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當成白天幹,雨天當成晴天幹,休息日當成工作日幹。」這句話是我經常用來激勵自己和大家的。
我叫楊昌志,2019年2月,根據脫貧攻堅工作需要,我被選派到平塘縣金盆街道回龍村擔任脫貧攻堅網格長。 到金盆街道任網格長後,我主動帶領村黨員參與脫貧攻堅工作,定期召開村級專題會研究各網格存在的問題和困難,了解工作推進情況,帶領網格幹部一起進村入戶,共商問題解決辦法,讓網格幹部工作有方法、有思路,成為網格幹部工作中的主心骨。
入戶走訪貧困戶
記得一個陰雨綿綿的周六,忙碌了一天已是下午6點過了,回到村辦公室的我,想著楊正光兒子的藥還沒送去,於是顧不上吃飯休息就拉上身邊的網格員一起驅車往楊正光家去了。 回龍村風繞組脫貧戶楊正光逢人就說,「我們的網格長又到我家來幫兒子送藥了。」其實更讓我放心不下的就是楊正光的脫貧問題。 楊正光家有4口人,戶主楊正光,肢體四級殘疾,患有慢性病類風溼,長期服藥,無勞動力,兒子楊通應,患有癲癇病,長期服藥,全家靠55歲的妻子打零工過活,收入較少,家庭生活極其困難。 為了讓他對生活充滿希望,我會對楊正光說:「你要堅定信心,沒有過不去的坎,我有朋友家兒子也是患有癲癇病,現在通過治療恢復得不錯,我去跟他講一下,以後他買藥多買一份,錢你不用擔心,我來幫你付。」 說完我又自掏腰包拿出700元錢給楊正光,並叮囑他去醫院進行全面檢查,不要放棄生活。 參加扶貧工作以來,我發動全村網格幹部完成了58戶貧困戶、4戶邊緣戶、2戶脫貧監測戶和全村860戶群眾的「精準扶貧」建檔工作,為群眾辦好事實事160餘件,組織開群眾會70餘場,村黨支部召開座談會30餘次,得到人民群眾大力支持認可,滿意度顯著提升。
主持召開群眾會
針對回龍村基礎設施落後的問題,我向上級爭取,為群眾解決新米牙組通組路維修硬化,風繞組產業路開挖,下梭組、石家寨組、三棵樹組道路硬化路,協調社會愛心企業捐助10000元助力金科寨組群眾文化廣場修建,配齊三棵樹組文化廣場設施設備,為新米牙、風繞等組協調群眾會議凳子100餘張。
協調社會愛心企業助力金科寨文化廣場修建
現在的回龍村路燈亮了、村寨廣場建好了、產業路通了,河道被有效治理了,村莊環境衛生越來越靚了,群眾生活越來越好了……分散的村落在網格幹部的共同努力下擰成了一股繩,為這個大家庭的美好明天齊發力。 【人物小傳】 楊昌志,男,現任平塘縣金盆街道回龍村網格長。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陳慶 整理
編輯 顧航
編審 尹長東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