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好引體向上!哪5個高位下拉的動作讓背更寬更厚?

2020-12-12 愛健身的魔獸

高手的巨背,由大量的硬拉、划船和引體向上打造!如果引體向上做不好,背闊肌的泵感遠遠不夠,高位下拉的動作正好發揮作用。

打造令人印象深刻的背部,依賴一兩個常見的動作難以實現這個目標,當你更了解高位下拉,你也更了解如何打造倒三角的背部。

硬拉

高位下拉是一項主要針對背闊肌的有效練習,(背闊肌是扇形大肌,佔據背部的大部分肌肉)還包括刺激中下斜方肌、菱形肌和鋸齒肌,同時作為支撐肌肉的肘屈肌和肱二頭肌也會參與。

因此,如果想練成更強壯、比例更協調的背部,高位下拉是一個非常有效的動作。在這裡,有高位下拉的5個變式,可以放在背部訓練計劃中,從而完成完整的背闊肌訓練。

背部肌肉

高位下拉的基礎知識

撇開美學不談,擁有一個發達背部的好處也是數之不盡的,比如塑造更好的形體姿態、改善脊柱健康狀況、預防損傷以及整體提升身體活力。強壯的背部對於胸部的鍛鍊也是至關重要的,高位下拉練得越多,臥推的重量就會越大

背部的肌群在上半身最大的,涵蓋的肌肉也很多,訓練會讓你獲得更多的力量,同時還可以提升身體整體穩定性,從而造就更好的體力和體能。

頸後高位下拉

退一步講特別過度訓練前側肌肉而忽略背部的時候,會導致肌肉不平衡、圓肩、溜肩、頸肩疼痛,甚至背部受傷一個精心設計的背部訓練計劃應該包括各種動作,比如硬拉、俯身划船、引體向上、高位下拉和深蹲。

高位下拉

高位下拉的基本技巧

1. 選擇長橫杆,坐在高位下拉器械下

2. 掌心朝前、用適度的握力握住橫杆。

3. 手臂伸直,手握橫杆,身體往後傾斜30度左右,同時挺胸,手肘朝下。

4. 肩胛骨收緊下沉,上臂往下拉,使橫杆向下,直到幾乎碰到上胸為止。上身在整個過程中儘量保持穩定。

5. 在最低點集中注意力進行最大程度的收縮。

6. 停頓一秒後,慢慢地將橫杆往上放。

高位下拉

如果想練就引人注目的背闊肌,這個動作就很適合。這個動作還可以用很多不同的方法來完成,所有這些方法都可以獲得特別的肌肉增益。力量訓練愛好者認為,交替進行高位下拉的各種變式,可以全方位、無死角地鍛鍊肌肉,從而使下拉動作達到最佳效果。

下面5個高位下拉的變式,你絕對不可以錯過!

高位下拉

1. 寬握高位下拉

如果訓練的主要目標是增加背部的寬度,就去做寬握的高位下拉,這樣做除了刺激肱二頭肌、前臂、肱三頭肌、肩袖肌群和三角肌後束外,還能更好地刺激大圓肌和上背部背闊肌的肌纖維。

寬握高位下拉

不過,避免握得過寬,不然會減少運動行程同時增加受傷的可能性。這種訓練方式的最大好處之一是增加了引體向上的能力,一定要擠壓和收縮肩胛骨,最大限度地刺激肌肉,做肌肉訓練的時候要避免依靠慣性。

2. 頸後高位下拉

這個訓練可能會給肩膀不靈活的人帶來不必要的壓力,但對其他人來說,這可能是日常生活中最好的背部塑造動作。

頸後高位下拉

只要控制好自己的身體姿勢較輕的重量開始,這個動作的運動行程能容納更大的整體收縮,帶來更的收益。如果肩關節靈活性沒有問題,而且可以讓背部得到最大程度的鍛鍊,這個動作就是了。

3. V把對握高位下拉

對握高位下拉可以幫助你集中刺激中背部心,同時還能鍛鍊背闊肌。訓練這些肌肉會為核心運動提供支撐,並提高你在所有運動中的穩定性和表現力。

V把高位下拉

牢牢抓住V把,慢慢地將重量直接向下拉,直到它與胸部的中間位置大致齊平,注意力放在背部肌肉的收縮上。動作一定比平時向後傾斜一點,以便更好地拉伸背闊肌,和完成完整幅度的動作。

4. 反握高位下拉

這種變式最適合練就厚實、向下延續到腰部的背闊肌下部。以窄握距握住下拉器械上的橫杆,把杆拉到胸部時,保持挺胸,背部保持中立位。雙手越靠近,豎脊肌肌肉就越得到鍛鍊。

反握高位下拉

反握高位下拉通過肩關節和肩胛骨更靈活的活動範圍來刺激背闊肌生長,同時通過鍛鍊斜方肌和肱二頭肌的參與來提升肩膀穩定性。

5. 單臂高位下拉

如果想提升肌肉的念動一致,使肌肉收縮範圍最大化,單臂高位下拉是無與倫比的。在訓練快要結束時,嘗試幾組輕重量的單臂高位下拉。以緩慢而可控的方式完成每一個動作,每次最低點時停頓一會兒。

單臂高位下拉

向下拉把手的時候,屈肘的同時往一側壓過去,返回時不要完全不用力,要保持肌肉在運動中的張力。

展背

肌肉飽滿和線條輪廓都有了,高手都會好好練高位下拉,而這些變式讓你的背部訓練更完整!

相關焦點

  • 高位下拉始終做不好?注意這5個細節,讓你的背闊肌更寬更厚
    今天就來具體講解這個動作,一起來看看吧。1. 高位下拉與引體向上的對比傳統的引體向上,主要通過雙手握住單槓,完成上拉身體至頂部位置,再下放回位的過程。很多人的手臂力量不足,根本很難完成標準動作,做不了幾次就會力竭,直接影響訓練效果。而高位下拉,直接將引體向上的上拉軌跡改為了下拉軌跡,而且採用了坐姿形式訓練,使得身體更加穩定,更有利於發力完成動作。
  • 高位下拉、讓背更寬!更厚
    背部最無敵的動作是引體向上,如果做不了標準的引體,可以嘗試一下高位下拉。目標肌肉:上背部肌群。3常見錯誤底端弓背很多初學者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在做高位下拉拉到底端時出現弓背現象。這麼做會讓你的背部張力變小。發力感全無。
  • 為什麼可以用大重量做高位下拉,卻做不了引體向上,問題在哪裡
    其次,鍛鍊者體重即使不是特別大,但缺乏引體向上鍛鍊經驗,平時不重視引體向上。雖然兩個動作都依靠背闊肌、肱二頭肌等肌肉發力,但因為在動作軌跡、鍛鍊習慣上的細微差異,做得了大重量高位下拉,卻做不了引體向上也比較正常。第三,仔細分析一下高位下拉這個動作,鍛鍊者在鍛鍊時是否足夠標準,是否存在借力的情況。
  • 完成不了引體向上?教你5個下拉動作,幫你練出寬背
    有很多健友吐槽:「自己在引體向上的鍛鍊中,做不了幾個引體向上,渾身就達到了力竭,會不會影響背部的打造」?背部肌肉圍度的增長離不開對它多次的刺激,如果你的刺激減少,背部肌肉的生長當然會受到影響,如果經過一段時間的鍛鍊,你的情況還是存在,那就要另行它路改變自己的訓練模式了——改變動作,只有這樣,才能完成練寬背計劃。今天分享5個高位下拉動作,在鍛鍊中,它不僅能夠幫你練出寬背,還能幫你改善不良體態,喜歡的小夥伴可以伸出手指點收藏和轉發。
  • 為什麼高位下拉能拉80KG,引體向上卻一個也做不了,教你如何提升
    私信裡有朋友問我,為什麼他高位下拉能夠輕鬆地拉80KG,引體向上卻一個也做不了。這是因為高位下拉和引體向上的發力模式是不一樣的,引體向上對於核心及神經控制能力要求更高。高為下拉和引體向上發力模式不同雖然高位下拉和引體向上都是練背的訓練動作,但是兩者有本質上的區別,高位下拉屬於更趨向於背闊肌孤立發力的近固定動作,而引體向上是一個需要包括背闊肌、肱二頭肌
  • 打造高手一樣的背,高位下拉和引體向上的價值你真的懂?
    對比引體向上和高位下拉,用更為專業化的術語解釋就不得不提到「開鏈」和「閉鏈」的概念,當然今天我們暫不討論,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自行百度。我們更想從你最希望的目標——更大塊,這樣一個角度來談兩個動作的價值,你一定更感興趣。引體向上有時也被稱作上半身的深蹲,被認為是上半身的終極動作。
  • 哪些啞鈴動作能代替引體向上?在家多練這個動作,把背練得厚又寬
    啞鈴練背的動作很多,但都無法代替引體向上——引體向上的動作模式,啞鈴訓練無法複製。引體向上是少數的懸垂類動作,需要雙腳離開地面,克服自身重力向上完成動作。啞鈴重力方向是豎直向下的,和我們引體向上的動作方向完全相反,換而言之:你只能向上「推」啞鈴,卻沒辦法向下「拉」啞鈴。動作模式截然相反,發力肌群自然也不同。在家做高位下拉,不妨試試這些「笨辦法」。辦法一:繩子和啞鈴配合。
  • 為什麼高位下拉可以80公斤做組,但卻做不了引體向上?
    收到了這麼一個提問:「為什麼我高位下拉可以80公斤做組,但是拉不起來引體向上?」我看到這個問題,開始是有點不信的,因為繩索高位下拉那個器械,最大重量就是80公斤,有些健身房還沒有80公斤。那麼我們來分析一下,為什麼高位下拉可以整80公斤,但是引體向上卻拉不起來?首先,體重太大了假如你高位下拉整了80公斤,但是體重卻有90公斤,那當然引體向上負荷比高位下拉要重多了。還有就是,假如你高位下拉整了80公斤,但是你體重80公斤,看起來跟體重一樣。
  • 不怕巨背練不出,5個計劃讓你的背更接近高手
    練背實在太複雜了,所以才要用不同的方式讓背部得到真正進步,今天滿足你,5個定製的練背計劃,讓你更接近高手,讓你真正練寬練厚。畢竟,沒有哪一個健美運動員會缺少厚背。當然,後背也要足夠厚。先不管斜方肌,展背時你哪一部分比較弱?
  • 引體向上就能練寬背部肌肉?你只練對了一半,3個下拉技巧別忽略
    不過沒關係,我們還有更基礎的背部高位下拉器械,同樣是利用引體向上的動作原理,幫助訓練者充分刺激背部肌群。為什麼下拉類動作更有利於增加背部寬度呢?這裡就要了解背闊肌的位置及肌纖維特點了。注意:我們在動作過程中,身體不要來回擺動,更不要向後傾斜過多,保證拉力杆近乎豎直下拉時正好位於上胸部。如何利用這兩個動作有效練寬背呢?
  • 在練背之前,如果能知道這4個道理,背部肌肉就能練得更寬更厚
    這是最常見的練背問題,反過來來說,如果你解決了這4個問題,那麼你的練背效果將會大幅提高,你的背部肌肉也會變得更寬、更厚、更猛。那麼接下來我分享的解決以上4個問題的方法,也是以後你練背的4個訓練建議。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砸正式練背之前的熱身階段,就用簡單的練背動作,把背部肌肉練到發脹。比如我一般練背之前,會先做50次輕重量的坐姿划船,等到背部肌肉開始發脹了,我再進行槓鈴划船和引體向上這些動作。
  • 做高位下拉時背沒感覺?改掉5個易錯動作細節,讓練背能泵感十足
    高位下拉是練背的黃黃金動作,而練背能讓你的身姿更加挺拔,穿衣更有型,成為不折不扣的西裝殺手。高位下拉主要鍛鍊背闊肌中部,此外對斜方肌中下部,菱形肌,肱二頭肌和肱肌也有很好的鍛鍊作用。像一些健身達人會選擇練完引體向上之後,再進行高位下拉練習,這樣可以針對性地練到背闊肌,以便增加背肌的厚度。
  • 想擁有完美倒三角身材,你還需多練背,5個動作把背練寬練厚
    當你的背部和肩部變得更寬,也會顯得你的腰更細,視覺衝擊力也更強。而練背日的動作選擇中,引體向上,槓鈴划船總是不可或缺的好動作。那麼一次完整的練背日都有哪些動作可以選擇呢?本期我們就來分享5個練背動作。引體向上作為練背的王牌動作,自然要放在選項之中,這個動作不僅對背闊肌能夠形成更好的刺激,還會對菱形肌,斜方肌,三角肌後束,肱二頭肌等形成一定刺激。
  • 引體向上做不了?其實高位下拉也是非常不錯的替代,一文教你學會
    在眾多練背的動作中,引體向上往往是最受歡迎的動作。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好引體向上的,尤其是我們女性訓練者和一些力量薄弱的男性訓練者。此時,高位下拉其實就是非常不錯的替代動作。事實上,我認為引體向上被過分高估了,而高位下拉被嚴重低估了。因此,今天的文章Doris打算帶大家深入了解一下高位下拉這個動作。
  • 練背動作不用太多,4個經典動作,全面刺激背肌,把背練寬練厚
    所以下面分享4個練背動作,雖然動作不多,但個個是經典,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來增加背的寬度與厚度。動作一:引體向上引體向上作為一個自重練背動作,其作用卻是任何一個器械動作無法比擬的,所以它被稱為練背王牌動作,它可以幫助我們打造強悍的上肢,不僅對於背闊肌形成完美的刺激,還會對菱形肌、斜方肌、三角肌後束,肱二頭肌,肱三頭肌長頭等形成一定的刺激,除些之外,通過引體向上還可以鍛鍊核心與身體的穩定性。這個動作難度也很大,初學者可以嘗試使用彈力帶來輔助進行。
  • 下拉-練背經典動作
    練背,會改善體態,最明顯的好處就是改善勾腰駝背的問題。還有,經常練背,背部肌肉群變厚了,也不駝背了,身體看上去會更挺拔,穿著什麼襯衣啊會更好看。練背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增強核心能力。核心不僅僅是腹部肌肉群,還包括腰部、背部肌肉群等。
  • 兩個動作強壯背部肌肉——高位下拉、引體向上
    下面給大家介紹兩個訓練背部肌肉最常用的動作,同時也是最有效的方法。第一個動作是高位下拉。這個動作能夠有效地刺激到背闊肌、胸部、手臂的肌肉。高位下拉的動作要領可以點擊飛弟,飛弟有發布的視頻可以看到高位下拉的細節。要領可以總結為以下兩點:吸氣的時候背闊肌收縮,頭朝45°斜上方看去,身體微微後仰,將橫槓緩慢拉到胸前,收緊肩胛骨和背闊肌,到達頂峰的時候停留2-3秒。
  • 想擁有完美倒三角身材,你還需多練背,5個動作把背練寬練厚
    想擁有完美倒三角身材,你還需多練背,5個動作把背練寬練厚 如果你想擁有完美的倒三角,V字型身材,那麼背部則是你必不可少的訓練部位
  • 引體向上是練背的必練動作?但做不起來該怎麼辦?
    如果你的背一直很弱,是時候提升了。對上半身最大肌肉結構的綜合訓練,可以簡單地分解為幾個區域。從每個組中選擇一個動作將確保最大程度地訓練背部。垂直方向拉的動作包括各種各樣的引體向上、繩索下拉,以及在不同的器械上做的類似動作。毫無疑問,所有這些動作中最難的是引體向上。
  • 引體向上,一個被低估的黃金動作,練背能否只做引體?
    俗話說「新手練胸,老手練背」,引體向上素有「練背之王」的美稱,可以見引體向上的對背部訓練的效果是普遍認可的。但,這時就會出現分歧,有的人認為,單純引體向上就能練出寬厚的背部肌肉,有的人認為引體向上訓練太過於局限,不能讓背部肌肉得到整體發展。那到底可以還是不可以呢?請接著往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