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月齡寶寶如何訓練咀嚼能力

2021-02-13 兒科醫生鮑秀蘭

吸吮是孩子出生後先天帶來的本能,但是吞咽和咀嚼卻需要後天的訓練。如果沒有規律地、有計劃地訓練咀嚼能力,對於寶寶未來的進食習慣、營養吸收以及牙齒發育都會有影響。因此,從寶寶4個月大開始,家長就應特別注意寶寶咀嚼能力的訓練。

  4-6個月

  4個月以後,寶寶的吸吮及吞咽液體食物的動作已成熟,可以順利喝進奶類食物,而不容易流出來。此階段開始,寶寶的舌頭也變得較靈活,他會嘗試利用舌頭及口腔的動作,將嘴中的糊狀食物或果汁進行吞咽,不過,動作還不是很協調,有時會把食物推了出來或是只吃進去少量的食物。

  訓練重點

建議從4個月大開始(如果有過敏體質可從6個月大開始),媽媽就要開始給予寶寶糊狀或泥狀等奶類之外的食物,讓寶寶有機會訓練口腔的動作。為了配合寶寶的嘴巴大小,建議媽媽使用小型、材質安全且較淺的湯匙來餵食。剛開始寶寶或多或少會將食物頂出或吐出,媽媽不用灰心,也不要太心急,只要每天嘗試就會發現寶寶吃進食物的機率越來越高。果汁或菜湯類的食物,媽媽可以用小湯匙來餵食。

  到了6個月大左右,媽媽可以準備一些小牙餅,讓寶寶自行抓握、塞進口中,幫助寶寶訓練手眼協調的能力。輔食形態多為流質或半流質,如:米麥粉糊、蘋果泥、果汁、菜湯、合適的牙餅等。

  7-9個月

  7個月大的寶寶也開始長牙了,此時期寶寶咀嚼及吞咽的能力會較前一個階段更進步,寶寶會嘗試以牙床進行上下咀嚼食物的動作,而且,寶寶主動進食的欲望也會增強,有時看到別人在吃東西,他也會做出想要嘗一嘗的表情。

  訓練重點

  媽媽可以提供更為多樣化的輔食,並讓輔食的形狀較4-6個月大時更硬或更濃稠些。提供寶寶一些需要咀嚼的食物,以培養寶寶的咀嚼能力,並能促進牙齒的萌發。媽媽除了餵寶寶吃食物之外,如果寶寶已長牙,也能夠提供寶寶一些自己手拿的食物,例如水果條或小吐司。

  因為長牙,寶寶可能會覺得不舒服,可以供給嬰兒一些磨牙餅乾、烤饅頭乾等稍有硬度的輔食,通過咬、啃這些食物,刺激牙齦,幫助乳牙萌出,改正咬奶頭的現象,而同時也及時地訓練了嬰兒的口腔咀嚼功能。輔食的形態為半流質或半固體,如菜泥、較粗的果泥、水果條、麵包片、豆腐與稀飯等。

  10-12個月

  寶寶已經長出4-6顆牙,咀嚼能力及口腔動作更加協調,寶寶會嘗試先咬碎或咬斷食物,再進行簡單咀嚼的動作。此階段開始,寶寶能否好好的咀嚼食物,對於牙齒的發育也有影響,適當的咀嚼,可以刺激乳牙的生長,增進下頜、臉部肌肉的發育,同時,也能使寶寶通過輔食得到身體健康需要的營養。

  訓練重點

  寶寶的副食品已漸進到成人化的階段,不過,原則上,不易消化或太油膩的食物還是不適合讓寶寶吃。可以選擇成人化的食物中,較軟、較易咀嚼的食物。除了大人幫忙餵食之外,也可以培養寶寶自己進食的能力,媽媽不妨為寶寶另外準備一個防水圍兜以及一支適合抓握的小湯匙,讓寶寶自己也舀食物來吃,這樣還能訓練寶寶手眼協調的能力以及自理能力。

  三餐漸進改以輔食為主,牛奶為輔,一天約提供3-4次輔食,2次牛奶。開始訓練寶寶改用水杯喝水,最初可先用裝有吸管的水杯,慢慢再改為一般的鴨嘴杯。輔食形態以半固體或固體為主,如:軟麵條、蔬菜粥、肉粥、肉泥、蒸蛋與煮爛青菜等。

  12個月以上

  過了1歲,寶寶已經慢慢可以處理成人化的食物,同時越來越善於利用牙齒,另外,這個階段寶寶也有不錯的模仿能力,家長不妨常常做示範動作,提醒寶寶要把食物咬一咬、嚼一嚼,讓寶寶能夠順利轉換到一般的正餐食物。

  訓練重點

  提供給寶寶長條的水果、煮過的蔬菜段或稍硬的餅乾,讓寶寶習慣吃固體的食物。只要寶寶願意,可以提供大人化的食物給他,不過,還是要觀察一下寶寶的消化吸收反應。大概到寶寶1歲半左右就能完全提供和大人一樣的食物,只是有些食物需要幫寶寶切成合適的大小或塊狀,但不要切得太細。

  提供寶寶比較容易舀或抓握的食物,最好讓寶寶學習自己進食。平時可提供寶寶一些訓練或刺激口腔動作的玩具,例如小喇叭、哨子等,也可以教寶寶吹紙片、泡泡等。輔食形態以固體為主。可給予易消化的六大類食物。例如魚肉、白飯、切成段青菜、切成塊水果。

隨著牙齒的發育完善,到了輔食後期,寶寶的口腔動作越來越豐富了,漸漸地可以先用牙齒咬碎食物然後再咀嚼。雖說咀嚼的動作有所進步,但咀嚼能力的發展與最終完善的過程會一直到16歲才結束,因此,輔食後期還是要注重訓練寶寶的咀嚼能力哦!

添加朋友→查找公眾號:xiehebaoxiulan (長按複製)

添加朋友→查找公眾號:baolanbeibei (長按複製)

添加朋友→查找公眾號:bxljiankang (長按複製)


【聲明:本文來源於網際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覺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為了讓更多的早產寶寶家庭能夠分享到科學實用的育兒知識,如果您有好的建議或育兒經,可以隨時與我們溝通與分享

西北媽媽交流2群:QQ288520481

新浪微博: @鮑秀蘭新浪微博 @早產兒媽媽互助會

寶籃貝貝預約諮詢電話:400-6010-262

寶籃貝貝官網:www.baolanbeibei.com


相關焦點

  • 8-9個月是孩子訓練咀嚼的黃金期,還在給寶寶吃米糊就晚了
    如何訓練咀嚼能力?
  • 咀嚼能力差的寶寶,在1歲後身體會出現3種表現,耽誤孩子發育
    寶寶添加輔食的過程中,由於每個寶寶的表現各不相同,有的寶寶粗茶淡飯也能大快朵頤,反之有的寶寶縱然眼前擺放的是山珍海味,也無動於衷。最氣人的是明明放到嘴裡,寶寶嘗嘗味道就吐出來,有的是放在嘴裡既不咀嚼,也不吞食,有的寶寶是不管粗細直接吞咽。
  • 咀嚼能力差的寶寶,都有這三個特徵,對照看看你家孩子有沒有
    培養吃飯的興趣 咀嚼訓練 有的孩子已經過了培養的咀嚼能力能力的階段,需要家長幹預即咀嚼訓練。 另一種是吹口哨、吹氣球、吹蠟燭等「吹」的方式,這一點適應較大的孩子,吹可以鍛鍊孩子的口腔肌肉,增加肌肉力量,避免孩子咬不動。
  • 讓孩子說話早、長得好的咀嚼能力,從什麼時候開始培養?
    在浙大兒院康復科,陳玲芳醫生給貝貝做檢查,發現貝貝口腔的咀嚼能力明顯低於同齡的孩子。醫生最終給出的方案是:飲食上不要挑食,加強口腔肌肉訓練(咀嚼能力)和康復語言訓練。10-12月齡:孩子訓練咀嚼能力的關鍵時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已經長出4-6顆牙齒,會嘗試著先把食物咬斷然後進行簡單的咀嚼動作。
  • 小米粥曾養活一代人,卻不適合寶寶吃,營養好輔食可以這樣做
    小米粥吃太多,會影響寶寶成長發育在寶寶乳牙萌出之前,咀嚼能力有限,消化能力不行,似乎只能吃一些湯湯水水的東西,偶爾吃一次小米粥問題不大,但如果經常吃,就會影響寶寶的成長發育:佔肚小米粥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和水,這類食物給寶寶吃
  • 寶寶輔食莫要太精細,咀嚼能力不足的危害,家長不容忽視
    她家寶寶已經一歲了,可是每次給孩子吃一點過硬的輔食或者添加一點肉製品,寶寶就會幹嘔,甚至完全地把輔食吐出來。張女士有點擔心,生怕孩子的營養跟不上,於是就向很多寶媽開始討教,如何讓寶寶愛上吃輔食。,還與之後的語言能力發展有較大的影響,這是因為咀嚼這個動作的完成會促進面部肌肉的形成,為寶寶以後學說話打下堅定的基礎。
  • 紅色T字咬牙棒,咀嚼訓練方法!
    紅色T字咬牙棒是這幾年的一種創新設計的口肌訓練工具,咀嚼起來非常有彈力而且不會斷,不用害怕變形,兒童安全性材質,可訓練特殊兒童咀嚼能力。特別是可以訓練面頰肌肉,咀嚼棒經過美國國家食品藥物管制局認定核准,安全性不用擔心。
  • 因咀嚼能力差,三歲寶寶仍不會說話,這種輔食娃八個月後就要添加
    經過專家深入了解,孩子的媽媽在食物餵養方面非常精細,為了讓孩子好消化,食物都用料理棒研磨打碎後餵給寶寶吃。久而久之,再嘗試餵固定食物時,寶寶不適應這種口感,表現得十分抗拒。專家表示,長期吃軟爛的食物,對孩子的口舌肌肉,頜骨發育等都有影響,咀嚼能力差。在日後說話時,孩子無法掌握部分發音的氣流運用,就導致說話不清楚。
  • 好吃的肉鬆蛋糕在家也能做,蒸一蒸就完成,還能鍛鍊寶寶咀嚼能力
    沒有烤箱也沒關係,蒸一蒸就能完成,寶寶吃了還能補鐵補蛋白,滿滿的能量哦~給寶寶當零食、加餐都非常不錯呢。寶寶自己動手拿著吃,還能鍛鍊寶寶咀嚼能力和手部精細動作~這道鬆軟細膩的蛋糕到底怎麼做?具體步驟,往下翻吧!
  • 培養寶寶自己吃飯,身體技能發育要了解,自主進食8個好處是重點
    7、用大拇指和食指抓起小塊食物 從出生寶寶就有能力用自己的方法找到媽媽的乳房,並含著乳頭吸奶。而後的各個順序技能都是寶寶通過鍛鍊各種動作不斷發展的。 不同月齡寶寶的吃飯技能發育情況 3個月:3個月開始寶寶發現自己的小手,能抬起,來回揮舞晃動,會自然抓握,由於肌肉控制能力有限, 他們的手會經常打到自己的臉。
  • 訓練寶寶手腳協調能力的遊戲
    如何訓練寶寶的手腳協調能力呢?這是幼兒行為能力中不能少的一項早教工作。家長可以通過小遊戲來有效訓練孩子的手腳協調能力,今天就來介紹幾款吧。訓練寶寶手腳協調能力的方法營造豐富的訓練環境為寶寶們建立一個多姿多彩的生活空間是最佳的手眼協調能力發展方式。讓寶寶們多聽一聽、摸一摸、看一看,感受不同顏色、形狀、質地、功能等各種物體,從而在心中創造一。個內化的虛擬空間。
  • 寶寶言語表達不明確,智力可不背鍋,錯誤帶娃方式阻止話語權
    孩子言語表達不明確,別再甩鍋「發育慢」了,看看這些原因吧1)「咀嚼食物」缺失米糊、果泥這類食品是寶寶日常接觸最多的輔食,可家長有沒有想過不同階段寶寶對食物的需求是不同的。家長擔心寶寶牙齒沒有健全,就習慣性地把食物煮爛利於寶寶進食,可這樣的同時,寶寶的牙齒、口腔都得不到鍛鍊。
  • 孩子的咀嚼能力弱,會有什麼樣的影響,怎麼鍛鍊孩子的咀嚼能力?
    一般來說,孩子在6個月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吞咽和咀嚼的能力了,咀嚼能力對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不僅可以更細緻的去吸收食物中的營養,還能促進孩子的牙齒發育,同時還能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孩子的咀嚼能力弱,會有什麼樣的影響,怎麼鍛鍊孩子的咀嚼能力?那孩子的咀嚼能力偏弱,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呢?
  • 寶寶可以一直吃米粉嗎?別超過這個月齡,不然會有三大「跟不上」
    媽媽的這個選擇當然沒錯,給寶寶吃米粉可以,但卻不能一直吃,必要的時候,米粉就可以「光榮下崗」了。10月齡寶寶一直吃米粉,卻被告知「吃錯」,寶媽被一語點醒辦公室的蘇怡作為新手媽媽,帶娃養娃的所有事宜,都在摸索中前進。
  • 10月齡寶寶輔食,迷你蔬菜糰子,無需揉面超簡單!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款無需發麵、揉面,簡簡單單三步搞定寶寶輔食,超好吃呢,可以給寶寶當作手指食物來鍛鍊寶寶的抓握能力和手眼協調能力,當然也可以作為寶寶的一餐主食,搭配一碗湯粥,都非常贊!【蔬菜雞蛋糰子】食材準備:西葫蘆胡蘿蔔雞蛋餛飩皮(食材可以根據寶寶喜好來調換,比如青菜呀蝦皮啥的都可以,雞蛋過敏的寶寶也可以不加哦~)詳細做法:1把雞蛋打散備用,胡蘿蔔和西葫蘆焯水切碎,因為我家汐16個月了,所以我切的顆粒狀。
  • 夏天寶寶要多喝水,學飲杯、吸管杯有不同,媽媽可別混淆
    寶寶用學飲杯喝水的好處 寶寶用學飲杯,好處可真不少: 促進寶寶吞咽能力發育,防止嗆水 寶寶小的時候,吞咽能力發育不完善,如果貿然用水杯喝水,很容易造成寶寶吞咽不及時,出現嗆水情況。
  • 唐嫣曬女兒追劇照,小胖手比OK手勢超萌,附0-1歲寶寶視覺發育圖
    接下來就來通過幾張圖片,來認識認識0-1歲寶寶的視覺發育過程,不同月齡寶寶的眼睛都能看到什麼。 0-1歲寶寶視力發育圖,教家長如何給寶寶做視覺訓練‍  下面這張動圖是英國眼科醫生 Romesh Angunawela 製作的
  • 6到24個月寶寶輔食添加,用數據簡單說!
    寶寶4個月前,消化系統還不成熟,容易出現消化不良,過早添加輔食,還可能會增加食物過敏的風險。輔食應如何科學添加?02由稀到稠、由細到粗同一種食物,寶寶月齡不同,做法應該有所區別。>需要仔細咀嚼的固體狀(小顆粒的肉末,水果泥,紅薯塊)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適應寶寶尚未發育成熟的胃腸功能和咀嚼能力。
  • 寶寶幾個月能會爬?如何訓練?
    Q:寶寶幾個月會爬?A:在7、8個月的時候寶寶逐漸開始學會爬行。寶寶爬行階段一般處於8-10個月,如果有些寶寶 學習爬行稍晚的話,媽媽們也不要過於擔心,要注意對寶寶四肢的鍛鍊,或者多帶寶寶到會爬行的寶寶家玩耍,這樣會加快寶寶學會爬行的速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