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大市場 共促大循環——聚焦四川消費品工業》系列報導之五
四川電子信息:科技賦能 優「享」未來
「進入展區就可以感受到沉浸式的產品體驗,藉助場景化的產品呈現,消費者能更加生動形象地認識產品、了解產品,體驗科技為消費品賦能的魅力。」作為智能家居這個細分賽道的優秀者,本月剛剛提交註冊科創板IPO的極米科技,是四川電子信息產業迅速發展的典型代表。該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將於26日開幕的四川省消費品精品展上,極米科技有諸多「黑科技」產品亮相,為企業與消費者之間搭建了一個更為直觀的平臺。
搭平臺,促銷費,謀發展。「本次四川消費品精品展組織四川省5G產業聯盟、四川移動公司等共同打造了『四川省信息消費品精品展』,提供科技賦能能力展示。」經濟和信息化廳電子信息處相關負責人透露說,屆時,眾多智能化電子互動體驗項目將悉數亮相。
作為四川構建「5+1」現代工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電子信息產業是四川第一個突破萬億的支柱產業,物聯網、大數據和雲計算、人工智慧、集成電路、高端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智能終端及5G等產業發展位居全國前列。目前,全省已形成涵蓋集成電路、新型顯示與數字視聽、終端製造環節、軟體研發、移動網際網路應用的較為完整的電子信息產業體系。
近年來,四川出臺了一攬子政策支持,加大5G等技術推動,在四川電子信息產業「萬億版圖」上,消費電子產業不斷升級優化。科技賦能,消費電子產品不斷迭代更新,「高精尖」的電子消費品走進了千家萬戶,為民眾的生活增添了更多舒適便捷和美好。
消費電子「觸手可及」
智能家居、電子消費品、電商平臺……
在四川省消費品精品展的參展企業名單中,智能時代感撲面而來。
「展區採用一步一景沉浸式互動感官體驗效果,設置了全息舞臺區、互動娛樂區、民生消費區等展示區域,通過5G將虛擬與現實相結合,讓觀眾體驗新型的展示方式;民生消費被賦予了科技元素,運用VR等技術將遠端產品變得觸手可及;將科技融入生活,產品的購買變得更加智能簡單,並通過21種智能產品讓消費者體驗未來。」經濟和信息化廳電子信息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區別以往的傳統展會,這次的四川消費品精品展,「科技化」是一個很明顯的特點,科技與消費品得到了很好的結合。
今年上半年,極米科技拿下了中國投影機市場出貨量、銷售額雙第一,出貨量市場份額高達22%,穩坐中國投影市場頭把交椅。在出貨量、銷售額榜前10的單品投影機當中,極米一家更是佔據了五席,尤其是定位家用高端旗艦的極米H3,輕鬆拿下單品出貨量、銷售額雙第一,強勢霸榜。
記者了解到,此次參展,極米科技兩款「網紅」產品——H3和RS Pro都將亮相。該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消費者不僅可以現場體驗影視投影,還可以體驗遊戲。
家住成都金堂縣的許仁德,在地鐵上看到四川消費品精品展宣傳,知道展會將展出一款家用電子血壓計,可以獨立完成血壓、房顫等與中風相關的重要指標監測,今年65歲的他打算帶著小孫子一起去看看新奇。「那個血壓計很方便,我準備去看看,好用就買一個。也帶孫子去開開眼界,增長見識。我也要趕上潮流哦。」
讓許仁德趕潮流的,是日新月異、越來越普及到民眾生活點滴的消費電子產品。從智能家居到服務機器人,從智慧醫療到智慧交通,從VR/AR虛擬實境到智慧城市的建設,科技賦能,消費電子產業正潤物無聲地改善著人們的生活。
產業集聚效應增強
產品的升級換代,背後是企業的轉型升級,是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在綿陽長虹智能製造產業園,使用國內首條「5G+工業網際網路」生產線的長虹智慧顯示工廠,科技感十足。「5G+工業網際網路,節約20%到30%的勞動力,同時人均效率提升65%。」長虹集團相關負責人說。
科技賦能,不僅讓長虹生產效率大大提高,也使其產品不斷迭代更新。記者了解到,基於物聯網技術,長虹聚焦智能家居,通過強大的物聯網實現萬物互聯、設備互聯互通的智能家居生活,利用語音識別、語義理解技術實現統一高效的交互方式。此外,隨著5G技術的到來,長虹發布了5G+ 8K系列電視 Q7ART,5G技術的強大支撐讓長虹電視具有高速率、大容量、低時耗三大優勢,5G+8K電視能夠快速連接更多以電視為中心的物聯智能設備,實現家庭、社區、城市之間的互聯互通。目前,長虹正逐步增強創新發展,以5G+萬物互聯+AIoT融合發展的新生態,將5G技術運用至家居場景,持續優化創新,助力智能家居新升級。
長虹只是我省電子信息產業加快發展、進階發展的一個縮影。
數據顯示,2019 年全省電子信息產業營業收入達10517.9 億元,同比增長14%,增速位居全國前列。名列前茅的增速得益於一批大項目的穩步推進,成都京東方和綿陽京東方量產、綿陽惠科「點亮」,AMOLED 柔性顯示屏出貨量全國第一;成都、綿陽、宜賓、瀘州、廣安、自貢、雅安等地一批智能終端、大數據產業園區(基地)加快建設。
產業規模上檔,項目建設加快,新應用新業態不斷湧現,我省電子信息產業發展不斷集聚集強。
高質量發展再上臺階
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大大地衝擊了經濟的發展,但我省電子信息產業數據不降反增。
有關數據顯示,1-9月全省電子信息製造業實現營業收入4693.5億元,同比增長25.2%。隨著5G、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寬,以5G終端、可穿戴設備、微型計算機和超高畫質電視等為代表的消費電子產品加速發展。
5G與各領域深度融合的步伐還在不斷加快,催生出一大批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已成為拉動經濟增長、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據介紹,今年以來,全省5G網絡加快建設,為加力推動線上線下消費有機融合提供了有力支撐,截至10月底全省已累計建設5G基站超3.46萬個。特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針對遠程辦公、返崗出行、疫情監控、民生保障等各種需求,高清視頻監測、消毒機器人、無人機、雲視訊同步課堂等多個技術和產品得到應用推廣,全國首次新冠肺炎5G+遠程會診得到世衛組織總幹事高度評價。
以「抓龍頭、鑄鏈條、建集群、強配套」的發展思路,積極打造全球知名的電子信息產品製造基地、國家級數字試聽產品研發製造基地、國家重要的軍工電子製造基地……四川繪製「萬億級」電子信息產業的藍圖,腳步依然堅實。
記者從經濟和信息化廳獲悉,下一步,我省將實施四川省電子信息產業「1234」工程,以推動集成電路、新型顯示、軟體等核心基礎產業突破發展,北鬥、衛星網際網路、量子通信等網絡安全產業領先發展,5G、人工智慧、區塊鏈、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IPV6、VR/AR等新興電子信息產業融合發展,著力構建四川省 「一核一帶兩走廊」電子信息產業空間發展格局,全力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
(四川經濟網記者 魏雯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