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澳大利亞人口和醫療衛生狀況
澳大利亞總人口2544萬(2019年7月)。74%為英國及愛爾蘭裔,5.6%為華裔,2.8%為土著人口,其他族裔主要有義大利裔、德裔和印度裔等。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世界衛生統計2018》顯示,各國的平均預期壽命排名中,排名前十的國家依次是日本、瑞士、西班牙、法國、新加坡、澳大利亞、義大利、加拿大、韓國和挪威。澳大利亞總體位居第六位。其中,總體平均預期壽命82.9歲,女性平均預期壽命84.8歲,男性81歲。2018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和南加州大學曾聯合對18個發達國家從2010年至2016年的人均預期壽命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澳大利亞女性壽命排行全球第二,為85.46歲,男性壽命排行全球第五,為81.5歲。
澳大利亞擁有完善的全民公費保健系統——國民保健(Medicare),創辦於1984年,澳大利亞國民每年根據世界衛生組織醫療保健系統的總排名(2009年),澳大利亞名列全球各國第12位。澳大利亞公民和永久居民都可以在全國的公立醫療機構享受免費的醫療服務。幾十年來,醫療保健系統提高了預期壽命,改善了生活質量,但這些成功也帶來了新的挑戰。澳大利亞的醫療保健正面臨壓力,最明顯的莫過於與肥胖、精神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相關的不良後果。澳大利亞需要一種新的醫療保健處方,特別是在技術支持下注重預防和健康。
慢性病負擔的增加是未來十年醫療保健部門將面臨的幾個關鍵挑戰之一。其他挑戰包括消費者行為和期望的變化、不兼容的記錄保存系統、醫療專業人員之間的溝通不暢、取得健康關懷方面的不公平以及不可持續的籌資模式。為了有效地應對這些挑戰,醫療健康必須進行逐步變革,擁抱新技術並將重點轉向預防和健康,從而,實現從反應性戰略向預防性戰略的根本性轉變。
研究和對利益相關者諮詢,揭示了一個一致和共同的主題:目前的醫療保健服務體系支離破碎、效率低下、不可持續。我們必須利用技術支持重心向以病人為中心、以結果為中心、以價值為基礎的醫療服務體系的轉變。
澳大利亞技術與工程學院(ATSE)是一所由獨立、非政治專家組成的學術性學院,致力於幫助澳大利亞人理解和使用技術來解決複雜問題,因此,澳大利亞技術與工程學院研究了醫療保健部門是否準備好開發、改造和採用能夠支持接下來的十年醫療健康部門重大轉變的技術。該項研究成果,是澳大利亞研究委員會資助的一個為期三年的項目的一部分,該項目確定了澳大利亞不同工業部門技術準備的研究和政策優先事項。
二、根本性變革的路線圖
1.數據和數位技術
在到2030年的十年裡,數據和數位技術將實現從紙面文件到安全電子健康記錄的轉變;從傳真機到普及的健康信息平臺;從零碎的信息過渡到可以挖掘和分析以準確繪製、監測和預測人口健康趨勢的大數據。這項技術將整合患者病史,個人的電子健康記錄將作為他們與全科醫生(GP)、醫院、專家、藥劑師和其他醫療專業人員之間的共享資源。
2.精準醫療
精準醫療將變得更加普遍,針對個人的預防和治療策略。對可預防疾病的基因檢測和篩查也將成為一種負擔得起的選擇。
3.整合醫療
醫療保健將通過技術實現集成,智能設備、移動健康和遠程醫療——所有這些都通過數字健康記錄聯繫在一起——使人們能夠全面了解一個人的健康狀況。對距離和機動性問題的技術解決方案將使更多澳大利亞人在我們需要的時間和地點獲得負擔得起的醫療保健服務。在這一技術支持的醫療體系的願景成為現實之前,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ATSE的分析顯示,到2030年這一目標是可以實現的。所有關鍵領域的工作已經開始。然而,在其中一些領域,我們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或取得更快的進展。
澳大利亞對新衛生技術的社會和道德準備程度很高,我們的政策和監管準備程度也很高。ATSE的研究和諮詢表明,作為一個國家,我們已經為技術支持的轉型做好了準備——事實上,我們期待著這一轉變,儘管我們對網絡安全和道德有顧慮。大多數人都認為,監管結構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我們需要在基礎設施、勞動力技能以及經濟和商業方面做更多準備環境。基礎設施正在準備就緒,包括物理和數字,但這項工作還沒有完成發展速度足夠快;該行業的勞動力沒有跟上數位化和其他新興醫療技術;醫療技術(MedTech)和製藥研究人員並不總是具備將突破轉化為商業的必要技能成功。我們的醫療保健系統也被資助提供間斷性護理,而且沒有激勵措施關注患者及其最佳長期健康結果。ATSE的研究結果通過學院獎學金和關鍵利益相關者進行了測試
最關鍵的優先事項是健康記錄的數位化,這是大多數利益相關者強調的問題,也是ATSE確定的技術解決方案的基礎。如果不轉向電子記錄,分散的醫療保健系統將無法應對數據量的增加和數位技術的出現,也無法應對日益個性化的醫療保健。如果沒有電子健康記錄,綜合護理將無法實現,因為電子健康記錄是高效、準確、及時和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所必不可少的。
採用新技術對於確保區域地區、土著居民和託雷斯海峽島民社區以及城市社區中的弱勢群體都能享受到保健系統的好處,也是至關重要的。公平結果的障礙包括距離、溝通困難、財政資源、教育水平、可及性以及醫護人員短缺。移動和遠程醫療服務可以輕鬆、廉價地幫助澳大利亞人克服這些障礙,並及時獲得可用的最佳醫療服務。
賦予員工權力,使其從新的醫療保健、數據和通信技術中獲益最大化,將提高效率、更好地決策和改善結果。必須支持勞動力向注重預防和健康的過渡,特別是培養適應技術驅動型工作場所的技能。
最後,研究部門需要得到推動,為醫療保健系統提供所需的工具,並確保強勁的投資回報。儘管政府給予了慷慨的支持,但澳大利亞作為衛生技術研究領域的世界領先者的地位與其糟糕的翻譯和商業化記錄相悖,這表明澳大利亞存在系統故障。政府有責任確保從最初的研究成果中獲得及時、成本效益高、商業上成功的產品,並有明確的開發途徑。
三、重要的研究建議
ATSE為解決這些主題制定了四個建議,以及支持性建議和研究優先事項,以促進和使用技術支持醫療行業的轉型。這些建議旨在作為政府、資助機構、醫療保健部門和研究界的指導方針,以滿足澳大利亞不同社區的需求和期望,並制定切實可行的研究議程,以解決有關我們未來醫療保健系統的問題。本報告提供了一個機會來規劃澳大利亞醫療保健的未來,利用技術來支持我們的健康和健康。澳大利亞是全球衛生領域的領導者,但我們必須繼續確定我們對社會的需求,政府和醫療部門需要採取什麼行動,以及這將如何轉化為未來的醫療保健部門。
建議一:過渡到可互操作的電子健康記錄。
所有醫療保健提供者必須儘快轉換到電子記錄。這一舉措的社會許可證將從根本上取決於良好溝通的隱私和網絡安全框架。
建議二:通過技術提高獲得醫療保健服務的公平性。
遠程醫療和人工智慧設備的使用必須增加,以支持生活在不利條件下的人們的公平結果。這些技術可用於改善獲取途徑和減輕財政負擔。
為了提高所有澳大利亞人獲得醫療保健的公平性,ATSE提出以下建議。
建議三:在轉型期支持現有和未來的醫療人員隊伍。
必須支持和授權現有和新的國家醫療保健工作人員,使其能夠根據新的數位技術的要求和好處重新培訓、調整和發展技能。
建議四:為蓬勃發展的衛生技術部門提供有針對性的支持。
政府必須支持投資,改善澳大利亞發達醫療技術的商業化途徑。
四、對中國的啟示
作為一個發達國家,澳大利亞在醫療健康領域的一些成功經驗,值得中國去進行學習。尤其是,當前的中國,正處於深化醫療健康體制改革的關鍵時期。5G、物聯網、大數據等一系列新技術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深化應用,將給中國醫療健康產業帶來深遠的影響。或許這份針對成熟市場的研究,對中國的產業發展,有所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