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AI應用方案精選:唇語識別技術;阿茨海默症預測技術

2020-12-23 機器之心Pro

每周三期,詳解人工智慧產業解決方案,讓AI離你更近一步。解決方案均選自機器之心Pro行業資料庫。

方案1:唇語識別技術

解決方案簡介

在非特定人開放口語測試集上,搜狗唇語識別系統已經達到60%以上的準確率,超過Google發布的英文唇語系統50%以上的準確率。在垂直場景如車載、智能家居等場景下,搜狗唇語識別系統甚至已經達到90%的準確率。

解決方案詳解:

通過機器視覺識別,不用聽聲音,僅靠識別說話人唇部動作,就能解讀說話者所說的內容。 唇語識別是一項基於機器視覺與自然語言處理於一體的技術,因此在研發難度上比語音識別大得多。

系統使用了複雜端到端深度神經網絡技術進行中文唇語序列建模,並通過數千小時的真實唇語數據訓練而成。

作為人機互動的形式之一,未來唇語識別技術可以輔助語音交互及圖像識別,在日常生活、安防、公益等各個領域實現廣泛應用。

例如在車載場景下,周圍噪音過大時會對語音指令產生幹擾,通過唇語識別技術則可以規避幹擾,保證人車交互的準確性和穩定性。

在安防領域,由於目前多數監控只有攝像頭沒有麥克風,給案情分析帶來很多難題,唇語識別技術可以幫助公安人員獲取重要的講話信息,為公共安全提供有效支持。

方案2:物流路線規劃技術

解決方案簡介:

根據趨勢進行預測,未來的物流體量可能會達到每日 10 億個包裹,配送難度非常大,純粹增加倉庫和分撥點難以完成物流任務。 企業使用人工智慧算法規劃物流路線,能使得物流過程更快速且更成本更低。

解決方案詳解:

菜鳥智能物流路線規劃是菜鳥網絡自主研發的車輛路徑優化算法,技術上融合了大規模鄰域搜索、超啟發式算法、基因算法、分布式並行化和增強學習,在公開數據集上,算法已全面超過廣泛使用的開源產品 Jsprit,在 Gehring & Homberger 數據集上 (客戶點規模達到 1000),已經持平若干項世界紀錄。

方案3:阿茨海默症預測技術

解決方案簡介:

該算法可以在阿爾茲海默症狀出現前 10 年,發現由疾病引起的大腦微小的結構變化,以達到儘早檢測出阿爾茲海默症的目的。

解決方案詳解:

義大利巴裡大學的研究小組通過對 67 個核磁共振成像掃描來訓練模型,訓練集包含 38 個來自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數據以及 29 個來自健康人的對照數據。

研究人員將掃描結果分成小區域,並使用模型分析神經元之間的連接。在訓練完成後,研究者通過對 148 個實驗對象的腦部掃描來測試這種算法。

此外,在算法的測試方面,研究人員對 48 名該病患者以及 48 名患有輕度認知障礙的人進行腦部掃描進行驗證,效果良好。算法能夠診斷出 85% 的老年痴呆症,檢測出輕微認知損傷的正確率能達到 84%,這項研究的意義在於,未來有可能為阿爾茲海默症病人爭取 10 年寶貴的治療和心理準備時間。

研究人員現在的測試數據僅限於在南加州大學阿爾茨海默症的神經成像項目資料庫,算法僅能在該資料庫內學習提升。

方案4:鼻咽癌放療臨床靶區自動勾畫技術

解決方案簡介:

鼻咽癌是華南地區的高發惡性腫瘤。因為頭部是人體的重要器官,手術治療風險大,故放療手段通常是首選。但醫生勾畫單個鼻咽癌患者的靶區,需要花費兩三個小時,看數百張 CT/MRI 影像,不但非常耗時,而且靶區勾畫的準確度與放療劑量選擇直接決定了患者的治療效果和生存率。

而在醫學影像領域裡面,只有三個場景具有光學圖像的特徵:肺小結節、眼底 OCT、細胞病理。其中細胞病理圖像的獲取成本比較高。

但大部分腫瘤沒有上述三個病種的特點,其圖像邊緣比較模糊(特別是在早期)、對比度較低,具有弱邊緣的特徵,弱邊緣的特性不是光學圖像所具有的。

因此,利用深度學習技術去做腫瘤可能會受限於數據。該產品通過機器學習方法,採用小樣本集數據訓練模型,並運用知識圖譜和深度學習的知識完成模型的訓練,可對 GTV(腫瘤區)和 CTV(臨床靶區)進行自動勾畫。在充分保證靶區勾畫精準度的前提下,可將勾畫時間從數小時縮短到幾分鐘,大大提高了臨床醫生的診療效率。

解決方案詳解:

在數據獲取方面,柏視醫療將其系統部署到合作醫院中,並不從醫院直接獲取數據,而是在院內訓練系統,從而獲得增強特徵數據集,利用這些特徵集再完善本身的系統模型,有效地保護醫院的數據隱私性,也解決了現有其他技術公司醫療數據獲取灰色地帶的問題。

所有數據均由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的主任醫師進行標註。該系統已嵌入 2017 RSNA 上,飛利浦發布的人工智慧平臺IntelliSpace Discovery 2.0。

方案5:AI 為癌細胞「染色」,輔助醫生選擇治療方案

解決方案簡介:

當人體內有了腫瘤,腫瘤浸潤淋巴細胞 (TIL)就會從血液中出發,前往腫瘤所在的地方,大量的 TIL 存在,就表示機體對抗腫瘤的免疫反應正在發生。

基於免疫原理的其中一類抗癌療法,便是通過發動 TIL,來讓它們殺死癌細胞。適用此類療法的癌症不在少數,黑色素瘤、肺癌、膀胱癌以及一部分腸癌,都對這類療法有所反應。而腫瘤科醫師,需要觀察病理切片,識別腫瘤組織的免疫特徵,從而判斷免疫療法對哪些病患比較有效。石溪大學團隊用深度學習算法來繪製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圖譜,讓一組卷積神經網絡 (CNN) 識別TIL的分布情況,便有可能為癌症診斷和治療方案的制定提供一些建議。 AI 為癌細胞殺手「染色」,可輔助醫生選擇治療方案。從實驗結果來看,AI 的「染色」和傳統 H&E 的染色區域雖不是完美重合,卻也達到了不錯的一致性。

解決方案詳解:

由石溪大學領銜的研究團隊,用深度學習算法來繪製 TIL 圖譜,讓一組卷積神經網絡 (CNN) 識別 TIL 的分布情況,便有可能為癌症診斷和治療方案的制定提供一些建議。

團隊提取了 13 種癌症 4,759 位患者的 5,455 幅數位化病理圖像。在訓練過程中,一位有經驗的病理學家要在圖像中標記 TIL 和壞死發生的區域。

這些訓練數據會被分成幾組,來餵養神經網絡,讓它學會給腫瘤切片中的 TIL「染色」,代替了傳統切片檢測中的蘇木精-伊紅 (H&E) 染色。然後,系統根據 TIL 數量和密度等簡單的數據,以及細胞群的屬性和圖像規律等複雜的細節,在臨床數據和基因組數據的輔助之下,將腫瘤進行分類,繪製一幅關係對應圖譜。圖譜包含了患者生存率、腫瘤亞型、免疫情況等各項指標與 TIL 之間的關係。這樣一來,醫生便可以根據 TIL 反應的強弱等多種因素,來判斷要不要採用基於免疫的治療方案。

相關焦點

  • 人工智慧新應用:「唇語」識別技術揭秘
    12月27日,在海雲數據新品發布會現場,一位「警官」在無聲的狀態下,用嘴唇作出「查詢目前的報警詳情」、「查看案件現場警力資源」等業務指令,而另一邊的「指揮中心」則對這一連串的指令進行了準確識別,並給出了處理意見。
  • 每周AI應用方案精選:視頻字幕翻譯技術;智能治理城市技術等
    每周三期,詳解人工智慧產業解決方案,讓AI離你更近一步。解決方案均選自機器之心Pro行業資料庫。解決方案詳解:網易見外主要由三大核心技術支撐: 1.NMT神經網絡機器翻譯; 2.智能語音識別轉寫文字; 3.自動解析語音並即時切分時間軸 - 網易見外是國內首個集成語音識別、機器翻譯、智能斷句、字幕生成全維度功能並同時滿足直播和錄播視頻翻譯場景的產品,具備顯著的差異化競爭優勢。
  • 唇語識別!AI 領域的下一個萬億市場?
    但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工智慧在各領域漸次開放,在唇語識別上,機器已經做的比人類好了。從技術路徑上,唇語識別是一項集機器視覺與自然語言處理於一體的複合型技術。要理解這個「唇語識別」,需要注意這幾個關鍵詞:運用機器視覺技術從圖像中識別出說話人的人臉,提取此人連續說話時口型變化的特徵。
  • 唇語識別會是AI領域的下一個萬億市場嗎?
    但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工智慧在各領域漸次開放,在唇語識別上,機器已經做得比人類好了。從技術路徑上,唇語識別是一項集機器視覺與自然語言處理於一體的複合型技術:系統通過機器視覺從圖像中連續識別出人臉,提取口型的連續變化特徵。隨即將連續變化的特徵輸入到識別模型中,識別出講話人口型對應的發音,從而計算出可能性最大的表達語句。
  • 搜狗發布唇語識別技術,「讀唇」這事的商業價值是什麼?
    12月初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搜狗發布了一項「唇語識別」技術。唇語識別,簡單說就是通過圖像識別你的口型,轉寫出你說的內容。在國外的技術界,2016年穀歌和牛津大學的深度學習項目組曾經共同研發唇語識別技術,在那一年的視頻節目測試中,機器唇語識別的準確率達到46.8%,高於人類唇語專家12.4%的識別率。
  • 程式設計師硬核解析《隱秘的角落》:用AI識別唇語,破解原本臺詞
    在眾多解析中,程式設計師東澤的方法堪稱硬核:發現劇集中主人公的口型和臺詞對不上,他便通過人工智慧技術,還原了被修改的臺詞。介紹東澤的試驗之前,我們先簡單回顧下《隱秘的角落》:電視劇改編自網絡作家紫金陳的小說,劇中有三個少年,分別是成長於單親家庭的朱朝陽、從孤兒院出逃的嚴良和普普。三個少年在暑假時目睹了一樁兇殺案。
  • 每周AI應用方案精選:癌症細胞模擬與藥物發掘;視覺搜尋引擎
    每周三期,詳解人工智慧產業解決方案,讓AI離你更近一步。解決方案均選自機器之心Pro行業資料庫。在非工作時間內,NAVii 利用了計算機視覺技術,通過高解析度相機和 LED 光源處理圖像,使用基於深度學習的分類器識別物品種類,幫助存儲員工跟蹤耗盡或缺失的庫存,使用 NVIDIA GPU 來加速並行處理。
  • 每周AI應用精選:車險理賠定損智能方案;醫療影像輔助閱片系統等
    每周三期,詳解人工智慧產業解決方案,讓AI離你更近一步。解決方案均選自機器之心Pro行業資料庫。AI 技術模擬車險定損成為圖像定損技術在車險領域的首次商業應用。解決方案詳解:基於圖像的定損過程包含照片自動分流、部件識別、去反光、圖像角度矯正等核心技術,運用了深度學習算法,包含計算機視覺經典問題從目標識別、檢測到損傷程度的判定,到多模態的結合甚至與其他數據的結合。
  • 唇語識別的未來擁有無限可能
    可以想像對於唇語專家C羅應該提不起什麼好感,但令C羅遺憾的是,當人工智慧在各領域漸次開放,在唇語識別上,機器也已經做的比人類好了。人類費盡心力開發AI,當然不是為了滿足自身的窺私慾。事實上,讓機器習得「讀唇術」,在公共安全,軍事情報,身份識別和社會公益等領域,都藏匿著頗為重要的應用場景。而國內一家專注大數據可視分析的公司給我們帶來了驚喜。
  • 每周AI應用方案精選:微創外科手術機器人;外骨骼裝置
    每周三期,詳解人工智慧產業解決方案,讓AI離你更近一步。解決方案均選自機器之心Pro行業資料庫。方案2:結構光3D攝像頭——Astra系列解決方案簡介:奧比中光目前已將 3D 傳感器技術應用於金融支付、體感電視、機器人、安防等行業,並隨著在 3D 結構光傳感技術領域的不斷探索,奧比中光的產品將在手機、新零售、3D 試衣等新應用方式下繼續前行。
  • 指紋識別不稀奇 唇語密碼系統才難「解
    提起生物識別技術,你會想到什麼?指紋識別、虹膜識別、腦紋識別?這些技術我們都已經不再陌生,但你聽說過「唇語密碼」(簡稱「唇碼」)系統嗎?刷臉已不再新鮮,未來或流行唇語密碼。所以,綜上所述,唇語密碼用於身份驗證還是很靠譜的。  唇語密碼+安防=?  一項技術的特性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其將要面臨的應用途徑與市場領域,優勢決定應用價值和應用市場,短板決定應用市場的範圍大小。
  • 每周AI應用方案精選:微創手術機器人;人工智慧外骨骼康復手套等
    每周三期,詳解人工智慧產業解決方案,讓AI離你更近一步。解決方案均選自機器之心Pro行業資料庫。當車輛進出時,通過車牌識別,可以直接從用戶的支付寶帳戶裡扣除費用,無須再單獨交費,據悉,該解決方案現場驗證識別率已經高達 99.9%。解決方案詳解:智芯原動考慮到了多個實際場景:針對困擾安防廠商多年的無牌車時,智芯原動給出車輛的二次特徵碼識別解決方案。
  • 馬上金融自主研發唇語識別系統上線
    信息時報訊(記者 李晶晶)在金融業數位化轉型全面深入推進的現階段,人工智慧已成為有效提升風控水平的關鍵技術。近日,馬上金融自主研發的唇語識別活體檢測系統正式上線,並應用於風控反欺詐場景,成為消費金融智能風控領域的一項重要創新性突破。
  • 能「讀」唇語識別新生身份 海南醫學院這個智能化校園系統有點牛
    今年,海醫在省內高校中率先上線「人臉識別+唇語讀數」人工智慧身份核驗應用,成為迎新亮點。報到事宜在家就能辦妥,讓新生們告別排長隊,報到少跑腿,受到師生一致好評。 智能應用能「讀」唇語辨身份 今年曝光的「芶晶事件」引發社會熱議,將入學頂替現象推上風口浪尖。
  • 科學網—「唇語識別系統」等16項目獲選「人工智慧創新之星」
    「唇語識別系統」等16項目獲選「人工智慧創新之星」   本報訊 8月9日,中國人工智慧峰會暨多媒體信息識別技術競賽成果發布會在廈門國際會議中心召開。
  • AI技術新應用 天貓精靈首次全面展示智能美護解決方案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4月13日,天貓精靈首次全面展示了人工智慧技術在美護領域的應用。當天,天貓精靈與AMIRO、松下電器、TCL、小熊電器等完成籤約。他們將率先應用智能美護技術進行產品研發。天貓精靈通過概念機「QUEEN PRO」全面展示了智能美護解決方案。QUEEN PRO是人工智慧美妝鏡。它採用屏鏡一體融合設計,將鏡子、隱藏式美妝燈、顯示屏、攝像頭、音箱等智能硬體整合在一起,可實現語音、觸摸、手勢識別等多模態交互,還具有肌膚管家、美妝建議、形象管理、娛樂購物等諸多功能。
  • 華為與棣拓軟體聯合講解:ICT技術在汽車行業的應用及方案
    原標題:華為與棣拓軟體聯合講解:ICT技術在汽車行業的應用及方案   隨著ICT技術的不斷發展,汽車製造各生產環節均處在數位化、智能化轉型的風口浪尖。
  • Anthem在數位化轉型中擁抱RPA和AI技術 - CIO頻道 - 企業網D1Net...
    健康保險公司正在使用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技術來平衡數據中心的工作負載,這是CIO Tim skein為提高IT運營的靈活性所做的部分努力。 機器人流程自動化( RPA )已經成為保險公司尋求自動化數據輸入和實現無紙化辦公的熱門技術。
  • 華晨寶馬應用創新AI技術高效生產高品質
    應用該系統短短幾個月,返工時間減少,生產效率提高近30%。這套基於可識別細微表面缺陷的複雜AI算法由華晨寶馬IT團隊研發,目前已獲得專利授權,未來將應用於更多對表面品質要求極高的生產場景。   "AI技術的應用對寶馬數位化轉型至關重要。我們在動力總成工廠的AI視覺檢測系統僅是其中一個案例。"
  • 唇語識別《隱秘的角落》被改臺詞,比想像中更黑暗
    日前神秘網友利用唇語識別,解讀《隱秘的角落》中被改掉的臺詞,原始內容比想像中更加黑暗。其實讓計算機讀唇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早在 2003 年,Intel 就推出過能讀唇的語音識別軟體。目前的唇語識別大體分為四步:通過圖像識別找到視頻中的說話人,提取連續的口型變化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