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覽廣州國立中山大學,探尋眾多古老美式建築,仿佛穿越時空

2020-12-15 途酷之旅

羊城廣州是個歷史文化名城,來廣州旅遊必然要到一些歷史文化濃厚的地方,廣州中山大學就是這樣一個地方。

百年中大

中山大學,簡稱「中大」,是孫中山先生在1924年親手創立,其前身是「國立廣東大學」,這個「國立廣東大學」其實是整合了當時已有的好幾所學校而成的,而現在中山大學南校區所在的這個地方,就是當年嶺南大學所在地。至今已經歷經100多年的風雨。

「博學、審問、慎思、明辨 、篤行」的校訓就是孫中山先生親筆題寫的。孫中山先生逝世後,學校於1926年定名為「國立中山大學」。

中山大學在廣東有好幾個校區,這次我遊覽的是南校區,也是中山大學最具代表性最有歷史內涵的校區,它位於廣州市海珠區新港西路和中大碼頭之間,北臨珠江岸邊。

來到中山大學優美的校園走一走,體驗名校氣息,感受深厚的歷史文化,有一種穿越時空的錯覺。

「國立中山大學」牌坊

這個古色古香、莊嚴大氣的牌坊是中山大學的地標建築之一:「國立中山大學」牌坊,據說這裡看到的這個牌坊並不是最早的那個牌坊,是2001年建的仿製品,最早的那個牌坊其本尊目前是在廣州市五山路附近,歷史就是這麼有意思,不知是不是真的,有知道的網友可以留言說一說。算起來這樣同款的牌坊一共有三個,廣州大學城新校區也做了一個一樣的牌坊。

懷士堂

這是中山大學南樣金黃色中軸線的地標性建築之一「懷士堂」,也叫「小禮堂」,據說當時這裡還叫嶺南大學,這個建築是由美國裡夫蘭州的華納和史懷士公司的總裁安布史懷士出資修建的,從1915年開始動工,到1916年落成,所以這個建築因此得名:「懷士堂」。

懷士堂是一座典型美式建築,紅磚牆,青瓦頂,還有地下室,底下是石頭基座。相信每個中大學子畢業都有在這裡拍照留念。

下面這張老相片是1921年4月5日拍的,這兩張相差一百多年的相片放在一起看,這種時空交錯的感覺真的很特別,一百年的風風雨雨,一百年的鬥轉星移,當年植下的小樹,現在已是參天大樹,枝繁葉茂。

孫中山雕塑

看到這個孫中山先生的雕塑讓我想起了一個故事,傳說,這個雕塑和廣州紀念堂的雕塑是同款,當年建造中山紀念堂時,雕塑的基座已經做好,但是由於經費的原因,雕塑沒有建造,於是就把中山大學的這個雕塑借到中山紀念堂那裡擺放,但是因為中山大學這個雕塑的尺寸相對比較小,中山紀念堂的那個基座比較大,非常不協調,後來不久就歸還了,再後來中山紀念堂才重新建了一個大雕塑。

乙丑進士牌坊

這個乙丑進士牌坊應該是中山大學校園裡最古老的建築了,從相片上可以明顯看到牌坊主體的材質顏色有明顯不同,它其實是在1999年用大部分原有材料重建,相機上看到顏色比較深的部分應該就是原本的材料,顏色比較白的部分應該是後來補的。

這個牌坊原本是在解放中路的,一共有五座同款牌坊,後來因為城市發展要拓寬馬路,要將這五座牌坊遷到風景區,當時的嶺南大學就負責這一座牌坊遷移,後來因為歷史原因被毀壞,但大部分原材料都有保留下來。

眾多古老建築

作為一所百年名校,校園自然少不了眾多的古老建築,這些古老的教學樓和辦公樓都是當年建設的,不少建築至今還要使用中,這些建築風格都是當年青瓦紅磚牆的建築風格,具體那個時代鮮明的特色和年代美感。這些是遊覽中山大學的一大看點。

像這樣的老建築在中山大學非常多,非常值得過來感受歷史的氣息。

優美的校園

除了及具年代感的老建築外,中山大學的校園綠化也是非常直得一看的。

每天走在這樣的綠樹成蔭校道去上課,是一件多麼愜意的事情。

總的來說,中山大學南校區是一個非常值得來遊覽的地方,喜歡歷史人文氣息的驢友不要錯過哦。

相關焦點

  • 暢遊國立中山大學,中華文化氣息濃厚
    導語:暢遊國立中山大學,中華文化氣息濃厚好久不見~久違的日子裡,這幾天,奔赴廣州,與羊城的幾間大學來了一場約會,國立中山大學。步入中大,一陣香樟樹的濃鬱滑過鼻腔,濃鬱但不濃烈,淡雅怡人,這是中大的歡迎儀式,平靜而真摯。沿路向前走,一路上有著歷史烙印的紅磚綠瓦盡收眼底,每一個角落,每一棟樓房,每一塊牌匾,都有著滿肚子的故事,要向你細訴。
  • 抗戰時期國立中山大學在羅定
    國立中山大學辦學舊址牌匾保存力量支持持久抗戰 中大輾轉西遷羅定1938年10月,日本侵略軍逼近廣州。為保存力量,支持民族持久抗戰,國立中山大學以及廣州的一些高校和中學,紛紛計劃遷徙。當時廣東有兩個後方,一是韶關(曲江)地區,二是西部的羅定。日本侵略軍當時已進入湖南,而韶關與湖南接壤,日軍隨時可以從湖南進入韶關,為穩妥起見,國立中山大學選擇深入內陸的羅定盤地作為遷徙安置地。
  • 走進高雄中山大學 探尋兩岸中大的特殊情緣
    南方日報記者 王輝 攝  「淡淡的三月天,杜鵑花開在山坡上……」12日晚,中山大學90周年校慶交響音樂會在康樂園中區草坪奏響,抗戰名曲《杜鵑花》仿佛讓人回到烽火連天的七十多年前。交響樂的演奏者分別來自兩岸中山大學的學生樂團,因為共同的校慶日,他們跨越海峽,共奏一曲。
  • 走近羅定丨抗戰時期,國立中山大學在羅定設校
    日前,記者在羅定市社科聯主席蘇智勳,羅定傑出鄉賢、中山大學教授彭綺文的引導下,走訪當時國立中山大學辦學舊址,尋覓當年師生生活、學習的痕跡。羅定學宮幾經修繕保存良好,牖明學校現被用作廠房,昔日國立中山大學校長鄒魯居住過的雲龍書院已成為私人房屋,當年國立中山大學學者的風採已難覓。
  • 國立中山大學,號稱臺灣第一觀光學府!
    國立中山大學,位於臺灣高雄市西子灣。1924年與黃埔軍校在廣州同期創校。因兩岸分治,1980年在高雄完成在臺復校,現為臺教育部門邁向頂尖大學計劃5年500億補助的研究型大學之一。同時國立中山大學也是臺灣歐洲聯盟中心、臺灣綜合大學系統等大學聯盟成員。
  • 聽這些老建築,講一段穿越時空的上海故事!「魔都老建築短視頻大賽...
    聽這些老建築,講一段穿越時空的上海故事!「魔都老建築短視頻大賽」圓滿落幕!讓我們一起跟隨這些視頻,感受音樂般和諧的建築設計,推開塵封的記憶,去探尋那些驚豔了時光的歷史記憶↓回憶,驚豔了時光「我是你的曾祖母,你可能永遠也不會記得我。看著你我就想起了自己走過的一生。」
  • 南京「最神秘」的小鎮,隱藏在地底下,仿佛穿越到民國時空
    南京博物院佔地200畝,作為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入場不需要票,憑身份證免費參觀, 南京博物院除了珍藏著很多珍貴的文物外,博物院藝術館東側的地下還有神秘的城市,進入其中,就像穿越了民國的時空一樣,這個地方是南京博物院的民國館,這裡民國的建築場景實際上復原了,走在其中,仿佛真的渡過了那個遙遠的時代, 民國館的規模非常大,由一條幹線道路和幾十條縱橫交錯的街道構成,街道兩旁有各種各樣的商店
  • 烽火弦歌·走進雲浮華南研學基地② | 抗戰時期國立中山大學在羅定
    國立中山大學辦學舊址牌匾保存力量支持持久抗戰中大輾轉西遷羅定1938年10月,日本侵略軍逼近廣州。為保存力量,支持民族持久抗戰,國立中山大學以及廣州的一些高校和中學,紛紛計劃遷徙。當時廣東有兩個後方,一是韶關(曲江)地區,二是西部的羅定。日本侵略軍當時已進入湖南,而韶關與湖南接壤,日軍隨時可以從湖南進入韶關,為穩妥起見,國立中山大學選擇深入內陸的羅定盤地作為遷徙安置地。
  • 曾經的頂尖大學之國立第五中山大學
    如果說河南大學,你肯定不會認為這是一所名校,但是如果說國立第五中山大學,你一定會感受到其底蘊非凡!中國當年有六所國立中山大學,其中國立第一中山大學,也就是現如今廣東省的中山大學,實力雄厚,經常位居全國十大名校之列。
  • 國立中山大學:是一塊風水寶地,背山靠海,非常漂亮
    高雄全年長夏無冬,一派熱帶風光,是一座美麗的海港城市,每年都會有很多的遊客來高雄旅遊,高雄的旅遊資源豐富,像是西子灣風景區、旗津半島等都是高雄非常著名的景點,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就是國立中山大學。國立中山大學座落於西子灣風景區內,東鄰壽山,北倚柴山、西為臺灣海峽、南邊則是高雄港,地理位置十分優渥,前身為於1924年改制的廣東大學,國民政府遷來臺灣後於1980年在西子灣成立國立中山大學籌備處,並以孫中山先生誕辰日(11月12日)為校慶。
  • 中山影視城是中國十大影視基地之一,風景秀麗,是一次穿越旅行
    其中有辛亥革命歷史圖片展覽館、中山艦歷史展覽館、電視劇《孫中山》劇照展覽館、中山近代名人故居、中山陵、黃埔軍校、南京總統府辦公室、上海孫中山故居、廣州廖仲愷故居、廣州何香凝故居、廣州起義總部舊址等二十餘處景點。美式景觀包括反映美國城市特色的紐約大街、美國西部鄉鎮特色的街道、美國華人社區三部分。
  • 中國曾有過五所國立中山大學,如今四所是985名牌大學,一所衰落
    很多人可能都知道今天的廣州有一所非常知名的大學,叫做中山大學,它是一所985211高校,也是華南地區最優秀的高校。但事實上,在民國時期,還曾有過其他的國立中山大學,而且還不止一所,今天我們就來介紹國立的中山大學。聽到這可能大家感覺有點彆扭,什麼叫國立的中山大學?
  • 歷史證明,1946年開辦的石牌郵局是中山大學校園專用郵局!
    1945年抗戰勝利後,1945年9月中國軍隊開始接防廣州,也包括接防中大校園,師生們陸續返回廣州石牌校址。抗戰時中大校舍為日軍佔駐,備遭破壞。廣州光復後,1945年12月教育部任命王星拱為中山大學校長,王接任後除下令修復校舍、添置設備和圖書資料之外,還增設服務建築如電話所、郵局等。
  • 歷史上大名鼎鼎的五所「國立中山大學」,你知道幾所?
    「國立中山大學」是我們國家曾在民國時期於全國創立的五所中山大學,我們現在的很對同學只知道有一所中山大學位於廣東省,很少知道原來我們國家在歷史上曾經在不同的地方建立了五所不同的中山大學啊!它們的名字分別被叫做國立第一中山大學、國立第二中山大學、國立第三中山大學等等依次排序下去。
  • 他們,用文創穿越時空,讓粵北華南教育歷史與現今對話
    「1938年廣州告急,杜定友隨即發動全體員工,把書架、桌子、板凳、黑板都拆了改造為木箱,最終裝出299箱,搶救出5萬多冊圖書。木箱圖書館成為了移動的圖書館,在坪石樂昌為學子重燃教育薪火。以木箱圖書館為設計原型的便籤紙,成為這系列設計的一大亮點。」 嶺南農房改建成公共空間效果如何?
  • 兩岸中山大學加強合作共同傳承「中山精神」
    同根並蒂好相攀——兩岸中山大學加強合作共同傳承「中山精神」    一個在廣州珠江南岸,一個在高雄西子灣邊——在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之際,坐擁不同風景的兩岸中山大學迎來了共同的校慶日。  1924年,孫中山將廣州實行近代高等教育模式的多所學校整合,創立國立廣東大學,並親筆題寫校訓——「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孫中山逝世後,學校於1926年改名為國立中山大學,以感懷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  1979年,中山大學學術代表團出訪美國。改革開放之初的此次中國高校代表團出訪,獲得當時大量海外媒體報導,這些報導也在臺灣產生了影響。
  • 講真,這可能是混得最差的「國立中山大學」,沒有之一
    中山大學(來自網絡)很多人以為「中山大學」只有廣東的中山大學這麼一所,但事實上,我國曾經有五所「國立中山大學」,分別叫做國立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中山大學。武漢大學(來自校園官網)國立第一中山大學,即現在的中山大學,位於廣東省,也就只有這所大學,還保留著當年的名字,國立第二中山大學,發展歷史曲折複雜,最終合併成為了武漢大學的一部分,國立第三中山大學,原是在「求是書院」的基礎上建立起來
  • 廣州最好的5所大學,中山大學無爭議第一,華南農業大學排名意外
    中山大學辦學歷史:學校可追雖到1924年2月鄒魯接管廣東農業專門學校、廣東法科大學兩校之後合併組建國立廣東大學,。其後,廣東公立醫科大學、國立廣東法科學院、廣東省立勷勤大學工學院先後併入。1926年7月17日正式更名為「國立中山大學」,成為廣東最高學府。1953年院系調整中山大學工學院、農學院、醫學院、教育學院調出,組建華南工學院(現華南理工大學)、華南農學院(現華南農業大學)、華南醫學院(中山醫科大學)、華南師範學院(現華南師範大學)。
  • 穿越時空:現實中眾多穿越事件,撲朔迷離到底是真是假?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現實中的穿越時空事件(真實性未確定,並且假的可能性很大)。(本文又是沒有個人重點總結,大家慢慢看完。)穿越時空如果只是幻想,那麼關注度肯定沒有那麼高。畢竟一種只是創意的思路,人們只會憧憬,始終沒有辦法實現。然而現實卻總會有一些穿越時空的事情出現,這些事件給人們帶了「希望」,也一直為穿越時空帶來新的熱度。
  • 故紙·故地·故人——中山大學歷史學系校史粵東考察團在梅州
    考察團重走抗戰時期以中山大學為主,包括相關的廣東各大中院校東遷之路,不僅實地探尋了國立中山大學、廣東省立文理學院、私立廣州大學、私立中華文化學院、私立嶺南大學以及香港私立華南中學等學校在粵東的辦學舊址,還收集到一批珍貴的檔案文獻。在尋訪故地的過程中,在親歷者及其後人的回憶下,大家發現那些冷冰冰的文獻史料背後卻隱藏著一段段豐富鮮活、溫暖立體的歷史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