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堂鎮龍舟非遺進校園系列活動走進槎滘小學

2020-12-14 東莞日報i東莞

為了深入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培育青少年對本土文化的情感,奠定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基礎,實現非遺在青少年一代身上的傳承與發展。近日 ,「龍的傳人」2020年中堂鎮龍舟非遺走進槎滘小學,東莞市非遺中心、中堂文化服務中心、中堂鎮教育管理中心、龍舟製作技藝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等相關負責人參加活動。

本次活動有非遺展演和非遺手工體驗課堂兩個項目,讓學生們近距離體驗非遺的精彩表演,感受非遺的獨特魅力,激發他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豪感。

活動在中國優秀的傳統民間藝術麒麟表演中拉開活動序幕;槎滘小學帶來的中堂霍家拳表演,一拳一式之間展示了傳統武術之精髓,引得現場的同學們陣陣喝彩;新穎奇特的木偶戲、可愛調皮的舞獅—《姜太翁釣魚》等表演與臺下學生進行了親密接觸,引得學生們驚喜連連,歡呼聲此起彼伏。

非遺展演結束後,傳承人們給同學們上了百歲牌、茶山公仔、燈籠仔和龍舟系列等體驗課,讓同學們親身體驗、親手製作,近距離的感受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學習非遺文化知識。

中堂文化服務中心主任莫志榮:「希望通過我們非遺傳承人生動的介紹、精彩的演繹和有趣的體驗,讓廣大學生和市民群眾感受到我們中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從而提升對東莞對中堂的認知感和歸屬感,讓大家愛上非遺,愛上龍舟,愛上我們傳統優秀本土文化。」

2020年中堂鎮制定了文體振興發展規劃,加強了非遺進校園的力度,要求創新活動開展模式,切實的將非遺帶入校園,讓非遺深深的植根校園,種到每個孩子的心裡,墊定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讓龍舟文化在下一代的身上的得到繼承與發展。

資料來源 | 中堂鎮文化服務中心

相關焦點

  • 霍家拳、木偶戲、醒獅……東莞非遺走進中堂槎滘小學
    」校園品牌項目籤約儀式走進中堂鎮槎滘小學。當天,東莞市非遺活中心副主任黃鳳瓊、中堂鎮文化服務中心主任莫志榮、中堂鎮文化服務中心副主任蔡小豔、中堂鎮教育管理中心副主任莫峭文、龍舟製作技藝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馮沛朝、中堂集團槎滘小學校長魏均平出席了活動。
  • 中堂擦亮「中國龍舟之鄉」名片 發展龍舟相關產業
    黎鎮標清晰地記得,早在上世紀80年代,村裡的龍舟趁景活動十分盛行,槎滘一個村就能組建起五六個龍舟隊、十幾條龍舟,周邊許多龍舟隊也齊聚槎滘,浩浩蕩蕩100多個隊,熱鬧非凡。等到黎鎮標也成為龍舟好手時,他卻發現槎滘龍舟隊很難拿到好成績。因為,村裡每個片區的龍舟隊互不融合,很難「擰成一股繩」。
  • 中堂擦亮「中國龍舟之鄉」名片 全鎮現有龍舟近200條
    「小時候,家家戶戶都有划龍舟的,大家一學會遊泳,就跳進河裡划起了龍舟。」黎鎮標清晰地記得,早在上世紀80年代,村裡的龍舟趁景活動十分盛行,槎滘一個村就能組建起五六個龍舟隊、十幾條龍舟,周邊許多龍舟隊也齊聚槎滘,浩浩蕩蕩100多個隊,熱鬧非凡。等到黎鎮標也成為龍舟好手時,他卻發現槎滘龍舟隊很難拿到好成績。因為,村裡每個片區的龍舟隊互不融合,很難「擰成一股繩」。
  • 擦亮「中國龍舟之鄉」品牌,中堂鎮開展非遺保護成效顯著
    中堂鎮開展非遺保護現新中堂龍舟品牌遠近馳名近日,2020年東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會議暨東莞非遺購物節啟動儀式在市文化館星劇場舉行。去年,東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取得一定成績,各項工作開展有新的突破,湧現出一批工作積極、表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
  • 中堂籌備成立龍舟協會,擦亮「中國龍舟之鄉」品牌
    籌備成立龍舟協會,進一步擦亮「中國龍舟之鄉」品牌。近日,中堂鎮召開2020年龍舟發展規劃座談會,總結2019年龍舟賽事、龍舟技藝傳承各方面工作,解讀2020年中堂鎮龍舟發展規劃實施方案,向龍舟俱樂部頒發了扶持資金,向省市級非遺傳承人頒發了補助資金,共商龍舟事業發展。
  • 東莞市中堂鎮第二批學生順利返校
    繼4月27日東莞市中堂鎮首批初三、高三學生返校後,今天(5月11日),東莞市中堂鎮又迎來高中一二年級,初中一二年級,小學五六年級學生返校。據介紹,中堂鎮第二批學生返校的共有17所學校,分別為中堂鎮中心小學、 中堂鎮第二小學、中堂鎮第三小學、中堂鎮第四小學、中堂鎮槎滘小學、中堂鎮潢湧小學、中堂鎮蕉利小學、中堂匯文小學、中堂鵬翔小學、東莞市第四高級中學、東莞臺商子弟學校、中堂中學、中堂鎮實驗中學、中堂朝陽學校、中堂展華學校、中堂星晨學校、中堂匯文初級中學。
  • 東莞中堂鎮馮沛朝憑龍舟製作技藝入選第六批省級非遺傳承人
    今天下午,記者由東莞市中堂鎮了解到廣東省第六批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於日前公布,東莞市共有5人入選,其中東莞市中堂鎮的馮沛朝憑藉龍舟製作技藝入選。 從小耳濡目染,跟著父親製作龍舟 據介紹,東莞市中堂鎮的「龍舟製作技藝」,於2008年被國務院批准列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連續兩年入選全國非遺「雙十佳」,廣州「非遺進校園」步穩行遠
    2018年開展的「繡美校園——廣繡進校園系列活動中小學廣繡課例」展示現場 非遺資源豐富多彩,「非遺進校園」率先開展早期廣州「非遺進校園」活動的開展相對分散,有些由學校自發組織,有些由市、區非遺保護中心搭橋聯絡,有些則是傳承人自發推廣的成果。雖然早期「非遺進校園」工作並不成熟,但這些活動的開展對探索校園傳承模式,推進非遺校本教材和課程研發,助力非遺在青少年群體中的傳播,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 非遺走進校園,培養小小傳承人 弘揚傳統文化從娃娃抓起
    當天,「戲曲進校園」活動走進紫茶小學,粵劇大師們給孩子們帶來了精彩的戲曲盛宴。「別看古代的燈長得像個燈籠,做起來還挺複雜的呢。」在蓬江區棠下鎮沙富小學,五年級學生周博文上了一節特殊的手工課。10月28日,蓬江區2020年「非遺進校園」活動走進棠下鎮沙富小學,上百名小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江門東藝宮燈製作技藝,體驗非遺魅力。
  • 東莞非遺進校園活動走進東職學院
    11月25日下午,2020莞脈傳承之非遺進校園走進東莞市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東職學院」)。本次活動有麒麟舞、古琴、陳式太極拳、詠春拳、木偶戲和醒獅,讓同學們近距離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活動的第一個節目是清溪麒麟隊帶來的麒麟舞。麒麟舞有分有合,起伏翻騰,一開場同學們便被非遺的魅力深深吸引。隨後,拳風凜凜雙的手洪拳,拳法剛勁的龍形拳等,一招一式攻防結合,具有鮮明的嶺南特色的南拳風格,同樣贏得了現場師生的陣陣喝彩。
  • 關注 「非遺」傳承:進校園 入社區
    「非遺」傳承:進校園 入社區 徐行小學等10所學校被評為傳習基地
  • 連續兩年「雙入選」全國十佳 看「非遺進校園」的「廣州模式」
    早期廣州「非遺進校園」活動的開展相對分散,有些由學校自發組織,有些由市、區非遺保護中心搭橋聯絡,有些則是傳承人自發推廣的成果。雖然早期「非遺進校園」工作並不成熟,但這些活動的開展對探索校園傳承模式,推進非遺校本教材和課程研發,助力非遺在青少年群體中的傳播,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 中堂龍舟再增非遺傳承人和基地
    ■龍舟製作大師霍沃標 中堂融媒體中心供圖日前,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暨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公布,中堂鎮龍舟榜上有名。其中,中堂鎮鬥朗霍沃培造船廠入選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霍沃標獲評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 非遺、戲曲進校園活動走進榮成三十五中
    11月24日下午,由榮成市文化館舉辦的2020年非遺、戲曲進校園活動走進了榮成市第三十五中學,二十餘位榮成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十餘位戲曲從業者參與了此次活動,將傳統文化帶到了學生身邊。精彩的非遺展示、展演吸引著學生們求知的目光,看到那些簡單的材料在傳承人手中變幻出各種惟妙惟肖的造型,大家相互品評討論著,感受非遺的魅力的同時也躍躍欲試。耳畔鏗鏘有力的鑼鼓聲,眼前彩扇翻舞、紅綢飄動的舞姿,讓一群愛好音樂舞蹈的學生們跟隨傳承人打起了鑼鼓,扭起了秧歌。
  • 深圳大鵬:南澳「非遺」進校園
    11月5日,第三屆深圳非物質文化遺產周南澳辦事處「非遺」進校園活動在南澳幼兒園落下帷幕。活動於11月3日—11月5日分別走進南澳中心小學、南澳中學以及南澳幼兒園,表演、教學了南澳4個「非遺」項目,讓師生們近距離地感受「非遺」的獨特魅力。
  • 助力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 福州鼓樓區啟動非遺進校園活動
    福州鼓樓區科藝宮裡人頭攢動,鼓樓區中小學生助力2020世界遺產大會暨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啟動。  2020年世界遺產大會將在福州召開,這是今年福州人民的一件大事。鼓樓教育人率先行動起來,將舉辦以「閩都風 星火揚」為主題的一系列非遺進校園活動,實現「一校一非遺,人手一非遺」的非遺傳承全覆蓋,提升學生愛護非遺、傳承非遺的意識,為2020世界遺產大會助力!
  • 北京市豐臺區長辛店學校非遺項目進校園活動成功舉辦
    今天,由豐臺區長辛店學校,北京教育音像報刊總社主辦,西城區文化委員會協辦的以「樂享非遺 承儒塑雅」為主題的豐臺區長辛店學校非遺項目進校園活動成功舉辦。豐臺教委工會張紅旗主席、豐臺教委劉建賓副主任、北京教育音像報刊總社孟科軍副社長、北京教育音像報刊總社文化活動部王宇主任、長辛店街道辦事處範爽副主任參與了此次活動。 這次非遺進校園所涉及的表演名目眾多。從曲藝類的評書、京韻大鼓,到傳統體育遊戲的口技、抖空竹、踢花毽,傳統美術的京派剪紙、彩塑京劇臉譜、北京彩塑、麵塑、繩結藝術,再到傳統技藝的傳拓技藝、曹氏風箏。
  • 走進非遺丨賽龍舟,這樣百舸爭流的壯大場面,你見過嗎?
    即日起,紅網時刻推出《走進非遺》系列報導,帶你深入了解懷化國家級非遺項目,講述非遺傳承人背後的故事,且看非遺在文旅融合中如何走進生活,綻放芳華。在沅陵縣,每逢農曆五月,都會上演「龍舟爭渡,助威吶喊」的場景。沅陵的賽龍舟(又稱沅陵傳統龍舟賽)是為了紀念苗族的祖先盤瓠而舉行的一種傳統民俗文化活動。
  • 河北青縣:非遺進校園 文化傳匠心
    河北青縣大力推進「非遺進校園」活動,將非遺項目融入鄉土教材,讓學生們近距離感受傳統文化魅力的同時,推動非遺項目與學校教育有機結合。  在河北青縣第二實驗小學的課堂上,京梳子製作技藝非遺第九代傳承人董良正在為孩子們講述「文化自信 傳承之美——榫卯」,隨後把帶來的魯班鎖和榫卯梳子發給孩子們,讓他們一起動手拼插,感受古韻優雅,切身體會非遺手作的樂趣。  青縣第二實驗小學五一班學生 王馨琦  當我剛拿到這個東西時,我感到很新奇,因為從來沒有見過這個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