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山沙漠之夜》
——隱修導師談(耶穌禱文)
盧 德 編譯
〈耶穌禱文〉的果實(五)
尼古拉·卡瓦西拉(Nikolaos Kavasilas)生動地分析了此一情況。他說,人乃是按照天主的肖像而受造。在亞當裡而的天主肖像,即是一面明鏡,天主的神光透過它反照在本性(nature)上。只要鏡子不破,所有的本性都為之照亮。然而,一旦鏡子打破、碎裂了,所有的受造物便全跌落深深的黑暗之中。於是,所有的本性便轉而背叛人,也不再認識他了,更不願意將其果實給他。為此,人只得在痛苦與辛勞中維持生存。連動物都怕他,而且變得具有攻擊性。
不過,當人接受到基督的恩寵,靈魂的所有能力便得以整合。他是天主的肖像和樣式。他成為一面鏡子,一道聖寵照射下來之光,甚至照向他非理性的本質。如今,動物認識他、服從他,而且尊敬他。
有許多案例記載著,苦修的隱士與熊和野獸等,結伴生活在一起。他飼養牠們,牠們也給予回報,從而藉由〈耶穌禱文〉得著聖寵,他再度成為大自然之王,甚至於提升至比亞當更高的地位。
根據諸聖教父的教導,亞當作為天主的肖像,仍必須藉由順服達到天主的樣式。他處於靈能的光照階段,而且必須達到天主化(theosis)。因而苦修者盡其可能地,透過聖寵達致『天主的樣式』(亦即『天主化』),但卻無法進入天主的本質之中。他分享了天主的非受造能源。我就從最近的一次會談中,提供你認清本性這一部分的一個實例。當我永遠懷念的導師正在誦念〈耶穌禱文〉的時候,野鳥會飛到他的獨修小屋的窗戶上,敲啄玻璃窗。有人會以為這是魔鬼阻擾他祈禱的活動。但事實上,卻是野鳥受到靈修導師的祈禱所吸引!』
「神父,你已經引導我穿越過圓滿的各種階段,抵達了屬靈生命的終點(end)了。人有能力可以作王了……」
他微微一笑。
「還有七個更高的階段呢!經過我先前說過的大爭戰之後,祈禱戰將有可能被引入出神的境界中,也就是進到天主氛圍的疑迷境界中,並進入新耶路撒冷---新的應許之地中。靈能在欣喜若狂的境界中被佔據了,並沉思於非受造光之中。
在耶穌顯聖容節當日的晚禱中,我們唱道:『當被揀選的門徒在山上,看見你那如洪水般的神光傾注下來時,沒有起始的基督,以及你那無人可及的神聖,便陷入了出神忘我的境界之中。』人的出神與天主的氛圍,二者相連一起。
我們說出神之境,不是指某些靜態的事物,而是指天主的臨在與靈修的活動;並非不活動或死亡,而是在天主裡的生命。諸聖教父認為,當人在誦念《耶穌禱文》期間,被引入天主神光的痴迷境界中時,他會停止用嘴唇祈禱,而保持嘴、舌的靜默,心也全然沉靜了。而後,祈禱戰將在大博爾山之神光的氛圍中,欣喜若狂。他領受到了天主的非受造之能。
門徒們所看見的,是同樣的大博爾山神光;是天主永恆的國度。按照聖額我略,巴拉馬的教導,這神光是『即將到來之世代的榮美』、『未來至善的實存』、『最完美的天主氛圍』,以及『天糧』。那些配見非受造神光的人,是新約時代的眾先知。正如舊約時代的眾先知可以跨越時間看見基督道成肉身的首度降臨一般,同樣的,那些默想天主神光的人,也可以跨越時間,並得見基督在天國裡的榮耀。」
他沉默了一會,深深吸了一口氣,繼續說。
「天主神光佔據了他所有的一切,甚至於他的小屋也因著基督的臨在而閃耀,使他享受著『清醒冷靜的酒醉狀態』。他看見了不可見的天主。號稱新神學家的聖西默盎說:『天主是光,他的氛圍也是光。』
根據號稱神學家護衛者的聖額我略。巴拉馬所說,修道人在那時刻看見的天主神光,是一『充滿喜悅的神聖異象』。屈梭凱法洛的馬凱裡(Makarios theChrysokephalos)也描述這異象說:
『還有什麼比得上與基督有親密的共融更美好的呢?還有什麼比祂神聖的榮耀更寶貴的呢?沒有任何東西比這光更甜蜜,透過它,所有天使和人在光照的序列下,都明亮了起來。沒有任何事比我們生活於斯、活動於斯、擁有我們的實存的今生更可愛。沒有任何東西比永遠的道成肉身之美更為甘甜;沒有任何東西比永遠的喜樂更令人歡欣;沒有任何東西比永恆的喜樂、尊貴和無限的天福更珍貴。』
換句話說,歡欣喜樂是無窮無盡的。這些對於聖言的描述實在真是偉大。所以號稱新神學家的聖西默盎會如此地描述……」
於是,他拿起手裡的其中一本書,開始誦讀:
「我坐在床上,脫身今世之外
在我的鬥室之內,我看見
世界之外的祂出現在我面前,
我看見祂,和祂談話;我敢說我愛祂,
祂也愛我,
我吃,唯有天主的氛圍能餵養我;
我越升至天,與祂結合,
我確知此事真實無疑;
因而我置身何處,我不知道。
我知道堅定不移的祂,降了下來,
我知道不可見的祂,向我顯現了,
我知道不見的祂,向我顯現了,
我知道和一切受造物有別的祂,
在祂內接受了我,將我藏入祂懷中;
於是我脫身世外,
我原為世上必朽的、微小的,
卻看見的創造主在我裡面,
我知道我將永不死,因為我擁有永生,
因為生命的一切在我內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