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萬大軍被大雪封山後,印軍終於吃下了苦果,上千輛卡車進退維谷

2021-01-07 騰訊網

圖為印軍向前線運輸物資

近日,據媒體報導,印度邊境氣溫突降,大雪紛飛,運輸路線被阻,上千輛卡車進退維谷,對此有網友表示,數萬大軍被大雪封山後,印軍終於吃下了苦果,他們要怎麼熬過這個冬天?

有消息指出,為了解決士兵冬天的生存問題,印軍正在加緊往前線運輸物資,但沒想到東北部氣溫驟降,大雪封山前的運輸窗口被提前關閉,導致原有的補給運輸計劃被嚴重打亂,但印軍為了確保前線2萬重裝部隊的過冬物資,已經下令封鎖了多條公路,僅允許軍車通過,但即便如此,數千輛卡車還是將這幾條路堵得水洩不通,只能艱難的向前線緩慢行駛。

圖為莫迪

由於大批防寒物資無法及時運往前線,2萬大軍被困前線,進退兩難,不得不挨餓受凍,有消息稱,此次莫迪運往前線的物資大部分是彈藥和燃料,防寒衣物以及食物都不多,所以這些道路被堵,導致物資無法及時運輸到前線,讓本就悽慘的印軍處境更加艱難,事實上現在印軍邊境的後勤部門已經不堪重負,他們既要負責分發囤積在庫房的物資,還得建設營房駐地,有消息指出,莫迪政府已經下令向多個邊界戰略要地大規模增兵,同時下令立即著手加速營房工程建設,並且提高效率,儘快建造足夠的營房供新到的援軍駐紮,要知道,印度的基建水平糟糕至極,現在天氣這麼寒冷,營房駐地的建設進度必然十分緩慢。

圖為印度士兵

另外倉庫數量也嚴重不足,在搶運物資的同時還得擴充倉庫,這對印軍而言,是極為棘手的難題,與運輸物資的後勤部門一樣,負責軍械運輸的部門也已精疲力盡,光是整理種類繁多的萬國造武器裝備,就已經夠讓人頭疼了,都知道,印軍的武器裝備五花八門,通用性低,這增大了保障難度,令莫迪政府更沒想到的是,冬季的提前到來導致前線部隊的非戰鬥減員情況越來越嚴重,野戰醫院已經人滿為患,饑寒交迫的士兵越來越多,士氣普遍都很低落。

圖為印度士兵

當前,印軍內部的分歧在不斷加大,為數不多的食品和防寒裝備都優先供給高種姓的軍官使用,很多底層士兵都紛紛抱怨高層不把他們的性命當回事,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不滿越積越多,如果上述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或許還沒等印軍主動開火,就先從內部瓦解了。

目前印度國內疫情肆虐,矛盾重重,外界一直認為,莫迪不應該把注意力都集中在邊境問題上,而是儘快解決社會危機,如果莫迪再繼續執迷不悟,印度將陷入極其危險的境地。

相關焦點

  • 印度邊境突降大雪,數千輛卡車進退維谷,2萬印軍被困冰天雪地
    印度正在加緊運輸物資據印度媒體《印度教徒報》9月21日報導,印度東北部氣溫驟降,大雪封山前的運輸窗口被「提前關閉」,導致印度軍隊原有的補給運輸計劃被嚴重打亂。但即使如此,由於印度基建的質量和氣溫等因素,數千輛卡車還是將幾條脆弱的公路堵了個水洩不通。
  • 邊境印軍終於騎虎難下,3個月內不撤走就大雪封山,此前吃過大虧
    圖為印度山地部隊最近一段時間印度的邊境地區面臨著幾十年來最艱難的一次處境,同時面臨著來自三方的壓力,這使得如今的印度邊境印軍終於陷入了騎虎難下的局面,這是因為長期以來印度都有著一個大國夢,這使得印度不願意撤軍認慫,然而一旦持續到十月開始大雪封山,印度就會面臨著缺乏補給的難題,這也意味著如今印度邊境印軍最多能撐3個月,一旦莫迪3個月內不撤走就大雪封山,到時候想逃跑都沒路,而印度邊境部隊此前就吃過這個大虧。
  • 大雪封山,印軍坦克大炮和帳篷都被大雪覆蓋:大炮只露出炮管
    近期,在1月5日,1月6日,在拉達克山區連續下了兩場大雪。印軍很多營地都已經被大雪覆蓋,就連很多坦克大炮和軍車都已經被皚皚白雪覆蓋。可以看到,印軍的大口徑加農炮都已經被大雪完全覆蓋,就只露出了炮管。印軍在大炮旁邊還擺上神像進行祈禱。
  • 大雪封山後勤補給中斷,列城醫院人滿為患,印軍或要撐不住了
    因此考慮到在極端地區的駐軍需要,各國都有著相應的應對此類問題的後勤保障系統,印度從今年9月份開始的「後勤大作戰」,似乎就多少改變了人們對於印度後勤差的印象,但是大雪封山使得其後勤補給中斷,位於列城的後勤醫院也是人滿為患,印軍或許就要撐不住了。
  • 大雪封山,印軍增援部隊抵達前線,指揮官驚呼:怎麼遍地狙擊手
    隨著冬季的全面降臨,天山腹地的氣溫也已經驟降至零下20攝氏度,我武警新疆總隊機動第一支隊卻在近日悄然行動,將特戰隊員們都派遣到野外展開冬季極限訓練項目,目的就是為了在惡劣環境下保持並提高部隊的戰鬥力。而與此同時,部署拉達克地區的印軍正面臨著大雪封山帶來的困擾,極寒天氣和短少補給帶來的問題根本沒有得到妥善解決,雖然已經有大批的印軍增援部隊陸續抵達前線,可是依舊無法緩解印度邊境線的壓力。
  • 在零下50度的高原上,缺衣少糧的數萬印軍該如何生存?
    圖為印度士兵隨著北半球氣溫的進一步下降,邊境最致命的敵人已經現身,印度數萬大軍看來難逃一劫,原來嚴寒已經成為印度前線守軍最大的敵人,寒冷的氣候隨時都可能奪去印度士兵的生命,從而造成大量非戰鬥減員,對此俄羅斯方面怒對:簡直就自作自受,那麼在零下50度的高原上,缺衣少糧的數萬印度軍人該如何生存呢?
  • 印度買韓國武器,扼守拉達克天險:數萬印軍生死線3米寬懸崖公路
    據比利時《陸軍識別》網站報導,印度現在急需輕型坦克,因為,印度現在部署在列城山區的150多輛T-72和T-90型坦克,在山區公路上行駛緩慢,而且,還不能爬山,同時,火炮的俯仰角度有限,無法與在山頂和山谷中的目標交戰。
  • 印軍飲用水斷頓,四腳並用,背水上高山軍營
    印度軍方已經正式確認,在克什米爾前沿地帶囤積了22萬大軍,如此規模的軍隊,解決後勤問題是關鍵。目前,已經送達了10萬噸各種武器,在大雪封山之前,印度後勤部隊力爭再運輸30噸物資到前線。 近日,印度社交媒體上流傳一組照片,為了解決印度山地部隊喝水問題,印度山地部隊已經親自動手,「人肉帶水」了,通過照片不難發現,為了解決飲用水問題,印度軍人用常見的塑料桶,灌滿水之後,背著爬山。
  • 3萬印軍雪山過冬不下山,天寒地凍睡帳篷,低種姓士兵不配當人?
    從目前了解的情況來看,印軍不準備在大雪封山之前撤離該地區,極有可能讓印軍士兵長期駐紮在此地。印度相關媒體網站也報導稱,這次是繼2001年針對巴基斯坦帕拉卡拉姆行動之後,印軍第二次在高海拔地區進行冬季軍事部署行動,同時印軍還會在列城東部山區繼續增兵至3萬人左右,並排除大兵運輸車,運送上萬噸糧食與武器裝備。
  • 印軍高官拍胸脯保證沒問題,但國會卻不信
    早在9月中旬開始降雪後,就有中國媒體報導了一名印度士兵凍死的事件。10月8日,又有邊防士兵在拉達克凍死。 更麻煩的在於,拉達克冬季最嚴酷的時期還未開始——至少大雪尚未封山,印軍補給線還能維持。到了12月至1月,該地氣溫將下降至零下40度,幾米厚的積雪將封堵補給線,印軍士兵的生存將面臨更大挑戰。
  • 日本大雪封國道,上千車被困三天!千人沒吃沒喝不能上廁所!
    雖然往新瀉方向的塞車狀況18日一早已經紓解,但往東京方向的車流依舊不能動彈,至少上千輛汽車被困國道。駕駛受困車陣至少40小時,甚至只能吃雪止渴。目前陸上自衛隊已緊急出動,對受困者分送飯糰、飲水與毯子,但18日晚間當地可能再次降下大雪,形勢可能再度陷入危急。
  • 中印第六輪軍長級會談達成共識停止增兵,印軍卻換主帥,幾個意思
    其他的包括指揮司令部、後勤和運輸保障部隊的規模數據存在爭議,根據印度媒體此前的說法,印軍在拉達克地區總數超過20萬,如果加上按照戰爭設想動員的戰略預備隊,總數要超過35.5萬人。不過,印軍針對性採購的「抗極寒環境作戰綜合裝備」只有3.8萬套。因此,目前印軍後勤物資依然有很大的缺口,而且拉達克地區已經開始下雪,先不說夠不夠用,能否在封山前送到才是最大的問題。
  • 前線最新照片曝光印軍態度,看來這次是要扛到底了
    這樣照片在印度國內引發了轟動,因為邊境地區的氣溫已經低至零下50度,在這樣的嚴寒環境下印度士兵能夠不畏嚴寒,這是一種令人敬佩的大無畏精神。印度國內鷹派異常興奮,他們叫囂著即使再冷印度也不會撤軍。分析人士指出,這次印度看來是準備扛到底了。中印邊境是高原地貌,這裡地形非常複雜,一到冬天就會大雪封山。
  • 印軍宣布取得大勝!用石塊木棍就能擊退鄰國軍隊,揚言定能打贏
    印軍士兵就用木棍、石塊等原始的武器將巴基斯坦等鄰國軍隊擊退。辛格表示,印度國防部認為印軍在今年取得了大勝,在多個領域都取得了突破,並且隨著印軍在邊境地區進行重新部署,定能打贏在邊境地區的硬仗。對於印軍這一說法,網友直言:嚇唬誰呢?
  • 前線印軍首次後撤,張召忠提醒事情還沒完
    圖為印度軍隊在經過3次軍長級會晤後,前線印軍首次後撤,並且開始脫離跟其他國家軍隊的接觸,那麼印度這次是真心求和還是在故意拖延時間,軍事專家張召忠提醒事情還沒有完,這次張召忠已經察覺到了危險信號,印度隱藏的目的如今已經完全暴露,那就是借著和談的機會,給印軍爭取更多的時間來準備戰爭,看來印度果然不是真心來求和的,其他國家必須要保持高度警惕。
  • 印軍訂購雙層毛氈,加鋼管帳篷:大批威士忌卻不翼而飛
    印軍現在正在大量向邊境山區運輸這種極地雪山帳篷,另外還有預製房屋和大型貨櫃,都可以當做營房居住。 同時,印度從7月開始向前沿大量運輸食品進行儲藏,現在主要是運輸帳篷和冬季服裝。印度已經向美國俄羅斯訂購大批冬季加厚服裝,雪地眼鏡,多層手套和特製多層襪子等等。下一步是要增加運輸柴油,煤油和航空燃料,為冬季保暖做準備。
  • 印軍戰史吹起牛來,還真敢說
    本文我們一起聊聊印軍歷史上著名的 郎傑瓦拉防禦戰,這場被國內很多人冠之以現代「溫泉關戰役」的戰鬥可是印軍「戰力強悍」的關鍵例證。在正式展開之前,首先要說明下所謂的溫泉關之戰300人大戰波斯百萬大軍本身就是個偽命題,因為希臘這邊參戰的人至少在7000人左右,而波斯也沒那麼多人參戰。
  • 拉達克暴雪現場,印軍後勤車隊堵車寸步難行:9萬印軍要餓肚子了
    基本上在11月這裡就要大雪封山了,但是因為今年印度軍隊投入大量部隊鏟雪,因此到現在還可以通車。但是因為在12月8日下了一場大暴雪。印度投入大量工兵鏟雪,也無法開通道路。一直到最近才打通部分道路。
  • 海拔4500米荒漠,解放軍營房拔地而起,印軍只能靠帳篷度過拉達克的...
    裝載物資趕往前線的印度卡車 近段時間以來,隨著拉達克地區高原氣溫下降,印軍開始出現有人凍死的現象。而現在僅僅是10月,到了12月,當地最低溫甚至將下降至零下40度左右,這意味著如果印軍入關繼續堅持在遠離列城的群山之間「靠前部署」,那整個冬天所造成的非戰鬥減員將可能超過印度任何一場規模慘烈的大戰。 即便是在著名的錫亞琴冰川之戰中,印軍也只是依託幾個高山哨所與對手作戰。印軍並沒有在高原展開戰役級別長期行動的成功案例。
  • 印度國防部長:解放軍出動兩個旅兵力,印軍兩條後路被徹底切斷
    近日,據環球時報報導,印度防長辛格表示,解放軍已經部署兩個旅的兵力,將印軍前往10、13號巡邏點的路線切斷,整個地區都處在高度戒備狀態。加上"今日印度"新聞網報導稱,解放軍在對峙地區使用擴音器播放印度著名歌曲,這兩條消息加起來看,在邊境衝突地區的印軍已經進入了"四面楚歌"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