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現在關於英格蘭討論最多的話題之一是索斯蓋特是否會在明年歐洲杯開始之前將陣型變回到三後衛的防守陣型。索斯蓋特希望將英格蘭隊的陣型體系變為3-4-3,這樣他可以將更多優秀的球員加入到這一體系之中,同時也能解決英格蘭在四後衛陣型體系中防守強度不足的問題。
但這種陣型體系的轉變將使得三獅軍團在創造力和進球機會方面被削弱,如果索斯蓋特想在明年的歐洲杯中堅持這一戰術體系,他就需要在防守穩固性和進攻威脅之間為英格蘭找到一個平衡點。本文我們也將通過一些數據分析來找出3-4-3陣型體系在進攻端給英格蘭帶來的問題,並試圖去找到一個解決方案來改善這些問題。
數據統計
英格蘭在2018年世界盃期間曾經使用了三後衛防守體系,但在半決賽中他們輸給了克羅埃西亞。索斯蓋特在世界盃之後的友誼賽中也沿用了這種陣型體系,因此我們也將這些比賽作為分析的一部分。包括世界盃之後的兩場比賽,英格蘭在3-5-2陣型體系下一共進行了13場比賽,他們打進了20球(場均1.54)並丟了10球(場均0.77)。英格蘭平均每場比賽的xG值是1.34,而xGA平均值是0.97。這些數據表明,英格蘭在有效限制對手得分機會的同時也能努力為自己創造得分機會。
2018年9月的國際比賽日結束後,索斯蓋特將英格蘭的陣型變為了4-3-3和4-2-3-1,這套陣型體系一直沿用到今年9月,英格蘭在這期間進行的15場比賽中打進了47個球(場均3.13)並丟了12個球(場均0.8),而xG和xGA的平均值分別為1.94和0.86。
從今年9月對陣丹麥的歐洲國家聯賽開始,英格蘭重新恢復到了三後衛的防守體系。它們在之後的7場比賽中打進了12球(場均1.71)並丟了4球(場均0.57),xG和xGA的平均值為1.94和0.78,很明顯英格蘭隊在恢復到三後衛的防守體系後失球明顯變少,但進球數量也下降的很多。雖然索斯蓋特非常強調防守的重要性,但英格蘭也需要在進攻端創造更多的進球。
進攻端缺乏支持
3-4-3的陣型體系意味著邊鋒需要經常通過向中路移動與中鋒形成連線,而邊後衛需要向前推進以提供進攻所需的寬度,最終邊後衛留下的空擋需要三名中衛在後面通過大範圍的跑動來彌補。英格蘭擁有拉什福德、斯特林和桑喬這三名以速度著稱的鋒線球員,他們能夠在進攻端通過1對1去擊敗防守隊員,同時也能在前場進行施壓。他們在對方的防線後面的跑動方式與中路的凱恩形成了互補,同時也為邊後衛的插上創造了空間。另一方面,在中路的格拉利什和芒特也會通過縱向的跑動與凱恩形成連線。這種陣型站位對於對手來說更容易防禦,因為對方可以將防線推到很高的位置,同時英格蘭的邊後衛也沒有像希望的那樣總是進行前插,這意味著英格蘭的進攻總是在對手的防線前面而沒有打到他們身後的危險區域。
在上圖的比賽畫面中,我們能夠看到格拉利什已經在中場偏離了自己的位置,但是芒特和凱恩仍然保持在他們自己的位置而不是試圖去填補格拉利什留下的空間。另一個問題是,儘管格拉利什已經處於非常好的位置,同時他已經把對方後衛擋在了身後,但亨德森依然選擇將球橫向傳給賴斯而不是向前傳給格拉利什。
在上圖所示的畫面中,隨著英格蘭進攻的向前推進,格拉裡什持球選擇從中路突破。這本身並不是問題,但可以看出這種選擇意味邊路球員需要提供進攻所需的寬度。然而,比利時的中後衛和邊後衛之間擁有很大的空間,拉什福德和斯特林可以利用速度去衝擊對方的肋部區域。但是我們看到英格蘭的兩名邊翼衛並沒有選擇從邊路前插或插入對方肋部,這意味著這些空間並沒有被有效利用。
這是3-4-3陣型體系暴露出的關鍵問題:英格蘭似乎缺乏來自更廣泛區域的進攻支持。這意味著即使英格蘭出現如上面所示的機會,他們也不能將這些機會轉化為進球。如上圖所示,我們能夠看到凱恩和兩名邊後衛組成了三人鋒線,格拉利什、芒特和亨德森位於中場,後防線上是四名後衛。在這種情況下,球隊的陣型似乎變成了4-3-3,我們可以假設邊路球員會跑進比利時中後衛和邊後衛之間的空間,那麼3-4-3的陣型體系可能會讓球員在比賽的某些階段處於一個不太適合的位置,這可能會對球隊的進攻毫無幫助。
在上圖的一組比賽畫面中,我們看到當凱恩持球時,芒特會立即通過無球跑動創造出空間。當凱恩把球傳給芒特時,他也能通過吸引對方的防守為邊路的特裡皮爾創造前插的空間。在上面的第二幅圖中,我們注意到芒特持球時吸引了比利時多達5名球員,而邊路插上的特裡皮爾前面的空間被完全打開。
索斯蓋特的3-4-3戰術體系需要更多的球員參與到進攻中來支持前鋒,而邊後衛通過縱向跑動來保持進攻的寬度是分散對方防線的唯一方法。如果英格蘭在前場失去控球權,對手可以馬上形成反擊,而將陣型變為4-3-3似乎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在4-3-3的陣型體系中,一名中前衛可以與前鋒連線,而邊路球員繼續保持進攻的寬度。邊後衛可以一直保持在較深的位置,只有在必要的時候才會通過向前推進來為球隊的進攻提供支持。
中場缺乏創造力
為了讓三獅軍團的防守更加穩固,索斯蓋特經常在中場排出賴斯和亨德森的組合。當對方的中場有至少三名球員時,英格蘭的雙人中場組合需要通過大量的無球跑動去擴大防守的覆蓋面積。當索斯蓋特面對這種局面時,他不會用雙人中場疲於應對,而是將賴斯的位置後撤在中場同樣形成三人組合,這樣英格蘭隊的中場至少在人數上不處於下風。賴斯位置的後撤也會給拉什福德、斯特林或桑喬這樣的邊路攻擊手創造更多的空間,同時也能發揮格拉利什的持球能力。亨德森和賴斯並不是最有創造力和預見性的傳球手,即使亨德森在利物浦貢獻了許多傳球,但他在英格蘭扮演的是完全不同的角色。
菲利普斯是索斯蓋特在國家隊的新發現,他確實擁有英格蘭中場所卻急需的大範圍傳球能力,但他能否在接下來的比賽中繼續有穩定的發揮還有待觀察。賴斯和亨德森在很大程度上讓英格蘭的戰術相對保守和安全,但這也削弱了英格蘭的進攻速度。在上圖的比賽畫面中,我們看到格拉利什再一次移動到了中路,而比利時的後防線和中場之間留下了巨大的空間,但沒有一名英格蘭球員能夠利用這一防守盲區,同時賴斯也沒有將球傳給格拉利什。
但有趣的是,當溫克斯上場後這種局面似乎發生了改變。在上面的比賽畫面中,我們看到溫克斯在場上利用了對方防線之間的盲區,而他在接到球後為邊路的薩卡送出了直塞。
4-3-3陣型體系帶來的變化
球隊的陣型通常會根據場上的形式而不斷變化,這裡的影響因素有很多,包括球隊是處於控球階段還是無球防守階段,或者處於領先還是落後等等。在英格蘭對陣比利時的歐國聯比賽中,索斯蓋特會根據場上的形式不停地調整球隊的陣型站位。如下圖比賽畫面所示,在上半場比賽中,英格蘭的陣型是偏向防守的3-4-3或者5-2-3。
到了下半場之後,英格蘭隊的陣型已經改變為4-3-3。薩卡在左路的位置提的很高,成為了一名邊鋒,同時格拉裡什在溫克斯的前面佔據了中心的位置。
這種陣型形態能夠最大限度發揮英格蘭的進攻潛力。格拉裡什能夠在他最喜歡的核心位置上發揮作用,而拉什福德、斯特林和桑喬這樣的邊路攻擊手擁有更多的前插空間。
結語
由於國家隊的訓練時間遠沒有球員在俱樂部的時間多,索斯蓋特想要在多次訓練中灌輸一種複雜的戰術體系是很困難的。因此,如果能夠將這些特點鮮明的球員放在一個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個人能力的戰術體系中,他們也許會更快地進入比賽的節奏並適應彼此。大多數英格蘭國家隊球員在俱樂部的陣型體系為4-3-3或4-2-3-1,而索斯蓋特也在以犧牲一名進攻球員為代價來增加一名後衛以便讓這些球員能更快地適應國家隊的比賽節奏。
格拉利什現在看起來像是球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讓他扮演一個核心角色是非常重要的,在這個位置上他能夠在發揮自身特點的同時讓球隊的進攻更具威脅。凱恩、拉什福德和斯特林組成前場三叉戟,格拉利什擔任進攻型中場,而亨德森和賴斯可以在中場穩固防守。索斯蓋特可以讓他的邊後衛踢得更加保守,同時在進攻端讓他們的插上變得更隱蔽,這樣他應該可以讓英格蘭國家隊在攻守兩端找到最佳的平衡點。
特別聲明:小牛原創,碼字不易,禁止抄襲,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