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北方,北方的南方」中國氣候分界線上的人間仙境—光霧山

2020-12-11 好耍光霧山

有這樣一處人間仙境,地處中國南北氣候分界線,冷暖氣候交匯處,被稱為「南方的北方、北方的南方」,它就是光霧山。

光霧山旅遊景區位於華夏版圖腹心、米倉山腹地、川陝交界處,地處西安、成都、重慶三大城市幾何中心,距成都396公裡、重慶300公裡、西安295公裡。光霧山於2014年批准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18年4月批准為世界地質公園。

目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已將南江光霧山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預備名錄。光霧山旅遊景區面積235平方公裡,目前,主要開發了焦家河、燕子巖、寒溪河、太極天坑(環線)等片區。景區地處中國南北氣候分界線,獨特的地理氣候和特殊的大地構造背景造就了秀麗的自然風光和最佳宜居環境。光霧山以奇特的巖溶嶺脊峰叢地貌,古樸的原生態植被、迷人的峽谷風光為景觀特色,是國內資源稟賦極高的自然山水景區。

光霧山旅遊境內峰林高聳突兀,絕壁陡峭凌空,幽谷狹長逶迤,溪河瀑潭相依,植被原始豐茂,四季特色鮮明;空間緊湊而具變幻,氣勢宏偉而富秀雅;不僅給人以美的享受,而且極具科考價值。光霧山不僅自然風光秀麗,也是一座文史寶庫,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民俗文化異彩紛呈,紅軍文化悲壯感人,生態文化博大深邃,為景區注入了活的靈魂。

光霧山旅遊景區地處米倉山構造帶,屬於揚子準地臺北緣邊緣沉降帶—龍門山—大巴山邊緣沉降帶的一部分,北靠陝西漢中,南臨四川盆地,東依大巴山主脈,西接龍門山。米倉山主脈呈東西走向,它猶如一「巨人」,頭枕大巴山構造帶,腳抵龍門山構造帶,成為大巴山與龍門山的紐。景區地質景觀尤為突出,自元古代至新生代的地層均有出露,碳酸鹽巖出露面積尤為廣泛,在漫長的地質歷史時期中,形成了許多典型的以巖溶地貌為主體的地質遺蹟景觀,為國內罕見。

光霧山所處的米倉山系在三疊紀時期,海水退出,隆起為陸。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大部分地區仍在水面下,處在湖泊環境中。喜山運動使亞歐板塊快速抬升,光霧山地區也因此迅速隆起並接受侵蝕。億萬年來含有二氧化碳的雨水溶蝕、衝刷、切割,把石灰巖地表雕塑成高聳的尖峰、奇異的洞穴和幽深的峽谷,便形成了「有山必穴,無峰不奇」的巖溶地貌。光霧山巖溶地貌發育完整、系統,出露了巖溶地貌幾乎所有的類型,完整地反映了巖溶地貌形成的全過程,是中國南北巖溶地貌過渡區最典型的代表;是一個立體的「天然巖溶博物館」,在中國巖溶地貌中具有無可替代的地位。

光霧山旅遊景區是光和霧神奇變幻的精品,奇山霧裡藏,日出霧生光;人在霧中走,心飛霧也翔。有一首山歌是這樣形容的:「人間仙境光霧山,山在雲霧縹緲間,光照霧隱碧峰露,霧湧群山雲中埋。哥在山中抓把霧,輕輕捏出數滴水,妹在山中唱支歌,震得漫山細雨飛」。光和霧終年和諧共生,在光和霧的錯綜交替中幻化出濃霧湧朝陽、雲海生明月,朝霞噴金光鋪灑大地,霧靄填萬壑淹沒群山的壯麗景色。來光霧山旅遊,一定能夠讓你心曠神怡,留下永久的記憶。

01地理氣候

光霧山旅遊景區地處南北氣候分界線,是南方的北方,北方的南方。西北冷空氣咆哮南下,經秦嶺阻擋後,其勢銳減,再經漢中平原來到光霧山地區,已是強駑之末,不得不停頓下來,南方溫柔的暖流北上到此,被北方的冷空氣阻擋也被停滯下來,為此形成了南北冷暖氣流的交匯帶,造就出原始秀美的自然景觀和最佳的宜居環境。

光霧山旅遊景區氣候宜人,年均氣溫13℃,7月均溫20℃,1月均溫-2.5℃,極端高溫30℃,極端低溫-17℃。年日照時數1570h,年總積溫<4700℃,≥10℃的活動積溫<3900℃。無霜期200天,初霜最早10月10日,終霜最晚3月20日。年均降雨量1350mm。降雪期一般為11月至翌年2月,常年積雪厚度平均為20cm,最厚約1m。區內四季分明,空氣清新,春天氣候暖和,夏天清爽愜意,秋天氣爽不燥,冬天有冰雪而不乾冷。空氣品質達到國家一級標準,每立方釐米負氧離子含量達3萬個以上,噪音質量、地表水質量均達到國家一類標準。光霧山原始秀美的自然風光尤如人間仙境,最佳的宜居環境實為養生福地。

02動植物資源

光霧山旅遊景區地處南北氣流交匯帶,孕育出原始豐茂的原生態景觀,富有生物多樣性特點,是我國重要的生物基因庫。區內維管束植物有2104種,包括蕨類植物 32 科 68 屬 152 種,裸子植物6科 17 屬 30 種,被子植物 139 科795屬 1922 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有紅豆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有臺灣水青岡、巴山榧樹、連香樹、厚樸、水青樹、紅豆樹、黃皮樹、鵝掌楸等11種,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有47種,均為蘭科植物。

光霧山具有完整的暖溫帶中山植被生態系統,有優勢的巴山特有植物種群。其中,巴山水青槓是保存最完整的水青岡種群,是「冰川時期的植物活化石」。水青槓在全世界有11個品種,在中國有7個品種,而光霧山就有4個品種,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種類最多、保存最完整、分布最集中的巴山水青槓原生地。曾有十多個國家的專家學者先後來此考察和研究,對景區的生態環境、自然景觀和科研價值都給予了高度評價,被中外專家譽為「四川盆地北部山區重要的生物基因庫」。

景區內野生動物有27目,88科,213屬,332種。其中獸類7目,25科,59屬,74種;鳥類15目,49科,124屬,215種;爬行類2目,6科,12屬,15種;兩棲類2目,7科,10屬,20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金雕、林麝、牛羚、雲豹、豹等5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獼猴、藏酋猴、黑熊、水獺、金貓、紅腹角雉、紅翅綠鳩、大鯢等32種。我國特有動物有秦嶺刺蝟、復齒鼯鼠、白冠長尾雉、秦巴北鯢等48種,其中南江角蟾和光霧臭蛙僅在保護區一帶有分布。已鑑定的大型真菌有205種,分屬於2個亞門,5個綱,12個目,37個科。從而成為具有世界性的重要生物多樣性關鍵區域。

相關焦點

  • 中國四大地理分區,北方、南方、西北、青藏的分界線都在哪?
    中國四大地理分區,北方、南方、西北、青藏的分界線都在哪?中國疆域之寬廣,南北相距5500公裡,東西相距5200公裡,陸地邊界長達2.28萬公裡,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公裡。為了進行更加便捷的地理、氣候、經濟等方便的管理,地理區域劃分就顯得非常重要了。綜合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點,可以將中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而對於這四塊地區的分界,除了人們較為熟悉的南北分界線:秦嶺、淮河一線之外,還有北方和西北地區的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一線,以及青藏地區和其他三地的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分界線。
  • 「抗凍」名列前茅的都是南方城市,這南方和北方到底是怎麼劃分的
    不如現代眾多專家學者根據自然條件,氣候差異,地理風貌,農業生產,土壤變化,植被區別,生活習俗等差異,勾勒出來的南北分界線,也是淮河秦嶺這一條線線以南便是南方,以北就是北方。狹義上的秦嶺僅限於陝西南部,渭河與漢江之間的山地廣義上的秦嶺,西起崑崙,經過隴南,陝南往東到鄂豫皖大別山以及蚌埠附近的張八嶺,一是長江黃河的分水嶺,秦嶺主峰太白山海拔3771.2米,最大程度地阻止了冬季冷空氣南下。
  • 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分界線,你認可嗎?
    東部季風區最大的特徵就是季風氣候顯著,分布著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這三種季風氣候,受夏季風的影響十分明顯,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上。從地形來看大部分地區海拔在1000米以上,主要地形單元包括東北平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遊平原、四川盆地、雲貴高原和東南丘陵等。
  • 中國南北從這個圓球分界,紅色是南方藍色是北方,很多人都沒見過
    中國的陸地面積有960萬平方公裡,是全世界國土面積第三大的國家,因中國地大物博,中國的南方和北方都存在氣候、文化、飲食、生活等方面的差異,而我們都知道,自古以來都把秦嶺-淮河作為中國的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線,秦嶺以北是北方,秦嶺以南是南方,南方和北方兩邊的自然條件都存在非常大的差異。
  • 中國有一個省份,北方人認為它是南方的,南方人卻認為它是北方的
    中國的南北分界線是秦嶺淮河,而且由於氣候不同,南方和北方的風俗習慣是有較大差異的,但是我們中國有一個省份,一直以來大家對它的爭議都比較大,北方人認為它是南方的,南方人卻認為它是北方的,它就是安徽。因為安徽處於中國地圖上的中間地帶,整個版圖被淮河分成兩半,南鄰江西,北靠山東,總面積14.01萬平方千米。導致安徽這個省份,南北兩邊人們的風土人情和飲食習慣都有較大的差異。我們都知道,北方主要種植小麥,所以北方人都很喜歡吃麵食。安徽越往北的地方跟隨北方的飲食,也很喜歡吃麵條、包子之類的東西。
  • 中國最矛盾的省,分不清它到底是南方還是北方?當地人也很迷茫
    至此,我們一般把它分為兩個類型,一個是南方,一個是北方。南北差異在氣候上,南方屬於氣候溫和、溼潤,而北方則是以乾燥為主。在飲食方面,南方以大米為主食,而北方卻喜食麵點、小麥類食物。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南方氣候溼潤的山水滋養下,一般南方人都比較細膩溫婉,個子也比較中規中矩,其中以蘇杭一帶江南水鄉最為出名。而北方在常年乾燥的肆虐下,皮膚相對來說要顯得粗糙一些,個子也因為常年食用麵食而顯得高大粗獷一些,特別是山東、東北一帶甚為明顯。
  • 中國「最尷尬」的省份,北方人說它是南方的,南方人說它是北方的
    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中國各省有各自的代表和特色,例如新疆沙漠、西藏高原、雲南七色美景、四川鍋熊貓、重慶山城、蘇杭小橋流水、北京四合院等,今天小川先生介紹一個有趣的省份,在中國的中部。那是中國安徽省,你為什麼說有意思?
  • 我國位置「尷尬」省份,位於南北分界線上,是屬於南方還是北方
    我國是全世界第三大國土,不僅是東西經度,南北層次也很大,學過地理學的人都知道,我國南北分界線是以秦嶺一淮河為界的,位於這條分界線以北的地區是我國的北方,在這條分界線以南的地區是我國的南方。但從省裡來說,它的位置要「難堪」一些因為省正好位於南北邊界線上,這個省就是安徽,許多人會問,安徽到底是南還是北?事實上,安徽全省在人文景色,經濟等方面是有很大區別的,全省主要分為皖南和皖北,皖南和皖北的風景截然不同,皖南大面積種植水稻,皖南有獨特的口哨特色建築,有山有水,有小橋,有雅致的青石板路,也有江南朦朧美感。
  • 南方落雨,北方落雪
    你在南方的豔陽裡大雪紛飛我在北方的寒夜裡四季如春在祖國寬廣的版圖上,南山南與北海北隔著是長長的一生南方落雨;北方落雪溫婉靈動與豪邁大氣落雨的南方,柳永和杜牧的南方: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落雪的北方,岑參與王翰的北方: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溫暖溼潤的氣候讓南方多流水,正像寒冷乾旱讓北方多風沙一樣,清清流水讓南方像桃花般嫵媚多情,蘇州、杭州、桂林,精緻的城郭荷葉一樣浮在南方的流水之間,黃梅錫劇越劇和那多如芝麻綠豆的採茶調秧歌調,都像南方甘蔗一樣甜。
  • 我國位置最尷尬的城市,位於南北分界線上,一半是南方一半是北方
    我國位置最尷尬的城市,位於南北分界線上,一半是南方一半是北方,在廣闊的中華大地上,我們總是喜歡劃分華中、華北、華東、華南、西北、東北、西南等地理區域, 但最熟悉的是南方和北方的劃分, 但是根據地理位置有非常尷尬的城市, 那是橫跨南北的淮安。
  • 中國這個省份「最尷尬」,不南不北,究竟是南方北方誰也說不清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領土遼闊、博大精深、文化淵源深厚的大國,中國城市都分為南方城市和北方城市,因為南方城市和北方城市的環境不同,飲食習慣也有差異,生活習慣上更有差異, 那麼,如何區分南方城市和北方城市呢?我們通常以秦嶺和淮河為界,秦嶺-淮河以北的地區是北方,秦嶺-淮河以南的地區是南方, 秦嶺——淮河是南北分界線,但總是有幾個城市在這條分界線上, 這是非常「尷尬」的, 這樣的城市到底屬於南方還是北方?? 那麼接下來談談江蘇省吧。
  • 山陽山陰,南方北方!
    這一條山脈,將中國分南北天然的界限截至到上世紀五十年代,人們一直把中國南方和北方,籠統地歸結於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後來,科學家們以秦嶺淮河為界,在中國版圖上劃出一道東西向的橫線,做為南北大陸地理分界線。
  • 「地理位置最尷尬」的城市,本地人都不知道,自己是南方還是北方
    我國四大地理分區為:南方,北方,西北,東北,根據秦嶺淮河一線劃分出了北方和南方,南北方不僅在氣候方面有著較大的差異,在飲食文化、風俗習慣、生活方式都有著各自的特色,河南省在地理分界線上來說,毫無疑問是北方省份,可是在河南省內有一個地理位置非常尷尬的城市,它就是河南省信陽市。
  • 中國最「找不著北」的省份:北方人以為是南方,南方人以為是北方
    只要是有人在的地方,就會有分別之心,別說是中國這麼大的一個國家了,就連那些小國家都會在自己國內劃分出很多神奇的地域名稱,我國也有著名的「散裝江蘇」,總之將人們劃分為不同的群體是很常見的操作。在中國最普通的劃分方式就是南方人北方人了,我們經常會用這兩個詞來簡單概括很多事情,在飲食、生活方面的差異也常常歸為南北差異。不過在中國有一個最「找不著北」的省份:北方人以為是南方,南方人以為是北方。
  • 中國歷史上統一全國的戰爭,為啥南方總打不過北方?
    中國古代「創業成功」的開國皇帝也大多來自北方,在眾多帝王中,真正北伐成功的只有朱元璋一人,北方為何總能將南方按在地上摩擦,這是怎麼回事?明太祖朱元璋地理因素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說到古代打仗就不得不得到地理因素,北方打南方,地理上就有著巨大優勢。首先,對戰爭最重要的就是山川,河流。
  • 中國歷史上,為什麼基本上是北方統一南方
    在有史 以前是北方的炎黃,打敗了南方的蚩尤。秦是第一個大一統的時代, 秦是西方的國家,其他六國在相對於東方的位置,是西方統一東方這是一個特例。不過我們接著看。接著是西漢 西漢末年王莽篡權,早期也是統一政權,後來出現了起義和割據政權,才打破了統一。之後東漢統一。漢末戰亂,隨著曹氏自立,進入三國時期。西晉統一全國,是北方統一了南方。
  • 在歷史上,為什麼北方王朝比南方王朝強?
    我們看歷史上的統一戰爭,大多是北方統一南方,北伐戰爭很少有成功的,比如東晉、南宋、南明、太平天國,包括後來的北伐軍都沒有成功,為什麼會這樣呢?圖-蒙古大軍西徵,縱橫歐亞大陸特點是遼、夏、金、元、清,這些北方的王朝一個比一個厲害,特別是元朝,成吉思汗帶領的蒙古草原騎兵先後滅掉了40多個國家,讓整個歐亞大陸為之顫抖,建立了歷史上最遼闊的大帝國。
  • 南方人才是真漢族?因為北方混血太多?
    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氣候風貌。不要小看氣候風貌對人的影響,像前文中說的蟑螂主要就是受到氣候的影響。北方的蟑螂大多為德國小蠊品種,個頭都很瘦小,適合在北方的寒冷乾燥的氣候生長。南方的多是黑褐大蠊,美洲大蠊、澳洲大蠊,在南方潮溼,食物豐富的地方比較適合繁衍,而且很多還會飛。北方的蟑螂大多都不會飛的。
  • 為什麼世界上的發達國家都在北方,而中國發達的地方卻位於南方?
    麗麗小段子 舉報   我國的經濟中心都是集中在北緯20度~30度之間,而北緯35度以上應該就是北方地區
  • 中國北方氣候概覽
    與中國歷史上的三國時期地圖相對比,可以看到曹魏政權控制了北方的核心區域,而蜀政權和吳政權則平分了南方。歷史長河中,憑藉北方核心區域而南下滅蜀或吞吳是常態,憑藉吳地取巴蜀也是常態,以秦嶺-淮河分界線南北分治也是常態,但鮮有憑巴蜀之地統一江山,或從南向北北伐中原成功的。歷史及地緣視角的背後,氣候因素往往被忽略。但氣候對歷史演變及城市發展的作用十分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