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千年,詩書江蘇才女多

2021-01-08 中國江蘇網

  從「林下風氣」謝道韞到女天文學家王貞儀

  悠悠千年,詩書江蘇才女多

  王貞儀 彭連熙繪

  李清照 顧炳鑫繪

  「始信鬚眉等巾幗,誰言兒女不英雄」,這是清代女天文學家王貞儀在南京寫下的詩句,道出了女子和男子一樣,同樣能夠取得傑出成就。從六朝的謝道韞到明清蘇州的才女群體,江蘇歷史上曾湧現出很多傑出的女詩人、女詞人、女天文學家、女科學家。今天是「三八婦女節」,本期文脈為你梳理江蘇歷史上這些傑出的女性。

  「詠絮」為何形容為女子多才

  《紅樓夢》第五回《賈寶玉神遊太虛境 警幻仙曲演紅樓夢》中有這樣一段判詞:「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寫的是才貌雙絕的薛寶釵,句中的「詠絮」是中國文學史上的著名典故,亦可寫作「詠絮之才」,用於形容女子文學才華出眾。

  「詠絮」出自《世說新語》,是一個發生在江蘇南京的才女故事。《世說新語言語》載,一個寒冷的雪天,東晉名相謝安召集家人聚會,和晚輩子侄們談論詩文。室外的雪下得越來越大,謝安對孩子們說:「你們看,紛紛揚揚的大雪像什麼呢?」侄子胡兒說:「漫天大雪,好像把鹽撒在空中。」謝安侄女謝道韞則說:「還不如比作漫天飛舞的柳絮更為恰當。」謝安高興地笑了起來,對謝道韞的回答非常滿意。謝道韞的父親是謝安的長兄、安西將軍謝奕,謝道韞後來成為大書法家王羲之的二子、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

  「蔡文姬,能辨琴。謝道韞,能詠吟」,《三字經》中的這句話將蔡文姬和謝道韞列為古代才女代表。謝道韞的故事散見於《世說新語》《晉書》等書中。謝安很喜歡謝道韞,早早就為她的婚事操心。謝安最初為謝道韞挑選的夫婿是王羲之第五個兒子王徽之,但王徽之為人任性放縱,不拘小節,曾有「雪夜訪戴」的掌故,因此謝安將謝道韞許配給了王凝之。但這位會稽內史王凝之是個庸才,且非常迷信,謝道韞婚後生活並不幸福。王徽之死於孫恩盧循起義後,謝道韞隱居會稽,杜門不出,閒暇時寫詩著文。《隋書經籍志》載有其詩集兩卷,惜已亡佚。《藝文類聚》保存其《登山》和《擬嵇中散詠松》兩首詩,《全晉文》收錄其《論語贊》。

  除了「詠絮之才」,謝道韞還留下一個經典成語「林下風氣」。《世說新語賢媛》載,謝道韞弟弟謝玄對姐姐很是推崇,同郡張玄的妹妹也很出眾,嫁給了名門顧家。張玄常誇讚妹妹,將她與謝道韞相媲美。有一個尼姑「濟尼」對張、謝兩家都很熟悉,有人請她比較謝道韞與張玄的妹妹,濟尼答道:「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風氣。顧家婦清心玉映,自是閨房之秀。」也就是說,謝道韞神情灑脫,有竹林七賢一類名士的風度。這段話產生了一個「林下風氣」的成語,用來形容婦女們閒雅飄逸、從容大方的風度。

  蘇州「母子才女」皆有詩集留存

  在江蘇文化史上,「詠絮」才女層出不窮,尤其在明清兩代。

  南朝時徐州女子劉令嫻是文學家劉孝綽的三妹,嫁給了東海徐悱,世人稱她為劉三娘。徐悱死後,劉令嫻寫祭文,「辭甚悽愴,為世傳誦」,感情誠摯動人。徐悱的父親徐勉是當時著名的文學家,想為兒子寫一篇祭文,看了兒媳寫的祭文,竟自嘆不如,為之擱筆。唐代徐州女子關盼盼是一代名伎,美妙絕倫,工詩善畫,嫁給了徐州守帥張愔。關盼盼是白居易的「粉絲」,能流利背誦《長恨歌》。一次,白居易遠遊路過徐州,張愔特地邀請他來府中做客。白居易目睹關盼盼的舞姿,欣賞了關盼盼的詩文,寫下「醉嬌勝不得,風嫋牡丹花」的名句。清代徐州才女倪瑞璇寫下大量詩文,可惜30歲就早逝。彌留之際,倪瑞璇將自己的大部分詩稿付之一炬。去世後,她的丈夫徐起泰又在篋中找到倪瑞璇部分殘稿,整理後,輯成詩集《篋存詩稿》。沈德潛《清詩別裁》云:「倪瑞璇詩,識見英卓,關係倫理。」

  江南人文淵藪,文脈悠長,思想開明,官宦人家的女孩從小就接受教育,湧現的才女亦數不勝數。蘇州女子柳如是、董小宛、徐燦、曹貞秀、沈宜修、吳瓊仙、葉小鸞、馮思慧、薛素素、汪玉軫、席佩蘭、陶菱卿、翁春孫等都是才華橫溢的女詩人、女詞人、女畫家。柳如是、徐燦、沈宜修、葉小鸞、曹貞秀、席佩蘭等均有詩文集存世。

  生活在明末清初的蘇州女子徐燦是著名女詞人、女詩人,著有《拙政園詩餘》三卷,存詩二百四十六首。她的丈夫陳之遴也是著名詩人,但在明亡清興後出仕為官。徐燦對故國有深厚的感情,對丈夫降清不能認同,但她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無法直面抗爭,因而寫下《滿江紅有感》《滿江紅將至京寄素庵》,對丈夫進行勸誡和責怪,抒發國讎家恨。

  蘇州才女中的沈宜修、葉小鸞是一對母女。詩論家葉燮則是沈宜修幼子。沈宜修著有詩集《鸝吹集》,收詩800餘首。葉小鸞自幼擅長寫詩作畫,三四歲時就能背誦《萬首唐人絕句》,可惜的是,葉小鸞十七歲時就未嫁而亡。母親沈宜修撰《季女瓊章傳》,回憶愛女,讀來令人唏噓。葉小鸞有《返生香》集,收詩103首、偈1首、詞90首。陳廷焯《白雨齋詞話》曰:「葉小鸞詞筆哀豔,不減朱淑真。求諸明代作者,尤不易見也。」

  李清照在江蘇寫下悽絕的《聲聲慢》

  另一座江南名城無錫歷史上也出現過眾多女詩人、女詞人。顧翎、顧貞立、楊芸、鄒佩蘭、杜敬、侯碧漪是其中傑出代表。清代顧翎居所名為「綠梅影樓」,她的詩和詞多抒寫閨愁,柔麗綿邈,而較少哀怨,有《綠梅影樓詩詞存》二卷存世。清末女詩人杜敬擅詩文,工音韻,為詩多雄傑之氣,不隨流俗,對世態炎涼頗有諷刺。

  常州乾嘉大儒孫星衍的妻子王採薇,才華不輸於夫君。她工小楷,善畫,喜吟詠詩賦。王採薇雖然24歲就早逝,與孫星衍一起生活的時間並不長,但她對孫星衍的學術成就卻產生重要影響。後世論者認為,孫星衍王採薇夫妻詩詞風格相近,「所營造的意境清雅。多有超脫世俗的高韻雅致,具有天然超曠的清韻」。王採薇詩「鄰舟嫋嫋歌入煙,明月已讓星懸天。來風吹衣恐仙去,白道還疑翠微路」(《香草河舟晩》,洋溢著生動自然的藝術魅力,體現了女性較男性更為淳樸自然的個性。

  南京文學史上的女詩人多集中在六朝和明朝。南朝劉宋文學家鮑照的妹妹鮑令暉就是一位女詩人。鮑令暉「有才思,亞於明遠」(明遠,即鮑照),她的詩多為戀歌,傾吐相思之情,如《題書後寄行人》:「桂吐兩三枝。蘭開四五葉。是時君不歸。春風徒笑妾」。鍾嶸評論她的詩「往往嶄絕清巧,擬古尤勝」。

  生活在明末清初的南京女詩人紀映淮(小名紀阿男)才華橫溢,詩作清麗典雅,一首《詠秋柳》:「棲鴉流水點秋光,愛此蕭疏樹幾行。不與行人綰離別,賦成謝女雪飛香」,曾風靡整個南京城。清初大文學家王士禛一次因公事來南京,讀了《詠秋柳》後大為讚賞,寫下「十裡清淮水蔚藍,板橋斜日柳毿毿。棲鴉流水空蕭瑟,不見題詩紀阿男」,表達傾慕之情。

  一些外省籍的女性文學家也在江蘇留下足跡,最著名的當屬北宋女詞人李清照(山東人)。建炎元年(1127)七月,李清照之夫趙明誠調任江寧(南京)知府。趙明誠提前趕往江寧,李清照帶著15車的書籍隨後前來,於次年二月到達,夫妻團聚。建炎三年八月,趙明誠在南京病故,李清照悲痛萬分,寫下悽絕千古的《聲聲慢尋尋覓覓》。李清照在南京還作有《臨江仙庭院深深深幾許》,其中名句「春歸秣陵樹,人老建康城」傳誦至今。

  足行萬裡書萬卷,嘗擬雄心勝丈夫

  古代江蘇女子多才多藝,在不同領域展現自己的才華,除了女詩人、女詞人、女文學家,清代江蘇還出現過一位傑出的女天文學家、女數學家王貞儀。

  王貞儀,原籍安徽天長,祖父王者輔遷居江寧(南京),王貞儀就是在六朝古都長大。她不僅擅長作詩繪畫,還對天文、氣象、地理、數學、醫學有濃厚的興趣。她認為女子並不比男子差,曾寫詩自勉:「足行萬裡書萬卷,嘗擬雄心勝丈夫」。

  王貞儀出自書香門第,家中藏書萬卷,祖父王者輔對她從事科學研究產生了重大影響。王貞儀後來回憶:「貞儀幼侍大父惺齋公,公細訓以諸算法。即長,學歷算,復讀家藏諸歷算善本十餘種,潛心稽究十餘年。」王貞儀雖然只活了30歲,但人生的大部分時間都用來從事數學、天文、氣象等方面的研究,著有《西洋籌算增刪》《星象圖釋》《象數窺餘》《籌算易知》等科學著作。

  短暫的一生中,王貞儀日以繼夜地觀察天上形成的運動規律,還在家中自己製造天文儀器,以燈為太陽,以鏡子為月亮,以圓桌為地球,模擬三者之間的關係。她宣傳闡釋哥白尼的「日心說」,認為地球處於四周都是天空的空間之中,在宇宙中沒有絕對的上下左右之分。她還撰寫了《月食解》一文,闡釋月食發生的原理。在氣象學方面,她能根據云彩的變化,預測短期的天氣陰晴雨霧的變化;通過對旱澇晴雨的分析,估計農業生產的豐歉。

  在當時來說,要從事科學研究,特別是天文研究,必定會遭到封建迷信勢力的阻撓,更何況王貞儀還是個「閨閣女子」。但她卻沒有絲毫退縮,不屈不撓研究她熱愛的天文學、數學和氣象學。「始信鬚眉等巾幗,誰言兒女不英雄」,王貞儀在很多詩文中表達了婦女也可以和男人一樣有所作為,發出了爭取婦女地位的吶喊。

  本報記者 於 鋒

相關焦點

  • 腹有詩書氣質的孩子多優秀?才女李七月,被稱為「第二個董卿」
    12:44:13 來源: 三盛旅行 舉報   提到董卿,我們腦海中會不由自主想到「腹有詩書氣自華
  • 北港鎮有一群文化摯著人,讓千年酒鎮詩書飄香!
    北港詩書人以鄉梓情懷的擔當,以無私奉獻的精神,以秉承文化興鎮的責任,以團結凝力的胸懷,積極參與各項文化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採風、筆會、毗鄰聯誼活動;將詩書文化開展得有聲有色,並積極籌劃將北港千年酒鎮打造成為省級
  • 李清照:好酒好賭,離經叛道,中國一千年來第一風流才女
    而她的母親出生下狀元家庭,飽讀詩書。有這樣的父母,李清照自然不會辜負父母對她的諄諄教導。別的少女還在深閨不出時,小小年紀的李清照就已經寫出了《點絳唇·蹴罷鞦韆》這樣的千古名篇。李清照不顧世俗的眼光,在當時那個制度森嚴的時代,還能把對丈夫的情意通過詩詞表達出來,稱她為「千古風流才女」真不為過。你以為這樣的李清照已經夠打破世俗了?
  • 她,風華絕代,好賭,休夫,可謂是第一風流才女
    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大家應該都知道李清照,那你了解李清照嗎?你說他是"第一才女"沒錯,但是你要說她是"第一風流才女"好像也可以。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哦為何說李清照是"第一風流才女"。風流的人註定孤獨,風流的女人更是。李清照,不僅有才,也有勇氣。
  • 漢末第一才女蔡文姬:兩大神作流傳千古,卻命運多舛
    此女來自漢末書香世家,父親正是歷史上著名的文學家蔡邕,此女從小飽讀詩書,多才多藝,顏值更是位列三國頂級美女序列,此女更為人們所熟知的是,她是漢末頂級學霸,漢末第一大才女實至名歸,其中2首詩作更是流傳千古。遺憾的是,這該死的亂世讓這樣的美女才女也遭遇了悲情的命運。
  • 西晉才女雖貌醜,但不卑不亢,一首霸氣詩令人刮目相看,流傳千年
    說起古代才女,我們腦海中呈現的是容顏嬌羞,自帶輕靈氣質,秀雅脫俗,詩句含蓄美妙。可惜那時沒有相機,我們看到的都是古畫,還有不少已經失傳。從史書記載中看,才女中柳和卓文君是公認的美女,據說現在有李清照復原的真人畫像,也是氣若幽蘭。今天說的可不是美女,而是西晉出名的醜女。她就是才華出眾的左芬。
  • 從央視才女董卿到「詩詞才女」武亦姝,學霸的背後都有相似的家庭
    小學時期的武亦姝成績並不好,有一次父母在去拜訪一位朋友的時候,到人家家裡,發現朋友家藏書非常多,客廳,臥室,沙髮腳,甚至洗手間都有書,可以方便孩子在任何地方,隨手就可以拿書翻閱。武雷夫婦受到了朋友的教育方式的觸動。 並且武爸爸十幾年如一日,4:30下班後就關機,專心陪孩子,從不在家玩電子產品,也不打遊戲。
  • 詩書常讀,歷久彌新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詩書傳家,古已有之。詩書自有真義,流傳至今,古人的經義已跨越千年,非勤讀不能了之,履霜,堅冰至,馴致其道也。人生天地之間,非中正不能自立,非仁義不能同人,非道德不能體萬物之玄妙。曾國藩家風嚴謹,詩書傳家,後代簪纓不絕;寇準位極人臣,家風極盡奢華,一代而敗。《詩經·秦風·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這應該是我國最早的託物言志,採用比興手法的詩篇了,縱使跨越千年,仍能被其中情景交融所打動。
  • 丈夫不歸才女寫怪詩,都是大白話卻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流傳了千年
    才女該是什麼樣?李清照告訴你,是「乍暖還寒時節,最難將息」,是「悽悽慘慘戚戚」,是「剪不斷、理還亂」。朱淑真告訴你,是「哭損雙眸斷盡腸,怕黃昏後到昏黃」,是「獨倚闌幹晝日長」。又或者,是蔡文姬的胡笳悲鳴,是薛濤的詩箋難寄送。
  • 青州市旗城學校出才女啦!
    青州才女——田亞南 青州市是山東省唯一的一座「中國詩歌之城」,也是中國第九座詩歌之城。    七月流火泯滄桑,悠悠六年散芬芳。此去經年多回望,祝福隨行萬裡長!    畢業之際,謹以下文獻上。聖賢詞幾回讀,詩書曲再幾賦。心如意,笑看人間苦。唔!望盡花千樹。 白鶴子·贈趙璐萍趙令家國情,璐寶待顯靈。萍浮心已定,展翅致遠行。
  • 千古第一風流才女李清照:不愛紅妝愛詩書,曾寫雲雨詞向老公尋歡
    李清照素有「千古第一風流才女」的稱號,這不僅是讚美她卓絕的才華,也是為她率真直爽的性情鼓掌,畢竟早在一千年前,李清照就活出了現代獨立女性的模樣。李清照出生在書香門第,父親李格非是進士出身,後來成為朝廷高官,而且還是大文豪蘇軾的學生,詩詞歌賦無所不通。
  • 千年古剎法華寺,悠悠晚鐘譽天下
    千年古剎法華寺,悠悠晚鐘譽天下 法華寺又名高山寺,位於零陵古城東山中麓最高峰,面朝青山碧水
  • 古今文學研究院:千年明珠大元村
    (訪大元村有感繆文中)在義烏與東陽的交界處,悠悠的南山腳下,有一座聞名遐邇的千年文化古村落「大元村」,它像一顆鑲嵌在浙中大地上的明珠,因抗倭名將吳百朋和才女倪仁吉的雙元文化,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文化學者以及相關專家前來追本溯源。
  • 從「才女」到「娼婦」,文學少女是如何悲情隕落的
    都說自古紅顏多薄命,尤其是在生產力落後,人權得不到充分保證,女性地位又低下的封建時代更是如此。哪怕是那些有著一定社會名望的女性,也是難逃這樣的命運。年少才女的初戀魚玄機,本名魚幼薇,字惠蘭,是當時長安的一個普通家庭的孩子,她的父親是一個落榜的秀才。從小她的父親教她詩書才藝,年少的魚玄機也是天資聰穎,七歲便可寫詩作詞,十歲的時候就已經聞名長安的大街小巷了。
  • 才女董卿:若有詩書藏在心,歲月從不敗美人
    在2005年,首次亮相央視春晚而被我們熟知,有許多可以描述她的句子「腹有詩書氣自華」「若有詩書藏在心,歲月從不敗美人」。許多人覺得董卿優秀,可能除了喜歡她那動聽的聲音和她那滿腹的才情,可能更是著迷於她所傳達的美好感動和她的腹有詩書氣自華。
  • 李清照一氣寫下此詩,短短28字流傳千年,網友:才女當真不簡單
    中國上千年的歷史中,湧現出無數有名的詩人,他們個個才華橫溢,出口成章,其中不乏傑出的女子。李清照是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的代表人物,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李清照一生寫過不少詞作,她的詞素以委婉、含蓄、清麗著稱。
  • 江蘇女排憑智慧打球,許若亞埋頭苦練不忘讀書,彰顯全隊貴族精神
    從江蘇女排官方媒體發布的許若亞藏書圖片來看,雅思閱讀寫作應該是她近期急於攻克的目標,幾本相關書籍被她翻的有些舊。而《菜根譚》、《白夜行》、《清明上河圖密碼》、《世界觀》等等各類書籍她都有閱讀。腹有詩書氣自華,難以想像球場上叱吒風雲曾不輸朱婷的許若亞,球場下是如此的文藝範兒。「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為許若亞點讚。
  • 千年古鎮•悠悠陶山
    千年古鎮文風盛,百代陶山物產豐。張宅良農多進士,福泉美景譽華東。工商興盛黎民富,經濟騰飛縣市崇。千年古鎮詠陶山包連續 白雲嶺上白雲悠,雲本無心水自流。古鎮佳音今夕至,詩書賦詠競相酬。 元旦前夕喜聞陶山入選千年古鎮兩首洪一初 一梅萼含芳數點新,白雲白水亦精神。
  • 浙江有名的才女,被人搶來與朱元璋共度春宵,次日卻被其處死!
    在朱元璋的後宮三千裡面,只有馬皇后是朱元璋最喜歡的,因為是髮妻,也是與自己一起患難過來的女人,對她總是會多很多偏愛的。只是還有這樣一個女子,在朱元璋還沒有登上皇位的時候,就對這個女子一見鍾情見色起意,但是這個女子卻在後來被朱元璋殺掉了,而且還是朱元璋剛剛寵幸了她一晚上,就將這個女子給處死了,難道朱元璋多疑的性格,從那個時候開始就已經根深蒂固了嗎?
  • 民國才女林徽因到底有多美,為什麼這麼多才子傾慕她?
    相信大家都知道林徽因是誰,民國的第一才女,家庭成員也都是高級知識分子,所以林徽因的的身上總是富含才氣,從教就飽讀詩書,長大後更是出口成章,當我們真正看到林徽因的照片,就可以感受她身上所散發出來的優雅,優雅中又透露著一點俏皮,由此可見一個人真正的美麗,不僅是外表,還是有內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