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遼寧日報客戶端
沒有從天而降的天使,只有逆行而上的英雄!
繼2月8日晚,我省500名醫護人員分乘4架包機,從大連周水子國際機場出發馳援武漢後,2月9日,我省又派出500名醫護人員,從瀋陽桃仙國際機場趕赴武漢。
這是繼我省此前派出3支醫療隊和1支疾控隊後,我省又派出的兩支醫療隊,共1000名醫護人員。
臨危受命!使命擔當!大愛無疆!一往無前!
「早已準備好,背上行囊就出發!」
大戰當前,無需動員,
我們早已把一切安排得妥妥噹噹;
大難面前,一聲「令」下,
我們背上行囊就出發!
「我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一直在等待支援的通知。若有戰,召必應!作為一名醫護人員,現在正是國家和民族需要我們的時候。」2月9日,在瀋陽桃仙國際機場候機廳,遼河油田寶石花醫院神經內科護士宋研說,醫院接到通知後,第一時間研究部署,僅用1個多小時,就迅速組建了由呼吸內科、重症醫學科、心內科、腫瘤科、急診科等專業學科組成的醫療隊。
「我們毅然向前,奔赴武漢,因為那裡有更需要救助的人在等待我們!」宋研說。
面對鏡頭,葫蘆島市第二人民醫院的5名「戰士」齊聲喊:一起去,一起拼,一起贏,一起回。護士蔡麗紅的行李箱中有兩箱方便麵,她告訴記者,昨天晚上接到通知時,商場已經關門了,5個人想辦法湊了兩箱方便麵,這些將是他們的「儲備糧」,如果忙得沒時間吃飯,可以應應急。
撫順市中心醫院是撫順市兩所新冠肺炎定點醫院之一,已經先後有三批醫務人員前往武漢。感染科醫生李淼說,她在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出發時就寫過請戰書,因為「身披白衣,責任使然。」昨天晚上八點多,正在值夜班的她接到通知,雖然時間緊張,但她第一時間做好準備工作。
「我愛人也在醫療戰線工作,家人也都表示全力支持,有這麼多優秀的戰友同時支援武漢,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取得勝利。武漢加油!中國加油!遼寧加油!」李淼說。
「我早就做好了準備了,一直在等待支援的通知。使命所致,無需動員。」丹東鳳城市中心醫院重症醫學科醫生呂述明說,我省在前方的醫務工作者已經疲勞地工作了兩到三周了,而且前方仍舊缺乏醫護人員,我作為重症醫學科的一名醫生,我得義無反顧地馳援武漢。
昨夜接「戰報」,今晨就啟程。華潤遼健集團第三批支援武漢抗擊疫情醫療隊臨時黨支部的組建工作,是在瀋陽桃仙國際機場完成的。在機場送行現場,集團黨委研究決定,任命鐵煤總醫院內科大主任、呼吸內一科主任李作鹽為支部書記。之前,遼寧發現的新冠肺炎病例中,有兩例就是李作鹽和同事們確診的。臨危受命,李作鹽雖感責任重大,但也充滿自信,「我們這支隊伍的成員,都是國企醫護工作者。技術強,能打硬仗,危難時刻,我們必須衝上去。」
錦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李振興說,今天一早上,我們醫療隊全體集結完畢,緊急馳援湖北。面對當前的疫情,作為醫護人員,作為白衣戰士,作為一名中共黨員,在人民需要的時候,要勇於擔當起責任。我們眾志成城,一定能夠取得最終的勝利!
「我並不偉大,這是我的使命擔當」
你們是父母的孩子,也是孩子的父母。
面對「疫」情,你們沒有選擇退縮,而是選擇勇往直前。
你們的笑容很簡單,卻讓我們十分感動;
你們的話語很樸實,卻帶給我們無限溫暖。
「在別人眼裡,我們可能還是孩子,但在我們心裡,我們已經完全長大!」在這次援馳中,開原市中心醫院奔赴武漢的兩名護士都是「90後」。1993出生的李晶說,我怕父母擔心我,去武漢的事,我沒告訴他們,我和他們說,這幾天在醫院感染科值班,需要隔離一段日子再回家。1999年出生的張馳說,去武漢我絲毫不猶豫,祖國需要我了,我就得上!
生於1989年的高英哲是瀋陽積水潭醫院重症醫學科的護士長,雖然年紀不大,但平時肩上的擔子一點兒都不輕,遇到事情總是衝在前面。這一次馳援武漢,高英哲又率先請戰「出徵」。母親對他去武漢抗擊疫情,感到擔憂和不舍,他勸慰藉母親說,17年前非典的時候,我是一名初中生,有那麼多的醫務人員守護我們的健康,17年後,我作為一名醫護人員,也應該勇敢地站出來,用我的專業知識報效國家,做人民健康的守護者!相信我們,一定會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看到一批批醫護人員援馳武漢的消息後,瀋陽市第四人民醫院護士長董華早早把頭髮理得更短了。昨晚接到出發消息時,她正在家裡吃晚飯,最後幾個元宵還沒吃完,就放下碗筷開始收拾行裝。她怕家人擔心,沒和父母說去武漢的事。「我沒有覺得自己有多麼偉大,我不過是履行職責而已。我堅信,我們遼寧與武漢的同行們並肩作戰,一定可以在這場戰『疫』中取得勝利!」
「義無反顧奔赴前線,是我們醫護人員的使命擔當。」在我省援鄂醫療隊出徵現場,「使命擔當」一詞頻繁在集結的隊伍中響起。
華潤遼健集團撫礦總醫院第三批援鄂醫療隊隊長李兆群和妻子都在醫院的急診急救中心工作。他是中心內科負責人,妻子是急診120的護士。元宵之夜,突然接到出發的任務,李兆群很鎮定,妻子也表現得十分從容。
「疫情一開始,我倆就做好了上前線的準備。時刻待命,這是醫務工作者的使命,也是國企人必須有的擔當。這批我上了,她也做好了隨時衝上去的準備。」李兆群說。
呼娜是阜新市中心醫院的一名護士,在我省組建第一批醫療隊馳援湖北時,她就主動請戰。這次雖然是臨時通知,她早已做好了準備。離家之前,她將四周歲半的孩子送到了媽媽家裡,雖然也是滿心不舍,還是義無反顧。呼娜說,我們沒有那麼偉大、也沒有那麼高尚,只是覺得國家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就應該上,這是我們使命擔當。
華潤遼健集團鐵煤總醫院呼吸科護士長李秀英說,我曾在2011年舉辦的院首屆職工技能大賽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我有紮實的理論功底和過硬的操作技術,請放心,我一定圓滿完成工作任務。「選擇這份職業就註定要風雨兼程,把將青春奉獻給護理事業,對此我一直無怨無悔。」李秀英說。
「你的安危讓我擔心,你的付出大愛無疆!」
雖然你們戴著口罩,我們仍舊看清你們的樣子,你們是我們最親的人。
雖然你們無所畏懼,但你們的安危讓我們擔心,你們的勞累讓我們疼心,你們的付出讓人暖心。
你們是守護健康的醫護人員,你們是送去希望的白衣天使。
你們,大愛無疆!
「終於等到這一天了!」瀋陽醫學院附屬中心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瀋陽赴武漢醫療隊副隊長何巍說,接到任務的時候很激動,因為之前瀋陽市組織醫護人員馳援武漢時,自己就主動請纓希望奔赴抗擊疫情的最前線,這次總算如願以償。
「男人就應該上戰場!」何巍告訴記者,「呼吸是我的專業,抗擊疫情是我的使命!」
「我是一名醫生,救死扶傷是我的職責;尤其我是一名呼吸科醫生,更應該到前線去!」瀋陽市第五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主任程青說,疫情發生後,他就剪掉了長發,做好了隨時出發的準備。我將一往無前,盡我所能,為這次疫情做最大的貢獻。
敬畏生命,勇於奉獻,就是大愛無疆。本溪市中醫院心內科護士寇馨元不覺得自己援馳武漢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無論未來是什麼,當我選擇做一名白衣戰士的時候,我就知道,危急時刻,當祖國需要我的時候,我一定會披上鎧甲,奔赴前線。」 寇馨元說,媽媽就是一名醫生,留在本溪市守護人民群眾健康,我奔赴前線馳援湖北,我們母女倆約定,一起加油!
瀋陽市第五人民醫院急診護士李唯一說,我特別慶幸能有這樣的機會,把我學過的知識、積累下來的經驗帶到前線,為同胞們奉獻自己的微薄之力。我父親身體不好,但是得知我要馳援湖北,他特別支持我。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接到醫院的通知後,我毫不猶豫地報名了。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非常希望有機會投身到一線中。武漢加油!」本溪市桓仁縣人民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邢曉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