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全球衝擊下,外需一二季度基本崩塌,而內需基建有望借勢補位,彌補外需缺口,水泥價格自2016年來已實現四連漲,內需基建預期提升下,水泥價格有望實現五連漲。
水泥價格已連續上漲了4年,通過前幾年的供給側改革,行業產能淘汰明顯,目前供需平衡下,未來內需上升,將對水泥價格上漲產生推動作用。2016年供給側改革開啟,行業產能得到有效控制。隨著產能置換政策去演,新增產能仍將收到控制,2020年環保壓力依然較大,應急減排下,環保限產將更加嚴格和頻繁,行業供給有望進一步收縮。
疫情全年影響有限,水泥價格有望再上臺階。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對一季度水泥需求產生較大影響。需求僅是延後而非消失,待下遊施工恢復後,耽誤的水泥消費將在後三個季度彌補回來,全年影響有限。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向好,項目復工比例不斷提高,下遊需求已逐步啟動。得益於供給端的有效控制,當前水泥價格仍然有較強的韌性,待需求集中在後三季度釋放,全年水泥價格中樞有望繼續上移。
經歷供給側改革後,水泥企業多數依託主業發展,進行產業鏈拓展。布局方向主要有骨料和水泥窯協同處置業務。隨著國家對露天礦山和河道整治力度的加大,使得骨料供給收縮明顯,價格一直高位運行。骨料的生產成本低、毛利率高,與水泥主業協同性較強。水泥企業利用自身水泥窯的優勢處置固廢,裝置改造成本較低,後期僅為運行和維護費用,具有建設時間短、回收期短的特點。水泥窯處置危廢毛利率較高,且可使得產線在一定程度上規避錯峰生產帶來的產量損失。
年報和1季報密集披露期下,水泥行業公司頻現「高股息」。2016年以來,水泥行業盈利逐漸向好,行業內上市公司近幾年來現金分紅不斷攀升,「高股息」現象明顯,A股國際化程度逐漸提升下,外資顯然對此類行業和個股由衷青睞。可關注:華新水泥、塔牌集團、海螺水泥。
本文來源上海海能證券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由徐習瑤(執業編號:A0370618100001)編輯,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作為買賣依據,據此操作風險自負。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