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唐】劉禹錫《浪淘沙》
二年級的亞歷山大,在這個賽季迎來了大爆發,本想擺爛的雷霆卻意想不到的衝到了西部第五的位置,威少和喬治的離開,並沒有讓這支強悍之師停下前進的腳步。他們不但有眾多的未來資產,同時也發掘了亞歷山大這位明日新星,作為雷霆本賽季的隊內得分王,亞歷山大給了許多人驚喜,他也正在一步步書寫著球星養成的劇本。
亞歷山大
亞歷山大,作為快船18年選擇的11號新秀,當時的人們並沒有看到他的閃光點,穩健有餘而星味不足是他的標籤。但在進入聯盟後,亞歷山大並沒有像很多新秀那樣需要一個很長的學習過程,他早就以職業球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了。亞歷山大無論在場上還是場下都用職業籃球運動員的要求來訓練自己,在進入NBA之前他就明白了這些道理。
亞歷山大的上一任主教練裡弗斯並不擅長培養新秀,在快船之前的數年從未有一個新秀能佔據主力位置,可亞歷山大隻打了9場替補,場均8.2分2.9板3.1助,命中率45.6%+37.5%,裡弗斯就讓他打上了先發,這不是沒有原因的。19年季後賽快船第一輪對陣勇士G6得到了22 分5 籃板6 助攻,系列賽場均13.7分3.2助,有著50%的三分命中率,這才讓人看到了除了同屆新秀東契奇和特雷楊,原來這個年輕人也值得人們更多的關注。
雷霆隊
快船在喬治交易談判中最大的讓步在於送出亞歷山大,他是那種每個明智管理層都會喜歡的天賦異稟的年輕球員,也是雷霆關於喬治交易所渴求的最重要的交易籌碼。來到雷霆的亞歷山大隨後在面對老東家時,拿下了32分3籃板5助攻,上演了手撕前任的好戲。12月21日戰勝太陽的比賽,亞歷山大拿下32分,這也讓他成為了繼杜蘭特和威斯布魯克後拿到單場32分的最年輕球員。
在雷霆,完全可以看見亞歷山大正在一步步兌現自己的天賦,他喜歡競爭,喜歡靠提升自己的實力後贏得屬於自己的位置,從五星高中生到成為雷霆的希望之星,他既有獨到的天賦,更多靠的還是自己不知疲倦的訓練,而關於他的未來,則充滿了無限可能。
亞歷山大本賽季的基礎數據
亞歷山大在本賽季場均出戰35.1分鐘,得到19.3+6.1+3.3的數據,其中得分排在雷霆第一位,聯盟第36位;出場時間上漲8.6分鐘,而籃板球方面迎來了質的飛躍,場均6.1個,排在聯盟第58位,對於一個後衛來說,是非常優秀的表現了。亞歷山大的身材在後衛線上算得上高大,1米96的身高,2米12的超長臂展,亞歷山大繼承了母親吉爾傑斯(曾參加92年奧運會女子400米)優秀的身體天賦,這讓他在後場兩個位置都遊刃有餘。上賽季的亞歷山大更多還是球隊的配角,而如今已經成為雷霆的攻堅手。
亞歷山大本賽季的投籃熱圖
從亞歷山大的投籃熱圖來看,他的投籃區域呈現兩級分化的狀態,雖然整體命中率有47.3%,挺不錯的效率,但細分來看,亞歷山大在籃下的命中率只有52.6%,籃筐右側只有34.4%的命中率,這是低於聯盟平均水準的;但是他的長距離兩分球卻非常精準,多塊區域達到了50%以上的命中率,毫無疑問這裡是亞歷山大的投籃甜區;關於三分球方面,亞歷山大能以35.1%的命中率投進1.2記三分球,雖然命中率較上賽季有些許下滑,但命中數翻了一番,有一個質量的提升。由此可以看出,亞歷山大的投籃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1.進攻區域變化
亞歷山大兩賽季進攻區域的佔比
與上個賽季相比,亞歷山大在本賽季的進攻區域方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籃下出手由31.4%降到了28.2%,下降了32%;近距離出手佔比由16.1%增加到了27.3%,中距離出手佔比由22.2%降到了13.8%,這兩項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亞歷山大將中距離的兩分出手更多的往裡走,去接近籃筐;低效的遠距離出手也降至7%,佔比已經非常小,三分球也有了更加多的嘗試,已經佔比23.7%。這些變化也說明亞歷山大在適應現在NBA的進攻節奏和方式,更加效率化。
同時亞歷山大還有很好的進攻嗅覺,在不同的場合裡做出適合當下環境的選擇,比如「定點接球後的進攻選擇」,不僅是「定點投籃」,還有當球員在定點位置接到球後,他的下一步選擇是什麼?而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球員處理球的效率,亞歷山大在這方面做的不錯。
2.基礎數據對比
亞歷山大的基礎數據對比
亞歷山大本賽季在得分、籃板這兩項數據有了巨大的提升,這主要來自於角色定位的變化以及出場時間的增加,得分增至19.3分,6.3個籃板在後衛中已屬頂級;在助攻等其他方面則沒有太大的變化。亞歷山大球商出眾,雖然現在身材較為瘦弱,但控球技巧很出色,和東契奇、特雷·楊一樣,都相當紮實。
同時,亞歷山大有一些屬於高控衛的優勢,這一點則和東契奇類似,能夠利用身高和臂展去形成自然的錯位,創造單打機會。實際上,高控衛不算是稀缺資源,應該說優秀的高控衛才是稀缺資源。要明確的一點是,高控衛的關鍵不僅僅在於高度帶來的錯位優勢,還有你如何利用身高去結合自身的技術優勢,在擁有良好的基本功打底的前提下,配合身高去壓制對手,才是其中關鍵。
並且亞歷山大後場兩個位置都能打,本賽季由於保羅和施洛德的存在,他更多的時間是出現在二號位,甚至有時候在快船的三後衛陣容中,亞歷山大是頂在了三號位上,有他獨到的價值。所以在很多時候,亞歷山大可以被看作一個鋒線,而不僅僅是控衛,尤其是在防守端。儘管是三後衛,但以亞歷山大為首的快船後衛群卻不存在身高短板,這也是解決三後衛陣型短板非常好的方式。所以,快船的三後衛陣型為何優質,亞歷山大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3.投籃效率對比
亞歷山大的投籃效率對比
亞歷山大兩個賽季的整體、三分、罰球命中率基本相差無幾,罰球命中率穩定在八成,其實整體命中率略微有所下降,但那是因為亞歷山大在本賽季的角色定位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使用率由18.3%增加到了23.8%,他有了比以前更多的支配球的機會和出手機會,承擔了球隊36%擋拆持球進攻的任務,比施洛德和保羅都高,每回合得分超過聯盟74%的球員,真實命中率也上升到了56.7%,這是比較不錯的表現,隨著出手的增多,亞歷山大的效率並沒有出現滑坡,他的得分也是隊內第一位,表現非常好。
19-20賽季的亞歷山大在進攻端,突破過程中能夠控制好自己的身體,雖然較為瘦弱,但是不會動作變形,終結能力也不錯,算是本屆新秀頂尖的,可以運用各種技術讓自己突破到籃下,利用身高終結,中投比較穩定,能夠在突破過程中瞬間停下來,創造出急停跳投的空間。亞歷山大在攻防兩端的能力,場上打球時的機智,節奏的變化,絲滑平順的中距離跳投和籃下終結時獨特的動作都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關鍵時刻的表現
亞歷山大關鍵時刻的數據
亞歷山大在關鍵時刻的表現是比較不錯的,關鍵時刻搶斷數為0.3次,排名聯盟第一,造犯規0.7次,排在聯盟第20,正負值為2.8,排在第14位。這些數據是讓人意想不到的,亞歷山大的殺手氣質已經初露崢嶸了。
先來看看亞歷山大的高階數據
亞歷山大的高階數據
亞歷山大的進攻、防守數據較之上賽季都有了提升,其中防守效率為109;PER值由上賽季的13.4上升到了17.9,勝利貢獻值增加到了5.5,比新秀賽季都有提升。優秀的球員都是攻防一體的,亞歷山大也不例外,上賽季在快船,他在79%的時間去防守對方後衛,接近19%的時間來防守前鋒,能將對位球員在三分線外的命中率下降7.1%,這些都是非常優秀的表現。
亞歷山大擁有2.12m的臂展,在防守端,能夠用他的長臂破壞對方的運球和傳球路線,對陣小個球員時優勢更大,能在防守端給對手很大的壓力。我們都知道,攻防一體的後衛很難得,而現在亞歷山大可以師從保羅,這個後衛線上的攻防高手,我們有理由相信他的防守會做的更好。
1.在保羅身邊,提升組織能力
亞歷山大和保羅本賽季的對比
保羅和亞歷山大的對比中,保羅勝在助攻和搶斷,在已經有保羅梳理進攻的情況下,雷霆需要的是衝擊力更強的攻擊手,也就是說,亞歷山大通過另一種成長方式避開和保羅的位置衝突。而衝擊籃筐本就是高控衛亞歷山大的優勢,亞歷山大也沒有因此而迷失,反而隨著調整找準了自己的定位。現在的亞歷山大並沒有像人們預期那樣成長為組織者,而是增加自己的侵略性,成為撕裂防守的攻擊型後衛,這也是快船時期亞歷山大缺少的氣質。但是如果想要成長為球星級別的後衛,亞歷山大還是得提升自己的組織能力,發展前景才會更好。
2.提升投籃能力
亞歷山大本賽季三分命中率趨勢圖
如今的NBA,不會投籃就近似於被淘汰,你可以不是精英級別的投手,但是一定要會投。亞歷山大在三分線外的表現並不理想,雖然偶有出色表現,但是極不穩定,有很多場三分命中率為零;他在三分線內也有很多區域有著極低的效率表現,所以亞歷山大必須要繼續提升投籃能力,也會給對方更大的進攻威脅,如果亞歷山大進化完成,他會是一個明星後衛。
亞歷山大說:「不是所有年輕球員都像我一樣有這麼多機會,我對此很感激,我非常幸運,我要努力把握住機會。」
對於一名年輕球員而言,如果能夠有模範老將傳幫帶必然是幸運的事情,但很顯然,由於保羅的存在,謙遜的亞歷山大能夠把前輩的意見都吸收為自己成長道路上的助力。雖然送走了威少和喬治讓雷霆徹底結束了三少時期沿襲下來的榮光時代,威少對於雷霆球迷,是一個不可取代的人物,是一段無法複製的時光。可生活總要繼續,球隊基石亞歷山大的茁壯成長才是球隊的新希望,亞歷山大不用取代威少,在俄城,他將擁有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成為一段新故事的起點。
亞歷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