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明年1月全面降準可能性較小,未來中期市場利率或穩中有降

2020-12-23 每日經濟新聞

12月15日,人民銀行公告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15日開展1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9500億元和7天期逆回購操作100億元,利率分別為2.95%和2.2%,同上期保持一致。

央行稱,以上公開市場操作充分滿足了金融機構需求,另外,本期的MLF操作含對12月7日和16日兩次MLF到期的續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本月兩次到期的MLF資金共計6000億元,此外,15日有600億元逆回購到期,當日實現流動性淨投放9000億元。同時,本月也是央行連續第五個月超量續作MLF,且利率也「按兵不動」。

中信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首席FICC分析師明明表示:「央行自8月份起就連續超額續作MLF,這與同業存單利率上行表徵的銀行負債壓力加大相對應。7月份起,同業存單利率便大幅上行,背後是低超儲率的背景下,壓降結構性存款、政府債券集中發行、財政支出節奏較慢等因素的綜合推動。」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MLF連續5個月超額續作,12月中期市場利率已現下行走勢,意味著5月以來的「緊貨幣」進程在年底全面告一段落。

新華社圖

MLF連續5月超量續作

今年的最後一個月,央行如期投來MLF,本期9500億元的投放量略超市場預期,同時,央行還開展了7天期逆回購操作100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對衝15日到期的600億元逆回購,15日實現淨投放9000億元,創單日投放量歷史新高。

此外,自8月以來央行已連續第五個月超額續作MLF,且淨投放量維持在3000億~4000億元之間,具體來看,8~12月淨MLF投放分別為3500億元、4000億元、3000億元、4000億元、3500億元。另外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11月30日央行打破常規意外向市場投來2000億元MLF。

而這是否與監管近期傳遞出的「穩貨幣」「穩槓桿」「把好總閘門」等信息相悖?

對此,明明表示,首先,15日是銀行繳準日疊加繳稅日,16日有3000億元的1年期MLF到期,此次MLF操作有緩解近日資金面趨緊的考慮,減少短期資金壓力對市場造成的衝擊。其次,今年8月以來,MLF操作始終保持超額續作,超額續作規模維持在3000億到4000億元。最後,年末超額續作MLF也為維護跨年流動性合理充裕,緩解年末資金面壓力。

王青也表示,超額續作的主要原因,在於銀行為完成今年壓降結構性存款任務,12月壓降規模要達到10650億,為年內最高水平,因此當月對同業存單等替代性穩定資金需求較高。可以看到,12月14日,國有行1年期同業存單發行利率在3.05%至3.08%之間,股份行1年期同業存單加權平均發行利率達到3.15%,均遠高於銀行通過1年期MLF向央行融資的成本。由此,本月銀行對MLF操作的需求較大,導致MLF連續5個月超額續作。

未來利率怎麼走?

值得注意的是,在MLF超量續作的同時,利率也相應維持在2.95%。

「自11月30日央行超常規開展2000元MLF操作以來,包括SHIBOR中長期品種、銀行同業存單發行利率在內的中期市場利率已出現趨勢性下行走勢。」王青表示,這意味著伴隨結構性存款壓降接近尾聲,加之央行近期在公開市場實施「收短放長」操作,中期市場利率上行勢頭正在受到遏制,已出現向MLF利率回歸態勢。根據第二季度及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引導國債收益率曲線、同業存單利率等市場利率圍繞MLF利率波動,是當前貨幣政策操作的重要目標之一。

而關於利率走勢,市場也存在不同的聲音。

明明則指出,9月份起,1年期AAA同業存單發行利率升至1年期MLF操作利率2.95%之上,提價趨勢一直延續至11月底。同業存單利率與MLF操作利率的明顯偏離,已經遠遠超出了央行二季度在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提出的同業存單利率圍繞MLF利率運行的規律,也會累及利率市場化進程和利率傳導機制的穩定性。而三季度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和一般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均有所上行,表明銀行負債端壓力已經傳導至貸款利率。

「在11月金融數據顯示信貸增速和社融增速均已啟動觸頂回落趨勢後,央行流動性投放維持MLF超額續作,狹義流動性偏松、廣義流動性偏弱的格局在未來一段時間仍將持續,目前長端利率或許還將承受經濟基本面回升、通脹短期上行的壓力帶來情緒壓制,但我們認為,目前市場對通脹的預期打得太滿,最後預期反轉的力度也會更大,長端利率未來的行情也會來得更快。」明明認為,隨著年底財政支出持續釋放資金、央行呵護資金面、銀行負債壓力有所緩解,短端利率仍然存在一定機會。

明年1月是否降準?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2019年1月和2020年1月,央行均根據當時經濟走勢及貨幣金融環境,實施了全面降準。那麼明年1月央行會延續這一政策嗎?

「2021年1月,央行再度實施全面降準的可能性較小。」王青分析認為,一方面,近期央行持續通過MLF操作向銀行體系注入中長期流動性,加之伴隨年底前銀行完成結構性存款壓降任務,未來一段時間中期市場利率或將穩中有降,對央行大規模注入中長期流動性需求相應下降。

他繼續表示,另一方面,春節前市場資金面趨緊,央行可通過加大逆回購操作規模、拉長期限等其他公開市場操作對衝;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全面降準會釋放較為強烈的貨幣寬鬆信號,與當前經濟形勢及政策目標不相符合。

「儘管不排除明年1月央行可能實施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動態考核,部分達標金融機構可享受一定幅度的存款準備金率優惠,但通過全面降準大規模釋放中長期資金的可能性不大。考慮到接下來幾個月政策利率調整的可能性也很小,未來一段時間貨幣政策將持續處於『觀察期』。」王青如是說。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央行開展5000億元MLF操作 1月全面降準可能性或較小
    本報記者 譚志娟 北京報導《中國經營報》記者從央行官網獲悉,1月15日,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央行開展5000億元1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含對1月15日MLF到期和1月25日TMLF到期的續做),中標利率為2.95%,與2020年12月持平。數據顯示,本月MLF到期規模3000億元,另有2405億元TMLF到期。
  • MLF連續5個月超額續做 業內人士:明年1月降準可能性小
    MLF連續5個月超額續做,明年1月降準可能性小MLF再次超額續做。12月15日,央行發布公告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當日開展95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含對12月7日和16日兩次MLF到期的續做)和100億元逆回購操作,充分滿足了金融機構需求。
  • MLF連續5個月超額續做,明年1月降準可能性小
    王青稱,這標誌著自5月以來的「緊貨幣」進程在年底全面告一段落,未來市場利率走勢將進入一個圍繞政策利率寬幅波動的過程,上下偏離政策利率的幅度有望控制在40個基點之內。明年1月實施全面降準的可能性較小隨著MLF持續的超額續做,多數觀點認為,未來貨幣政策會逐步回歸正常化,不會急於轉向。有業內人士表示,在流動性分層、信用利差走闊的背景下,央行或將更加關注長端利率。
  • 明年1月會不會降準?央行連續5個月超量續作MLF 同業存單利率趨勢性...
    導讀:央行今年連續5個月超量續作MLF ,同業存單利率趨勢性下行。專家認為,央行穩健政策取向未變,從央行貨幣政策操作來看,顯示央行通過多種政策工具,根據市場資金面變化進行靈活調節,確保市場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
  • MLF超額續做成常態 「1月全面降準」未必再來
    隔夜品種下行29.9BP報1.403%,7天期下行8.1BP報2.062%,1個月期上行0.3BP報2.725%,6個月期下行2.9BP報3.0710%。  從近期來看,12月伊始,中期市場利率正逐步向MLF利率方向回調。王青稱,這標誌著自5月以來的「緊貨幣」進程在年底全面告一段落,未來市場利率走勢將進入一個圍繞政策利率寬幅波動的過程,上下偏離政策利率的幅度有望控制在40個基點之內。
  • 央行結束連5個月超額續做MLF:凸顯穩健中性 1月全面降準可能性小
    財聯社(北京,記者 張曉翀 )訊,央行周五縮量續做到期中期借貸便利(MLF)和定向中期借貸便利(TMLF),結束連續5個月超額續做。分析人士稱,此舉顯示央行貨幣政策操作仍保持穩健中性,1月全面降準可能性較小。
  • 今年最後一期LPR利率落定 連續8個月「按兵不動」 短期內降準降息...
    >貨幣」進程全面告一段落,銀行資金成本上行壓力緩解,短期內1年期LPR報價有望保持穩定,未來一段時間企業貸款利率有望「由降到穩」。   此前在2019年1月和2020年的1月,央行均根據當時經濟走勢及貨幣金融環境,實施了全面降準。面對即將到來的2021年,是否還會降準?
  • 央行已連續5個月超量續作MLF,明年1月會降準嗎?
    王青認為,自11月30日以來,SHIBOR中長期品種、同業存單利率出現趨勢性下行走勢,這意味著伴隨結構性存款壓降接近尾聲,加之央行近期在公開市場實施「收短放長」操作,中期市場利率上行勢頭正在受到遏制,已出現向MLF利率回歸態勢。
  • 央行9500億MLF操作創記錄新高,跨年流動性穩了,明年1月降準希望破滅?
    // 市場利率紛紛下降 //在央行超額續做下,另外考慮到接下來年底大筆財政投放可期,市場樂觀情緒重新升溫。銀行間市場資金價格多數回落,交易所國債逆回購利率也全面下跌。市場人士稱,流動性擔憂緩解,對市場構成利好。
  • 12月LPR報價繼續拉平 明年走向如何?
    王青表示,在LPR報價保持穩定的預期下,未來一段時間企業貸款利率將出現一個「由降到穩」的過程。考慮到2021年通脹走勢趨於溫和,企業經營仍處在疫情衝擊後的修復階段,企業貸款利率轉而大幅上行的可能性也很小。  全面降準還是定向降準?  在2019年1月和2020年的1月,央行都實施了全面降準,2021年1月央行是否還會再度實施全面降準?
  • 專家:特殊時期貨幣政策退出時機基本成熟 明年上半年降準可能性小
    明年我國貨幣政策調控正常化力度和幅度會小於今年下半年,仍是緩慢和漸進的。明年上半年降準可能性非常小,將更多利用中期借貸便利(MLF)、逆回購等手段調控流動性。本輪特殊時期的貨幣政策調控退出時機已基本成熟,這主要是經濟基本面決定的。對明年全球通脹壓力不必過度擔心,即使明年全球範圍內物價出現一定上漲壓力,也是溫和的,高通脹時代遠未到來。
  • 「麻辣粉」縮量續作5000億元 專家:未來一段時間貨幣政策將持續...
    每經記者 宋戈 每經實習記者 肖世清 每經編輯 陳星 1月15日,人民銀行公告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開展1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5000億元,利率維持2.95%。此外,開展7天期逆回購操作20億元,利率為2.2%。
  • 房貸利率再次「原地踏步」,LPR轉換猶豫期將截止
    12月15日,央行宣布開展1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9500億元,中標利率為2.95%,與11月持平。從去年8月份LPR改革以來的調整規律來看,MLF操作利率是LPR報價的主要參考基準,LPR報價與MLF利率往往聯動調整,通過「逆回購-MLF-LPR」傳導機制帶動貸款利率下行。兩者一直保持同步調整,因此市場預測12月1年期LPR報價將大概率保持不變。
  • 央行MLF單日投放量創新高,降準可能性偏低但貨幣政策退出節奏或...
    央行周二開展9,5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單日投放量創歷史新高,且連續第5個月超量續做並維持利率不變。分析人士稱,央行有意維穩年末流動性平穩,但連續投放MLF後,短期全面降準可能性偏低。近幾個月政策利率調整的可能性很小,未來一段時間貨幣政策將持續處於「觀察期」。預計市場利率走勢將圍繞政策利率寬幅波動,上下偏離政策利率的幅度有望控制在40個基點(bp)內。此外,預計本月即將公布的1年期LPR報價也將保持不變。12月15日,央行宣布開展1年期MLF操作9,500億元,當月MLF操作規模較到期規模多3,500億元。中標利率為2.95%,與11月持平。
  • LPR連續8個月不變 「緊貨幣」在年底告一段落
    12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當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1年期LPR為3.85%(上次為3.85%),5年期以上LPR為4.65%(上次為4.65%)。這意味著LPR已連續8個月「按兵不動」。 LPR調整擱淺早有預兆。
  • 春節前資金缺口或達2萬億,降準「紅包」正在路上?
    為緩解資金壓力,2020年1月1日央行全面降準0.5個百分點釋放資金8000億元,同時,2019年操作的TMLF到期,央行1月23日續做2405億元。2021年春節前資金缺口有多大?據國泰君安測算,2021年春節前資金缺口大約2萬億元。
  • 央行研究局局長陸磊解讀降息降準和市場利率化改革
    23日晚間央行年內第三次「雙降」,並取消對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等不再設置存款利率浮動上限。對此,央行研究局局長陸磊在接受人民金融採訪時表示,降息針對周期性因素,重在治標;普遍和定向降準針對周期和結構性因素,標本兼顧;放開存款利率上限重在全面優化金融資源配置方式,觸及了中國金融體制的根本環節。
  • 專家詳解央行定向降準:年內最大或降準50至100BP
    專家詳解央行定向降準:年內降準力度最大下半年有可能降準50至100BP鳳凰網財經訊(楊芳)近日,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2018年7月5日起,下調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