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藤美誠發球核心技術分析,為業餘球友發球搶攻加分

2020-05-21 易桌球YPP

發球技術可以說是桌球運動中最核心的技術,擁有一個好的發球,往往能夠開場取得主動。伊藤美誠的發球可以說是威力巨大,浮誇的引拍動作,極為隱蔽的出手,讓人猜不透的旋轉,接發球環節往往能讓對手直接吃發球;就算勉強能夠接過去,質量要是出不來,接下來你需要應對的就是快如閃電的反手暴彈或者是正手的無情拍擊。

伊藤美誠發球核心技術分析,為業餘球友發球搶攻加分

伊藤美誠發球


這裡先不討論伊藤美誠的發球動作是否違規,今天主要是談伊藤發球的精華所在。小編認為伊藤美誠發球技術的精髓是快,在她的發球體系中快是首要特點,然後才是旋轉,大家平時看她的比賽,可以重點關注一下伊藤發球的出手速度和臺上的球速。

小編為何說伊藤的發球體系中速度的地位比旋轉高,大家可以看一下德國公開賽公開賽的一場混雙,這場比賽中大頭王楚欽出現了多次接發球擰拉出界的情況。小編那時候看的是侯英超主播的解說,他不止一次地說過說「伊藤美誠的這幾個發球其實是不轉的,主要是快」這裡我們就可以清晰的認識到,伊藤美誠的發球其實不是特別的轉,主要是靠速度,你可以試想一下這球突然就奔到你的面前,根本來不及作出正確的動作,更不用說接出高質量。


伊藤美誠發球核心技術分析,為業餘球友發球搶攻加分


在這裡我們就來討論一個話題,我們業餘平時發球是不是越轉越好呢?

小編是橫板兩面弧圈快攻打法,幾年的打球經歷告訴我,發球並不是越轉越好。當然我們這裡承認把球發得賊轉是具有一定威脅,而且是一種能力,但是我們業餘發球有時候過於追求旋轉,認為發得越轉越好,而且還要短,儘可能二跳不出臺,平時練發球的時候,我們往往忽略了它的實用性,有些發球超出了我們的實力範圍,更重要的是和我們的技術框架不匹配。

比如筆者練過一段時間的張繼科甩飛碟式的逆旋轉,也發得自己感覺不錯,但是到了打比賽,逆旋轉倒是發出去了,可是下一板反手的銜接跟不上,出不了高質量,經常給自己挖坑,練習多種發球,更重要的是在實戰中作為變化,不適合作為主要發球。


伊藤美誠發球核心技術分析,為業餘球友發球搶攻加分


那我們平時應該發怎樣的球呢?

通常來說,我們的發球主要是以下旋球為主,如果發了上旋或者不轉,就有可能出現被對手直接進攻或者推兩個大角的被動局面,所以我們一般是以下旋為主,上旋或者不轉作為變化去幹擾對方的節奏。

接下來我們發球的長短,旋轉程度我們應該怎麼去取捨,要不要發得賊旋或者弱旋呢?這是說到的弱旋是那種能夠不讓對方直接推過來的基礎旋轉,基本功好點的人通常會當做不旋去處理,直接用正手去輕挑或者反手撥過來。

我們這裡討論一下,我們發了一個賊旋的球,如果對手實力和我們水平相當,一般都是加轉搓過來,甚至是直接劈長過來,這時候就把問題拋給我們了,這麼轉或者底線追身的長球,都是給我們的搶攻增加了難度。再說一下短球,我們業餘的短球一般不會太轉,很多都是直接把球託過去,假設我們發了一個短下旋球,對手很多都是搓過來,當然不排除水平高的直接擰拉,搓過來的球有時候不會很轉,但是有點發飄,這就是比較初級的擺短,但是還是會出臺,這時候如果你想要進攻,比較難借上力。這時候就對你的基本功要求比較高,你可以選擇回擺,或者去挑打。

伊藤美誠發球核心技術分析,為業餘球友發球搶攻加分


所以對於我們來講,最適合搶攻的發球可能就是長球了。

這裡或許有朋友會說,你球都發出臺了,不怕被對手直接進攻嗎?所以這裡就對我們的發球提出了要求,發球要快。最好是奔球和急下旋的組合或者急側上下旋的配合。我們最核心的目的是造成對方來不及引拍,只能被動去搓球或者擺短,擺就高,出現機會球,一搓就出臺,有利於我們下一板的搶攻。發這種長球,旋轉並不是我們看中的,速度才是我們的追求。轉不轉讓對手去猜,我們要造成對手接發球出現猶豫不定,畏手畏腳,過於保守的情況,這樣子才有利於我們的搶攻。

相關焦點

  • 如何讓發球搶攻更具威力?伊藤美誠用行動告訴你最關鍵一點是這裡
    發球搶攻對於廣大球迷愛好者並不陌生,相信也是很多球友的殺手鐧。伊藤美誠作為近臺快攻打法,有三個主要得分點:發球、發球搶攻、反手彈擊,伊藤美誠受身高限制,護臺面積小,退臺沒有太多周旋能力,前三板是她爭搶的重點,所以她發球後的搶攻是非常具有壓迫性的,也是她最具殺傷力的技戰術之一。
  • 伊藤美誠新式發球成熱議,業餘乒壇球友們紛紛模仿
    最近在網上熱傳一則關於日本女隊主力伊藤美誠的新式發球的短視頻,引發了在廣大業餘圈裡的熱議,這個小視頻它也或多或少地讓不少業餘球友對此產生了模仿的興趣。發球動作誇張我個人認為業餘球友們不太好去學這個發球,我自己看了一下這個發球,它給我最直接的的感觀印象就是為了迷惑對手,增加接發球方的判斷難度
  • 伊藤美誠發球技術講解,怪異動作,旋轉怎麼判斷?
    今天我們用伊藤美誠的比賽戰例,談一下伊藤的發球。伊藤美誠,右手橫板,正手反膠,反手生膠。各國運動員面對伊藤美誠,接發球都比較吃力,孫穎莎和陳夢接她的發球較好,其他運動員每次都會吃發球多個。伊藤美誠的發球,落點上大多數在對手的正手位短,轉與不轉不易判斷。
  • 伊藤美誠最強預判,破釜沉舟式接發球,你敢用嗎?
    本作品由桌球網原創如有原創文章、視頻投稿意向請加溼父微信號shifuwx接發球技術在桌球比賽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技術,接發球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比賽局勢,接發球過不過關也是實戰能力的體現之一。接發球的過程大體可分為準備狀態、預判狀態、最終的出手狀態,三個過程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接發球的預判,預判的準確性將直接關係到後面的出手的上臺率及出手質量。
  • 梁靖崑伊藤美誠發球被判罰,如何才是合法發球,解讀桌球規則
    2019年桌球德國公開賽中,梁靖崑與樊振東比賽中三次被直接判罰發球違例,伊藤美誠與孫穎莎比賽中,兩次直接罰分。伊藤美誠如何才是一個合法的發球呢,我們一起解讀一下國際乒聯的發球規則。先談一下拋球問題,然後討論一下遮擋問題。
  • 劉國梁大話伊藤,欲破伊藤美誠的發球,有把握嗎?
    稍微懂點球的都知道,伊藤美誠是近臺快攻打法,只要伊藤美誠退到中遠臺,她的前三板就發揮不出多大優勢來了。其次處理好臺內小球的意思就是,只跟伊藤美誠擺短,限制在發接發環節,不讓伊藤美誠搶攻。伊藤美誠最主要的得分手段就是發球了,現在幾乎只要看伊藤美誠比賽的,都知道伊藤的發球厲害。
  • 孫穎莎伊藤美誠鬥發球,世界盃鬥勇更鬥智,技戰術如何運用
    伊藤多次反手直接發力失誤,直接吃發球。再配合發伊藤的正手位短,和反手短,有效牽制伊藤美誠的反手發力彈擊。伊藤美誠發球失誤3個,孫穎莎發球失誤1個。全場發球來看,孫穎莎佔有優勢。全場沒有看到偷襲正手長,其實孫穎莎如果嘗試著偷襲伊藤美誠正手長,可能效果也很好。伊藤發球過多集中在孫穎莎正手位短,而且不轉佔多數。這個套路發球搶攻,在其他運動員比賽中屢試不爽。尤其反手跟進彈擊,令對手防不勝防。
  • 誰的發球最怪異?伊藤美誠畫圓攤煎餅+11-0,丁寧下蹲砍式發球
    誰是世界女乒中發球最具特點和威力的球員呢?有人說是丁寧的「下蹲砍式發球」,也有人說是伊藤美誠的「畫圓攤煎餅」發球,應該說兩人的發球都極具特點,而伊藤美誠的發球變化更多。未來的比賽中,甚至是東京奧運會,劉詩雯、陳夢、丁寧等球員想要贏得冠軍,就必須想辦法克制對手的發球。
  • 伊藤美誠發球難倒男選手,7個發球直接得分助混雙奪冠,太強大!
    2020年3月7日,卡達公開賽混雙決賽進行了爭奪,最終日本組合伊藤美誠/水谷隼3-1戰勝了中國的孫穎莎/王楚欽組合,奪得冠軍。而這場比賽日本組合獲勝的關鍵就是伊藤美誠的發球,她發球不僅可以讓自己組合有搶攻的機會,還可以直接得分,據不完全統計,僅王楚欽一個人就直接吃了對方的7個發球。第一局比賽,伊藤美誠/水谷隼通過伊藤多變的發球,多次率先搶先上手,佔據主動,並起伊藤美誠多個發球直接得分幫助她們以11-8先勝一局,大比分1-0領先。
  • 談談伊藤美誠那些花裡胡哨的發球!
    談談伊藤美誠那些花裡胡哨的發球! 動作很複雜,花樣繁多,並且樂此不疲——或許這就是伊藤美誠對桌球的興趣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也讓人感到興奮,有利於技戰術水平的發揮。
  • 從孫穎莎接伊藤美誠發球戰例,談如何學習桌球接發球技術
    孫穎莎與伊藤美誠的比賽,每次都會萬眾矚目。伊藤美誠發球誇張古怪,很多運動員接伊藤美誠的發球都很困難,主要是旋轉判斷不清。伊藤美誠的發球,是為了下一板進攻而設計的。孫穎莎判斷旋轉比較準,接好了伊藤的發球,也就贏了一大半,伊藤對打相持,能力更不如孫穎莎。
  • 伊藤美誠亮相世界盃,4-1逆轉田志希晉級八強,發球威力巨大
    伊藤美誠後程反手生膠發揮威力,田志希失誤增多,連追4分,雙方打成1-1平。值得注意的是,伊藤美誠前兩局呈現出來良好狀態,從技術上來說,發球又有新的變化,增加了過去不太常用的小砍式的下旋和上旋球。局間田志希場外教練要求接發球時,多往中路或者正手給,控制不好線路,讓伊藤美誠全臺彈太被動。第四局一上來,雙方多回合相持,田志希拿下非常精彩的一分。3-3平以後,伊藤美誠發球再次直接連接得分,田志希反手快撕和兩邊上手能力也非常強,連追兩分,打成5-5。
  • 跟伊藤美誠學習打長膠,值得業餘桌球愛好者學習的技戰術
    以下,我們從伊藤美誠對陣倪夏蓮的比賽戰例中,學習如何對付長膠,如何打長膠,學習伊藤美誠使用的技戰術。上圖為倪夏蓮發球後,伊藤美誠正手搓中路,倪夏蓮長膠正手進攻,伊藤美誠反手撥斜線正手空檔。長膠面對球速較慢的來球,借不上來球的力量,自身發力較難,速度慢下來後,伊藤美誠直接正手發力,一板得分。上圖為伊藤美誠發球搶攻,反手彈擊的戰例。伊藤美誠正手側下發倪夏蓮中路,倪夏蓮長膠反手拱,來球下沉,速度較慢,伊藤美誠反手直接彈擊正手空檔。
  • 勾手發球你真的會用嗎?想讓你的發球事半功倍,一定要注意這幾點
    勾手發球是目前比較主流的發球方式之一,尤其是在女子比賽中,基本人人都有一套比較成熟的勾手發球。勾手發球的特點是隱蔽性強、突然性強,在比賽中的迷惑性強,也非常適合我們業餘愛好者學習。勾手發球在前面已經講過伊藤美誠的側上及下旋發球,要點我們就不再多說,今天我們主要來看一下如何把勾手發球真正運用到比賽當中。會發和會用是兩回事,很多球友的發球質量不錯,但是在實戰中沒有明顯的效果,這主要是發球的目的性不強,不知道發球後該如何銜接。
  • 痛失3局點,田志希接不好發球憾負伊藤,伊藤美誠又有新武器
    田志希的第一局就打出了火花,開局田志希發揮較好,發球搶攻虎虎生風,一度4:1領先。此時伊藤美誠沒有慌亂,接連打出近臺突擊、遠臺反攻、幸運擦邊一系列好球,反而5:4反超。就在兩人相持不下的時候,伊藤美誠的發球又有變化,一個是接觸球之前,手腕會晃兩下,另一個是加了一個小砍式發球。不知道這是不是伊藤美誠這八個月休息的新成果。
  • 伊藍美誠側身搶拉巧破勾手發球桌球技術圖解
    在本組桌球技術圖解中,伊藤美誠通過精準的預判捕捉到一次搶拉半出臺的機會,隨後她憑藉靈活的調整和出色的手上控球能力完成搶拉,動作十分細膩,在巧妙破解對方勾手發球旋轉的同時,打出了一板落點刁鑽的進攻展現了她對旋轉的理解以及果敢的技術風格。
  • 伊藤美誠的發球值得借鑑,發球很重要,丁寧的下蹲砍式也曾無敵
    伊藤美誠的崛起,為乒壇帶來了一陣風暴,隨著國際乒聯的改球,伊藤美誠逐漸突出崛起,尤其伊藤美誠的生膠打法屬於怪球手,給中國桌球隊增加了不少的困難,但是也讓乒壇變得更有看點,萬紫千紅總好過一枝獨秀,大家都喜歡看百花爭豔,這樣才有觀賞可看性。
  • 伊藤美誠這下真服了!肩部遮擋發球被警告,孫穎莎首進世界盃決賽
    比賽開始孫穎莎接發球搶攻拿到第一分,伊藤美誠拿出攤煎餅式發球,孫穎莎早有準備反擊得分局末孫穎莎10-6拿到局點,伊藤美誠連追4分給孫穎莎帶來壓力,關鍵時刻孫穎莎主動挑打得分,伊藤美誠吃發球,孫穎莎12-10先聲奪人。大家都說伊藤美誠發球存在遮擋的情況,她確實花樣太多,但裁判這邊沒有任何反應。
  • 伊藤美誠發球難破解?眼花繚亂招式多,遊走在犯規邊緣
    我們都知道乒壇名宿瓦爾德內爾是劉國梁稱讚的「騙球大師」,他打球善於動腦,靈活多變,發球技術很有特點。如今,日乒女隊也有一位靠發球搶佔先機的高手,她就是伊藤美誠。日乒近幾年在世界乒壇逐漸崛起,這得益於他們的「絕代計劃」。
  • 女乒世界盃回顧:伊藤美誠輸球在心理
    特別是半決賽與伊藤美誠的決戰,最牽動人心,賽前就引發了網上熱烈討論,擔憂之言頻現。今天就談談孫穎莎與伊藤美誠比賽的一些細節,分析一下伊藤美誠輸給孫穎莎的原因。下面用關鍵局做個簡單分析。第一局,​伊藤美誠先發球,很顯然,她剛上場的心態是求穩,穩住陣腳後再突破,這樣的心態是正常的,估計也是教練的布置。為求穩只能開穩健球,她上手發了個沒有多大難度的球。但是,孫穎莎可不這麼想,所謂藝高人膽大,孫穎莎接發球就快速搶攻,打了伊藤美誠一個措手不及,伊藤美誠顯然對孫穎莎一上來就瞬間發力快攻準備不足,忙亂中把球接飛了,丟了第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