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封山,印軍增援部隊抵達前線,指揮官驚呼:怎麼遍地狙擊手

2020-12-16 瞭望新視界

隨著冬季的全面降臨,天山腹地的氣溫也已經驟降至零下20攝氏度,我武警新疆總隊機動第一支隊卻在近日悄然行動,將特戰隊員們都派遣到野外展開冬季極限訓練項目,目的就是為了在惡劣環境下保持並提高部隊的戰鬥力。而與此同時,部署拉達克地區的印軍正面臨著大雪封山帶來的困擾,極寒天氣和短少補給帶來的問題根本沒有得到妥善解決,雖然已經有大批的印軍增援部隊陸續抵達前線,可是依舊無法緩解印度邊境線的壓力。

長久以來,新疆面臨的最大外部壓力其實就是源自「三股勢力」,這些來自境外的黑惡之手不斷擾亂我新疆地區人民的正常生活工作,而且通過製造大量慘絕人寰的襲擊事件來刻意煽動恐怖氛圍,已經成為了擾亂新疆安定的最大禍端。因此武警部隊在日常訓練中就非常強調針對性,尤其是在進入冬季之後,雖然外部氣候已經十分惡劣,可是這種環境下也為境外的武裝分子偷偷潛入並伺機製造襲擊創造了空間。因此作為防守方,我們的武警戰士們不僅要裝備精良的武器,同樣也必須掌握在嚴寒氣候下作戰的本領。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我新疆武警總隊機動第一支隊的野外拉練,在經過媒體報導之後引起了軍迷們的廣泛關注,而在媒體披露的影像資料中,一個小細節吸引了眾人的眼球。那就是在畫面中出現了不少狙擊手的身影。這意味著近些年我們無論是從裝備還是在編制上,都在著重培養優秀的狙擊手,這不僅符合我們邊防部隊的實際需求,而且也為打造精銳狙擊力量奠定了基礎。

現如今中印兩軍在邊境上的對峙雖然因為冬季的到來也出現了短暫的停滯,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雙方的矛盾會隨著冰雪的到來而凍結,反而會在冰雪融化之後再次陷入對峙的局面。因此武警部隊的野外拉練,不排除是為了今後向邊防部隊輸送更多的狙擊手人才。畢竟以中印邊境的特殊環境而言,短兵相接的可能性並不大,更多的還是遠距離作戰,因此「百步穿楊」的神射手未來必定會在高原上大放異彩。

相關焦點

  • 數萬大軍被大雪封山後,印軍終於吃下了苦果,上千輛卡車進退維谷
    圖為印軍向前線運輸物資 近日,據媒體報導,印度邊境氣溫突降,大雪紛飛,運輸路線被阻,上千輛卡車進退維谷,對此有網友表示,數萬大軍被大雪封山後,印軍終於吃下了苦果,他們要怎麼熬過這個冬天
  • 大雪來臨前線士兵告急,大批軍用物資被堵在半路
    不過,對於駐紮在邊境的部隊,印軍表示已經做好了長期對峙的打算。目前針對北部邊境四萬軍隊的過冬物資已經在開始籌備,軍方表明,在不久之後,大批的軍用援助物資包括後勤給養都將會迅速運到前線的邊境。但是事實上卻並沒有這麼簡單,雖然後勤部隊已經抓緊時間,趕在大雪封山之前進行運送,否則大雪封山之後,要想運送物資就會更加困難。
  • 大雪封山後勤補給中斷,列城醫院人滿為患,印軍或要撐不住了
    因此考慮到在極端地區的駐軍需要,各國都有著相應的應對此類問題的後勤保障系統,印度從今年9月份開始的「後勤大作戰」,似乎就多少改變了人們對於印度後勤差的印象,但是大雪封山使得其後勤補給中斷,位於列城的後勤醫院也是人滿為患,印軍或許就要撐不住了。
  • 邊境印軍終於騎虎難下,3個月內不撤走就大雪封山,此前吃過大虧
    圖為印度山地部隊最近一段時間印度的邊境地區面臨著幾十年來最艱難的一次處境,同時面臨著來自三方的壓力,這使得如今的印度邊境印軍終於陷入了騎虎難下的局面,這是因為長期以來印度都有著一個大國夢,這使得印度不願意撤軍認慫,然而一旦持續到十月開始大雪封山,印度就會面臨著缺乏補給的難題,這也意味著如今印度邊境印軍最多能撐3個月,一旦莫迪3個月內不撤走就大雪封山,到時候想逃跑都沒路,而印度邊境部隊此前就吃過這個大虧。
  • 印度邊境突降大雪,數千輛卡車進退維谷,2萬印軍被困冰天雪地
    印度正在加緊運輸物資據印度媒體《印度教徒報》9月21日報導,印度東北部氣溫驟降,大雪封山前的運輸窗口被「提前關閉」,導致印度軍隊原有的補給運輸計劃被嚴重打亂。印軍油料運輸車隊自古以來,所有的戰爭歸根結底都是後勤力量的比拼,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唯有能夠及時把足夠的物資送到前線的軍隊,才能夠最終贏得戰爭的勝利。
  • 印軍精銳部隊進入拉達克,遊泳技術好,卻沒想到湖面已凍成冰
    這支「大鬍子特種兵」部隊將被部署在列城地區。不過,令人尷尬的是,該地區最大的湖泊班公湖受到寒流影響,已經結冰了。成立於1987年的印度海軍突擊隊,一直被印度軍方譽為王牌部隊。甚至,印軍早期還特邀美國海豹突擊隊成員擔任教官,其訓練、裝備水平在印軍各兵種中一直位居前列。儘管這支部隊隸屬於印度海軍,但卻可以執行海上突襲、叢林戰、空降作戰、蛙人作戰等多種任務模式。
  • 抗日戰爭雁山會戰,國軍兵力充足,前線部隊為何卻頻繁請求增援?
    1937年9月23日,晉綏軍指揮部通知高桂滋,援軍部隊將在下午六時出發,高桂滋所部士氣大振,但是等到既定增援時間,高桂滋卻又接到命令稱增援延後兩個小時。日軍炮兵陣地實際上高桂滋的第十七軍並非閻錫山的嫡系而是雜牌部隊,閻錫山認為只要高桂滋可以在前線多頂住一分鐘,晉綏軍就可以少一分傷亡。
  • 印軍飲用水斷頓,四腳並用,背水上高山軍營
    《印度防務新聞》披露,印度XIV軍團前後勤主管聲稱,印度後勤部隊正在緊鑼密鼓地運輸各種武器。目前,已經送達了10萬噸各種武器,在大雪封山之前,印度後勤部隊力爭再運輸30噸物資到前線。 近日,印度社交媒體上流傳一組照片,為了解決印度山地部隊喝水問題,印度山地部隊已經親自動手,「人肉帶水」了,通過照片不難發現,為了解決飲用水問題,印度軍人用常見的塑料桶,灌滿水之後,背著爬山。印度山地部隊駐紮的地方很多都是高山,是極度缺水地區,即便周邊有湖泊,也是鹹水湖,不能就地取水。
  • 以色列攻打埃及的阿布奧格拉,打到最後以軍前線指揮官都被裁撤
    以色列攻打埃及的阿布奧格拉,打到最後以軍前線指揮官都被裁撤文/無計讀史蘇伊士運河,成為了以色列的目標。埃及人當然不同意,蘇伊士運河的價值可是無可比擬的。埃及軍隊的指揮官召集來手下大量的精銳力量,準備給以色列軍隊沉重一擊。以色列的傘兵部隊則降落在埃及軍隊的南線。埃及軍隊的主力被徹底地牽制住了,以軍的精銳力量卻直奔阿布奧格拉而去。
  • 印軍扛得住寒冬?遜色巴基斯坦軍隊,羨慕解放軍無人機後勤配送
    印媒《今日印度》報導,印度邊境部隊不僅需要抗寒物資,他們建立的軍營也存在問題,因為嚴寒天氣,印軍的軍營質量不過關,頻繁出現問題,為了部隊生命安全,他們正在考慮拆除重建,但無論結果如何,目前印軍只能靠自身抵禦這場寒冬了。
  • 拒絕美俄調停,印軍下令13個前線機場進入戰備,絕不重蹈覆轍
    為了表達自己勢在必得的態度,印度軍隊已經下令讓13個前線機場進入戰備狀態,並停滿了120餘架各型戰機。另外,還有預警機在克什米爾地區進行不間斷巡邏。不僅如此,為加強震懾,印度還在邊境部署了兩架「捕食者」無人機,大量攜帶彈藥和零部件的運輸機也在機場現身。
  • 印軍指揮官開始服軟,喜馬拉雅山下喊殺聲震天,大批軍隊殺氣騰騰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0月18日的報導稱,部署在邊境地區的印14軍近期更換了主帥,但是印度這位新任軍長並沒有拿出切實可行的方案,來解決印軍前線士兵禦寒物資不足的問題。在印軍士兵進行瑜伽訓練並以此『取暖』的時候,喜馬拉雅山下喊殺聲震天,我軍大批士兵正在加強格鬥訓練,訓練場上殺氣騰騰。
  • 印指揮官洩氣下令撤兵,俄:何苦自討苦吃
    不過印度媒體卻報導稱,印軍的後勤問題已經到了難以掩蓋的地步,基本防寒裝備的缺口已擴大到30%以上,就連食品、取暖燃料也捉襟見肘。而除了缺少大量後勤物資之外,印軍還需要面對惡劣氣候帶來的影響,而且這個影響顯得更為致命,其中表現最為明顯之一的就是NH-1公路。
  • 印陸軍司令視察班公湖前線 解放軍駐地近在咫尺!
    隨著嚴冬的到來,印度陸軍參謀長納拉萬星期三視察了印度陸軍位於列城(印方所謂「拉達克地區」)東部的前線哨所,包括位於班公湖南岸的熱欽拉哨所。印媒報導稱,中印軍隊在那裡對峙,相距僅200-300米。
  • 印軍高官拍胸脯保證沒問題,但國會卻不信
    更麻煩的在於,拉達克冬季最嚴酷的時期還未開始——至少大雪尚未封山,印軍補給線還能維持。到了12月至1月,該地氣溫將下降至零下40度,幾米厚的積雪將封堵補給線,印軍士兵的生存將面臨更大挑戰。
  • 印軍突然發現對手重要動向,這仗還怎麼打?
    雖然已經進入大雪逐漸封山的時節,但就在這關鍵時刻,在印度北方列城地區,一場「大戰」正在擺開陣腳。據《印度斯坦時報》報導,印度的對手正在加強在列城地區的防禦部署。有印度士兵向軍隊長官報告,稱在實控線以東60公裡左右的地方發現了大量來自其對手的重型運輸車輛。
  • 中印邊境20萬印軍休想撐到過年!
    天氣轉涼,部署在中印邊境地區的印軍開始儲備過冬物資了。但目前由於出現了嚴重的問題,不僅物資極其短缺,冬裝的質量也成問題,而身處高海拔雪山地區卻缺乏棉靴、護目鏡和睡袋,印軍部隊士兵不得不去外圍「回收」二手雪地靴。不僅如此,印度的軍方審計人員還發現,軍隊的保暖服與登山器材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質量問題,甚至還有不符合標準的劣質軍用背包。
  • 大雪封山,印軍坦克大炮和帳篷都被大雪覆蓋:大炮只露出炮管
    近期,在1月5日,1月6日,在拉達克山區連續下了兩場大雪。印軍很多營地都已經被大雪覆蓋,就連很多坦克大炮和軍車都已經被皚皚白雪覆蓋。可以看到,印軍的大口徑加農炮都已經被大雪完全覆蓋,就只露出了炮管。印軍在大炮旁邊還擺上神像進行祈禱。
  • 印軍前線指揮官不再囂張,抱怨沒必要衝動
    在這種模塊化遠程火箭炮出現之後,印軍前線指揮官不再囂張,其還抱怨巴方沒有必要如此衝動,破壞地區局勢的穩定。消息人士稱,巴基斯坦採購的AR-1A型300毫米重型火箭炮,日前現身巴控克什米爾地區,而且在一次反擊行動中,火箭炮炮彈直接摧毀了印軍號稱最堅固的哨所。
  • 海拔4500米荒漠,解放軍營房拔地而起,印軍只能靠帳篷度過拉達克的...
    裝載物資趕往前線的印度卡車 近段時間以來,隨著拉達克地區高原氣溫下降,印軍開始出現有人凍死的現象。而現在僅僅是10月,到了12月,當地最低溫甚至將下降至零下40度左右,這意味著如果印軍入關繼續堅持在遠離列城的群山之間「靠前部署」,那整個冬天所造成的非戰鬥減員將可能超過印度任何一場規模慘烈的大戰。 即便是在著名的錫亞琴冰川之戰中,印軍也只是依託幾個高山哨所與對手作戰。印軍並沒有在高原展開戰役級別長期行動的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