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史蒂芬·馬布裡馬布裡加盟CBA,算是給CBA的外援引進計劃打開了一扇大門,之前雖然CBA有外援加盟,但是海外對於CBA的了解並不多,僅僅是知道名字,而在馬布裡在CBA聯賽打出名堂之後,越來越多的在NBA聯盟打過的和在NBA大門之外徘徊的球員加盟了CBA。
這裡面最著名的有阿龍·布魯克斯,他是在2011-12賽季加盟的CBA,那個賽季他幫助廣東宏遠隊打進了總決賽,我還記得那年奧尼爾的節目有一個問題是阿龍·布魯克斯現在在哪裡打球,所有嘉賓都模稜兩可,有的說是在海外,也有說中國聯賽,了解最清楚的也不過才說出了CBA這個名字,但是奧尼爾掛著詭異的笑容,在題板上寫下了四個大字:廣東宏遠。馬布裡是09-10賽季加盟的CBA,他是在11-12賽季拿下的CBA總冠軍,總決賽對手正好是廣東宏遠,我還記得那會兒CBA的總決賽MVP獎還不能頒發給外援,所以FMVP的獎盃給到的是北京隊的李學林。但在隨後的日子裡,馬布裡帶領北京隊拿到了三枚總冠軍戒指,自己也拿到了14-15賽季的總決賽MVP。
2、jr·史密斯和麥可·比斯利這兩位跟老馬在CBA的輝煌經歷不同,他們就是來CBA刷一刷得分的,JR·史密斯加盟的那年也是11-12賽季,那個賽季NBA聯盟停擺,JR·史密斯無事可做,便加盟了浙江稠州銀行。那個賽季的浙江稠州銀行基本上就是JR·史密斯的個人得分秀,他場均砍下34.4分,並且還有單場60+的壯舉。得60分的那場比賽是因為JR·史密斯在賽前跟隊友打了賭,如果他能夠得到60分,他就可以要求隊友們做一件事,賽後他便剃光了隊友的頭髮。雖然CBA是職業聯賽,但是在JR·史密斯的眼裡,或許只是一個他保持經濟狀態的地方,所以有點兒戲;而麥可·比斯利則是在NBA無球可打之後,無奈才加入了CBA,14-15賽季他在上海,場均28.9分,15-16賽季在山東,場均31.1分。上個賽季,他中途加盟廣東,跟隨球隊奪得了總冠軍。
他是2008年的榜眼秀,持球單打能力極其出色,但也沒有強到在NBA賽場可以憑藉一己之力剿滅對手的地步,為人獨來獨往,場外生活也比較隨性,打著打著,在NBA就無法生存了。如果他的單打能力再強一點,或者是他更在乎團隊一點,或許CBA賽場上就看不到他的身影了。3、安德雷·布拉切其實布拉切的出名還是到了CBA之後,他第一個賽季就場均砍下了31.8分,作為內線球員他在進攻端簡直無所不能,持球強攻、背打甚至是背後運球過人,一整套行雲流水,這也是他得享大名的原因。但是在NBA聯盟,他作為奇才隊的首發大前,從未幫助球隊取得過更好的成績,進攻端固然有一些實力,但NBA聯盟的大前,哪一個是進攻端沒有實力的,他的防守在NBA的時候就形如紙糊,到了CBA聯盟,他也沒能改進。
他在國內的名氣很大,主要的原因出了他自身的進攻實力之外,還有他被菲律賓歸化,成為菲律賓的頭號歸化球員的事情,總之這人是名氣大於實力,並且作為職業球員並不夠自律。簡單點說,吃天賦飯,喜歡進攻,僅此而已。4、路易斯·斯科拉。我想「鑽石」路易斯·斯科拉最後悔的事情就是加盟CBA,17-18賽季,他加盟山西汾酒集團,場均砍下27.7分,相對於最近這兩三年外援們的瘋狂得分,他這份成績並不出彩,由此也被球隊所詬病,認為他老化了,不能帶領球隊取得成功。當然,這都是偏見,斯科拉是老了,但如果在一個成熟的運轉良好的團隊裡面,他依然是最出色的之一,今年的男籃世界盃他在阿根廷隊的表現就證明了這一點。
不是斯科拉不行,實在是我們的CBA聯賽最近幾年太看重外援的個人強攻得分的水準了。他在NBA的日子一直都是藍領型球員,如果不是在火箭趕上姚明時期,其實在咱們國內他不會取得現今這麼大的名聲,多虧這一屆男籃世界盃是在咱們國家舉辦,不然我們還真的全都以為斯科拉已經老得打不了球了。總之,斯科拉的經歷也讓我們看出了一些CBA聯賽外援制度的弊端,我想雖然斯科拉加盟CBA對於他自己而言並不算好事,但是對於我們而言,斯科拉的前車之鑑或許對於咱們聯賽的外援制度會有一些衝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