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雪讀書 過年殺豬

2021-02-08 長沙圖書館

銀裝素裹嶽麓山


長沙城裡鼓譟了一冬的雪終究是落下來了。

而這,對來自西北的我而言卻歡喜不起來。


一者,這雪小而少,非但不過癮,還非常麻煩。北方的雪乾爽,這裡的溼、黏,雨雪夾雜,不是冰凍就是泥濘。除了發朋友圈那一刻的享受,剩下的都是各種不便。


二來,正所謂「胡馬依北風」,我在雪帶來凜冽裡,嗅到年的味道,還有爹娘催促遊子歸鄉的訊息。而我,還有一堆亂糟糟的事情無處安放。


現在全社會都來重視讀書。早上到辦公室,落實上級指示:春節期間文化活動要書香味。暗自思忖,隆冬臘月,大雪封城,忙亂的年關,誰會靜心讀書哩?  


領導說:全民閱讀一直在路上……汝不聞「三餘」乎?何時非散帙之會?何處當掩卷之場?無使叔夜之懶託為口實也! 


董遇,字季直。性質訥而好學。採穭負販,而常挾持經書,投間習讀。其兄笑之而遇不改。遇善治老子,為老子作訓注。又善左氏傳,更為作朱墨別異。人有從學者,遇不肯教,而雲"必當先讀百遍"。言"讀書百遍而義自見"。從學者雲:"苦渴無日。"遇言"當以三餘"。或問三餘之意,遇言"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也。

——《魏略•儒宗傳》

 

好罷!過年不能耽誤讀書,但是讀什麼呢?


俗話說「啥季節吃啥水果」,古人講究什麼時候讀什麼書。


清人張潮的《幽夢影》有云:「讀經宜冬,其神專也;讀史宜夏,其時久也;讀諸子宜秋,其致別也;讀諸集宜春,其機暢也。」  


明朝吳從先在《賞心樂事》裡說的更細緻:「讀史宜映雪,以瑩玄鑑;讀子宜伴月,以寄遠神」,非但如此,讀什麼書在何地,需何物,配何人,都有講究:「讀佛書宜對美人,以挽墮空;讀《山海經》《水經》、叢書、小史,宜倚疏花瘦竹、冷石寒苔,以收無垠之遊而約縹緲之論;讀忠烈傳宜吹笙鼓瑟以揚芳;讀奸佞論宜擊劍捉酒以銷憤;讀《騷》宜空山悲號,可以驚壑;讀賦宜縱水狂呼,可以旋風;讀詩詞宜歌童按拍;讀神鬼雜靈宜燒燭破幽。」   


封建士大夫這一套真是矯情,腐朽得很!


竊以為,春節讀書就應該聚焦學習十九大精神,學懂弄通,鼓足幹勁,甫一開春就可以大幹快上搶抓落實。近來,各大書店黨的十九大精神學習輔導圖書熱銷,這才是新時代的新氣象!


轉眼到中午肚子餓了,開始走神:

什麼時候開始,過年的味道中,書香開始替代肉香了?

雖然古人有「飢讀以當肉,寒讀以當裘」的志氣,但是像孫康映雪,實因家貧,不得已而為之。


以前即便是讀書人在年關最關心的也是豬肉。


正好收到成都圖書館的第41期《喜閱》,肖平副館長《李劼人晚年生活小史》就提到「殺豬過年」這一節,照錄如下:


「1959年所養之豬最肥,殺後得淨肉170斤。」

「1960年所養之豬最瘦,殺後得淨肉才90斤。」

「1961年所養之豬為中等,殺後得淨肉151斤。豬頭特大,重十九斤,板油八斤,腳油七斤。此十五斤豬油,將準備敷衍一年之用。」


肉的分配記述非常詳盡:裝香腸30多節,但因沒有紅米、豆腐乳和料酒,估計味道很差。另外,「要肉吃的人太多」不能普遍應酬,本著「君子周貧不濟富」之義,只送了三斤給曹三姑,「寫兩次信來要,確實太窮了」。二斤許與湯萬宇,託張為炯轉要,也太窮了。三斤許與魏家,此外,不擬送人。自1961年1月4日請人殺豬以來,連天大吃豬裡物,大家歡喜。


送了三斤肉的魏家,是與李劼人私人關係特別好的魏時珍,川大教授,留德數學博士,國內介紹愛因斯坦相對論第一人。1月5日收到三斤肉,1月6日魏時珍寫了一封信,表達感激之情:「劼人老兄!惠賜鮮肉,已奉到。感謝之至。諸葛武侯有云:君子之交,溫不增華,寒不改葉,古今能有幾人?如兄者,可以常之矣。」


1月14日,魏時珍將肉醃起,掛在簷下曬太陽,越看越覺得肥膩可口,便有寫一封信給李劼人:「所賜鮮肉,今尚未吃,已醃起,醃好再吃!今日曬出,見其膘甚厚,不禁雀躍。未吃如此肥肉已久故也!」


李劼人1891年生於四川成都,祖籍湖北黃陂,中國現代具有世界影響的文學大師之一,也是中國現代重要的法國文學翻譯家,知名社會活動家、實業家,建國後曾任成都市副市長。代表作有《死水微瀾》《暴風雨前》和《大波》。另外發表各種著譯作品幾百萬字。1962去世後,所藏古籍線裝書2萬餘冊悉數贈與四川省圖書館。


我的家鄉不流行醃臘肉,逢年過節最勾魂的只有肉臊子!


不論教書的還是殺豬的,過了臘八都要思考前槽還是後丘,裡脊或是五花的命題。


與別處不同,對待年豬肉西府人沒有處理方法上的糾結。熘炒燴燉全不用,肉臊子只有一種獨特的做法:燷(Lan)。只有硬柴支在灶下,臊子燣在鍋裡,年的味道才醇正。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下雪可以讀書,過年必須殺豬。


但是讀書用功不必非在下雪過年,容易耽誤了殺豬吃肉。

 

一代偉人毛澤東青年時期在長沙求學時曾寫過一幅自勉聯:「貴有恆,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教育我們讀書貴在平時。何況讀書境界有高下之分,點燈熬油式樣最足的不一定就是「學懂、弄通、做實」最好的。


張潮這個人放在現在就是個「裝逼犯」,他還有一句談讀書的句子流傳很廣:「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他自己刻書印書,是個出版商,要是那時有朋友圈,肯定也是雞湯高手。


吳從先好點。書上說他畢生博覽群書,醉心著述。他的朋友吳逵雲說他「重視一諾,輕揮千金,世以俠名之;而不善視生產,不屑爭便徑,不解作深機,世又以痴目之。」(《小窗清紀·序》)此等人的書可以讀,不在過年時候讀。


左宗棠有副廣為人知的述志對聯:「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破萬卷,神交古人。」非常符合經邦濟世、平定陝甘、收復新疆、中興名臣的軍事家、政治家人設。但是我覺得長沙市博物館收藏他的另一副對聯似乎更接近這位「太子太保一等恪靖伯加一等輕車都尉」的內心:「一室莊嚴妻子佛;四時經濟米鹽花。」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文襄公以一介布衣興辦楚軍,肅清東南、平定西北,出將入相,學問事功自不待言。但是年關將至的隆冬時節,關心應該不是「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也得勞神扯幾尺花布,給老婆孩子縫件新衣,買幾斤豬肉,該燻得燻,該醃的醃,花生瓜子菜米油鹽各色年貨都得備上幾樣,丈母娘小舅子都是要走動走動的……


天氣預報說雪還得下幾天,我準備去買回家的票了!


來源 | 長沙圖書館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文字 | 龍大

編輯 | 原子蛋

本號由湖南金州律師事務所提供常年法律顧問服務


路線二:乘2路、357路、111路至北辰時代廣場站

相關焦點

  • 清朝人過年如何殺豬?點香燒紙更敬畏生命
    俗話說:「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在中國殺年豬的習俗由來已久。記得小時候家裡窮,只有在過年的時候才能割10斤肉,過上一段天天有肉吃的美好時光。可能很多人都有個疑問古代人們物資貧乏,那他們過年怎麼殺豬的,和現在一樣嗎?
  • 「殺豬過年」的習俗會結束嗎?
    可以說每一天都有該幹的事情,比如二十四就是掃塵日,二十六就是殺豬割肉的日子,俗話說:「臘月二十六 ,殺豬割年肉」,但是現在網上流傳不允許殺豬了,最高可罰款一萬元,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在農村,一般臘月二十六都是逢集的日子,平時蕭條的小鎮在這一天也會熱鬧起來,村民們也都會前去購買年貨。
  • 【多圖+視頻】城裡人過年花天酒地,彝族人殺豬吃坨坨肉才算過年......
    過年啦,殺豬啦,蕨葉燃燒的火焰如同申果鄉豐收村貧困戶們紅紅火火的新生活,這是他們從交通不便的偏遠山區搬進安置點過的第3個彝族年。燒火、提水、拔毛……一家團聚殺豬的場景好不熱鬧,越西縣保安鄉歡度彝族年的帷幕就此拉開。三岔河鄉三河村村民吉列日呷看著自家的新房,臉上掛滿了笑容。
  • 過年了過年了過年了_媒體_澎湃新聞-The Paper
    過年了過年了過年了 2021-01-07 13: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年文化】臘月二十六 ,殺豬割年肉
    民間諺語稱:「臘月二十六 ,殺豬割年肉」,說的是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
  • 2020最神奇的一天,3個城市同時下雪,網友:回家過年大雪相送!
    2020最神奇的一天,3個城市同時下雪!1、南京下雪標籤:2019年12月15日,榮登年度中國城市品牌前10強。南京,簡稱「寧」,古稱金陵、建康,這是是中國東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也是長三角及華東的特大城市。
  • 在農村專門殺豬殺牛為何越來越窮了?以前可是十分吃香的職業
    這其中就包括在農村專門靠殺豬殺牛維生的人,現在要麼都已轉業,要麼都是變得越來越窮,這又是為什麼呢?首先,因為一些農村在在殺豬殺牛上一直用的是傳統的手藝,而面對時代的進步,出現了很多的工廠,有著一系列的的產業鏈,流水線的大機器,只需要少量的人工便可以完成大量的工作量。於是這些工廠就實現了低人工,高效率的產業鏈,已作為以後長遠發展,雖然投資高,但是利益也是很可觀。
  • 《啟點戰報》:二狗殺豬過年,BooM√狗爹小死亡百發百中,RNG牛逼!紫禁城拿下174聯武神壇冠軍!
    殺豬過年!紫禁城拿下2021年首個武神壇冠軍!
  • 貴州遵義:萬物皆有靈,農人殺豬,狗狗卻衝過去叼走了屠刀
    有網友惡狠狠地說「今年過年不吃豬肉,改吃狗肉!」生活在農村的朋友都知道,每當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殺過年豬,寓意過一個肥年。這項傳統在我國流傳了很久,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被消磨掉。不同於城市裡屠宰場用電將豬電死,農村殺豬要熱鬧得多。
  • 曾子殺豬——一個好笑的古代故事
    在育兒故事裡面有一則曾子殺豬的故事。說的是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她兒子哭著要去,曾子的妻子就哄孩子說,你先回去,等我回來之後為你殺一頭豬。等曾子的妻子回來之後,看到曾子正抓著一頭豬,要把它殺掉。曾子的妻子說,我只是和孩子鬧著玩的,你怎麼能當真呢?
  • 今日大寒,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
    民間諺語稱:「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說的是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 將「割年肉」放入年謠,是因為農耕社會經濟不發達,人們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年節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稱為「年肉」。
  • 《煙雨江湖》怎麼殺豬 殺豬玩法技巧教學
    殺豬是個使用頻率很高的詞,小編在劍網三,夢幻西遊裡都遇到過殺豬的任務,其實煙雨江湖也有殺豬的任務。雖然在煙雨江湖裡老是聽到有人說殺豬殺豬,但其實很多人都沒有殺過豬,這是為什麼呢?難... 煙雨江湖殺豬怎麼玩?
  • 農村是怎麼殺豬的?滿足你的好奇心,原來過程這麼牛
    導讀:農村是怎麼殺豬的?滿足你的好奇心,原來過程這麼牛!記得小時候家裡窮,想要吃新鮮的豬肉,只能等到殺豬的時候,感覺像是寄託了,我們這些農村小孩特別的願望。但是現在還有多少人都記得農村殺豬的場景,今天就帶大家回憶一下。
  • 雲南過年習俗和飲食
    雲南氣候獨特,方言不同,飲食豐富,過年過節的風俗也有自己的特色。下面跟小編一起了解雲南習俗和飲食。 雲南過年習俗貼對聯雲南過年時與漢族一樣也要貼對聯。但那"對聯"是紅紙剪成的各種圖案。不僅"書寫"方式不同,連貼的方式也別具一格。
  • 農家大事:殺豬-殺豬菜
    「去,一會到你後院三大爺、東頭四舅家跑一趟,告訴他們明天咱家殺豬。」每年一到這時候,我的嘴角都會笑的咧到耳根子。殺豬菜,多少東北孩子的最愛。「小孩小孩你別哭,過了臘月就殺豬;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殺年豬在很大程度上宣告新的一年即將開始了。
  • 【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新年紅紅火火
    從臘月二十六開始,豐盛的年夜飯就要陸續「出鍋」了。人們上街置辦著過年的貨物,乾鮮果品、大魚大肉,都是人們集中採購的目標。燉鍋肉,對於舊時的窮苦人來說絕對是一種奢侈的願望,但是在過年的時候願望終於實現了。燉大肉,昔日香飄一條胡同,如今香飄整棟樓房。聞著誘人的香味,就算是肚裡不缺油水的人,也準能掉下一串哈喇子,挑塊兒瘦的就酒,揀塊兒肥的解饞,一鍋燉肉便是人們心中最樸實的年夜飯,與山珍海味比起來更過癮、更實惠,吃來吃去也沒有膩的感覺。
  • 過年米粿
    看到電視上的北方人過年煮水餃,村人是不屑一顧的:那東西,好小啊!一點過年的氣派都沒有呢,不如俺村的米粿大。
  • 陝北的年事:從殺豬開始 做年茶飯是重頭戲
    陝北的年事:從殺豬開始 做年茶飯是重頭戲 >  陝北的年事是從殺豬開始的。
  • 年關殺豬,為何村裡老人說:不能殺五個爪的豬?有道理嗎?
    在我小時候,村裡誰家殺豬宰羊,幾乎都要經過他的手,有他操刀解決,乾淨利索。老話說的:「夜路走多了,難免會遇到鬼」。大爺殺了那麼多年豬,從他年輕的時候接手村裡老屠夫的殺豬技能開始,到他「金盆洗手」退出屠夫的江湖,少說有三十多年時間。在他殺豬的江湖裡,第一次遇到五爪「金豬」,也是心裡打哆嗦。
  • 殺豬殺出「怪物」:這個毛球是啥!
    殺豬時,竟然意外地在豬肚子裡發現了一個不明物體。村裡人看到之後連連稱奇,都說這東西可能就是名貴的「豬砂」,也許能賣上大價錢。1月12日下午,包女士給記者打來電話,語氣中帶著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