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孃孃!孃孃!」每次進寨入戶,一群小朋友就興衝衝地朝我圍過來,親切地叫個不停。我便笑盈盈地從包裡抓出一把糖果分給大家,小朋友們很開心,我也很曖心……
我叫韋文先,平塘縣金盆街道吉古村委會副主任,大米牙網格員,是目前吉古村工作年限最長的常務幹部。
十多年的工作經歷,我走遍了吉古村的溝溝坎坎、旮旮角角,家家戶戶。哪家有幾口人,都幹些什麼,跟誰關係最好,有何困難等等,我都基本一清二楚。
韋文先(右一)看望劉學芬老人
在吉古村,無論走到哪個寨子,哪家都跟我有直接或間接的親戚關係,總是聽到這個喊我「姑媽」,那個叫我「孃孃」。群眾有開心事找我分享,有煩心事找我傾訴,有操心事找我辦理。
村委會的工作,千頭萬緒、雜七雜八,要用心、用情、用力去做,每當我感到身心疲憊時,我的丈夫就會說,放心去幹工作吧,家裡面有我撐著。很多時候,家裡再大的事也變成我的小事,群眾再小的事就是我的大事。
吉古村米牙一組有一位低保戶,名叫石廷忠,現年73歲,1人戶,妻子30多年前去世,兩個兒子相繼早逝,女兒石化霞已外嫁。石廷忠老人獨自一人生活,雖然不愁吃不愁穿,但生活質量不高,也缺乏關懷。
韋文先(右一)為石國勝老人籤訂贍養協議
我和同事多次對接其女兒、侄子、寨老,徵求老人意願,於2020年7月6日下午籤訂贍養協議,明確由其女兒石化霞、女婿楊正和贍養老人,負責日常生活、生病護理、後事安排等相關事項,徹底解決老人的後顧之憂,讓其安享晚年。我還記得現場,老人止不住地流淚。
2020年1月,春節期間,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檢驗著千千萬萬黨員幹部的初心和使命。我從正月初四開始上班,深入寨子利用小喇叭開展疫情防控宣傳。
2月2日,我又組織大米牙群眾升級防控,捐贈自家帳篷,設立勸返點,發動群眾義務值守,保障群眾生命安全。面對疫情嚴峻形勢,有人提醒我:「慎重些,很危險!」我對他說:「幹部幹部就要搶先一步!黨員黨員就要衝鋒在前!」
韋文先(前一)帶領黨員幹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有人勸我:「文先,你家是做生意的,隨隨便便在家打理一下,每年都掙10多萬,比在村委會強得多。」我笑笑說道:「人生的價值,不光看經濟價值,還要看社會價值。村裡的口碑,群眾的誇獎,人民的需要,那才是無價的。」
【人物小傳】
韋文先,女,平塘縣金盆街道吉古村委會副主任、大米牙網格員。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陳慶 整理
編輯 趙雨思
編審 尹長東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