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慶日憶芳華 | 北京協和醫院教授合唱團亮相北京電視臺《金色時光...

2020-12-12 澎湃新聞

院慶日憶芳華 | 北京協和醫院教授合唱團亮相北京電視臺《金色時光》節目

2020-09-22 19: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歌唱醫者大愛,盡顯金色年華。正值北京協和醫院99歲生日之際,由醫院各科室54名教授組成的協和教授合唱團完成了北京電視臺科教頻道《金色時光》專題節目錄製,向全國電視觀眾講述了協和故事,宣揚了協和精神。

《金色時光》是北京電視臺科教節目中心打造的全新節目,其主題是「唱經典、憶芳華、抒豪情、譜輝煌」。節目邀請不同職業、不同領域的合唱團,用他們的歌聲、他們的故事講述行業傳統,傳播社會主義主流價值觀,以「唱」和「說」的形式呈現一代人的「中國精神」。北京協和醫院作為醫務界的代表引起了節目組的高度關注,並被熱誠邀請參加節目錄製。

在3個小時錄製中,協和教授合唱團深情演繹了《愛的奉獻》《讓世界充滿愛》《雨燕》《多想看到你的臉》等歌曲,每一曲都詮釋了協和人對生命、對協和、對患者、對黨和祖國的熱愛與尊重,閃爍著醫者仁心、大愛無疆、家國情懷、使命擔當的力量和光芒!

協和教授合唱團深情演繹歌曲。

節目中播出協和醫院黨委書記張抒揚教授的採訪內容。回憶起帶隊逆行武漢抗擊新冠疫情的經歷,她動情地表示,協和精神在抗疫戰場上閃閃發光。對於教授合唱團演繹的協和院歌《雨燕》,張書記也對其中蘊含的豐富內涵與深刻寓意進行了詮釋。

 

張抒揚書記在接受採訪時動情地表示,協和精神在抗疫戰場上閃閃發光。

在節目中,多位老專家、老教授結合自身經歷,解答了什麼是協和人,什麼是協和精神。79歲的管珩教授仍在一線工作,用手術為病人解除病痛後無比欣慰;68歲的許瑩教授講述「協和臉」、堅持43年如一日的上班鐘點;66歲的張奉春教授仍然在繼續努力成為真正的協和人;作為雙職工的外科於健春教授和放射科金徵宇教授幾十年「舍遠求近」居住在46平米的醫院宿舍房中,女兒自幼無奈生活自理;外科林國樂教授為患者用「手」術為患者「掏糞」,解決了需開刀手術取「糞結石」的病例。每一段故事都感人至深,每一段講述都體現著協和人自覺踐行協和精神的腳步。

 

協和教授們用語言和音樂講述了協和人自覺踐行協和精神的動人故事。從上至下依次為管珩教授、許瑩教授、張奉春教授、於健春教授、林國樂教授。

為籌備這一節目,由工會、老幹部處精心組織,自2019年12月就開始了主題策劃及排練。由女教授合唱團擔任主力,排練過程中吸收了男教授共同參與,組成了協和教授合唱團。在近8個月的時間裡,全體參演教授克服了疫情防控管理的重重困難,在繁忙的工作之餘進行了節目排練。期間在3.8「婦女節」來臨之際,還組織了特别致敬抗疫一線同道的合唱,趙玉沛院長親發慰問信,《讓世界充滿愛》的歌聲在線上、在抗疫兩地同時迴蕩,撫慰了心靈、激昂了鬥志。

 

《金色時光》於協和院慶期間順利播出後,引發全院職工特別是老教授的強烈共鳴,社會各界人士的高度評價,他們紛紛發來簡訊、微信,表達其觀看後的切身感受。

連利娟 婦產科 95歲

剛才我也看了協和教授歌唱團的表演,歌唱得好而動聽,不亞於高級專業歌唱團。對協和的介紹,更是精彩深刻。從開始到最後,我都一直保持高度興奮狀態。因為介紹的點點滴滴,我都曾經親身經歷體會數十年。吳鳴婦科腫瘤專家在音樂指揮上也是大專家!

任玉珠 骨科 88歲

我全程觀看了「金色時光」協和版,真棒!大家親切、大方、自然,不愧為知名老教授!

陳德昌 ICU 88歲

協和醫院就是由眾多的事構築的,由眾多的人幹出來的。今天我們慶祝協和醫院99歲生日,希望在新的100年裡協和傳統、協和精神代代相傳。

北京師範大學老教授

首先向協和人致敬!今晚不僅聽到了高水平的合唱,更了解了協和的精神傳承,令人敬佩!我在輔仁大學一二年級讀的醫預系,應該三年後入協和,但是未能如願。林大夫是我們靑年時的崇拜對象,工作後又常去協和禮堂聽報告,協和圖書館也常去借書。所以看到今天的節目特別高興!替我向協和人致敬!

北京朝陽醫院 張望德

看了協和醫院的金色時光後,覺得協和教授寶刀不老,業餘生活豐富。向協和學習,祝協和人健康長壽!

這樣的感言還有很多很多,受篇幅限制僅刊出不足十之一二。一代代協和人秉承著「醫者仁心,大愛無疆」的職業初心,書寫了無數動人的篇章。「嚴謹、求精、勤奮、奉獻」的協和精神奔流在協和人的血液裡,凝聚在協和人的靈魂中,體現在協和人日常習以為常的小事上,更表現在抗疫鬥爭的戰場上。本次節目錄製充分展現了協和人的素養、協和人的氣質、協和人的風骨,將激勵全體協和人永不停步,去創造更加輝煌的未來!

原標題:《院慶日憶芳華 | 北京協和醫院教授合唱團亮相北京電視臺《金色時光》節目》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北京協和醫院孫曉光教授坐診煙臺麗華婦科醫院
    10月5日至6日全國著名婦科專家北京協和醫院孫曉光教授將來煙會診作為國內知名的宮頸、不孕專家,她深受患者點讚和業內認可。
  • ...心血管|北京安貞醫院|北京阜外醫院|北京協和醫院|吳英愷|醫院
    吳英愷靠著這股勁頭,放下手術刀開闢流行病學;放棄協和外科主任開創北京阜外醫院;78歲高齡從頭開始,創建北京安貞醫院。他請來流行病學家何觀清教授、醫學統計學家高潤泉教授和心肺臨床學家俞九生教授,成立了我國第一個心血管病流行病學及人群防治研究室。為了培養人才隊伍,他召研究生、培訓流行病學人才,不到 10 年專業人員已達上百人。在團隊的努力下,得出確診高血壓和臨界高血壓的患病率,被衛生部評為科技進步二等獎。
  • 北京國康中西醫結合醫院特邀乳腺科武維平專家原北京協和醫院
    北京國康中西醫結合醫院武維平主任、畢業於北京中醫藥大學,碩士學位,在北京協和醫院從事中醫臨床工作三十五年。有著豐富的各類乳腺病治療經驗,原北京協和醫院高幹特需醫療專家,我國著名中醫專家,曾應「中華醫學會」之約編寫出版學術專著,發表論文數十篇,獲衛生部科研成果銀獎。
  • 名醫會診日北京協和醫院教授本周坐診成都博大泌尿外科醫院
    為貫徹落實有關部門關於網絡預約掛號服務,緩解看名醫難、看病貴的問題,呼籲全社會對男科病給予更多關注和重視,成都博大泌尿外科醫院將整合院優質資源、加強醫院技術交流研討,使醫院專家男科科研技術成果更好回報社會、造福地方百姓,成都博大泌尿外科醫院特約北京協和醫院嚴肅教授來院親診,並在醫院開展為期2天的會診工作,為蓉城男性患者提供「不出成都就可看博導名醫」的實實在在
  • 北京協和醫院:重大人事變動公布
    、副院長;任命張抒揚為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院長、黨委常委,免去其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黨委書記、副院長職務;免去趙玉沛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院長、黨委常委職務;免去李冬晶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副院長、黨委常委職務。
  • 北京協和醫院教授:師從世界頂尖專家,學成毅然回國,成領域先驅
    2010年獲北京協和醫院傑出貢獻獎。直到現在,湯曉芙還會到協和去看病。她喜歡協和,也喜歡那些老教授們。湯曉芙,1930年2月出生於上海,祖籍廣州花縣,著名神經內科學專家,北京協和醫院神經科教授,中國肌電圖和腦誘發電位創始人之一。
  • 北京協和醫院徐蔚海教授獲2020年度國家傑青基金
    北京協和醫院徐蔚海教授獲2020年度國家傑青基金 2020-11-10 21: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京協和專家孫愛達教授治療腺肌症怎麼樣?
    原北京協和醫院婦科專家孫愛達教授每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在北京東方博大醫院出診,治療後的病人也設立了交流群,大家可以進行添加微信xpfuke(備註腺肌症
  • 院慶特輯 | 協和名醫攜手養生堂為患者送上一份健康大禮(下)
    9月16日,北京協和醫院剛剛度過了她的99歲生日。為了給患者送上一份「院慶」大禮,六位協和專家登上北京衛視養生堂,以一場場高水平健康科普節目,回報患者對協和的信任和喜愛。此前,我們推送了由前三期節目組成的,受到讀者的廣泛好評。
  • 新浦老街|協和巷裡的協和醫院不是北京協和醫院的分院
    這「協和」,像似外來語,難道與北京的協和醫院有關係嗎?(原創:馬鑑堯,轉載請署作者名。)提起協和不禁令人想到北京協和醫院,這個建於1921年的協和醫院,前身是協和醫學堂,1906年由英國倫敦會與英美等五家教會合作開辦,名為Union,意聯合、聯盟,譯成中文稱為協和。1915年由洛克菲勒基金會收購,投資數千萬美元建成北京協和醫學院,協和醫院是其附屬醫院。
  • 北京協和醫院建檔指南及掛號指南
    北京孕媽懷孕後是一定要去公立醫院建檔的,這樣後續才能順利產檢分娩。很多新手媽媽對於北京建檔這件事比較迷茫,比如建檔需要多少錢,建檔需要準備什麼資料等,為了幫助孕媽們順利建檔產檢,小編整理了北京協和醫院的建檔流程分享給大家。
  • 北京協和醫院建檔指南、掛號方法
    北京孕媽懷孕後是一定要去公立醫院建檔的,這樣後續才能順利產檢分娩。很多新手媽媽對於北京建檔這件事比較迷茫,比如建檔需要多少錢,建檔需要準備什麼資料等,為了幫助孕媽們順利建檔產檢,小編整理了北京協和醫院的建檔流程分享給大家。 【寫在前面】北京協和醫院掛號非常困難,簡直可以說是一票難求了。
  • 做合格的協和人|北京協和醫院舉辦2020年研究生開學典禮
    ▲北京協和醫院2020年研究生開學典禮現場。「燕銜泥,築家園,精雕細琢求謹嚴……」在重溫悠揚的協和院歌《雨燕》後,北京協和醫院黨委書記張抒揚教授在致辭中娓娓道來,飛翔在協和老樓群的雨燕銜著泥為雛燕築巢,從未歇腳,正如同協和老專家秉持「嚴謹、求精、勤奮、奉獻」的協和精神,對後輩辛勤地傳道授業;雨燕遷徙往返,日月升降有序,也預示著協和人的不輟耕耘與協和文化的代代傳承。
  • 北京愛樂合唱團創始人楊鴻年教授在京逝世
    https://vodpub1.v.news.cn/original/20200727/d0ecfb8512434463a9db75486a3a5316.mp3 北京愛樂合唱團創始人楊鴻年教授在京逝世
  • 北京人藝大幕重啟 院慶演出線上有約
    原標題:北京人藝大幕重啟 院慶演出線上有約 中新網北京6月9日電 (記者 高凱)記者9日從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獲悉,6月12日,北京人藝即將迎來建院68周年的紀念日,這一天,首都劇場舞臺的大幕將重新拉開。
  • 北京協和醫院17個專科開通線上諮詢服務
    北京協和醫院17個專科開通線上諮詢服務當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為減少聚集風險,同時響應患者常規醫療需求,北京協和醫院在有序開放門診的同時,開通並不斷擴大線上專科諮詢服務至17專科,患者可以通過協和App在線獲得專科指導和幫助,疫情期間,所有線上諮詢服務均免費。
  • 「你有多美」北京協和醫院立體化支援武漢「戰疫」
    一邊是由北京協和醫院院長趙玉沛院士親自領銜的多學科專家團隊,包括吳文銘副院長,醫務處潘慧處長,遠程醫學中心秦明偉處長,風溼免疫科張奉春教授、曾小峰教授、趙巖教授和張文教授,血液內科趙永強教授,腎內科李雪梅教授。
  • 改革教職聘任制度:北京協和醫學院聘任首批臨床醫學教授
    12月14日,北京協和醫學院舉行首批臨床醫學教職任職工作會,33名來自一線的知名臨床醫學專家獲聘我校也是國內首批臨床醫學教授。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精神,推動世界一流醫學院校和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加快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具有協和特色的醫學研究及醫學教育人才體系,北京協和醫學院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提出建立教職人員分系列管理、分類評價聘任的制度,實施教職聘任制度改革。
  • 建檔攻略之北京協和醫院懷孕建檔流程指南
    孕育媽咪圈的小秘書整理一份超級詳細的北京協和醫院建檔全攻略,包括協和建檔條件、建檔流程、掛號攻略、特需、孕婦課堂等信息,希望可以幫助到準備建檔北京協和醫院的新手爸爸媽媽們順利高效的建上檔,少走些彎路,也歡迎加入我們的孕育媽咪圈的交流圈子,認識千萬北京同城媽媽,孕育路上,我們一起成長。
  • 北京協和醫院張抒揚:醫療大數據可激活醫院的創新引擎
    近日,北京協和醫院副院長張抒揚教授在出席「2017中美智能醫療大數據峰會」期間接受HC3i中國數字醫療網採訪時提到:「通過精準醫學與健康醫療大數據的整合應用,我們正在探索臨床醫學研究和實踐從循證醫學向精準醫學的轉變,幫助研究型醫院探索臨床醫學研究和實踐的最佳模式,從而提升醫療診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