是側裙板像正前方張開一定角度,有更好的迎彈角度並加大了裙板與車體間的間隔從而獲得更好的防禦效果,這一設計在70年代的蘇聯坦克中,特別是T-72早期型號中得到了大量的應用。儘管魚鰓式側裙甲能有效的削弱破甲彈傷害,但使用中證明了這種結構非常脆弱,很容易被樹枝損壞,並且一旦與來襲的反坦克飛彈夾角超出35度,反而會暴露出車體造成防禦空缺。因此在後續的生產中,這種結構也被更可靠和傳統的橡膠屏蔽裙板所替代。

那就有人要問了,既然裙甲對化學能彈藥這麼好,為什麼我軍不大量裝備呢?這和裙甲自身有著諸多局限性和缺點有關。首先是側裙板對坦克機動能力的影響,雖然側裙板有防雜物甚至防鐵絲網捲入的效果,但是在較為泥濘的地方,擋泥板往往就會變成泥巴的「窩彈區」,過於泥濘的泥土會附著在履帶上,並在主動輪附近堆積,倘若側裙板設計時將這處擋住了,就可能導致泥土越堆越多,輕則擠爛側裙板,重則履帶脫出。

鋼製的側裙甲,雖然防禦比橡膠要好,但是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相對橡膠裙甲容易在植被較多的地方脫落。同時鋼製的側裙甲也意味著履帶裡的泥土不容易排出,這在百夫長坦克的服役經歷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韓國和越南人抱怨該死的側裙板,而在越南的澳大利亞人乾脆直接拆掉了百夫長的裙板。另一方面,過於厚重的裙甲也會妨礙坦克兵對坦克進行日常檢修,因此在通常情況下,目前絕大多數國家的坦克並不會在日常訓練中配備重裙甲。

同時,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認識到了某些時候薄弱的裙甲不但不能保命,還會催命。據一份1991年的射流流體力學的論文顯示,100mm的標準空心裝藥在60cm的炸高處達到了最大的穿深,在120cm時仍然有著400mm的穿深。而一般情況下坦克側裙板與車體之間只有不到40cm的履帶寬度,也就是說反而為老式坦克炮的破甲彈提供了優良的炸高。當然也不是沒有簡單的解決辦法,例如蘇聯的魚鰓式裙板就能將30度來襲的破甲彈炸高提升到接近3米。

因此,現代的側裙板開始走向了兩條道路,一條是傳統的橡膠金屬複合的側裙板,主要作用是降低揚塵提升部隊的隱蔽性,同時兼顧對低端單兵反坦克武器的防護,便宜耐用而且還能提供一些核條件下的防輻射保護,缺點則是基本不能指望他們有什麼像樣的防禦能力。

另一條路則是在重裙甲。例如美國的M1系列,在車體前側的裙甲安裝了65毫米的複合裝甲來對駕駛員與戰鬥室起到保護作用。爆反對破甲彈有著極為優異的防禦效果,特別是新一代的例如K-5之流的反應裝甲還有著對動能彈出色的防禦能力,雖然這種超重型的裙甲妨礙了坦克的通過能力,但是在現階段也不失為一種應對激烈衝突的解決方案。因此大多出現在各類「城市戰」改裝套件中,因為只有在這種情況下,坦克自身的機動力才會讓位於全向防禦,也不用擔心泥土的淤積問題。重型步兵戰車也因此常常搭配重裙甲出現。也有人擔心爆反是一次性裝甲,被反覆命中同一點怎麼辦?這也不用擔心研究表明在200米距離上,類似古斯塔夫這樣的單兵反坦克武器對靜止的坦克只有50%的命中率,因此在所謂的「紅隼」面前,爆反裙甲的防禦效果還是可以接受的。

在看回國內訓練,國內的坦克時常出現「裸奔」情況,也是由於多方面因素。首先,隨著串聯破甲彈的發展,在面對大國之間衝突時,薄弱的側裙甲不但不能保命,反而可能催命,因此有沒有裙甲對假想敵是野外坦克對決的部隊來說,沒有多大意義,更多的是抑制揚塵的作用。而另一方面,我國國土面積遼闊,有相當一部分部隊的訓練場地位於南方溼潤地區或者是丘陵地帶,在這種情況下鋼製側裙甲反而會妨礙履帶排出汙泥,造成履帶脫落的惡性事故。

如果我們細心觀察,演習中出現不附加裙甲的畫面也往往出現在南方或者丘陵地帶,特別是在春夏雨水充沛溼潤的時候。相比之下,在高原與夏季北部較為乾旱地區的演習中,側裙甲往往就是標配,這也恰好與側裙甲抑制揚塵的優點與弱於泥濘的缺點相對應。

但也有人說了,國內沒有看見裝備過重裙甲,那就是沒有。稍微想一想我們也能知道,對於一個坦克強國來說,重型側裙甲並沒有太多的技術難度。對我們而言這只不過是坦克研發中的一個小小的DLC,在外銷坦克中以選配品中出現,例如VT-5坦克,其在珠海航展與在國內的電視節目重都展示了配套的重裙甲結構,不僅配備了先進的國產爆反,更是在裙甲的下半部分與後部安裝了柵欄裝甲。

總的來說,目前國內陸軍裝甲兵進行演習時偶爾不帶側裙甲,也並非是放鬆了對防禦的要求,而是出於控制訓練成本和減少流程的方便之舉。畢竟一支部隊一年的訓練經費就那麼多,多買點油、多買點彈藥,總比花在裙板的損耗上強得多。側裙甲特別是帶有爆反的厚裙甲,在目前的環境下是只適合城市作戰的專用工具,等需要時再大量配發也不會有多大影響。當有朝一日我們的96A掛載重爆反進行城鎮攻防演練時,想來也是「萬裡驚濤把路開」的那天為時不遠矣。

相關焦點

  • 一旦解放軍登陸臺灣,城市戰將無可避免,96A坦克猛練巷戰本領
    日前央視播放了一段部隊演習視頻,視頻中解放軍陸軍部隊進行了城市作戰演習,在演習中,解放軍還首次公開了96A坦克巷戰的畫面,雖然沒有明確指出襲擊了哪一個城市,但很多網友認為解放軍這一舉動是對臺灣的利劍。我軍專家也指出,解放軍一登陸臺灣,巷戰就不可避免,一定要儘快掌握巷戰技能。
  • 解放軍公開坦克巷戰畫面,臺曝奇葩言論:以為臺跟大陸一樣是土房子
    12月14日,臺灣政論節目主持人談到「解放軍首次公開展示96a坦克街戰場面」。現場嘉賓、臺軍退役少將於北辰宣稱,這是一場「秀」,「你真的認為臺灣所有的城鎮都是像你一樣的土房子嗎?」此言一出,隨即引起網友的投訴。臺灣「中國新聞網」15日報導,解放軍近日首次公開96a坦克巷戰照片。
  • 坦克不能巷戰?美軍說費盧傑坦克很好用,解放軍說坦克是巷戰核心
    很多網友受到俄軍在車臣格羅茲尼的巨大損失,以及敘利亞戰場城鎮作戰的慘重傷亡,就對巷戰有畏懼感,認為裝備坦克和步戰車的正規軍裝甲部隊無法打贏巷戰。很多人認為坦克不適合城市作戰涅,認為坦克進入城市後,必將被埋葬。認為城市巷戰是坦克部隊的噩夢。其實這是誤區,我們承認巷戰很複雜,很艱巨,但並不是啃不動的硬骨頭。巷戰打不好,是因為你笨,而不是裝甲部隊打巷戰有多難。
  • 臺陸軍退役少將:解放軍坦克巷戰無效!網友:能把你打得渣都不剩
    除此之外,還有網友質疑稱:「關鍵是,當坦克已經進入臺灣,此時,你們防空還存在嗎……」「能把你打得渣都不剩。」「當娛樂節目看好了。」 之後咱們再看看我軍的「陸戰之王」,在城市巷戰中這些坦克到底咋樣。
  • 央視罕見放出96A坦克巷戰畫面,杭州街頭預演奪島「最後決戰」?
    央視罕見放出96A坦克巷戰畫面,杭州街頭預演奪島「最後決戰」?
  • 解放軍演練城市巷戰!先練登陸再練巷戰,接下來是不是就要實戰?
    甚至妄稱我軍兩棲登陸戰作戰能力不足,至少需要10至15年才有攻臺能力。這不是為了賣裝備,睜著眼睛瞎忽悠嗎?我軍兩棲登陸作戰演練的視頻,就已經證明了我軍有著兩棲登陸作戰的實力,並且還在這方面佔據著絕對的優勢!與此同時,近日我國南部戰區又發了一個視頻,讓兩棲登陸作戰有了下文。參考消息10月20日報導,大片既視感!
  • 媒體曝光我軍城市作戰的重要細節,島內仍在掩耳盜鈴、自欺欺人
    視頻顯示,解放軍步兵在96A型主戰坦克的掩護下進行逐屋爭奪,許多重要的有針對性的訓練細節也隨之曝光,武統的「戰車」已向我們隆隆駛來。對於我軍這則城市作戰的消息,島內社會的態度仍然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有退役少將聲稱「臺與大陸不一樣」「坦克在巷戰中意義不大」,也有政客稱美國和西方和他們站在一起,還有防務部門的官員說不要驚慌,這只是阿共的恐嚇戰術。
  • 中國輕型主戰坦克為何使用頂置武器站?
    一直以來頂置遙控武器站一直是歐美主戰坦克、裝甲車的常備武器,我國裝備的主戰坦克和裝甲車一直鮮有頂置武器站的出現,背後的原因其實也很簡單,成本因素是最大的考慮點,此前我軍原型車或者武器原型上出現的很多新潮武器裝備在實際裝備服役中都因為成本問題而被迫取消。
  • 兩岸解讀|臺軍少將「嘲諷」大陸:遍地土房,巷戰不能用坦克
    相比於「榨菜哥」和「田鼠哥」這兩位江湖前輩來講,這位「土房哥」的身份比較不一般。他是臺灣軍隊的退役將領,擁有少將軍銜,據他自己稱,他還當過裝甲兵。「土房哥」嘲諷大陸遍地是土房在12月14日的一檔臺灣島內政論的節目中,這位臺灣軍隊退役少將談及「中國解放軍首次公開的96A坦克巷戰的畫面」時,稱之為「做秀」,並嘲諷中國解放軍,揚言稱「你們以為臺灣的城鎮都跟大陸一樣是土房子嗎?」此言論一出,便成為了網絡熱點,網友紛紛發言抨擊。
  • 為何古代城市被攻陷後,守軍不考慮巷戰?巷戰在古代有多不現實?
    1、單兵能力首先,在古代戰爭中,封建軍隊的單兵作戰能力並不比老百姓好多少,比如說,在我國的南北朝時期,推行過一種叫做府兵制的制度,就是讓士兵平時在家種田,等到冬天的時候上部隊進行訓練,國家打仗的時候,就需要這些軍隊衝鋒陷陣。
  • 不打無準備之仗:096坦克可為城市攻防戰作序,為最壞結果做準備
    這也是我們不希望看到軍備競賽,卻又對此無法加以管制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其中一方的國際形象、國際地位都令人難以信服之時,沒有人知道對方會做什麼,又會有什麼反應,就會形成一種人人自危的緊張局面。所以我們常說,不打無準備之仗,就是這個意思。雖然這個「仗」還停留在紙面上,也無人能準確預測它的去向,但是準備起來,在這種時候,簡直不能更合適。
  • 四號液力型《坦克世界》新坦克打造巷戰王
    即將推出的《坦克世界》新版「重裝上陣」中,除了塗裝系統、視覺特效、連隊分組、新戰場外,更為玩家們推出了多輛全新的金幣坦克。在這些金幣坦克當中,德系四號液力型坦克讓無數玩家倍感好奇,其獨特的名稱隱藏著哪些秘密?在戰場上的真實實力又是如何?
  • 看完我軍坦克巷戰,臺退將:以為臺灣城鎮跟大陸一樣是土房子嗎?這話...
    視頻來源:@海客新聞 事情還得從一周前的央視的《軍事紀實》欄目說起…… 據觀察者網此前報導,央視12月10日的《軍事紀實》節目聚焦了陸軍第72集團進行城市作戰演練,在演習中,解放軍展示了72集團軍某重型合成旅96A坦克
  • 以為臺灣城鎮跟大陸一樣是土房子嗎:臺前將領評論解放軍坦克巷戰曝...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臺灣「中時新聞網」12月15日報導稱,解放軍近日首度公開了ZTZ-96A主戰坦克參與巷戰訓練的畫面,儘管相關內容沒有指明演習意在模擬攻擊哪個城市,仍然有媒體認為,「解放軍此舉就是劍指臺灣」。
  • 臺退將:解放軍坦克巷戰無效,臺灣城鎮不像大陸都是土房子…
    臺退將:解放軍坦克巷戰無效,臺灣城鎮不像大陸都是土房子… 2020-12-17 16: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美媒:解放軍模擬在臺灣進行城市作戰,選擇96A坦克有些讓人意外
    據《軍事觀察雜誌》2020年12月18日報導,中國人民解放軍地面部隊日前進行演練,模擬在臺灣進行城市戰,以測試96型坦克的進攻能力。文章稱,解放軍地面部隊模擬了在臺灣進行城市戰的仿真城市條件,以訓練機械化步兵部隊的作戰能力。
  • 美軍緊急發展巷戰能力,想與中國寸土必爭?
    根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近日俄羅斯電視臺報告顯示,五角大樓正在尋找能快速提高美軍城市巷戰能力的方法。美國國防部正針對在戰爭爆發後如何在城市巷戰中奪取優勢而演練戰法。巷戰,被稱為戰爭中的「絞肉機」,城市錯綜複雜,猶如水泥叢林一般。敵人可以四處伏擊,甚至對任何一棟樓房進行布防,進攻方傷亡率一般極高。
  • 坦克兩項大賽在即,中國裝甲兵為何總拿亞軍?主要是照顧冠軍面子
    俄羅斯每年都會舉辦的坦克兩項大賽,對廣大軍迷而言堪稱一場盛會,競相登場的各式主戰坦克非常搶眼。但是對於我們中國軍迷而言卻一直有一個未解之謎,我們中國裝甲兵參加坦克兩項大賽為何總拿亞軍?這實際上主要是照顧冠軍的面子。
  • 96A坦克城市戰演練首曝光!城市戰難打?對中國坦克而言只是小case
    >   前幾天,央視軍事頻道《軍事紀實》欄目,播放了一期《直擊城市「攻防戰」》欄目,介紹了陸軍第72集團軍某旅第一次進行城市作戰演練,在節目中,罕見地出現了96A坦克參與城市巷戰的畫面
  • 【解放軍坦克巷戰畫面曝光!《南華早報》:這就是攻臺演習】 中國...
    文 / TIER2020-12-18 13:06:47來源:FX168 【解放軍坦克巷戰畫面曝光!《南華早報》:這就是攻臺演習】 中國中央電視臺上周播出一段中國坦克模擬城市中作戰的演習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