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肺炎疫情中,網上有一種特別的日語通知,可能有不少朋友都在微博或別的SNS上見過,就是下面這種:
可以看出這種通知中的日語比較簡單,而且帶有假名,對外國人比較友好。其實這種風格的日語文章有一個名字——「やさしい日本語」。
為什麼要提倡並採用やさしい日本語呢?最早的原因是1995年的神戶大地震時,因為政府等發布的日語通知太過於生硬,儘管日本人可以看懂聽懂,但居住在日本的外國人很難理解,由而造成了外國人避難時的困難。鑑於這種現狀,弘前大學的佐藤和之等學者考慮出了「やさしい日本語」這種方案。
通過把生硬的日語改變成最簡單的表現,使生活在日本的外國人也能看懂關鍵的信息,從而消除語言的壁壘。具體有什麼例子呢?可以參考下面這張圖。
比如把「記入する」改成「書きます」,把「レンタサイクル」改成「自転車を借りる」,這樣即使是N5、N4水平的外國人也能看懂、聽懂政府的通告。
現在「やさしい日本語」的旗手人物是日本一橋大學庵功雄教授(可能不少朋友都用過他編的參考書),更多的內容可以參考相關的研究網站:http://www4414uj.sakura.ne.jp/Yasanichi/
「やさしい日本語」的起點是災難時的消息傳達,而如今「やさしい日本語」也擴展到了觀光和新聞領域。我們學日語時常用的NHK「NEWS WEB EASY」其實就是「やさしい日本語」的一種實踐模式。
如果想要對「やさしい日本語」了解更多的話,可以參考東京都的相關網站:
https://www.2020games.metro.tokyo.lg.jp/multilingual/references/easyjpn.html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