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課 拜佔庭帝國和《查士丁尼法典》

2021-02-13 初三歷史教學
第10課 拜佔庭帝國和《查士丁尼法典》

知識與能力

1.知道拜佔庭帝國的地理範圍。

2.了解《查士丁尼法典》編纂的目的。

3.了解《羅馬民法大全》。

4.了解拜佔庭帝國滅亡的史實。

過程與方法

通過本課學習,了解東羅馬帝國的基本狀況,能正確評價《查士丁尼法典》。知道《羅馬民法大全》的歷史地位。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分析、歸納總結拜佔庭帝國滅亡的原因。拜佔庭帝國曾經創造輝煌的文化對東歐的影響巨大,但是後來,由於統治者無視西方城市興起,資產階級文化衰落了,給我們留下了值得吸取教訓的地方。

重點:《查士丁尼法典》的內容和作用。

難點:分析拜佔庭帝國滅亡的原因。

一、導入新課

公元前27年,屋大維建立羅馬帝國,之後帝國不斷擴張成為了一個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若干年後,羅馬帝國分裂成東羅馬、西羅馬兩部分,東羅馬帝國以其繁榮的經濟、輝煌的文化,傲立於當時相對黑暗的歐洲,但後來卻逐漸衰落、滅亡了,留給後人無限的感慨及探索的空間。它是怎麼做到的?最後又是怎麼滅亡的?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10課:拜佔庭帝國和《查士丁尼法典》,走近這個曾極度繁榮的古老帝國,感受它的輝煌,了解它的衰亡。

二、講授新課

(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出示圖片:

查士丁尼一世統治時期的拜佔庭帝國

 

 

1.地理範圍

希臘以及亞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區。

2.拜佔庭帝國

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堡)的前身——古希臘的殖民地拜佔庭城,所以人們把東羅馬帝國又稱為「拜佔庭帝國」。

3.查士丁尼

查士丁尼一世(483-565),東羅馬帝國(拜佔庭帝國)皇帝,史稱「查士丁尼大帝」。查士丁尼一世是古羅馬時代末期最重要的一位統治者,也是一名野心家,在位期間多次發動對外戰爭,徵服北非汪達爾王國、義大利東哥特王國,領土擴大。在東方,他與羅馬的歷史舊敵——波斯的薩珊王朝也進行過多次戰爭。在他的統治期間,拜佔庭帝國經過多年的浴血奮戰,光復了許多曾經屬於羅馬帝國的土地,包括義大利、西班牙和北非等重要的行省,使地中海再度成為羅馬的內海,同時滅亡了許多日耳曼蠻族在西羅馬廢墟上建立的王國,結束了他們對於羅馬長期以來的威脅。他還編成《查士丁尼法典》等四部法典(總稱《民法大全》),為羅馬法的重要典籍,對後世法律影響很大。他的統治時期一般被看作是歷史上從古典時期轉化為希臘化時代的東羅馬帝國的重要過渡期,也被認為是最後一個屬於真正羅馬人的時代。在他去世後,儘管拜佔庭在馬其頓王朝再度繁榮過一次,但再也沒有能像他統治的時代一樣成為讓整個歐洲懼怕的真正意義上的帝國。查士丁尼也被稱為「最後一位偉大的羅馬皇帝」。

4.《查士丁尼法典》

(1)目的:為了穩固帝國的社會秩序,保證皇帝的專制權力。

(2)編撰過程:查士丁尼繼任皇帝後,組建了一個法典編纂委員會。從529年起,歷時6年,把自2世紀初以來歷任羅馬皇帝頒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條例,編成《查士丁尼法典》。

5.《羅馬民法大全》

由《法學彙纂》《法理概要》《新法典》《查士丁尼法典》四部法律組成。《羅馬民法大全》仍然承認奴隸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隸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樣把奴隸看作「會說話的工具」。它還對財產、買賣、債務、契約關係等作出明確規定,奠定了歐洲民法的基礎。

(二)拜佔庭帝國的滅亡

1.遭受入侵

阿拉伯人、日耳曼人不斷進攻拜佔庭帝國,領土面積不斷縮小。

2.查士丁尼時期的拜佔庭帝國

大規模的徵戰,基本恢復了羅馬帝國的疆域。

3.拜佔庭皇帝為什麼會求助於西歐封建主的軍事援助?結果怎樣?

原因:長期的對外戰爭導致帝國財政枯竭。

結果:不僅沒有給予拜佔庭軍事援助,反而攻打拜佔庭,佔領了君士坦丁堡和拜佔庭的大部分地區。

4.帝國的滅亡

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親率大軍和幾百艘戰船,兵臨君士坦丁堡城下。土軍用重炮轟城,但因城防堅固,金角灣又有鐵鏈封鎖,一籌莫展。後來,用木板鋪路,塗上油脂,把七十多艘戰船從木板路上運入金角灣。然後,迅速架起浮橋,從海路兩面同時攻城,經過鏖戰,君士坦丁堡陷落。在戰爭中,土軍燒殺劫掠,很多宏偉建築毀於一旦,大量珍貴文物和藝術品被付之一炬。

君士坦丁堡(拜佔庭)三面環海,南北兩面有狹長的海峽即博斯普魯斯海峽和赫勒斯灣海峽,只要封鎖兩海峽,就可以禁止無論從愛琴海,還是從黑海來的敵船的航行。城的西面則修了兩道高大的城牆,保衛了君士坦丁堡的陸上進口。只要君士坦丁堡不被攻克,帝國就能繼續存在。

5.拜佔庭帝國滅亡的原因

(1)窮兵黷武,四處徵討,國庫空虛,財盡民窮;(2)外族勢力入侵。

6.給我們的啟示

開放寬容使文明繁榮,保守狹隘使文明衰落。

7.拜佔庭帝國對文化的影響

它對基督教、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傳統,以及西亞、北非等地的東方文化因素兼收並蓄,創造出獨具特色的拜佔庭文化,在世界上產生過重大影響。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臘、羅馬古籍,為後來西歐的文藝復興提供了豐富的精神營養。它對東歐文化的影響更為巨大。9世紀,拜佔庭教士創造的西裡爾字母,是後來俄羅斯、塞爾維亞字母的起源。

三、課堂小結

《查士丁尼法典》等四部法典組成的《羅馬民法大全》是歐洲歷史上第一部系統完備的法律文獻,對後世的立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拜佔庭帝國的衰落啟示我們開放寬容使文明繁榮,保守狹隘使文明衰落。

關注「初三歷史教學」

風景這邊獨好

   

相關焦點

  • 九上第10課拜佔庭帝國和《查士丁尼法典》
    第10課 拜佔庭帝國和《查士丁尼法典》一、自主學習知識點一 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1. 東羅馬帝國的版圖:囊括了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2.《查士丁尼法典》:(1)目的:為了穩固帝國的社會秩序、保證皇帝的專制權力。(2)編纂組織者:____­­­­­­­­­­­­­­­_________________。
  • 部編版:九上歷史第10課《拜佔庭帝國和查士丁尼法典》
    2.通過本課學習,了解東羅馬帝國的基本狀況,能正確評價《查士丁尼法典》。《羅馬民法大全》的歷史地位。3.分析歸納總結拜佔庭帝國滅亡的原因, 拜佔庭帝國曾經創造輝煌的文化,對東歐的影響巨大,給我有哪些啟示,有許多值得我們吸取教訓的地方。學習重點:《羅馬民法大全》,拜佔庭帝國創造的輝煌成就。
  • 九年級上冊第11課《拜佔庭帝國和查士丁尼法典》微課
    11、拜佔庭帝國和《查士丁尼法典》一、單項選擇1.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西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的都城是在 (  )A.君士坦丁堡 B.迦太基C.克裡特島   D.巴比倫2.534—565年,查士丁尼又發布了168條敕令來對三部法典進行補充。
  • 九年級上冊歷史《拜佔庭帝國和查士丁尼法典》知識點+練習題
    第三單元 封建時代的歐洲第10課 拜佔庭帝國和《查士丁尼法典》
  • 第10課 拜佔庭帝國和《查士丁尼法典》|知識梳理
    ①從7世紀起,阿拉伯人不斷進攻拜佔庭帝國,佔領了帝國的部分地區。②9世紀以後,拜佔庭帝國又面臨外部多個軍事勢力的進攻,帝國版圖不斷被蠶食。③14世紀初,拜佔庭帝國受到新崛起的奧斯曼土耳其人的不斷進攻。④1453年,奧斯曼帝國攻破君士坦丁堡,改名為伊斯坦堡,拜佔庭帝國最終滅亡。6.為了抵禦外族入侵,拜佔庭帝國的皇帝採取了什麼措施?
  • 《查士丁尼法典》:一個成功將帝國法律轉變為專制統治工具的人
    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的理想與作為,讓東羅馬帝國聲名遠播。他完成了《查士丁尼法典》的編纂工作,使羅馬法的傳統得以保存。他是羅馬帝國的繼承人,卻也是拜佔庭帝國的開創者。查士丁尼是一位有雄心壯志的皇帝,但他個人卻不如想像中偉大。他的成就來自於他的部屬,他唯一的長處,或許就是他選用人才的眼光,他慎選了許多優秀的人才為他作戰與治理國家。這也讓他成為了一個真正的皇帝。
  • 珠玉在前,瓦石難當,查士丁尼一世編撰法典是如何借鑑萬民法的
    查士丁尼大帝——拜佔庭帝國中興的時代在查士丁尼出生之前的一百年,是戴克里先的四帝共治時代。但即便如此,拜佔庭帝國在後來不到100多年的時間裡面,仍然備受蹂躪,除了西羅馬帝國的疆域全部都被蠻族佔據,拜佔庭帝國皇帝利奧一世甚至被哥特人逼迫籤署城下之盟。
  • 查士丁尼——創造拜佔庭帝國的輝煌時代
    他對查士丁尼復闢羅馬帝國的野心有著清醒的認識。在他看來,在這場戰爭中,義大利境內的羅馬人同樣是查士丁尼奴役的對象。為了取得義大利羅馬人的同情和支持,託提拉整頓軍隊,嚴禁士兵搶掠財物,傷人性命。554年,東羅馬軍又消滅了東哥特人的殘餘勢力,並一直驅逐法蘭克人到阿爾卑斯山以北,通過一系列的軍事活動,查士丁尼徵服義大利的夢想終於實現了。查士丁尼有哪些政績?查士丁尼在位期間,曾鎮壓平民起義,徵服汪達爾王國、東哥特王國,即位次年,任命大臣十人編成《査士丁尼法典》等法律書籍。
  • 強盛一時的拜佔庭帝國,是如何被奧斯曼帝國代之而興的?
    一、拜佔庭帝國的基本情況拜佔庭帝國的疆域包括過去羅馬帝國一部分富庶和文化發達的地方。如巴爾幹半島、小亞細亞、埃及等地區。有發達的手工業和商業,首都君士坦丁堡位於歐亞水陸交通要道,是拜佔庭帝國的工商業中心,也是中世紀歐洲人口最稠密的大都市。
  • 科學長廊:《查士丁尼法典》:羅馬帝國的文明餘暉
    嚴格來說,廣義上的《查士丁尼法典》包括四部分內容:《查士丁尼法典》《學說彙纂》《法學階梯》《新律》。由於《查士丁尼法典》最早編成,也是後世羅馬法律的核心,所以一般以《查士丁尼法典》作為這四本著作的統稱,也稱《民法大全》、《國法大全》。其中《查士丁尼法典》,收錄了自皇帝哈德良(117—138)後各代皇帝的敕令,共10卷,529年由查士丁尼大帝頒布。
  • 農家子的「帝王之路」:查士丁尼一世到底是明主還是昏君?
    查士丁尼的叔父查士丁是禁軍高級將領,因此他選擇了去君士坦丁堡投奔查士丁並被查士丁收為養子。查士丁是個正宗的「泥腿子」,他出身行伍,並且目不識丁,當皇帝後因為不會籤名,所以查士丁從來都是蓋章。518年,拜佔庭帝國皇帝阿納斯塔修斯一世駕崩,查士丁尼策劃了一個「黃袍加身」,擁立他叔父查士丁為拜佔庭皇帝,史稱查士丁一世。在查士丁一世統治期間,拜佔庭帝國政務大多由查士丁尼負責。
  • 世界帝國傳奇系列——拜佔庭帝國(東羅馬帝國)1
    公元395年龐大的羅馬帝國飽受各路蠻族侵擾,為便於管轄而將帝國一分為二,東部帝國即以君士坦丁堡為首府,因此東羅馬帝國又稱為拜佔庭帝國。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在經歷了包括匈奴和諸多日耳曼部落的反覆侵襲之後終於咽下了最後一口氣,拜佔庭遂成為唯一的羅馬人帝國——實際上他們一直以純正羅馬血統自居。拜佔庭帝國共歷經12個朝代,93位皇帝。
  • 拜佔庭帝國的全盛時代——巴西爾二世和馬其頓王朝
    東羅馬帝國的第一次強大是在查士丁尼王朝時期,這一時期的查士丁尼大帝奪回了帝國在西部喪失的部分省份:義大利、北非和西班牙,幾乎恢復了羅馬帝國時期的版圖,這也是東羅馬帝國版圖最大之時。但隨著查士丁尼大帝的去世,薩珊波斯人、斯拉夫人不斷入侵,尤其是在公元7世紀阿拉伯帝國崛起之後,拜佔庭帝國的北非和敘利亞地區全部被佔領。
  • 羅馬帝國分裂後,拜佔庭帝國是怎樣一步步走向衰落的,因為鼠疫?
    拜佔庭不僅僅在殘酷的生存鬥爭中存活了下來,並且迎來了重溫帝國之夢的希望。 直到公元6世紀的來臨,拜佔庭孕育出了第一位強勢皇帝——查士丁尼,同時拜佔庭帝國也進入了第一個強盛時期。
  • 查士丁尼立法的特點
    只是把拜佔庭法編成法典已經不夠了:必須使每一條規範都以某種方式契合古典法的原則和拜佔庭的理論。可是一旦古典法被引入到編纂中,雖然之前它已被修改過並且現在也還在被修改,它還是自然地佔據了舞臺的中央,一切行動都圍繞著它展開。它自有其特殊的引力。《學說彙纂》帶來一個新增的元素,賦予整部作品新的特性。這就是為什麼第一部法典必須重新起草的原因。
  • 從東羅馬到拜佔庭,為何查士丁尼王朝的所有皇帝都好心辦壞事
    古羅馬帝國分裂後,被一刀切成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只存在了很短的時間,就被北方的蠻族佔領,而東羅馬帝國也就是拜佔庭帝國一直延續了千年。第一個王朝抵荻奧多西王朝,是古羅馬正式分裂後,荻奧多西一世的後代,傳承的還算有序;第二個利奧王朝,開始首次出現"外國人"做皇帝,並使得東羅馬開始希臘化轉換,同時也為這個帝國積攢了大量的財富;而第三個王朝——查士丁尼王朝,裡面出現的一個大帝級別的人物,也就是查士丁尼大帝。
  • 開創黃金時代,「復闢」古羅馬帝國,查士丁尼一世的內外政策
    自東西羅馬帝國從公元4世紀分道揚鑣起,西羅馬帝國僅僅維持了不到一個世紀就在公元476年被日耳曼僱傭軍滅亡了,但是東羅馬帝國也就是拜佔庭帝國依舊在風雨飄搖中佇立了近千年的時光。拜佔庭帝國公元前5世紀末,彼時的查士丁尼還只是一個年輕的農民,他和他的叔父查士丁同他們的祖祖輩輩一樣在託萊索耕耘著自己家庭的土地。
  • 華文全球史018《拜佔庭帝國史》丨拜佔庭帝國如何重新建立?最終又如何被奧斯曼帝國滅亡?
    又是如何轉變為拜佔庭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哥特人是如何進犯拜佔庭帝國的?又為何最終轉戰歐洲?西羅馬帝國如何覆滅?尼卡暴動又是如何發展起來的?查士丁尼一世如何拓展拜佔庭帝國版圖?他和貝利撒留的關係又是怎樣?波斯帝國如何覆滅?斯拉夫人怎樣威脅拜佔庭帝國?阿拉伯帝國又是如何崛起?席捲拜佔庭帝國的毀壞聖像運動的起因是什麼?十字軍東徵的起因又是什麼?拜佔庭帝國為什麼會衰落?十字軍又為什麼要毀滅君士坦丁堡?
  • 拜佔庭帝國為何能延續千年?而我國能超過300年的都不多?
    東羅馬帝國又叫做拜佔庭帝國,首都是君士坦丁堡,成立於公元330年到公元1453年被奧斯曼帝國所滅,存在了1100多年,實行的是君主制國家,是西方世界一個歷史悠久的帝國。拜佔庭帝國的稱呼其實並不是當時國民所認可的,是因為17世紀的史學家為了方便區分古代羅馬帝國和神聖羅馬帝國而引出的一種稱呼,因為東羅馬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是在拜佔庭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關於拜佔庭帝國為何能延續千年的問題,一直飽受很多人的解讀,但是我看歷史材料,西方人解釋的少,但是我們東方人卻一直樂此不疲。
  • 阿拉伯帝國的崛起:為什麼穆斯林可以在短時間內徵服拜佔庭帝國?
    翻閱世界歷史,我們可以發現人類文明的發展和沿革都是伴隨著偉大王朝的興起和衰落。這些王朝的出現某種意義上改變了這個世界的很多軌跡。在亞歐非大陸上曾經出現過一個非常龐大的帝國,這個帝國的興起不僅結束了拜佔庭帝國將近一千年的統治,而且還誕生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蘭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