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瘦子到肌肉男的蛻變並不容易,今天故事的主角:大衛萊德,走了整整六年。
1998年出生,很多年輕人在讀書、求職的年紀,這個來自愛沙尼亞的男孩已經以驚人之勢,風靡社交平臺,短時間內收穫數百萬粉絲。
大衛在小時候就被診斷出是脊柱側彎,為了改善體態他開始了健身。最開始就是徒手家庭訓練,通過簡單的動作來強化身體力量。
隨著訓練難度的下降,他決定走進健身房,開始系統的力量訓練。
面對強硬的槓鈴和鐵片,小萊德並沒有退縮。儘管他的身體纖瘦,四肢修長,毫無肌肉和力量可言,在硬拉、臥推上都努力尋求突破。
在不喜歡的人看來,扛起重量是痛苦的,但對於大衛來說,能夠改變瘦弱、變得強大,本身就是一個愉悅的過程。隨著訓練量的堆積,瘦弱的身體開始出現了明顯的肌肉線條。
在後期的訓練中,不同於肌肉澎湃型網紅,大衛走的是「健美 力量舉」路線,能夠完成300kg的槓鈴硬拉。要知道以他188cm的身高和腿長,這樣的硬拉成績屬實不易。
當然他選擇的是相撲硬拉——這種硬拉方式更適合下肢纖長的訓練者,因為不需要傳統硬拉對於髖角、背角的調度,拉起的行程更短,對於腰背的負荷更低,是力量舉常見的硬拉模式。
力量表現不俗,大衛同時保持常年體脂較低,肌肉線條清晰,更符合普通人對於形體美學的認知。憑藉帥氣的外形和肌肉身材,大衛籤約成為了GymShark的代言人之一,每一次大衛在會展出現都會引起粉絲(尤其是女粉)的狂熱尖叫,也是很多瘦弱男孩開始健身的精神榜樣。
對於體型瘦弱,希望增肌變強壯的朋友,下邊幾件事很重要:
1.選擇更容易進步的訓練動作。
同樣練一個月,你的槓鈴臥推或許能進步10kg,但彎舉只能進步2.5kg,並不是你的力量問題,而是動作本身的收益不同。
選擇那些能夠募集多個肌群(尤其是胸、背、腿大肌群)的動作,前期找到自己舒適的練習方式,後期制定目標,定期增加負重,不斷逼迫身體適應更大負荷的訓練。
建議大家安排「推拉舉蹲」四類動作,對應的徒手訓練動作是:
伏地挺身
引體向上
靠牆倒立撐
徒手深蹲
徒手訓練增加負重,負重要和你的運動方向形成對抗:例如伏地挺身背上負重,這樣你撐起時更費力;而引體向上是身體下端負重,這樣你拉起時更費力。
對應的器械訓練動作是:
臥推
高位下拉
推舉
槓鈴深蹲
如果你的力量基礎好,建議再增加兩個動作,強化我們身體後鏈肌群。
槓鈴划船
硬拉
配合這些複合動作,你可以針對不同肌群安排其他的孤立訓練動作,保證身體肌群力量協同發展,避免短板效應。
2.了解個體差異,合理制定計劃。
健身和其他運動競技項目一樣,存在天賦一說。同樣練兩年,有人臥推能上100kg,有些卻最多只能推60kg;同樣的飲食訓練,有人增肌效果好線條分明,有人就差一些。
有很多健身天賦強的人,他們練出了不錯的肌肉,同時樂於展現訓練成果,藐視專業訓練的系統和計劃,認為健身不過如此。但普通人真的去按照他們的方式練,可能今天肩受傷,明天就放棄健身了。
尤其是個體情況差異很大,體態問題因人而異,對動作的理解千差萬別。
同樣的練臀動作,骨盆前傾的女生就是找不好發力感,如何調整?同樣的彎舉,喜歡上揚肩膀的男孩找不到收縮感,怎麼辦?
這需要的是對問題的發現和解決,然後找自己適合的動作模式,合理安排計劃,循序漸進進步。並不是簡單的「跟我練,你也行」。
從羸弱不堪到肌肉強橫,大衛萊德實現了從瘦子到肌肉男的進化,形體和意志的雙重出擊,堪稱勵志典範。如今他也收穫了自己的愛情眷侶,兩個人志趣相投,在健身房裡成了亮眼的風景。
帥氣的臉龐、優秀的基因是上天賜予的,但身材的好壞、肌肉的鑄造是可以後天完成的。
沒有幾年如一日的訓練和堅持,大衛可能只是泯然眾人,是人群裡長相亮眼的帥哥,但不會有今天這麼出色的成就,以及全球健身範圍內的巨大影響力。
大衛的故事還在繼續,你的故事,開始了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