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會是世界盛事,四年才舉辦一屆,到時候全世界的運動員都會聚集在舉辦國參加運動賽事,為祖國爭光,而奧運會的舉辦地也會被全世界矚目,對很多國家來說,舉辦奧運會無疑是向全世界宣傳自己的國家的最好機會,所以每個國家都會很努力的申辦。
奧運會作為一場世界性的賽事,舉辦國要是沒有一定的經濟實力是無法舉辦成功的,所以奧運會的申辦國家一般都是經濟實力比較強的,每一屆奧運會舉辦的時候,不但各國運動員會到達舉辦城市,很多喜歡看體育賽事的普通人也會不遠萬裡到達那裡,但是有一屆奧運會卻比較尷尬,東道主花了90億準備這場賽事,卻有63個國家都沒來參加,連中國都包括在內,它就是1980年的莫斯科奧運會。
這樣重大的賽事有這麼多國家不參加,還是非常少見的。除了去年的東京奧運會因為疫情原因取消之外,發生這樣的情況還是第一次,但是歸根結底,這些都是當時的蘇聯自己造成的,因為蘇聯在奧運會舉辦的前一年,也就是1979年,對阿富汗發動了侵略戰爭
二戰結束以後,美國和蘇聯這兩個世界上的超級大國一直處於冷戰狀態,蘇聯可能是急於表現自己在世界上的地位,在阿富汗國內發生政變以後,插手了阿富汗內政,從而導致了阿富汗人民的抵制,爆發了戰爭。戰爭的結果也可想而知,當時的蘇聯太強大了,無論從哪個方面,阿富汗都無法抗衡蘇聯,所以很快就屈服在蘇聯的淫威之下,阿富汗也變成了蘇聯的殖民國
蘇聯發動戰爭的目的達到了,但是卻遭到了全世界很多國家的抵制,因為這是一場非正義戰爭,是損害別國主權的行為。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剛剛過去30多年,戰爭造成的傷害還影響著很多國家,蘇聯這麼做揭開了很多受二戰傷害的國家的傷疤,也破壞剛剛恢復和平的世界,美國率先抵制蘇聯的行為,並公開聲明不會參加莫斯科奧運會,各國也紛紛相應,其中就包括中國
中國作為二戰的主戰場,受到的戰爭傷害就不用小編多說了,大家都非常明白,所以我們更能深切的體會到阿富汗人民當時所處的境遇,即使蘇聯當時和中國處於同盟國的狀態,蘇聯也確實幫了中國很多,為了支持世界和平,中國還是毅然決然地站到了抵制的隊伍當中
據說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舉辦當天,僅有80個國家參加此次奧運會,還都是一些規模比較小的國家,派出的運動員也很少,據說當天各國趕來的記者數量都比運動員的數量要多,因為對於記者們來說,這是一個絕佳的報導素材。此次奧運會的比賽價值也大大縮水,蘇聯耗資90多億,花大價錢打造的打造了這場奧運會,本來想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實力,卻慘遭打臉,這就是不尊重和平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