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為了換回保羅喬治,快船不得已忍痛將11號新秀謝伊-吉爾傑斯-亞歷山大交易至雷霆,這位在菜鳥賽季就備受重用的新秀,此番轉戰俄克拉荷馬毫無疑問迎來了職業生涯的契機,在老炮控衛保羅的教導下,他本賽季已經成為球隊當仁不讓的首發得分後衛,在35.1分鐘的出場時間裡,場均可以砍下19.3分6.1籃板3.3助攻1.1搶斷,在出手次數幾乎都呈翻倍的情況下(從去年的8.7次到今年的14.8次),亞歷山大的基礎三項命中率依舊維持在優異的47.3%、35.1%和80.1%,雖然在兩大新星特雷楊和東契奇耀眼的光芒下,2018屆的其他新秀並沒有獲得太多關注,但他確實已經在不知不覺中繳出了除這二人之外另一打出優異表現的球員。
而他在雷霆有了哪些讓人驚豔的表現,又有什麼不足的地方,這一切都是他未來究竟會成為一個怎樣球員的判斷標準。目前來看,他是一個潛力十足又充滿未知的球員,以下三個特質基本覆蓋了他的打法特點以及未來展望。
特質一:內線不佔優勢,卻有突破好手造犯規的潛力
本賽季亞歷山大的使用率來到生涯新高的23.5%,縱觀全隊可以排在第三位,僅次於施洛德和加裡納利,而他那113的進攻效率同樣僅次於加裡納利和保羅,來到全隊第三,一位年僅21歲的二年級菜鳥,竟然能夠成為高手雲集的雷霆第三攻擊手,一定有其過人之處。
作為一名鋒衛搖擺人,亞歷山大本賽季有49.8%的得分都是來自於內線,場均9.6的內線得分幾乎是鋒衛裡的佼佼者,只不過他沒有極具爆發力的第一步,亞歷山大在禁區突破防守靠的是自己的運球和變向。不論是快速的背後換手運球還是大轉身後的左右手切換,亞歷山大乎都能將球穩穩握在手中不會輕易掉球。可在面對第二線的防守時,彈跳力不足的問題便暴露了出來,即使能有效突破外圍防線,可終結時遇到內線的補防還是略顯吃力,他在籃底下的場均出手數雖然是後衛位置上靠前的第16名,但命中率僅有56.2%,離頭部球員還是有一段不小的差距,要知道他籃底下受助攻率僅為31.9%,也就是說亞歷山大在籃下幾乎是靠著自己的單打技能在發揮,可尷尬的身高位置使他很難在長人如林的禁區佔到便宜。
雖然終結能力受制於天賦無法成為最頂尖的那一群球員,但亞歷山大的造犯規技術卻是一流的,每場比賽他場均可以突破16.3次,位列全聯盟第十位,甚至比巴特勒、米切爾這樣的突破高手都還要出色,而在突破數名列前茅的情況下,亞歷山大對造犯規的嗅覺也十分靈敏,每場比賽可以造1.4次犯規,後衛位置上可以排到第八位,而全聯盟第七的場均2.8次罰球,命中率也可以高達81.9%,能看清自己的劣勢改用自己那高達2米12的臂展來製造罰球機會,看得出來亞歷山大的籃球智商還是很高的。
特質二:組織能力欠佳,狹隘的傳球視野忽略隊內擋拆下順大個
雖然因為身材問題,亞歷山大常常被拿來與前輩肖恩利文斯頓做比較,但前者的組織能力可能一輩子都趕不上後者的一半,縱使亞歷山大的進攻端已經頗顯成熟,可狹窄的傳球視野註定了他無法成為優秀的組織者,本賽季他場均僅有3.3次助攻,換算成每36分鐘也僅僅只有3.4次而已。
如果拿剛剛談到的突破來說,雖然場均突破次數無需多言,可通過突破轉換成傳球每場比賽僅有1.3次,而失誤更是高達0.8次,突破之後8%的助攻率以及5.2%的失誤率皆為全聯盟倒數行列,他在擋拆後時常忽略下順的內線,無法把球給到弱側空檔等問題顯示出他Playmaking能力的薄弱,本賽季他傳球最多的三人分別是施洛德(場均10次)、保羅(場均7.7次)和加裡納利(場均6.6次),反觀亞當斯和諾爾這些內線僅為可憐的4.8次和2.6次;
也就是說,只有在意識到有大量補防堵住自己的進攻路線時,才會慢下來觀察隊友站位,而且實際上他的視野很大一部分也只局限在正前方而已,這也是為何他的助攻失誤比從去年的1.91下滑到今年的1.78。當然這些缺陷是能夠靠經驗積累而得到改善的,不說達到像保羅這樣的大師級別,只要能夠追趕到路威那種與內線順利配合的程度就是非常理想的狀況了。
特質三:亞歷山大天花板上限的另一個因素——投籃
而決定亞歷山大另一個天花板上限的要素便是投籃,目前他的投籃還算中規中矩,一名二年級的菜鳥跳投命中率可以達到42.7%的命中率確實很不錯了,而三分線外維持聯盟平均水準以上的35.1%也算是雷霆不可或缺的大腿級人物了。
最重要的還是他中距離的威脅,本賽季亞歷山大中距離運球投籃場均出手達到3.6次,能夠以51.8%以上的命中率投進1.8個,瞬間Crossover後的幹拔跳投搭配後衛中極為優秀的臂展,他的中距離毫無疑問是非常具有殺傷力的武器,但是場均僅有3.6次出手並不能稱作非常具有參考性,尤其對於他這種需要在後場與鋒線直接遊走的球員來說,中距離才是能夠同時抗衡靈巧後衛與壯碩前鋒的看家寶,如何將中距離的質與量都向上提升,將會決定他未來在關鍵時刻能否為球隊做出貢獻。
本賽季他中距離僅出手128次,相較內線的336次和外線三分的222次有著不小的差距,可其實仔細來看,亞歷山大中距離(這裡概括的是除籃下外的兩分投射)的命中率可以高達47.7%,甚至比施洛德、加裡納利等人都要好,多加強中距離的投射絕對可以將他身上的得分潛力更加激發出來。本賽季亞歷山大每回合通過定點投射可以得到1.1分,僅次於雷霆三個火槍手加裡納利、保羅和施洛德,排在全隊第四,可46.3%的命中率則只低於48.8%的保羅,高居全隊第二,看得出來他其實是很有投射天賦的一位球員,目前需要的就是加強自信,增加出手次數,雷霆並非快船這樣急需戰績要求的球隊,在這樣的重建球隊亞歷山大就更應該果斷些。
在具體出手上,從上圖可以看出,在生涯的第二個賽季他已經大幅度減少了中遠距離三分球的出手,中遠距離出手佔比從33.1%降到了20.8%,值得一提的是他在降產量的同時他做到提效率——中距離從去年的41.5%命中率提高到本賽季的51.2%,而遠距兩分也從43.6%命中率提到了49.2%。在越來越「魔球化」的聯盟中,中遠距離達到亞歷山大目前命中率的人極少,這是他不同於很多球員的「獨有技術」。
結語:可以勝任頂級輔助角色,亞歷山大未來將會是球隊完美的萬金油球員。
所以,當保羅、加裡納利兩位大佬隨著時間流逝日益老去,年輕的亞歷山大會是雷霆未來的核心嗎?
毫無疑問的,他當然是。不過他不會是一夫當關的一哥級球員,而是頂級的輔助角色,進攻端他仍有希望以不錯的效率場均貢獻20+的火力,也能夠為主要控球者分擔持球和組織的壓力;雖然目前無球防守的意識很差,但不遜的臂展和身材優勢已經為他創造成為良好團隊型防守球員的條件,再加上攻防兩端能夠從一號位扛到三號位甚至四號位的特性,讓他能成為球隊完美的萬金油角色。
亞歷山大未來的定位理想上還是以雙能衛的身份擔當球隊先發,主打二號位再視情況銜接其他位置,另一個後場搭檔則以擅長控球、組織且外線在水準以上的球員最為適合,當然若是貝澤裡能順利成長為像巴圖姆那樣的控球前鋒,那大可直接交給他控球。
對雷霆來說,最重要的還是那個能夠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的當家球星,雷霆還需要一名負責帶領球隊的全明星球員,雖然亞歷山大不一定會是這個人,但擁有這樣一名具有頂級副手潛質的球員,對於身處小城市的雷霆來說,已經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