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扶智在路上|凱裡市灣水鎮魚良村駐村第一書記吳家俊

2020-12-14 天眼新聞

我叫吳家俊,是凱裡市灣水鎮魚良村的駐村第一書記,也是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一名「90後」。  2018年6月從武漢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後,我回到了家鄉凱裡市,就職於凱裡市自然資源局。2019年5月,根據組織安排,我被選派到凱裡市灣水鎮魚良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

在田間和農戶話家常

雖然我的知識水平不低,但駐村扶貧,光有理論可不行,我也做好了打「硬仗」的心裡準備。到村報導第一天起,我便深入田間地頭、深入農戶、深入群眾展開調研走訪,摸清村情民情和群眾生產生活的實際困難及需要,做到心中有數。  魚良村地處苗嶺腹地,山高坡陡,距凱裡市三十公裡車程,是一個苗族深度貧困村,全村轄4個村民小組379戶1481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23戶438人。閉塞的交通和匱乏的資源,導致村裡難以規模化發展產業,而且村裡土地土壤薄、巖石多,地表水缺乏,山上樹木生長百年,樹幹直徑仍不足二十釐米,村裡不少年輕人都紛紛外出務工尋找出路。

幫助村民清理溝渠

在摸清全村基本情況後,我多次召開支部大會,與各位黨員探討產業發展,並前往施秉縣望城村等地參觀學習,結合魚良村實際情況,最終確定了稻花魚養殖方案。  雖然方案有了,但是水渠和魚塘的建設經費是第一個難題。為此,我連續一周四處奔走,最終獲得幫扶單位凱裡市自然資源局稻花魚養殖數十萬的建設資金幫扶,使稻花魚養殖逐漸從想法變成了可行產業。  有了產業,村民們也看到了希望。貧困戶楊勝海高興地說,「養了稻田魚後,每畝稻田增收兩千元不成問題。」  為了進一步豐富村裡的產業,我通過加強與政府、企業、幫扶單位對接,尋求到了支持與幫助,在魚良村流轉了50畝土地開展板藍根中藥材種植示範,既壯大了集體經濟,也讓貧困戶享受到了產業分紅,明年板藍根種植將爭取超過兩百畝。  我是從山區考出去的孩子,因為讀書,才有了現在為人民服務實現人生價值的平臺。所以,我在駐村的時候,既重扶貧又重扶智。  我通過與母校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以下簡稱「武大政管院」)教育扶貧項目對接,在村裡成立「築夢助學公益平臺」。通過平臺,武漢大學政管院師生於2019年7月到魚良村,向魚良小學捐贈30餘臺教學電腦及桌椅的微機室和大批圖書,村裡還成立了築夢助學公益基金,每年對品學兼優的學生進行表彰,鼓勵村裡孩子好好學習,用知識改變自己和家鄉落後的面貌,讓教育情懷一代一代傳遞下去。  如今,魚良村正一天天發生變化,群眾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找到產業好路子、走上就業好崗位的理想正在一步步變成現實。但對我來說,脫貧不脫幫,脫貧攻堅永遠在路上,我將不會停下奮鬥的腳步,會繼續牢記囑託、感恩奮進為全面奪取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奉獻自己的青春。  整理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陳丹 李卓檬

編輯 劉娟利  編審 王璐瑤 楊韜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 我的脫貧故事】吳家俊:在脫貧攻堅一線奉獻青春
    【我的扶貧故事 我的脫貧故事】吳家俊:在脫貧攻堅一線奉獻青春 2020-11-25 20: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的失落與昂揚——夏雲鎮橋上村駐村第一...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的失落與昂揚——夏雲鎮橋上村駐村第一書記 任波 2020-12-07 17: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決戰路上寫春秋!陝西鹹陽市駐村第一書記群像
    原標題:決戰路上寫春秋——脫貧攻堅駐村第一書記工作紀實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駐村第一書記,新時代的音符,新時代的奮鬥。捧著時代給出的命題,他們主動請纓、義無反顧,把腳踩進泥土,把汗拋向田野,和千千萬萬個貧困群眾融為一體,爭做時代答卷人。
  • 駐村第一書記|孫曉峰:肅肅宵徵 夙夜在公
    人物名片:孫曉峰,男,在商丘市睢陽區財政局工作,2017年4月,任職睢陽區馮橋鎮曹莊村駐村第一書記。商丘市睢陽區財政局駐馮橋鎮曹莊村第一書記孫曉峰高挑的身材、黝黑的皮膚,炯炯有神的眼睛裡透露著男人的陽剛之氣。這是孫曉鋒給筆者的初次印象。
  • 天等縣進遠鄉進遠村第一書記蒙廣盛駐村紀事-廣西新聞網
    ——天等縣進遠鄉進遠村第一書記蒙廣盛駐村紀事廣西新聞網天等7月21日訊(通訊員 秦新華)中國人壽廣西分公司選派天等縣進遠鄉進遠村第一書記蒙廣盛,駐村扶貧以來,緊緊圍繞貧困戶「兩不愁、三保障」等脫貧摘帽標準,通過產業扶貧、保險扶貧、捐資助學、
  • 連兒灣鄉三源村第一書記賈世雄的駐村故事
    2017年9月,賈世雄同志按照組織的安排,從定西市安定區鳳翔鎮花坪村轉戰來到臨洮縣連兒灣鄉三源村,擔任第一書記兼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在工作過程中,他發現村「兩委」班子存在軟弱渙散的問題,謀發展的思路觀念滯後、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意願和能力不足。針對這種情況,他決定首先把加強村級組織建設作為開展幫扶工作的切入點。在深入廣泛了解群眾意見的基礎上,發揮第一書記作用,銜接匯報上級黨組織,對村「兩委」班子進行了優化調整、配齊配強人員,目前也實現了支書主任「一肩挑」。
  • ...變成了現在的「書記哥」丨甕安縣中坪鎮水耳村駐村第一書記李永春
    我叫李永春,2017年9月,組織安排我到貴州黔南州甕安縣中坪鎮水耳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1000多個日日夜夜,我從對鄉村基層的事一無所知,到現在的得心應手;也從剛來時的「愣頭青」,變成了現在群眾的「書記哥」。
  • 山西省第四屆第一書記(駐村幹部)精準扶貧論壇在山西農谷召開
    山西省扶貧辦社會工作站站長李良庫、省直工委組織部副部長程曉彬、省商務廳處長郭盾芝,省白色農業學會創會理事長周運寧、山西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董江愛、山西省學雷鋒志願者服務總團團長王素娟等應邀出席,來自我省扶貧一線的八十餘名第一書記參加了論壇。會議由省委黨校駐寧武扶貧工作隊隊長兼第一書記孟永華主持。
  • 海南東方新園村駐村第一書記郭濤:扶貧路上印初心 發展產業促振興
    2018年11月19日,郭濤第一次來到海南省東方市板橋鎮新園村,從海南省科學技術廳辦公室四級調研員到駐村第一書記,他發現駐村扶貧工作遠比自己想像中的更加艱巨。新園村共有6個村民小組共236戶,總人口為946人。建檔立卡貧困戶90戶368人,貧困發生率38%,屬於板橋鎮「十三五」深度貧困村。新園村駐村第一書記郭濤:「來到新園村,新園村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髒!
  • 楊凌農高會上的駐村第一書記們
    本屆農高會D館——陝西省駐村第一書記工作成果展展位是本次農高會的亮點之一。來自全省各個地市的駐村第一書記們紛紛攜帶本村的特色農副產品亮相農高會,藉助農高會的舞臺推薦展銷當地特色農產品,助力脫貧攻堅。 10月22日上午,陝西省委副書記、省長趙一德等領導視察了駐村第一書記工作成果展布展情況,對全省駐村第一書記履職成效和幫扶成果表示讚許和肯定。
  • 巴中市婦幼保健院駐村第一書記:風雨扶貧路,忠孝難兩全
    王清瑛主管護師,中共黨員,現任巴中市婦幼保健院婦幼信息科長、巴州區大和鄉方壩村駐村第一書記,四川省婦幼衛生信息專委會委員。獲得巴中市巴州區2017年——2019年兩年任期期滿優秀第一書記榮譽稱號、2019年度優秀第一書記榮譽稱號。
  • 神奇「動」畫|是畫家,也是駐村第一書記,他描繪出廣西大山深處的...
    當一位畫家帶著第一書記的使命走進深山會擦出怎樣神奇的火花?在廣西的扶貧工作一線有這樣一位「神筆馬良」——廣西德保縣東凌鎮多脈村駐村第一書記尚新周他是廣西藝術學院的教師也是一位青年畫家回顧自己的駐村扶貧經歷,尚新周說:「兩年半時間,是我一輩子的財富。走進人民群眾、用自己力量努力解決群眾的問題,是我最自豪的事。」
  • ...清水河縣老牛灣鎮大岔梁村扶貧隊長、駐村第一書記 - 崔衛畢
    在大岔梁村工作的崔衛畢第一書記 是稱謂更是責任2017年1月,崔衛畢轉業到呼和浩特市科技館工作,2月接管扶貧工作,3月獨自駕車凌晨4點從呼和浩特市出發,經過5個小時山道彎彎的趕路於是,他與駐村扶貧隊員楊永勝、郭凱、石廣共4人組成工作隊,臨時把村委會搬遷到石胡梁村委會借住1年,與村支書跑鄉政府派出所、縣派出所、鎮政府,與有爭議的村民進行協調,最後對房屋產權人每間窯洞一次性經濟補償5000元,對其中有特殊要求的一戶村民蓋新窯予以補償才使村民全部同意籤訂補償協議。
  • 愛心播撒扶貧路 ——記莽張鎮蔡店村駐村第一書記許金柱
    莽張鎮蔡店村駐村第一書記許金柱任職以來,緊緊圍繞「以高質量黨建促進高質量脫貧攻堅」這一主線,狠抓基層組織建設,團結帶領全村廣大黨員和群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推動全村各項工作邁上新臺階。    2017年11月,雞公山管理區辦公室主任許金柱來到莽張鎮蔡店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在經過充分了解村情和入戶走訪後提出,建強基層組織,為脫貧提供堅強保障。
  • 一個駐村第一書記的扶貧路:「脫貧只是新的起點」
    中新網太原12月15日電 題:一個駐村第一書記的扶貧路:「脫貧只是新的起點」  作者 楊傑英 郭學紅 郭瑜琛  「長治農信真幫實扶解民憂,集中安置持續發力樂安康」,15日,走進沁縣漳源鎮羊莊村安康苑中心,大門上的這副對聯就映入眼帘。安置戶李翠孩撩起門帘在張望,「程書記,原來是你來了,快進屋裡來。」
  • 【瀋陽市駐村第一書記訪談:新民市馬戶屯村第一書記 李偉】
    今年是扶貧攻堅的關鍵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我們瀋陽市湧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駐村第一書記,他們紮根農村基層,舍小家,顧大家,在脫貧攻堅一線辛勤耕耘、默默奉獻。
  • 興化供電駐村「第一書記」為財政部定點扶貧幹部培訓授課
    中國江蘇網9月17日泰州訊 9月15日至17日,財政部舉辦2020年定點扶貧縣扶貧幹部能力培訓班,經江蘇省扶貧辦、財政廳推薦,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興化市供電分公司大營供電所原所長,現任興化市大營鎮聯鎮村「第一書記」李廷勝應邀授課,介紹駐村扶貧工作經驗做法。
  • 駐村第一書記丘凱:初心點亮扶貧路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後勤辦公室幹部丘凱,自2018年3月20日到青龍村擔任第一書記以來,至今已有2年9個月。駐村的一千個日日夜夜裡,他用雙腳丈量著青龍村的每一寸土地,用真心贏得了群眾的肯定,用辛勤換來了群眾生活的改善,他也成為青龍村村民心中最親的「親人」。
  • 駐村第一書記的「公車」
    新華社鄭州12月9日電題:駐村第一書記的「公車」新華社記者韓朝陽、馬驍駐村第一書記張書濤開進村的老福特是自家的私車,卻也成了曾莊村鄉親們的「公車」。周日,張書濤離家上山駐村,城裡的子女請他為山上的父母帶衣服。他的老福特成了連接山村與城區的媒介。張書濤是濟源示範區黨工委宣傳部派駐曾莊村的第二任駐村第一書記,2018年6月,他被選派駐村時,第一任駐村書記成富營就對他說,私車就是村裡的公車,捎人帶物是常事。張書濤倒不怕捎人帶物,他擔心的是通往曾莊村的山路不好走。
  • 雲南曲靖:第一書記的駐村手札
    2018年,國家稅務總局宣威市稅務局幹部李興雲主動請纓,和三個年輕小夥子組成駐村工作隊,去到了水坪村接下了駐村接力棒,著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易地扶貧可將當地貧困人口搬遷安置到鎮上,享受安置區較好的生產生活條件、拓展增收渠道,但村民們並不願意搬。「在家我可以種點玉米、養幾頭豬就能維持收入,要是搬去鎮裡的安置小區,我沒有收入來源怎麼辦?」貧困戶徐昭宴在易地搬遷多次動員工作中都是這樣答覆。儘管駐村工作隊隊員和村幹部多次介紹政府幫扶措施,可以安排到扶貧車間工作和有就業招聘會自由選擇工作崗位,但是徐昭宴還是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