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全球智慧型手機ODM/IDH業務集中化,聞泰/華勤/龍旗業績大增;長電與芯動合同糾紛:比特幣行情大起大落引"羅生門";傳啟動中生代接班布局 臺積電:正常職務輪替
1.全球智慧型手機ODM/IDH業務集中化,聞泰/華勤/龍旗業績大增
2.長電與芯動合同糾紛:比特幣行情大起大落引"羅生門"
3.華新科擬斥資6.68億元新臺幣收購封測廠華東賣部分廠房
4.傳啟動中生代接班布局 臺積電:正常職務輪替
1.全球智慧型手機ODM/IDH業務集中化,聞泰/華勤/龍旗業績大增
集微網消息,近日行業研究機構Counterpoint發布報告顯示,全球智慧型手機的ODM和IDH業務正走向集中,當中三大IDH廠商:聞泰/華勤/龍旗在全球開始壟斷智能機ODM/IDH業務,三大廠商將智慧型手機業務從前兩年的52%提升到68%。
來源整理:Digitimes
2020年第一季度,受到疫情影響,全球包括中國大陸市場智慧型手機生產和市場需求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產業鏈消息指出一直與OPPO合作生產手機的一加,已經開始與ODM合作,為其代工生產手機。
此前報告顯示2019年聞泰手機出貨量大約為1.15億部,而獲得了三星、華為、小米和OPPO訂單後,聞泰的出貨排在ODM廠商第一名。
華勤方面預測2020年下半年華勤對客戶的5G手機價格將低於200美金,而到了2021年中旬,對客戶的5G手機價格將降至150美金。
Omedia預計,2022年全球5G手機出貨量預計達7.5億支,其中,中國市場銷售的5G手機將佔全球出貨量的65%。相關人士更是預測,2022年ODM出貨量將會超過6億部。
目前眾多智慧型手機大廠均釋放手機訂單,受益華為、小米、諾基亞、三星等廠商的訂單,聞泰、華勤、龍旗、中諾、光弘及卓翼的訂單量這一兩年增加不少。
目前中國大陸市場雖然疫情受控,但是5G網絡還在覆蓋當中,同時缺乏殺手級的應用,這都推遲了5G的換機大潮在2020年上半年的到來。
不過多位行業人士均對未來手機市場,尤其是5G換機潮的到來仍然充滿信心。它們預計不論是手機品牌還是手機方案公司都會逐漸向集中化轉變,尤其以聞泰為例,這一兩年經過收購和上下遊的整合,走出了ODM廠商的新道路。(校對/譚倫)
2.長電與芯動合同糾紛:比特幣行情大起大落引"羅生門"
《科創板日報》(上海,記者 戚夜雲)訊 2017年,是虛擬數字貨幣比特幣瘋狂暴漲的一年,在年底12月價格突破2萬美元之後,走向歷史最高點20089美元。從1000美元飆到20000美元,多少人夢想成真的一年,卻很快幻滅。僅兩個月的時間,「高空墜落」至8000美元,僅四個月後,也就是2018年4月,比特幣再次回落到6000多美元。
比特幣的大起大落,牽動著比特幣行業的大開大合。近日,晶片封測廠長電科在發布年報後,披露礦機晶片商芯動公司(INNOSILICON)合同爭議訴。而這一商業糾紛,始於比特幣瘋狂過後。
2500萬美元糾紛
2017年8月,比特幣的價格,已經從年初1000美元,一路水漲船高至4000美元,行情一片大好。根據長電科技公布的訊息,也就是這一月,芯動公司開始委託長電科技控股子公司STATS CHIPPAC PTE。 LTD。 (以下簡稱「星科金朋」)為芯動公司的比特幣礦機提供晶片封裝服務。
雙方合作到2018年3月,外部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一方面比特幣價格短短幾月時間經歷了跳崖式下滑,比特幣礦機生意也隨之遇冷。
財聯社此前曾報導過,2017年,比特幣暴漲催生出「中國電子第一街」華強北的礦機生意,國內主要礦機生產商,如比特大陸、嘉楠耘智、芯動科技均在華強北出貨。高峰時,當時主流機型之一白卡B(可挖BTC等多個幣種),官網價格僅3萬,市場價一度被炒到14萬元。
隨後,不僅全球數字貨幣市場人氣開始急轉直下。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向各地下發文件,要求國內企業退出「挖礦」業務。
2018年2月7日,比特幣下跌至6849.42美元的低點。礦機出貨量銳減,礦機廠商的寒潮到來。根據此前比特大陸Pre-IPO數據,2018年一季度其營收為18.96億美元,二季度營收已收窄至7.78億美元,環比下降超過一半。
此時,長電科技與芯動公司的糾紛已經產生。
芯動公司認為,2018年3月公司發現,由於長電封裝質量不合格,晶片不能正常工作,給其造成材料等損失達2500萬美元。
而長電科技卻認為,芯動公司在遭遇礦機市場經營困境時為拖延貨款提出所謂「質量問題」。
「2018年3月底,芯動公司應付星科金朋封裝測試服務費約800萬美元,至2018年6月,應付服務費增加至1325萬美元。後芯動公司以晶片質量不合格為由,拒絕支付全部服務費1325萬美元。」
長電科技:迴避溝通,尋求非正常商務和解
遭遇芯動公司的巨額索賠後,長電科技發布最新聲明稱,芯動科技繼而在其比特幣礦機產品遭遇斷崖式滑坡的經營窘況下,捏造無端質量理由施壓長電科技,長期拒付高額未付貨款,是典型的商業欺詐和訛詐行為。
一方面,芯動公司註冊於島國薩摩亞,在香港滙豐銀行開立結算帳戶。中途切換業務主體至香港亨通,並指定由香港亨通履行付款義務,但香港亨通從未償付過任何貨款;
另一方面,芯動公司在提出「質量問題」後,不僅拒絕關於停止生產,澄清質量問題的要求,反而提出希望加快生產出貨,致使拖欠貨款超過一千三百萬美元。
長電科技負責人主動多次走訪芯動公司及其產品裝配生產現場,對封裝樣品進行多次驗證並給出質量驗證報告,表明加工環節無責後,芯動公司拒絕溝通。在迴避的同時,長電科技還指出,芯動科技通過多方個人渠道尋找關係,尋求與公司的「非正常商務和解」。
對此,長電科技已於2018年對該公司採取停止供貨措施並依法計提壞帳準備金。
芯動科技:聲明「不實」
長電科技發布聲明後,芯動公司也發布澄清公告,稱長電科技的嚴正聲明「不實」。
「發現嚴重問題後,曾向長電反應並發出檢測報告,多次要求長電給予賠償解決,長電相關人員也第一時間承認了封裝存在可靠性問題。」
臺積電和三星電子負責市場9成以上晶片訂單,雖然2018年市場消息稱,兩家廠商均接到礦機產商削減近50%訂單的通知。但芯動表示其訂單量沒有受到影響。「2018年3月份公司產品在多個封裝廠沒有減少訂單量,反而在持續爬高。」
芯動認為出貨量問題為長電科技「憑空推測」。「2018年3月份公司支付給其他封裝廠的封裝費用,遠大於長電糾紛費用。」
「行業上,比特幣行情大落之後,不少礦機晶片受到重創。」不過,業內人士表示,基於現有的信息尚無法判定為商業欺詐還是產品質量問題。
目前,雙方的合同糾紛已經進入法律程序。科創板日報
3.華新科擬斥資6.68億元新臺幣收購封測廠華東賣部分廠房
華新集團旗下被動元件大廠華新科及內存封測廠華東今日聯合召開重訊記者會,宣布華新科擬斥資6.68億元新臺幣(下同),購置華東高雄部分廠房及工程設施,預計處分利益約1200萬元。
華東此次將位於高雄加工出口區內A15廠房的部分廠房及工程設施,出售給集團關係人華新科,總面積約11185.44坪,交易總金額約6.68億元。財務長暨發言人潘靜儀表示,此決策主要為活化資產、並配合關係人擴產需求,目標在第三季底前完成交易認列。
華新科發言人李定珠表示,觀察近年被動元件市場的供需產銷趨勢變化,除了需求應用層面擴大外,市場供給板塊亦發生變化。華新科為做出市場區隔、提升競爭力,在自有技術及資源支援下,擬進行穩健擴廠,以逐步提升高階產品市佔率及不可取代性。
由於華東廠房同樣位於高雄加工出口區內,與華新科廠區相近、面積符合公司需求,華新科董事會決議擬與華東籤訂建物買賣契約,購買高雄加工區A15部分廠房及工程設備,用以擴充積層陶瓷電容(MLCC)產能及辦公所需空間。
潘靜儀表示,該廠房原為因應客戶需求,2014年底斥資10.5億元向同集團的面板廠彩晶購置,但後續計畫因客戶釋單策略調整而暫緩,並因應華新科擴產需求而轉租。此次出售除可配合關係人擴產需求,並有助於公司活化資產、增添營運效益。時報資訊
4.傳啟動中生代接班布局 臺積電:正常職務輪替
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傳出啟動中生代接班布局,對此,公司4日證實,資深副總經理王建光與秦永沛兩人本月起調整職務,是正常的職務輪替,也盼在組織中,繼續借重兩人豐富經驗。
臺積電錶示,原負責所有晶圓廠營運的王建光,轉任企業規劃組織;而原先負責產品發展的秦永沛,則將負責營運組織。
雖然業界解讀,臺積電此次職務調整,是為啟動中生代接班做布局。不過,臺積電回應,兩人職務調整是正常輪替,盼未來繼續借重兩人的豐富經驗。
王建光與秦永沛都是臺積電1987年創立時的原始團隊成員,王建光曾任三廠/ 四廠廠長,及十四廠資深廠長、成熟技術事業總廠長和12英寸廠總廠長,歷經包括模組工程、製程整合、技術開發、新技術移轉、製造和晶圓廠管理等多種業務。
王建光在轉任企業規劃組織前,負責晶圓廠營運相關業務,範圍涵蓋所有 6 英寸廠、8 英寸廠、12 英寸廠,及新廠的興建、工廠設備和多項廠區相關業務。
秦永沛則是產品開發上貢獻良多,1997 年至1998 年間擔任晶圓一廠廠長,此後持續支援所有新一代先進技術,包含28 納米、16 納米與7 納米製程良率提升,也負責22 納米與12 納米的製程技術,及射頻製程、高壓製程和圖像傳感器等特殊製程技術的研發。
秦永沛在 2016 年晉升為資深副總經理前,曾任營運組織產品發展副總經理,也曾任臺積電先進技術事業副總經理,共同負責臺積電先進技術和 12 英寸晶圓廠區營運。鉅亨網
*此內容為集微網原創,著作權歸集微網所有。未經集微網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製或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