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廣州是個歷史文化名城,來廣州旅遊必然要到一些歷史文化濃厚的地方,廣州中山大學就是這樣一個地方。
百年中大
中山大學,簡稱「中大」,是孫中山先生在1924年親手創立,其前身是「國立廣東大學」,這個「國立廣東大學」其實是整合了當時已有的好幾所學校而成的,而現在中山大學南校區所在的這個地方,就是當年嶺南大學所在地。至今已經歷經100多年的風雨。
「博學、審問、慎思、明辨 、篤行」的校訓就是孫中山先生親筆題寫的。孫中山先生逝世後,學校於1926年定名為「國立中山大學」。
中山大學在廣東有好幾個校區,這次我遊覽的是南校區,也是中山大學最具代表性最有歷史內涵的校區,它位於廣州市海珠區新港西路和中大碼頭之間,北臨珠江岸邊。
來到中山大學優美的校園走一走,體驗名校氣息,感受深厚的歷史文化,有一種穿越時空的錯覺。
「國立中山大學」牌坊
這個古色古香、莊嚴大氣的牌坊是中山大學的地標建築之一:「國立中山大學」牌坊,據說這裡看到的這個牌坊並不是最早的那個牌坊,是2001年建的仿製品,最早的那個牌坊其本尊目前是在廣州市五山路附近,歷史就是這麼有意思,不知是不是真的,有知道的網友可以留言說一說。算起來這樣同款的牌坊一共有三個,廣州大學城新校區也做了一個一樣的牌坊。
懷士堂
這是中山大學南樣金黃色中軸線的地標性建築之一「懷士堂」,也叫「小禮堂」,據說當時這裡還叫嶺南大學,這個建築是由美國裡夫蘭州的華納和史懷士公司的總裁安布史懷士出資修建的,從1915年開始動工,到1916年落成,所以這個建築因此得名:「懷士堂」。
懷士堂是一座典型美式建築,紅磚牆,青瓦頂,還有地下室,底下是石頭基座。相信每個中大學子畢業都有在這裡拍照留念。
下面這張老相片是1921年4月5日拍的,這兩張相差一百多年的相片放在一起看,這種時空交錯的感覺真的很特別,一百年的風風雨雨,一百年的鬥轉星移,當年植下的小樹,現在已是參天大樹,枝繁葉茂。
孫中山雕塑
看到這個孫中山先生的雕塑讓我想起了一個故事,傳說,這個雕塑和廣州紀念堂的雕塑是同款,當年建造中山紀念堂時,雕塑的基座已經做好,但是由於經費的原因,雕塑沒有建造,於是就把中山大學的這個雕塑借到中山紀念堂那裡擺放,但是因為中山大學這個雕塑的尺寸相對比較小,中山紀念堂的那個基座比較大,非常不協調,後來不久就歸還了,再後來中山紀念堂才重新建了一個大雕塑。
乙丑進士牌坊
這個乙丑進士牌坊應該是中山大學校園裡最古老的建築了,從相片上可以明顯看到牌坊主體的材質顏色有明顯不同,它其實是在1999年用大部分原有材料重建,相機上看到顏色比較深的部分應該就是原本的材料,顏色比較白的部分應該是後來補的。
這個牌坊原本是在解放中路的,一共有五座同款牌坊,後來因為城市發展要拓寬馬路,要將這五座牌坊遷到風景區,當時的嶺南大學就負責這一座牌坊遷移,後來因為歷史原因被毀壞,但大部分原材料都有保留下來。
眾多古老建築
作為一所百年名校,校園自然少不了眾多的古老建築,這些古老的教學樓和辦公樓都是當年建設的,不少建築至今還要使用中,這些建築風格都是當年青瓦紅磚牆的建築風格,具體那個時代鮮明的特色和年代美感。這些是遊覽中山大學的一大看點。
像這樣的老建築在中山大學非常多,非常值得過來感受歷史的氣息。
優美的校園
除了及具年代感的老建築外,中山大學的校園綠化也是非常直得一看的。
每天走在這樣的綠樹成蔭校道去上課,是一件多麼愜意的事情。
總的來說,中山大學南校區是一個非常值得來遊覽的地方,喜歡歷史人文氣息的驢友不要錯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