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鄰居山田君》宮崎駿式浪漫只是童話,高畑勳式溫馨才是生活

2021-01-14 溫暖大齡蘿莉動漫影視

喜歡日本動畫的觀眾肯定會熟知吉卜力工作室,吉卜力工作室是日本的一家非常著名的動畫工作室,它成立於1985年中旬,由宮崎駿牽頭與高畑勳和鈴木敏夫等人一同創立,其實吉卜力工作室的前身就是宮崎駿的第一部動畫電影《風之谷》的製作團隊。大家耳熟能詳的《幽靈公主》、《千與千尋》和《龍貓》等經典動畫電影,既讓人記住了宮崎駿這個日本動畫大師的名字,也讓大家關注到了大師背後的那個團隊——吉卜力。

可能是因為宮崎駿的名頭過於響亮,大家往往會忽視吉卜力工作室的另一位動畫大師高畑勳。高畑勳其實是宮崎駿能夠響徹動畫界的恩師和提攜者,同樣高畑勳在日本動畫界也是一名響噹噹的泰鬥級人物。

但是因為高畑勳老先生存世(高畑勳已於2018年4月5日離世)的動畫作品不多,而且他為數不多的作品也因為各種原因在票房上很慘澹,他的最後一部作品《輝夜姬物語》總投資超過51.5億日元,創下日本動畫製作成本之最,票房卻只有24.7億日元,是吉卜力最賠錢的動畫。

其實如果你看過宮崎駿和高畑勳兩人的作品,你會不難發現高畑勳的作品不管是從畫風、背景的精美程度還是人物外表和內心刻畫的精細程度上,都是略勝於宮崎駿的作品一籌,而且你通過對比高畑勳的作品《螢火蟲之墓》、《我的鄰居山田君》和《輝夜姬物語》,你不難發現他在一次又一次嘗試著不同的作品風格和畫風。

大家總是能夠一眼就辨別出宮崎駿的作品,因為他的作品充滿了他本人的畫風與風格,但是高畑勳的作品卻在一次又一次地突破著「個人標籤」的限制。

如果單純看票房「論英雄」的話,宮崎駿的作品毋庸置疑是完勝的,因為宮崎駿的作品中都有一個感人而又浪漫的童話故事,而且它們的結尾往往都是一個感人至深的圓滿大結局。

但是如果拋開票房,單純看兩位大師對於動畫的詮釋和理解的話,高畑勳的動畫中往往沒有宮崎駿那些「帥哥美女的浪漫愛情」,探討更多的也是對於普通人的命運和平凡生活的意義。生活中哪有那麼多的「風花雪月」,更多的是那些普通人平凡生活瑣事中「獨有的溫馨」。

01山田是平凡但是很可愛的一家人

1.一家之主——山田爸爸

作為這個家的一家之主,山田爸爸總想著能在大家心目中樹立一個威嚴的形象,所以山田爸爸稍稍帶有一絲大男子主義。但是面對頑固的丈母娘、青春期的大兒子和迷迷糊糊的妻子,他的威嚴也恐怕只有在小女兒身上可以尋找到蹤跡。山田爸爸是一個普通的工薪階層,作為家裡唯一的經濟來源,是這個家裡的頂梁柱。

他常常教育大兒子阿升要好好讀書,卻又答不上兒子「讀書有什麼用」的反問;他也經常在飯桌上教阿升「餐桌禮儀」,但是下一秒卻「以身作則」地給兒子當「反面教材」;他也會在深夜陪客戶喝酒之後向著山田媽媽發火,遭受山田媽媽冷落之後默默地喝著山田媽媽給他準備的熱牛奶反思;他會突然一時興起想與大兒子體驗親子教育,拉著大兒子去練習棒球,遭拒絕之後一個人怒氣衝衝的跑去跟牆練習;他也會因為生病不想去工作,但是又因為家庭不得不去接著上班工作。

山田爸爸的這些做法有沒有讓你想起你的父親呢,這些生活中細微的瑣事堆積出了一個其實內心並沒有長大的父親的形象。他也會夢想自己能成為懲惡揚善的大英雄,他也會因為工作的苦悶和生活的不如意選擇逃避,但是面對家庭和自己的孩子,山田爸爸只能「強迫」自己長大,因為他是這一家人的依靠。

2.家庭主婦——山田媽媽

山田媽媽是一個典型的家庭主婦的形象,她熱衷於各種小八卦,在得知自己的兒子接聽女同學的電話的時候會忙著跑過去偷聽;她也會在老公同事突然拜訪的時候,把家中的各種雜物拿出來散落一地偽裝成大掃除的樣子,來避免打掃衛生;她會堅持一個星期做一種料理,全然不顧家人早已經吃膩了;也會熱衷於逛街各種買買買,熱衷於看各種泡沫劇,聽到老公說她又胖了大發雷霆。

山田媽媽不像別的動畫電影中塑造的高大、無私的母親形象那樣「不接地氣」,反而恰恰相反,她更加像生活中你我的普通母親。她不是完美和萬能的,她也會因為自己的懶散,而忘記給你做午飯;她也會常常丟三落四而讓你頭疼;也會日日地在你耳旁嘮叨,讓你好好學習。

這才是生活中的母親,她不會隨隨便便就變出一桌美味佳餚,她也會因為生活的不順心而抱怨和發脾氣,她與你其實在一同成長,變得慢慢堅強和偉岸。

3.家中長者——山野姥姥

作為這個家中唯一的年長者,山野姥姥並沒有像別的動畫中老者那般慈祥和友善,她有點像你鄰居家的怪婆婆。因為年紀大了,她經常會忘記事情,甚至是把交稅的錢丟進了郵箱;但是她不會忘記時常提醒女婿,我們住的房子是她的地皮,要好好地伺候她孝敬她;潑辣而又愛管閒事的山野姥姥,會在深夜強迫自己的女婿去驅趕家附近的「暴走族」,並且最後親自上陣;在看到櫻花盛開的時候感嘆不知道還能再看幾次櫻花,緊接著告訴自己大概還能再看個30次吧。

山野姥姥雖然已經古稀之年,但是她依然潑辣、固執且愛管閒事,但是這都阻擋不住她的內心依然住著一個可愛的小女孩,就像在公園裡遇到了自己兒時的老友時,她依然像60年前那樣在地上畫起了「三八線」。可愛又有些可恨的山野姥姥,就像你熟知的身邊某個有點奇怪的婆婆,在她身上你很難尋找到慈祥的蹤跡,但她會在生活中處處給你帶來不一樣的驚喜。

4.家中「底層」——長子阿升和次女野野子

長子阿升和次女野野子毋庸置疑是這個家中的「最底層階級」,但是同樣的他們倆也受到了這個家中最多的愛。阿升完美地繼承了媽媽迷糊的特點,長相一般讀書也一般的阿升,每天都被父母嘮叨著多去讀書,而他也不負眾望的每次都睡著了。

他也常常頂撞自己的父母,「讀書有什麼用」,抱怨著父母,「為什麼我的爸爸不是英俊有為的大帥哥,媽媽不是擅烹飪的大美女,這樣我就是一個英俊的富二代了啊」;他也會因為女同學的一通電話,高興的面紅耳赤,因為媽媽吃掉自己準備送給女同學的餅乾,而大動肝火。

而家中的小女兒野野子是整部電影中最像「動畫角色」的一個角色,她長相可愛並且懂事,在所有人都把她遺忘在超市的時候,野野子不但沒有哭還幫另一個跟母親走失的小男孩找到了母親。野野子乖巧可愛、讓人憐憫,是這個家裡最讓觀眾「省心」的角色。

02山田一家人電影中日常生活的瑣事讓人幾乎忘卻了電影與現實的隔閡

高畑勳為了能讓畫面更像水彩畫,他使用了一種新奇的角色上色手法,讓角色的上色溢出了角色的線條。因為原著是四格動畫,所以動畫中所有的人物和場景都忠於原畫做的比較簡潔和質樸。

但是因為高畑勳追求的極致水彩效果,《我的鄰居山田君》的繪畫難度反而比普通動畫增強了三倍,整部電影的預算也達到了驚人的20億日元。追求動畫完美而不計成本的高畑勳將一部講述平凡人日常的電影,打造成了一件藝術品,這部動畫也成為了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的永久展品。

其實如果我們拋開整部作品的藝術價值,單從劇情的角度深入這部動畫的時候。你會發現高畑勳的《我的鄰居山田君》會讓你忘卻你正在看一部動畫電影,展現在你眼前的更加像是昨天或者上個星期發生在你家中的瑣事,這種感覺會跨越語言和國界的界限,將你設身處地地拉進電影的劇情當中。

山田爸爸、山田媽媽、山野姥姥、阿升和野野子,不再像是大熒幕上那個可望而不可及的童話故事,他們就在你的身邊或者就是你本人在生活中的樣子,他們會因為瑣事爭吵、哭泣、快樂、憤怒,他們雖然心底深愛著對方但是不善於表達。

《我的鄰居山田君》這部動畫不再像是動畫中一個遙不可及的夢境,雖然它是1999年上映的,但是直到今天電影裡生活中的瑣事依然發生在你我身邊。這樣的瑣事你可能不屑一顧,但是我們的現實生活哪有那麼多五彩斑斕的「童話故事」。就是這一件又一件的瑣事,組成了我們所有人真正的日常生活,也正是這一件又一件無聊的瑣事,能帶給我們最真實的溫馨。

03寫在最後

高畑勳被譽為站在宮崎駿身後的大師,雖然二人經常合作但是二人的動畫風格卻截然不同。宮崎駿一直希望自己能夠講述一個完美動人的童話故事,所以宮崎駿的動畫更像是一個打造在大熒幕上的夢境,雖然美好無比,但是可望而不可及;而高畑勳則極力追求消除動畫和現實的界限,用極致的細節和更加貼近現實的情節,打造出一個近乎以假亂真的現實世界,而且他的作品往往會留下一個開放性的結尾,讓觀眾自己去回味。

我們總是在比較到底是宮崎駿的浪漫童話更勝一籌,還是高畑勳的現實生活中的溫馨更加令人印象深刻。其實兩位大師的作品合起來正好像是一張精美的油畫,宮崎駿的作品像是油畫的色彩,有的地方「濃妝豔抹」有的地方「略施粉黛」;而高畑勳的作品就像是油畫中的線條,有的地方「剛正不阿」有的地方「溫柔舒緩」,二者缺一不可。

相關焦點

  • 最不吉卜力的吉卜力電影:高畑勳監製《我的鄰居山田君》
    這部打破了吉卜力一貫的賽璐璐工藝,違背了吉卜力慣常風格,還拆散了吉卜力工作室整個運行體系的電影,就是動畫導演大師高畑勳的家庭動畫電影《我的鄰居山田君》。山田一家「失敗」的作品《我的鄰居山田君》可以說是吉卜力史上一次慘敗,有人說因此才引出了《千與千尋之神隱》,也不是沒有道理。
  • 《我的鄰居山田君》:平淡的生活美學,用俳句點睛,書寫家庭篇章
    閒暇之餘,筆者偶然間接觸到了吉卜力工作室公布的一組壁紙,一張熟悉圖片讓我想起了這部熟悉的作品《我的鄰居山田君》,平淡生活中透露出的人生哲學。明明是一家人簡單溫馨的生活,卻讓觀眾產生了很多關於自我和人生的思考。
  • 《我的鄰居山田君》極簡主義描繪幽玄之美,雋永俳句彰顯生活真諦
    1999年,日本動畫導演高畑勳推出了吉卜力工作室第四部作品《我的鄰居山田君》,這部電影預算高達20億日元,而最終票房卻只有15億日元。如果單從結果來看,這無疑是一部「失敗」的作品。不僅讓「為藝術而生」的吉卜力面臨嚴重的生存壓力,也逼迫高畑勳不得不「暫時隱退」,直到14年後才憑藉《輝夜姬物語》載譽歸來。
  • 人間煙火的幸福:三個關鍵詞解讀《我的鄰居山田君》
    1999年,《我的鄰居山田君》問世了,用素描和水彩繪製成的動畫,同年獲得了文部省文化廳媒體藝術祭動畫部門優秀獎,由於使用了先進的電腦製作以及大量的廣告投入,導致預算負荷,15億日元的票房創下了吉卜力動畫的票房新低,高畑勳也因此暫居幕後。
  • 強推簡約畫風動漫:我的鄰居山田君
    《吉卜力的風》裡面有這樣三段話:之一:前日本電視的董事長氏家齊一郎,相當喜歡高畑勳的作品,認為《我的鄰居山田君》是吉卜力作品的 No.1。鈴木問:「您覺得高畑先生到底哪裡好啊?」「他就是讓我著迷!」「您到底迷戀他什麼啊?」
  • 一起回憶,擁有高畑勳的吉卜力
    《輝夜姬物語》劇照然而,因為高畑勳的革新,在製作《鄰居家的山田君》時,就把吉卜力的整個體系打亂了,直到宮崎駿開始製作《千與千尋之神隱》>,才重新恢復。因此在製作《輝夜姬物語》時,高畑勳和他的團隊是脫離傳統吉卜力在運營的。注重創新,不拘泥於傳統。和宮崎駿有些不同,高畑勳一直嘗試著打開動畫新局面。在創作《歲月的童話》時,高畑勳就刻意的描繪人物面部的皺紋來表現現實的肌肉紋理。
  • 與宮崎駿不相伯仲,卻默默無聞的現實主義天才:高畑勳
    就連高畑勳的外號「趴酷桑(Paku-san,パクさん)」在喜愛之餘都隱含著調侃的意味。在日語中,「趴酷趴酷(paku paku,パクパク)」是對吃飯時嘴唇拍動聲的擬聲詞。這裡其實說的是高畑勳幾乎每天早上都很晚才到攝影棚,而且有把麵包塞進嘴裡,然後跟水一同灌下去的習慣。「我可以向你保證,」宮崎駿寫道:「他在製作過程中有好幾次都會大喊:『我是不可能做出這個片子的!』」
  • 再見了高畑勳,感謝你柔軟了我們的童年.
    觀眾們或許不了解他,但《螢火蟲之墓》中哥哥為了妹妹收集漫天飛舞螢火蟲的悲涼、《歲月的童話》中妙子與秀二在夕陽下暗生的情愫、《平成狸合戰》中狸貓們為了守護住所而奮起的身姿,還有《輝夜姬物語》中女孩美麗容顏中透露出的無盡落寞,都在無數人心中留下了印象。而這些作品,都由高畑勳執導。
  • 吉卜力工作室創始人之一,日本動畫大師高畑勳去世
    他曾參與執導的經典作品有《阿爾卑斯山的少女》、《熒火蟲之墓》、《歲月的童話》、《我的鄰居山田君》、《輝夜姬物語》、《百變狸貓》等。高畑勳的作品多為現實主義作品,更多面向瑣碎的生活,有著更多的溫馨和感傷,也更平實和生活化。
  • 日本動畫導演高畑勳去世,從此歲月沒有童話
    高畑勳雅虎日本新聞報導,與宮崎駿齊名的日本動畫巨匠高畑勳,4月5日於東京去世,享年82歲。據相關人士透露,高畑勳導演自去年夏天起便身體不適,期間反覆住院。高畑勳與宮崎駿他創作了許多國內觀眾喜愛的動畫長片,其中《螢火蟲之墓》《歲月的童話》《百變狸貓》《輝夜姬物語》影響最大,他非常善於表現人與人之間的動人情感,其中不乏非常傷感、憂鬱的段落。
  • 高畑勳的去世與吉卜力的未來 | 馬後炮
    》等11期嘉賓;微博&豆瓣「法蘭西膠片」)蜉蝣(「不散」創始人之一;《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等5期嘉賓;公眾號「不散」)波米(本期控場)(音頻後期製作:波米;編輯排版:效愚)事件簡述:>4月5日,吉卜力工作室創始人之一,日本動畫導演高畑勳(Isao Takahata)因肺癌逝世,享年82歲。
  • 《歲月的童話》:李子柒式的歲月靜好,都藏在這部高分電影裡
    是的,高畑勳,對很多人來說,這個名字會有些陌生。因為長久以來,「吉卜力=宮崎駿」,已經成為許多人內心的思維定式。然而,有人卻評價說:「宮崎駿是一名表演者,高畑勳才是一名藝術家。」高畑勳和宮崎駿作為吉卜力的兩根臺柱子,他們的風格確實十分迥異。高畑勳的作品偏向現實主義,力求深刻自然地講述日常生活。當代電影也評價道:他的動畫是面細的生活涓流,或是童話化表現,或如實再現,更多溫馨和感傷。相對於宮崎駿的神奇瑰麗,押守井的尖銳晦澀,今敏的詭異神秘,高畑勳動畫平實而又生活化。
  • 《歲月的童話》:一部溫暖治癒的人間小品,虛實結合的生活大賞
    相比較宮崎駿動畫中那些架空的世界,高畑勳則更中意於描繪現實世界該有的樣子,而且他的虛實結合的手法並沒有這樣或者那樣的「偉大標籤」,有的只是一個個就像發生在你我身邊溫馨的人間小品。故事中主人公的回憶也沒有什麼曲折和動蕩,有的只是發生在你我童年一樣的或快樂、或感悟、或悲傷的小故事。故事主人公的年齡可能與你我相仿,甚至是她童年發生的趣事也與你我相同,但是這樣簡單紀實般的一個小故事,給我們帶來的感動卻能超越其它故事那樣宏大的主題,正是因為它的這份真實。
  • 鈴木敏夫筆下的高畑勳
    ——高畑勳…………………高畑先生去世了,好像生活中一部分和美好相關想像也一起離開了。突然發現,吉卜力那些一提起就會有風聲響起的名字,也到了說再見的年紀。本篇文章摘自鈴木敏夫文集《樂在工作——與宮崎駿、高畑勳在吉卜力的現場》,寫於三位動畫超人剛剛遇到到時候,吉卜力的起風時。讀來別有一番滋味。by WAO…………………
  • 《螢火蟲之墓》是日本動畫片的翹楚,把我看哭了!
    高畑勳不同於宮崎駿,宮崎駿一直需要原著的加持加上自己環保意識的加持,才能完成一個主題和故事的構建。而高畑勳早期的作品基本是原創,用他自己對於人與世界的連接與審視,用波瀾不驚的筆觸,來展現一種看似平常但是可以從這種尋常裡挖掘出更多深層次的含義的多重主題。宮崎駿的理想生活在十八世紀到十九世紀的英國,那個田園農耕時代尚未被蒸汽鋼鐵時代所取代的年代裡。
  • 宮崎駿含淚緬懷已故導演高畑勳:我永遠不會忘記
    それが高畑勳ことパクさん出會った瞬間だった」。「1963年,paku桑27歲、我22歲的時候我們第一次見面。第一次交談的那天我到現在還記得很清楚。我在巴士站,有一個青年穿過雨剛停還有積水的路面向我走來。『你應該是要去瀨川拓男那裡吧。』出現在我眼前的是青年沉穩睿智的面龐。那就是我和高畑勳也就是paku桑相遇的瞬間。」
  • 吉卜力創始人之一高畑勳離世後的最新情報!
    關於香典、供花、唁電等的願請和弔唁,屆時我將會婉辭,請您與我聯繫。 另外,預定在5月15日舉行與故人的「告別會」。關於此會的詳細情況,將於決定後再聯繫您,請等候我的回覆。2018年4月6日  吉卜力工作室株式會社代表理事社長  中島清文發自吉卜力工作室 「因為我是一個想做很多事情的人,所以(對高畑勳的去世)感到很遺憾。
  • 《歲月的童話》|童年之殤與田園生活的反思
    城市生活瞬息萬變,鄉村卻成為了讓我們笑對過去的港灣。它告訴我們今天不行還有明天,每天都還有明天。《歲月的童話》作為繼1984年《風之谷》之後宮崎駿與高畑勳再度合作的作品,於1991年在日本上映。影片中選取了27歲的職場女性妙子作為主人公,將她此次回到鄉下放鬆身心的經歷與兒時的成長回憶編織到一起,向觀眾展示了昭和年代日本人民特殊的情感記憶。
  • 推薦一部治癒系動畫電影,歲月的童話
    《歲月的童話》。一部乍看像是宮崎駿風格的電影,這部1971上映由高畑勳執導的日本動畫電影,豆瓣8.6分,榮獲15屆日本學院話題獎。說起高畑勳,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應該是他的代表作《螢火蟲之墓》、《太陽王子 霍爾斯的大冒險》等,這部《歲月的童話》知名度相對較低,如果不是全身心的投入到故事中去,一般人是看不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