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記者 任麗穎
始終以高名校錄取率與嚴格管理制度示人的河北衡水中學總處於輿論風口:一方面,人們質疑著衡水中學的「高考工廠」模式,猜想著學生被「加工」的過程;另一方面,許多家長又發自內心地希望孩子能進入衡水中學,在日益激烈的高考戰場上獲勝。在一個沒有區位優勢、經濟優勢的地方,衡水中學崛起為不斷締造高考神話的超級中學,靠的是什麼?衡水中學校長郗會鎖認為:「教育重要的是點燃、激勵、喚醒和鼓舞。衡中是個『場』,師生們在這裡奮鬥並享受著。」
「點燃學生對家國的責任、對夢想的渴望、對知識的興趣」
高考在即,對返校上課剛剛月餘的衡水中學高三793班的鮑鈺蕾來說,每一天都要分秒必爭。但她仍願意用「享受」概括即將結束的日子:「這裡的享受不同於享樂,是珍惜每一天。把自己融入每一個奮鬥的日子,享受腳踏實地、拼盡全力博取一份未來所帶來的滿足與踏實。我從沒有像現在這樣,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而且在燃燒,我也震撼於自己的能量。」
「學生的終身發展靠的是內驅力,即信仰、志向與信念。成績只是德育的副產品,抓好德育就是抓住了學生終身發展的根。」高三年級德育主任盧松說。
為激發學生內驅力,衡水中學每年會進行70餘項德育活動,高一年級的80裡遠足、高二年級的成人禮、高三年級的畢業典禮、校園心理劇大賽等活動已成為學校品牌。
以成人禮為例,高三教師張姣姣告訴半月談記者,這項活動並不是只有「成人宣誓」一項,前後歷時1個多月,包含啟動儀式、成人倡議書發起、家長孩子相互致信一封、成人紀念章設計大賽、成人教育主題展覽、成人主題教育周、十八歲成人宣誓儀式、大型籤名合影活動、成人宣誓主題班會、出版成人宣誓感言錄等十大環節。
衡水中學十八歲成人禮現場
「最讓我感動的是學校為學生發放憲法、成人紀念章,校長專門為學生解讀憲法關於公民權利與義務的規定,對他們進行愛國主義和公民意識教育。」一位學生家長說,「家長和孩子互換禮物和信件環節非常震撼,家長和孩子相互擁抱,喜極而泣。」
在衡水中學,每天早上5:50的晨跑是學生的必修課。「跑步時,班級都有自己的口號,圍繞著『拼搏』『卓越』『圓夢』等詞彙,」張永翔如今是華東師範大學大二學生,依然能想起每天跑步時的情形,「清晨,沉浸在嘹亮的口號聲中,改變命運的渴望被激發,然後大家就開始新的一天的學習。」
「衡水中學的經驗之一是善於勵志,點燃學生對家國的責任、對夢想的渴望、對知識的興趣。」郗會鎖說,衡水中學的學生刻苦但並不痛苦,因為他們認為學習是一件有意義的事,為了理想拼搏和奮鬥是一件幸運的事。
「讓老師既有獲得感,又有成就感,還有幸福感」
4月23日,河北省高三年級開學後,衡水中學實行封閉式管理。作為雙職工教師家庭,王璐、信巖夫妻倆帶著兩歲的孩子和兩位老人共同住進了學校。
「每天早上5:30起床,家人們還在睡。簡單洗漱後趕到教室給學生們測體溫,查看早讀情況……一直忙到晚上10:30以後回到宿舍,我倆繼續準備明天的教學。」王璐說。
不僅僅是王璐夫婦,還有更多老師撇下家人、孩子回到學校。是什麼讓這些老師如此兢兢業業?
郗會鎖認為,重點在於滿足老師的核心需求,讓老師們在衡水中學的工作既有獲得感,又有成就感,還有幸福感。
衡水中學校長郗會鎖
據介紹,衡水中學把「請進來教、走出去學、推出去講、扶上臺賽、沉下身讀、靜下心研」作為教師的六大發展路徑,制定了新老教師結對、教學資源共享、組內集體備課等制度,並通過精心策劃活動,讓每位教師都有展示自己的舞臺。
以新老教師結對為例,每一名新分配到學校的青年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都要拜一位師傅,師徒關係在雙方自覺自愿的基礎上建立,師徒一般在同一年級任課,徒弟的教案都要經過師傅籤字同意。當徒弟能夠勝任高三年級授課及教育管理後,學校會為他們組織出師儀式。
「同事關係比較純粹,大家像家人一樣,毫無保留地相互幫助。」張姣姣說,「衡水中學的氣場是緊張中透著活潑,壓力與動力並存。學校的年級主任大部分都在30歲左右,發展最快的老師3年就可以走上中層崗位。」
「學校的文化基因烙在孩子身上,變為一種精神、一種品格,融入血脈」
首都醫科大學大一學生孫文韜用「感恩、卓越、堅持」來概括自己的高中生活:「衡水中學被外界誤讀,一部分原因是嚴苛的時間管理。我反而認為,由此帶來的規律作息、專注力、抗壓力、承受力讓我受益最大。」
對於高考,郗會鎖有他的思考:近年來,高考在不斷改革,從知識立意到能力立意,再到素養立意。高考本身就是在考素質,甚至考卷就是學生立德樹人的最後一堂課。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思維方式、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都儘量通過高考得到體現。
為適應高考改革,近些年來,衡水中學逐步改革課程結構,成立50餘個學生社團,還開發「走進數學大師」「京劇藝術欣賞」等六大類100多門校本課程,內容涉及科技、藝術、體育、文化、生命教育等諸多方面,且全部實行走班教學。
「素質教育不僅僅是吹拉彈唱。我們的校訓是『追求卓越』:不流於世俗,不甘於平庸,不止步於優秀,努力做到更好。我們將學校的文化基因烙在孩子身上,變為一種精神、一種品格,融入血脈。這也是一種素質教育。」郗會鎖說。
郗會鎖認為,衡水中學的崛起,是人的精神意志起了關鍵作用。「衡水中學打造『精神特區』,尊重人的價值和精神存在,讓師生精神上被關懷,生活上被關心,發展上被關注。當師生的精神意志提升起來,就會享受奮鬥的快樂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