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古代才女,我們腦海中呈現的是容顏嬌羞,自帶輕靈氣質,秀雅脫俗,詩句含蓄美妙。可惜那時沒有相機,我們看到的都是古畫,還有不少已經失傳。從史書記載中看,才女中柳和卓文君是公認的美女,據說現在有李清照復原的真人畫像,也是氣若幽蘭。今天說的可不是美女,而是西晉出名的醜女。她就是才華出眾的左芬。
左芬是著名文學家左思的妹妹,出生在書香門第之家,她從小就聰明好學。哥哥寫的一篇《三都賦》曾轟動一時,文人墨客高度評價,當時人們爭相抄寫這篇奇文,造成紙張緊缺,價格高漲的情景,所以才有「洛陽紙貴」的成語 。妹妹也不遜色,才華名震京都。晉武帝司馬炎相中左芬的才氣,也顯得自己有文學的品味,竟娶醜陋的才女為妃。進入宮廷,對左芬來說並不是幸事,還不如嫁個普通人安穩的生活,可造化弄人。她不可能得到皇上的寵愛,反而成了宮廷詩人,寫一些歌功頌德的詩篇。作為女人,得不到皇上的恩寵,還每天要寫那些討皇上開心的文章,沒有靈魂的作品,使她更加的苦悶。
在宮廷裡,面對眾多容貌如花的妃子,左芬不懼嘲笑,你有美麗個容顏。我有霸氣的詩篇,不服來戰。於是,一首彰顯實力的《啄木詩》橫空出世。意思為「我很醜,但我不自卑」。讓我們一起欣賞流傳千年的詩篇。
《啄木詩》西晉 左芬
南山有鳥,自名啄木。飢則啄木,暮則宿巢。無幹於人,唯志所欲。此蓋自卑,性清者榮,性濁者辱。
這首詩,句句寫鳥,不見一個字提及本人,但卻能感受到左芬的超凡脫俗的氣質,實際是首託物言志詩。
首句寫居住在南山的啄木鳥,是一隻耐得住寂寞的有靈氣的鳥,「自名啄木」隨性又灑脫,暗指自己身居宮廷,泰然處之的心情。後兩句是寫啄木鳥內心的內心的強大,不懼外界任何的看法,餓了就吃蟲飽餐,渴了就喝水暢飲,天黑了就回巢歇息,誰能把我怎樣。這看似平淡的詩句,體現了才女人生觀。身在宮裡,就要找到自己的生存的方式,不需要別人的施捨,一切靠自己的智慧和淡然的心態,也能生存下去。
下一句,才女借啄木鳥抒發自己的志向。只希望無人來打攪這種平靜的狀態,也是暗示那些爭寵的妃子們,不要惹是生非來招惹她。「唯志所欲」是說,自己追求的是無拘無束的生活,現在很難達到了,但這種志向沒有變。
最後一句是美妙的地方,關於榮辱,不在表面,而在於內心清明。心裡不乾淨是真正的羞恥。這是對榮辱的完美註解。一個人的品行和志趣最重要,就像南山的啄木鳥那樣,雖然沒有漂亮的羽毛,默默無聞,但卻不被外界左右。自在悠閒地生活,仍然令人刮目相看,這正是才女不自卑的原因。
這首詩,全篇都是寫鳥,不見提才女本人,但才女已霸氣側漏,字裡行間都藏著霸氣。這種霸氣,是發自內心的,是不卑不亢的自信。左芬的詩雖然不多,但名氣很大。我們通過這首詩,就能窺見一斑。
今日話題:你喜歡左芬的這首《啄木詩》嗎?讀後有什麼感受,歡迎在下方留言交流。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文學漫談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