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詩奴賈島,韓愈為他打廣告,唐詩寄託了他無處安放的人生理想

2020-12-23 讀書悟道123

其實在大唐,真正有錢有地位的大詩人沒有幾位,大部分詩人都在詩海裡經營著自己慘澹的人生。真正的草根詩人也沒有幾位,大部分詩人都有些或大或小的背景。但也不是說就沒有純粹的草根詩人,也有,賈島就是其中之一。

賈島被稱為「苦吟」詩人,與他的寫詩作風和人生都很貼切,從他的身上,又一次證明了「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賈島一生貧寒,但對做詩的熱情卻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擬的,因為做詩有他的風骨所在。說白了,什麼東西的流行都少不了幾分通俗,而賈島卻選擇了拒絕流行。《唐才子傳》中有載「元和中,元白尚輕淺,島獨按格入僻,以矯浮豔」,他避開了元稹、白居易倡揚的輕淺,獨闢蹊徑,自覺地走上了一條孤獨的詩歌之路。

「苦吟」的孤獨,知音難求

《題詩後》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

這首《題詩後》是賈島在自己一首詩後寫的自我註解,三年只寫出兩句詩,不僅生產過程漫長,而且生產效率極低,完全趕不上流行的速度。但也正是這種幾近走火入魔的精神,使他能夠在浩瀚的詩海中脫穎而出,成為閃耀千年的詩歌之星,青史留名。

古代的學子對科舉都有一種難以割捨的情感,為國為民貢獻自己的力量,一直是學子們執著追求的崇高理想。賈島也一樣,也如許多學子一樣落榜了,才高不一定好命,真正的學子從落榜開始。家裡窮,上京趕考的錢都是東拼西湊來的,到京城一晃就沒了,囊中羞澀的苦壓倒了不少讀書人,窮到極限,為了存活,無奈之下出家為僧,法名無本,從此,賈島成了一名和尚。

但即使當了和尚,依舊沒能減低他對寫詩的熱情。出家後的賈島並沒有四大皆空,更無法忘記「老本行」,除了日常的念經活動,他在做詩上更加用心了,沒過幾年,便成了遠近聞名的最會做詩的和尚,而且對詩的痴迷程度更進了一層,為此,還鬧了兩起「交通事故」。

俗語說「騎驢看唱本走著瞧」,放在賈島身上變成了「騎驢不看唱本走著思」。秋風瑟瑟,落葉瀟瀟,他騎著驢上街了,詩人對環境異常的敏感,感悟於秋的悲涼,賈島的詩癮又犯了。隨口一句「落葉滿長安」,但下半句被卡在了喉嚨裡。

騎在驢背上的賈島苦思冥想,轉了幾條街也沒得出讓他滿意的句子,所謂「苦吟」,都緣於太認真。忽然一陣秋風起,他靈光一閃,脫口而出下半句「秋風吹渭水」,正好與上半句「落葉滿長安」對上了此句一出,他喜不自勝,不想無形當中衝撞了京兆尹劉棲楚的車駕。

京兆尹相當於北京市市長的職位,"劉市長"對詩沒有興趣,結果賈島被抓起來關了一夜,直到第二天才被釋放。但是一首《憶江上吳處士》倒是全了。

閩國揚帆去,蟾蜍虧復圓。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此地聚會夕,當時雷雨寒。蘭橈殊未返,消息海雲端。

這第二次「交通事故」,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推敲」的故事,賈島與一代文壇領袖韓愈不期而遇了。那日,賈島拜訪友人李凝,去到朋友處時發現大門緊鎖,於是賈島便在人家的牆壁上寫了一首律詩《題李凝幽居》:

閒居少鄰並,草逕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這首詩即使不用改,已然也是一首好詩,但對於「苦吟」詩人賈島來說,做詩那得「精益求精」。在回家的路上,賈島與自己所題之詩的第二句較上了勁,究竟是「僧敲月下門」好還是「僧推月下門」合適,於是他的思想陷入了「敲」與「推」的激烈鬥爭中,一邊思考,一邊還不斷重得做著手勢,不覺又撞進了中央官員的儀仗隊裡。

這位官員恰好是吏部侍郎兼京兆尹韓愈,賈島在韓愈面前說出了原委之後,大才子韓愈思考了一會兒,給出了答案,他說還是用「敲」字比較好,兩人從此開始了亦師亦友的交往,總算在茫茫詩海中,找到了一位知音,還為他寫了一首七言絕句的廣告詞:

韓愈《贈賈島》孟郊死葬北邙山,從此風雲得暫閒。天恐文章渾斷絕,更生賈島著人間。

韓愈愛才,得知賈島的慘澹際遇後,便幾次三番勸他還俗,還力挺他繼續參加科舉考試,並願承擔一切費用。於是賈島的「俗念」萌生了,留長了頭髮,真的再一次走進了考場。

如果他沒有選擇還俗,或許他的人生不會那麼痛苦,至少可以安心的做一名純粹的詩人,遠離政治的紛擾,詩中或許能多幾分悠然自得的樂趣。然而一入科舉深似海,不得志的悲劇害苦了多少文人志士,賈島終究不能免俗。

落弟才子無處安放的人生理想

賈島本人確 實有才學,但他身上也有著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狂妄。再加上再次參加科舉也未能高中的苦悶與悲憤,難免有些怨天尤人。於是,便會寫一些譏刺詩。

當時的主考官是當朝的宰相裴度,與韓愈關係很好,但個人生活糜爛,為了建豪華別墅,不惜強拆民宅,涉及百戶人家,一時間民怨沸騰。

賈島見此情景,再加上多年未中,對主考官尤其不滿,便在人家興化園的亭子上題了一首《題興化園亭》,專門諷刺裴度。

破卻千家作一池,不栽桃李種薔薇。薔薇花落秋風起,荊棘滿庭君始知。

賈島居然公開詛咒人家庭院將來長滿荊棘,說他耿直也好,忌妒也罷,關鍵沒有給韓愈留面子。這件事很快就被裴度查出來了,但裴宰相忍了,但這對於賈島還不算完,他不僅沒有收斂的意思,反而更加瘋狂了,在考場上也肆無忌憚起來。

某次考試,作文題為詠物詩,要求描寫的對象是「蟬」,結果他寫了一首《病蟬》:

病蟬飛不得,向我掌中行。拆翼猶能薄,酸吟尚極清。露華凝在腹,塵點誤侵睛。黃雀並鳶鳥,俱懷害爾情。

這首詩的意思很明顯又是一首譏刺詩,其中的「病蟬」指的是像賈島這樣的弱勢群體,是受害者。而「鳶鳥」則是暗指考官,把其他考生比作「黃雀」,他懷疑「鳶鳥」和「黃雀」合起夥來害他。

先不說文採,就說這內容,足以讓長安的教育部震怒了,但不可想像的是,當時同考場的還有九名恃才傲物的主兒,和賈島一樣不安分。這樣的集體事件把教育部領導氣得夠嗆,但與此同時這些考生的命運也即將被改寫。

教育部將這十名考生定為「舉場十惡」,以破壞國家考場紀律的罪名,被逐出了考場,隨後又被貶出了京城。這下,賈島的進士夢徹底泡湯了。

被逐出長安城的賈島,悲憤之餘又寫了一首詩《下第》,抒發自己的鬱悶之情,大概也已知道此生自己與進士算是緣份盡了。

下第只空囊,如何住帝鄉。杏園啼百舌,誰醉在花傍。淚落故山遠,病來春草長。知音逢豈易,孤棹負三湘。

落榜後的賈島,一無所有,袋中空空如也,絕境中還大病了一場,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失望至極的賈島,朝著家鄉的方向失聲痛哭,從此,賈島與科場一別兩寬。

一代苦吟派大師的命運結局

賈島因譏刺詩被逐出京城,是帶著官職離開的,其職位是蜀地長江縣主簿,從九品下。唐代本是個言論相對較為開放的社會,一般很少人以言罪人,賈島的」舉場十惡「事件,反映出中晚唐之交政治環境的惡化。

對於賈島未第而授長江主簿,有三大不利。其一,從此斷絕了賈島的成名之望;其二,雖說受進士後也是從此品級官職做起,但對於憶是五十九歲的老齡考生,已然沒有什麼上升空間,畢竟時間不等人。其三,但凡進士及第後授官分級,只有最末等的才授予遠縣簿尉,且多量授在好地,即經濟發達的地方,而賈島是」責授「,即指定授在邊遠之處,名聲也不好聽。讓一個五十九歲的老舉子遠赴四川,這明顯就是心存不良,不想讓其活著回長安,居心叵測。

賈島心裡苦啊,一生追求報效君主,不想君王最終竟將他置於死地,可謂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不赴任還不行。到任三年後,他又被遷轉至普州司倉參軍,也只是個管倉庫的,不久便死在了任上。

一代苦吟派大師就這樣悄然落幕了,經歷了痛徹心扉的科舉之痛,也嘗到了人生之路的痛苦滋味,唯一值得安慰的,大概是後世人對他的崇拜。

作為苦吟派大師,賈島後世的弟子倒是不少,甚至被當作偶像來膜拜,足可見其在詩壇的地位。

晚唐有個叫李洞的詩人,平生仰慕賈島,對他的才華推崇備至,還為賈島鑄了一尊銅像,並當佛像一樣尊敬,更為執迷的是,如果遇到哪個人說喜歡賈島,李洞就會激動不已,並親自抄寫賈島的詩送給對方,還叮囑人家一定要把詩當佛來敬拜,這位島迷堪比現代粉絲。

但祭詩這樣的事情,其實賈島也的確做過。據《唐才子傳》中記載,每年的除夕之夜,都是賈島最特殊的日子,因為這天他要」祭詩「。擺一文案,然後將自己這一年來的詩作統統拿出來,恭恭敬敬的放在案上,接著焚香祭酒。

賈島雖然也當過和尚,但他或許沒有想到過,自己有一天會被後世之人當佛一樣來拜。而在賈島的心中亦有一尊佛,那便是他永生割捨不下的唐詩。

相關焦點

  • 第10天 詩囚孟郊,詩奴賈島
    今天第10天,我們來講講詩囚孟郊、詩奴賈島的故事!中國是一個詩歌盛行的國度,特別是唐代出了很多著名的詩人。諸如「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鬼」李賀、「詩狂」賀知章、「詩傑」王勃、「詩骨」陳子昂等等。今天要介紹的兩位詩人,一個是孟郊,一個是賈島,他們詩作多寫世態炎涼,民間苦難,故有「詩囚」「詩奴」之稱。一曰詩囚----孟郊。
  • 吟清雪月孤:詩之賈島與賈島之詩
    他們一開口,清風、明月就會為之起舞;一下筆,烽火、田園就被永遠定格。唐代的詩人是青春的,他們的眼裡,是未來的無限可能。有人說,這不對,唐詩也有愁苦,他也寫了貧寒,它總不能永遠是青春的。是啊,唐詩裡是有愁苦的,唐詩裡也是有貧寒的。
  • 沒有酒氣和劍影,這首充滿江湖氣的詩歌竟出自他之筆
    為世間不平之事拔劍,為萍水相逢之人抱不平,好一副勇闖江湖的俠肝義膽,若不知此詩出自何人,大概都會以為作者是酷似項羽一般的豪邁英雄吧!其實,這是賈島所作的《劍客》,寥寥二十字,道盡江湖事。那麼賈島是否真是個義薄雲天的大英雄呢?或許用白面書生形容他最為恰當。而這一首看似瀟灑不羈的詩,其實充滿了作者的苦澀和不甘。那麼,這首《劍客》究竟蘊藏著賈島什麼樣的故事呢?
  • 賈島很狂傲的一首詩,開篇10字成千古名句,「十年磨劍」的原出處
    賈島一生性格孤僻,窮於鍊字,沒有交過多少朋友,更不用說什麼達官貴人了。但是他的命不錯,走路撞上了當時文壇領袖韓愈,韓愈還非常欣賞他的才華和詩風,鼓勵他參加科舉。有這樣一位大人物在後邊撐腰,賈島也就不再做道士了,還俗參加科舉。然而,由於他的性格因素,賈島的科舉之路並不像他想像的那樣順遂。
  • 賈島 《劍客》 賞析
    詩名《劍客》,其中「十年磨一劍」成了名句。這是我們賈島詩歌系列的第一首詩,為了有助於理解他的詩,先對賈島的生平做個了解:    【賈島:唐代詩人,779~843年,字「閬lang2仙」,人稱「詩奴」,與「孟郊」共稱「郊寒島瘦」(這是蘇東坡的評論)。漢族,唐朝「河北道」幽州範陽縣(今河北省涿州)人。自稱「碣石山人」。賈島早年出身卑微,家境貧寒。
  • 賈島短短20字寫透俠客「亮劍」精神,最後兩句更是豪氣沖天
    這個典故來源於唐代詩人賈島,有一次他在拜訪友人時寫下「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詩句,後又覺得句中的「推」字應換為「敲」字,他苦苦糾結,沉迷其間,竟闖入唐代官員韓愈的儀仗隊中。韓愈詢問其為何闖入儀仗隊,賈島就把他的詩句和糾結字眼的事情說與韓愈聽。
  • 「苦吟派」賈島,出家韓愈勸還俗後中進士,實力演繹「推敲」由來
    推敲的故事賈島有一天騎著毛驢外出,一邊走,一邊回想自己昨晚寫的一首詩,其中有兩句是:「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他反覆吟誦這兩句詩,還用手做著推門敲門的動作,不知道該用「推」好,還是「敲」好。這時,文學家韓愈經過這裡,按當時的規矩,官員來了,行人都要讓路。但賈島低著頭吟詩,不知不覺一頭撞到了韓愈的儀仗隊裡。
  • 36首唐詩名作,一部唐詩極簡史
    大唐是詩歌的黃金期,一本《全唐詩》收錄唐代詩人二千二百餘人,詩作四萬八千九百餘首,若都讀完,需好長一段時日,然大家閒暇皆少,這極簡的唐詩史,亦可伴你一覽大唐風光。受母親影響,他精通佛理,又擅音律,與同時代的李白走上了完全不同的詩路,他與孟浩然是好友,兩人同為盛唐的山水田園派詩人,並稱「王孟」,蘇軾曾贊他: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 36首唐詩名作,就是一部唐詩極簡史
    大唐是詩歌的黃金期,一本《全唐詩》收錄唐代詩人二千二百餘人,詩作四萬八千九百餘首,若都讀完,需好長一段時日,然大家閒暇皆少,這極簡的唐詩史,亦可伴你一覽大唐風光。受母親影響,他精通佛理,又擅音律,與同時代的李白走上了完全不同的詩路,他與孟浩然是好友,兩人同為盛唐的山水田園派詩人,並稱「王孟」,蘇軾曾贊他: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 千古風華,擷「初唐、盛唐、晚唐」三縷花香,觀大唐榮耀奇多才傑
    後來又為凌煙閣二十四位功臣畫像,順利完成此艱巨任務。要說凌煙閣二十四位位功臣,每一個都地位尊貴勞苦功高,為大唐天下立下汗馬功勞。能為他們畫像,能力絕對一流。他的畫線條圓轉流暢,舒暢堅實,色彩絢然,韻律感十足。
  • 唐詩「四分法」,你知道嗎?
    把唐詩的發展分為四段由來已久。宋代嚴羽《滄浪詩話》首先把唐詩分為「唐初」、「盛唐」、「大曆」、「元和」、「晚唐」五體,元代楊士弘在《唐音》中又將「大曆」、「元和」兩體合併為「中唐體」。至明初高棅編《唐詩品匯》時,才明確提出「有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之不同。」這種四分法,為後代多數研究者及文學史家所採用。
  • 韓愈柳宗元和劉禹錫是大唐鐵三角,三人最終為何失和?
    唐詩,撐起了中國文學史的半個江山。一批又一批才華橫溢的詩人,構成了大唐文學藝術的燦爛星河,這其中,有三個人,既是職場上的合作夥伴,又是生活中的摯友知己,他們是:韓愈、柳宗元和劉禹錫,大唐鼎鼎有名的三位文學巨匠。 論才情,韓愈、柳宗元和劉禹錫三人同聲相契;論抱負,他們是同聲相求。
  • 後人嘲諷李白,韓愈憤而反駁,寫下流傳千古的罵詩
    杜甫的價值被發掘,這是一件好事,然而,元白二人卻抨擊李白,認為他華而不實。比如白居易就評價詩仙「才矣,奇矣,人不逮矣」,他認為詩歌應該「為君、為臣、為民、為物、為事而作,不為文而作也」,而李白只講文學性,沒有揭露現實的一面,不足為後世效仿。元稹更過分,他為杜甫寫了墓志銘,高度評價杜甫的文學水平,認為自西漢開始,沒有一個詩人能與杜甫相比。
  • 懟爛文懟爛詩,他懟出了一個轟轟烈烈的古文運動
    儘管他的好哥們劉禹錫在韓愈拿著喇叭到處呼喊自己理論的時候,不聲不響地寫出了千古流傳的《陋室銘》和《秋聲賦》。大家在為劉禹錫拍掌叫好的同時,也同時給韓愈大大地點讚!韓愈在轟轟烈烈大搞古文運動的同時,詩歌活動半點也沒擱下。
  • 大唐寫得最好的一首皇帝詩,短短40字,卻入選《唐詩三百首》
    歷朝歷代的許多皇帝,都曾經去山東祭奠孔子,以示對孔子和儒家思想的尊崇,而唐玄宗李隆基還曾寫過一首關於孔子的詩歌:《經鄒魯祭孔子而嘆之》,這首詩也成了唯一一首入選《唐詩三百首》的皇帝詩。清代康熙年間編纂的《全唐詩》,一共收錄了兩千多位詩人的四萬多首詩歌,而蘅塘退士的《唐詩三百首》只是選取了唐詩中最家喻戶曉的311 首詩,連詩鬼李賀的許多膾炙人口的佳作都沒有入選,那唐玄宗的這首詩又究竟有什麼過人之處呢?
  • 我的大唐我的詩:10位大唐著名詩人的小傳,數十首經典唐詩的串燒
    我相信一千個人會有一千個標準,也會有一千種答案,而對於《我的大唐我的詩》的作者胡維先生,就比較率性,他以個人的認知和喜好,選出了10位頂尖的大唐詩家聖手,而人家更牛的是,在查閱了三十多種古籍、五十多本專著、百餘篇論文後,寫出一本有趣又生動的書籍:《我的大唐我的詩》。這是一本讓人長知識的詩人小傳合集,也是一本不錯的唐詩讀本。
  • 世人皆知詩仙、詩聖,不知詩骨、詩家夫子……
    然而,在大唐雙子星的光芒之下,仍有許多傑出詩人有著自己的稱號。接下來,小編就來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其他詩字輩稱號。詩骨陳子昂其詩風骨崢嶸,寓意深遠,蒼勁有力,被人稱為「詩骨」。代表作品為《感遇》詩38首、《登幽州臺歌》、《登澤州城北樓宴》。詩家夫子王昌齡
  • 賈島這首詩比李白寫得還狂,開篇第一句就很狂,而且還是至理名言
    唐朝的詩人身上都有一種獨特的氣質,正是由於那個強大的王朝,還有開放的時代,除了李白之外,還有另一位詩人賈島的詩也很狂,以這首《劍客》來說,同樣寫得很張狂,僅僅是開篇的第一句,那就足以媲美李白的詩句,並且還是至理名言,即使是到了今天,也依舊還有很多人會在現實生活中引用,成為了人生箴言。《劍客》唐代:賈島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 《感遇詩三十八首》《大唐中興頌》和《題浯溪石》有什麼關係
    詩作對元結(次山)的《大唐中興頌》作了公允深刻的評論,指出了元結文章的特點:長於記敘,語言簡潔含蓄,與蘇源明(中行)、陳子昂、李白、杜甫、韓愈(退之)相比,可算是獨樹一幟。《大唐中興頌》聞名於世是因頌文奇、書法奇、石崖奇「三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