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色土圞兒
□孫海 文/圖
有一些植物,它們的名字存心就是為了來出高考附加題的,比如豨薟、橐吾、枸櫞、菥蓂、菝葜、蓬蘽之類的,在這裡面,最讓人頭疼的大概就是土圞兒。
圞讀音是luán,本意是圓圈,許多年來,我都是偷偷用複製粘貼的方式把這個字打出來。然而,這個讓人迷茫的名字掩蓋不了肉色土圞兒花朵的瑰麗。
中秋後,川西龍門山一帶正是秋光最美的季節,肉色土圞兒悄悄的開出了大而奇特的花,粉紅肉色的花朵粉粉嫩嫩、團團圓圓醒目地纏繞於林間枝蔓。
我覺得肉色土圞兒大概算是最好看的豆科植物之一了,它們長著又長又圓的旗瓣,看起來十分的招搖。它們帶狀的龍骨瓣,也彎曲成一個半圓形,感覺就像是一直在說決不拖稿的皮諾曹,翹起來的紅鼻子越長越長,最後翹成半個弧。而短短的一對對稱的翼瓣又像是一張小臉,也許是因為撒了謊,臉上羞得紅紅的。看到它們這麼可愛的樣子,肯定就輕易原諒了它。
和肉色土圞兒一起出現在山野裡的,還有香花球蘭。雖然它並不算香,也不是蘭,但並不妨礙它把自己變成一個驚豔的花球。在川西山地腹地的一處無人驚擾的巖壁,這裡有中國原生植物香花球蘭的居群。多年來,我們都會去拜訪它們,欣賞它們的美麗,更期望它們平安,它們在寂寞的山野石壁下綻放出驚人的美麗。
Hoya,是球蘭屬的拉丁學名。香花球蘭就這麼帶著秋天的問候,和肉色土圞兒結伴欣欣然而至,然後像是在給川西的金秋打了個招呼:
秋天真好呀。
香花球蘭
粉黛亂子草 最愛撩撥少女心
城南桂溪生態公園是一塊大型公共綠地,園內有河渠水系溼地聯接著錦城湖公園湖區與錦江。公園的兩頭是成都環球中心和成都新會展中心兩處城南繁華之地,園區周邊也多有高層辦公樓宇商廈。園外的四周街道上,總能遇見行色匆匆的上下班人流。然而,無論外面如何繁忙喧鬧,這處新建不久佔地巨大的公園裡平常總是極為寧靜,有一種近年來紅透大江南北的網紅植物,就悄悄地躲藏在這兒安家落戶。
粉黛亂子草
九月,粉黛亂子草開始盛放,粉紫色花穗從植株的基部長出,初生的花序形成了一片片粉紅色的雲霞,雲蒸霧繞,如夢如幻。透過這片紅雲,可以看見不遠處成都環球中心體量巨大的建築身影。
很少有女子能抵擋住一大片粉黛亂子草的紫紅雲團出現在面前時給你帶來的那種驚喜,在溼地水邊的粉黛亂子草的魅惑下,一見到那種夢幻般的粉色雲煙時,一顆少女的心立即便被它帶來的浪漫撩撥起來。於是,女孩子走入這片紅雲,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這傾倒眾生的粉黛亂子草來自北美,是禾本科亂子草屬的草本植物,每年秋季開花,花期可以一直持續到十月下旬。由於它花期時身姿曼妙妖嬈,四季色彩各有不同,加之極為良好的環境適應能力,近年來做為一種極為成功的園林綠化觀賞草本,粉黛亂子草進入中國內地,一時之間,圈粉無數。
今天,成都環城生態圈的眾多綠地公園中的觀賞植物,許多都是如粉黛亂子草一樣的外來綠化物種。它們以強大的環境適應能力和易於管理的優點,很快在我們的城市中擁有了一席之地,還有不少亦如粉黛亂子草一般,成為城市綠化植物中的網紅明星。很多時候,我們會為它們的到來發出由衷地歡呼和讚美。
成都一直是一座水的城市,阡陌之間水流縱橫,秋色中水邊如紅雲一般開著的,不是粉黛亂子草,而是成都鄉土的蓼花。遙望西邊的群山,那裡更是這個世界上絕無僅有的生物多樣性的中心。也許有一天,我們終會懷念起那些鄉土物種,「飄然自有姑射姿,回看粉黛皆塵俗」,正因為有這些鄉土物種的存在,成都這一座錦繡城市才會無與倫比。
芙蓉花 錦城一段浪漫史
金秋的季節裡,芙蓉花最是常見。成都被稱為錦城,也被稱為蓉城,錦是錦緞,蓉是芙蓉,芙蓉花更是成都的市花。所有的成都人都會對金秋開放的芙蓉花懷有真摯的情感,只要看有芙蓉花開的地方便會想起家鄉。
芙蓉
在神話的傳說中,芙蓉城是仙人的居所。這芙蓉也是仙人手中的花。李白曾寫:「遙見仙人彩雲裡,手把芙蓉朝玉京。」不過,中國古人文字中的芙蓉卻指向的有兩種植物,一種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芙蓉花,也稱木芙蓉,另一種卻是蓮,也稱荷花。無論是芙蓉還是荷花,均深受古人的喜愛,也留下了無數傳說。
木芙蓉古人也稱其為木蓮,因花「豔如荷花」而得名。木芙蓉是錦葵科木槿屬的落葉灌木,花單生於枝端葉腋間,開於霜降之後,花初開時白色或淡紅色,後變深紅色,有的品種的花色甚至可以在一日之中從粉白、粉紅直到變為深紅。因花朵一日三變其色,故名醉芙蓉、三醉花、三醉芙蓉。
據說,宋朝大學士石延年,字曼卿。為人磊落英才,豪放曠達,不拘禮法。曼卿卒後,其故人有見之者,曰:「我今為鬼仙,所主芙蓉城。欲呼故人往遊,不得。」忽然騎一素騾去如飛。在這場恍然若夢的仙遇中,石曼卿已經成為虛無縹緲的仙境裡開滿芙蓉花的芙蓉城主了。
芙蓉花是秋之花,總會在金秋盛開。五代後蜀孟昶作為一國之君,十分寵愛自己的慧妃花蕊夫人。這位精通詩詞聰慧美貌的女子,深深喜愛秋芙蓉的醉人之姿。這孟昶為討花蕊夫人歡心,頒發詔令在成都城頭盡種芙蓉,秋間盛開,沿城四十裡,蔚若錦繡。他說:「群臣曰自古以蜀為錦城,今日觀之,真錦城也。」自此以後,歷代的成都城牆之上都廣植芙蓉花,這芙蓉城也成為了成都的代名詞。
不過在今天,曾經一度被譽為「樓觀壯麗,城郭完固,冠於西南,不亞於京師」的成都古城牆和城樓,早已不復存在,再也難現成都城頭芙蓉花疊錦堆霞的盛景,殊為可惜。
殘唐五代亂世,地處西南的蜀地始終偏安一隅,躲過了中原戰火,坐擁天府之利的成都依然是一方盛世天堂。四十裡芙蓉城繁華如錦,孟昶還曾用芙蓉的花染繒為帳,取名為芙蓉帳,在絲竹管弦,吟風弄月中安享著太平。
公元965年,心懷一統天下壯志的宋太祖伐蜀,後蜀十四萬守軍和高大壯麗的錦繡芙蓉城卻難敵數萬宋國虎卉之師,孟昶選擇了投降。孟昶抵京七日後暴斃於京師。一日,太祖在飲宴中令花蕊夫人以蜀亡為題即席做詩一首。於是花蕊夫人起身吟道: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
黃金菊 打扮成一條「金光大道」
從科華北路過街天橋上向下望去,你會發現整條大街都閃著金燦燦的光,上萬株正在盛放的黃金菊把這條貫通城市南北的主幹道打扮成了一條「金光大道」。
黃金菊
黃金菊有著如蕨類植物般深深羽狀分裂的葉,油綠色的葉和金黃色的花形成了強烈的反差,來到這座城市後,它們很快就適應了成都溼潤的氣候,它們金黃色的花朵成為了這個城市的植物調色板上的重要色彩。黃金菊似乎擁有極為旺盛的鬥志和無限開花的能力,你會發現從春到夏由秋入冬,這種生命力驚人的菊科植物總是花開不斷。
深秋後它們還會再次爆發出驚人的力量,開出一片黃金燦爛,在成都大街小巷渲染出一個金色的秋天。那首「沖天香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的詩,似乎放在黃金菊身上還更加合適。
望江樓錦江河畔,此地叫石牛堰,得名於古時錦江圍堰邊的鎮水石牛。只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鎮水的石牛便不見了蹤影。直到1997年,在錦江望江樓河段修建生態河堤時,從這裡挖掘出了兩座紅砂石雕刻的巨大石牛,這兩頭石牛的出世,一時之間轟動蓉城,街頭巷尾議論紛紛,讓無數老成都人聯想起了數百年來,一直流傳於成都市井間的那個傳言。傳說中,在成都建了大西國政權的張獻忠打了敗仗,從成都匆忙逃離,將搶奪來的無數金銀珠寶沉入了錦江,以石牛和石鼓做為埋藏財寶的記號。於是後來,民間就有一首成都歌謠一代代傳唱開來。
石牛對石鼓,黃金萬萬五,有人識得破,買盡成都府。
這一對石牛出土後,此後數十年便一直留在瞭望江樓旁的錦江岸邊。不過,今天傳說中的張獻忠沉於江中的財寶已在錦江下遊的四川彭山江口鎮岷江之中重見天日。曾經因藏寶傳說大紅大紫的這一對石牛,隨著江口沉銀大白於天下,人們對它們的興趣消散,於是成為了過氣的明星,它們孤零零地臥守錦江之濱,很少有人前往問津了。
今天錦江邊的石牛對著的不是石鼓,而是河灘上大片絢麗開放的黃金菊。這個季節,黃金菊的色彩迅速地佔據了成都大街小巷和綠地公園,以至於處處都是黃金菊肆無忌憚的金黃。
在城市綠化中成功取代了中國傳統觀賞菊花的黃金菊卻是一個外來植物。雖然和中國菊花同科,但是它們之間並沒有太近的親緣關係,和菊屬的草本菊花不同,它們來自梳黃菊屬,這個擁有百多名成員的屬,大多產於非洲南部的巖石地帶。黃金菊便是一種生長旺盛的多年生常綠灌木,它們的祖先原產自南非,經過人類的雜交選育培養後,成為了一種風行世界的園林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