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人民銀行公告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15日開展1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9500億元和7天期逆回購操作100億元,利率分別為2.95%和2.2%,同上期保持一致。
央行稱,以上公開市場操作充分滿足了金融機構需求,另外,本期的MLF操作含對12月7日和16日兩次MLF到期的續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本月兩次到期的MLF資金共計6000億元,此外,15日有600億元逆回購到期,當日實現流動性淨投放9000億元。同時,本月也是央行連續第五個月超量續作MLF,且利率也「按兵不動」。
中信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首席FICC分析師明明表示:「央行自8月份起就連續超額續作MLF,這與同業存單利率上行表徵的銀行負債壓力加大相對應。7月份起,同業存單利率便大幅上行,背後是低超儲率的背景下,壓降結構性存款、政府債券集中發行、財政支出節奏較慢等因素的綜合推動。」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MLF連續5個月超額續作,12月中期市場利率已現下行走勢,意味著5月以來的「緊貨幣」進程在年底全面告一段落。
新華社圖
MLF連續5月超量續作
今年的最後一個月,央行如期投來MLF,本期9500億元的投放量略超市場預期,同時,央行還開展了7天期逆回購操作100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對衝15日到期的600億元逆回購,15日實現淨投放9000億元,創單日投放量歷史新高。
此外,自8月以來央行已連續第五個月超額續作MLF,且淨投放量維持在3000億~4000億元之間,具體來看,8~12月淨MLF投放分別為3500億元、4000億元、3000億元、4000億元、3500億元。另外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11月30日央行打破常規意外向市場投來2000億元MLF。
而這是否與監管近期傳遞出的「穩貨幣」「穩槓桿」「把好總閘門」等信息相悖?
對此,明明表示,首先,15日是銀行繳準日疊加繳稅日,16日有3000億元的1年期MLF到期,此次MLF操作有緩解近日資金面趨緊的考慮,減少短期資金壓力對市場造成的衝擊。其次,今年8月以來,MLF操作始終保持超額續作,超額續作規模維持在3000億到4000億元。最後,年末超額續作MLF也為維護跨年流動性合理充裕,緩解年末資金面壓力。
王青也表示,超額續作的主要原因,在於銀行為完成今年壓降結構性存款任務,12月壓降規模要達到10650億,為年內最高水平,因此當月對同業存單等替代性穩定資金需求較高。可以看到,12月14日,國有行1年期同業存單發行利率在3.05%至3.08%之間,股份行1年期同業存單加權平均發行利率達到3.15%,均遠高於銀行通過1年期MLF向央行融資的成本。由此,本月銀行對MLF操作的需求較大,導致MLF連續5個月超額續作。
未來利率怎麼走?
值得注意的是,在MLF超量續作的同時,利率也相應維持在2.95%。
「自11月30日央行超常規開展2000元MLF操作以來,包括SHIBOR中長期品種、銀行同業存單發行利率在內的中期市場利率已出現趨勢性下行走勢。」王青表示,這意味著伴隨結構性存款壓降接近尾聲,加之央行近期在公開市場實施「收短放長」操作,中期市場利率上行勢頭正在受到遏制,已出現向MLF利率回歸態勢。根據第二季度及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引導國債收益率曲線、同業存單利率等市場利率圍繞MLF利率波動,是當前貨幣政策操作的重要目標之一。
而關於利率走勢,市場也存在不同的聲音。
明明則指出,9月份起,1年期AAA同業存單發行利率升至1年期MLF操作利率2.95%之上,提價趨勢一直延續至11月底。同業存單利率與MLF操作利率的明顯偏離,已經遠遠超出了央行二季度在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提出的同業存單利率圍繞MLF利率運行的規律,也會累及利率市場化進程和利率傳導機制的穩定性。而三季度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和一般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均有所上行,表明銀行負債端壓力已經傳導至貸款利率。
「在11月金融數據顯示信貸增速和社融增速均已啟動觸頂回落趨勢後,央行流動性投放維持MLF超額續作,狹義流動性偏松、廣義流動性偏弱的格局在未來一段時間仍將持續,目前長端利率或許還將承受經濟基本面回升、通脹短期上行的壓力帶來情緒壓制,但我們認為,目前市場對通脹的預期打得太滿,最後預期反轉的力度也會更大,長端利率未來的行情也會來得更快。」明明認為,隨著年底財政支出持續釋放資金、央行呵護資金面、銀行負債壓力有所緩解,短端利率仍然存在一定機會。
明年1月是否降準?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2019年1月和2020年1月,央行均根據當時經濟走勢及貨幣金融環境,實施了全面降準。那麼明年1月央行會延續這一政策嗎?
「2021年1月,央行再度實施全面降準的可能性較小。」王青分析認為,一方面,近期央行持續通過MLF操作向銀行體系注入中長期流動性,加之伴隨年底前銀行完成結構性存款壓降任務,未來一段時間中期市場利率或將穩中有降,對央行大規模注入中長期流動性需求相應下降。
他繼續表示,另一方面,春節前市場資金面趨緊,央行可通過加大逆回購操作規模、拉長期限等其他公開市場操作對衝;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全面降準會釋放較為強烈的貨幣寬鬆信號,與當前經濟形勢及政策目標不相符合。
「儘管不排除明年1月央行可能實施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動態考核,部分達標金融機構可享受一定幅度的存款準備金率優惠,但通過全面降準大規模釋放中長期資金的可能性不大。考慮到接下來幾個月政策利率調整的可能性也很小,未來一段時間貨幣政策將持續處於『觀察期』。」王青如是說。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