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推薦信最好找這3種人當推薦人

2020-12-15 果芽MBA

大家好,果芽MBA的寶寶們,最近有不少同學開始準備申請第一批提前面試了,不知道大家申請提前面試的時候有沒有這個煩惱:

明明自己不想讓領導知道自己考MBA,學校還非要讓你找領導寫個推薦信,讓你自己把這事捅出去?而且有時候張不開口,要是被拒絕了又能找誰呢?

當然啦,有些同學自認為就輕鬆點了,因為報考的院校規定推薦信為選填項,別高興得太早,如果是這種情況的話,果芽MBA還是強烈建議大家一定要提交推薦信!為什麼呢?

01為什麼一定要提供推薦信?

之所以需要提供推薦信,是因為招生院校希望從第三人的角度來了解和評估申請人的職業能力及個人特質,作為是否適合報讀本校MBA的一個評價標準。

而推薦信作為輔助材料,其實可以客觀反映申請者的日常工作狀態、社交能力、人脈品質和社會影響力,輔助判斷申請者的綜合實力,會提高你的印象分。

在清華、北大、復旦、上海交大等全國名校MBA競爭日趨白熱化的背景下,推薦信的作用也成為不容輕視的重要環節。

02推薦人找誰合適?

推薦人的選擇要把握一個整體原則:推薦人一定要熟悉申請者的職業能力特點,並樂於推薦申請人報讀MBA。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要注意,推薦信不能由親屬撰寫,因為親屬的評價很可能會有失客觀性,在招生老師的眼中只可能是減分項。

推薦信最本質的功能是體現申請人的職業能力及培養價值,因此,職場領導的意見和看法是最有說服力的,一般上司對下屬職業能力的評估是最為客觀和全面的。

所以,

第一位備選的推薦人,優先是自己的職場領導(可以是直接匯報的領導,也可以是領導的領導),如果已經是企業最高管理者(如自主創業的股東),可以找其他股東,或者是企業外部的合作夥伴來寫。

第二備選推薦人,可以是公司的另一位領導(和第一封推薦信的推薦人不重合),也可以是熟悉自己的商業夥伴、政府官員、學界名家、社會名流,最好是能提供一個新的視角來評估申請者,而且這個推薦人不能是剛剛認識的。

第三備選推薦人,可以選擇有一定地位的校友或跟學校關係較為密切的校友,或者與自己合作過的同事。

另外,要注意,在求助推薦人的時候,需要簡單說明你為什麼要聯繫他們做推薦人的原因及他們的意見對求學的重要性,一般都會得到幫助。

如果推薦人答應後,你最好與她/他進行一次簡短的面談,因為如果想要獲得一封有說服力、不空洞充滿虛詞的高分推薦信,你還必須讓推薦人了解你為什麼讀MBA,為什麼對該院校感興趣,還有必要讓對方知曉推薦信的字數限制,太少顯得敷衍反而有反作用,太多系統無法提交,白白浪費文筆。

這點就需要你先要熟悉推薦信的內容。

03推薦信的內容撰寫的注意事項?

為了便於橫向比較申請者之間的能力及水平差異,各商學院MBA項目的推薦信,一般都有固定的格式。

一般都包含以下 4 大方面:

(1)認識的場合

(2)對你的評價,主要是特質(跟 MBA 相關)

(3)你哪些地方還有提高(跟 MBA 相關)

(4)指出你跟同齡人或相似人的區別,這樣才有助於突出你

接下來果芽MBA會告訴大家一些撰寫的注意事項,你可以自己起草個初稿,再交由推薦人修改補充,擺脫第一視角;也可以把這篇攻略發送給推薦人,提高他的完成速度。

申請者和推薦人結識時間、場合、交流頻度。

院校希望用這個基本問題判斷推薦人對你的熟悉程度以及推薦信的可信度,面試官還可能現場抽問:你和推薦人是怎麼認識的?你為什麼選擇他作為推薦人?所以,該部分如實填寫,保持記憶一致就可以。

舉例如下:

您是如何認識被推薦人的?您對他/她的了解程度如何?(100-300 字)

他是公司成立之初 xxxx xxxx 公司 一位副總經理推薦的,認識 4 年以來,共同經歷了公司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整個過程。我非常了解他,他是我們公司的技術負責人,身上表現出優秀技術管理者的品質,負責、認真,為公司的科技進步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

推薦人對申請者能力、潛力等綜合素質的評價

這部分是推薦信的核心內容,一定要用具體事例佐證能力。單純能力的描述,一般都會顯得空洞,甚至缺乏可信度,而用具體事例來證明申請者的能力和特質,會顯得更有說服力,也更便於招生老師對申請者能力水平的認定。

請您對被推薦人的性格及品質作出評價。(100-300 字)

之所以重用她,是因為我看重她身上的以下三個特質:

(1)開放,作為一名管理者,她具有迭代思維和不斷自我更新的意識,思維不受局限。

(2)責任感,時刻踐行著「拒絕藉口」,影響身邊的同事增強主人翁意識,同時也發掘出了更多同事的工作潛能。

(3)有親和力,管理能力優秀,團隊協作能力很強。在與上級溝通中,總能預先周密思考所面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與我共同規劃解決了 xxxxxxxxxx 問題;在與同級的跨部門溝通及協作中,能快速把握關鍵節點,嫻熟調動相關資源解決問題,集團「xxxxxx」大賽的出色組織,就是一個明顯的證明;在團隊管理中,她以堅定意志和獨特魅力,樹立了一個下屬眼中的「好領導」的角色,她帶領的團隊,既有歡聲笑語,又有較強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推薦人對申請者和同齡人相比的優劣勢評價

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通過在同齡人中,申請者的優勢和特質,能夠更加清晰判斷出申請者的成長速度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

推薦人給過申請者的意見和建議

這類意見和建議一定要反映被推薦者就讀MBA的必要性,所以,這就又回到上文中提及到的面談,一定要讓推薦人知道你的求學意願和學校特色,這樣才能方便推薦人給你寫推薦信。

您曾經給過被推薦人最重要的建設性意見是什麼?

xx在從總裁助理向具體業務轉型期間,與我探討過職業發展的一些問題,我講了我在每一步的轉折點時的一些經驗心得。目前,隨著xx職位的提升、管理幅度的增加,雖然在專業領域,已經熟悉國內外的相關制度和流程,但她的商業知識體系還不夠全面,需要系統的梳理和提升,而貴校MBA能夠提供優質的管理理論和營銷類的專業課程,並且匯集了各行的商業精英,能夠快速高效地完善 xx在管理方面的知識體系,並且幫助她在營銷領域取得進一步的發展,無疑是她最好的選擇。

她也將MBA納入了自己的短期職業規劃中。

以上是今天果芽MBA給大家傳送的乾貨啦,如果你對MBA提前面試的備考還有什麼問題的話,可以隨時給公眾號【果芽MBA】留言,留言被採納後,我會第一時間為大家整理優質乾貨幫你解決問題!

《提面1V1 實戰陪練課程》

用12年行業經驗幫你一路通關

相關焦點

  • 留學推薦人必須找教授?推薦信內容重點該放在哪?收藏級乾貨文章來了
    而且推薦信不能獨自完成,需要跟推薦人協作才能把這項材料做好,操作起來更繁瑣,到底要找誰推薦才對申請更有幫助?推薦內容怎麼寫才有說服力?推薦信有哪些特殊格式?今天學姐就針對推薦信問題,給大家獻上這一篇收藏級乾貨文!
  • 誰最適合幫你寫留學推薦信呢?來看關於完成推薦信的小技巧!
    同時,如果是在讀研究生或者是博士生的話,已經有過實習或是工作經驗的情況下,可以讓公司領導幫助你完成一封推薦信,這幾種情況下的推薦人都會比較了解你的日常情況和你的能力水平等方面,所以從他們的角度來推薦你,這樣招生官也會一目了然。3. 注意提前聯繫推薦人,最好提前2-3個月聯繫。
  • 去英國留學,推薦信內容該怎麼寫?推薦人應該怎麼選?
    不管你是diy還是找機構做申請,大多學生其實都明白文書的重要性。但到底有多重要?沒人具體講的清到底佔比多少。怎麼去寫?很多學生也沒從下手。於是叔這邊就看到很多學生填寫的搞笑的信息調查表,比如用一個字形容你所推薦的學生時,學生往往沉浸在保守的刻苦努力,認真啊,踏實等詞彙。還有在描述給你最深刻印象時。
  • MEM/MBA申請推薦信怎麼寫?
    商學院在要求考生提交申請材料時,專門列出推薦信這一項,主要是想了解考生的上級領導或周圍人對考生的管理能力、職業素質做出的評判,並考查其社交能力。一封好的推薦信也是在展示考生某一方面的實力,考生應予以高度重視。推薦信需要從兩個方面著手:選擇合適的推薦人;有技巧地撰寫推薦信。
  • 英國留學的推薦信怎麼寫?Reference letter怎麼寫?
    推薦信Reference letter,就是一封信,這封信是由你的老師、領導寫的,主要介紹你這個人的情況,對你進行一個中肯的或者讚揚的評價和推薦,在英國留學或者找工作,都會遇到需要提交推薦信,尤其是申請英國的學校,幾乎都是強制要求提供推薦信,不過也有英國大學部分例外,我暫時不知道。
  • 推薦信也有套路,一般人我不告訴(文末的福利是我給你的禮物)
    簡單理解,就是請某個領域/行業的「大牛」給你寫推薦信。之前有提到過,推薦信實則就是推薦人為申請人進行「背書」。因此,找個「大牛」當推薦人,他們在業內的影響力就能轉移到推薦信上,成為一種附加值或加分項,從而幫助你從眾多的申請者中脫穎而出。
  • 推薦信怎麼寫?3分鐘教會你
    而專家推薦信作為文書申請材料裡重要的一部分,是用來證明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特點,除推薦人對申請學生的評價之外,申請院校比較看重的是推薦人的可信度、聲望及其對學生的了解程度。一封專家推薦信內容真實可信、能夠體現老師對學生的認可以及學生研究能力、性格特點的推薦信,的確能夠為申請加分。
  • 清華MBA,北大MBA,人大MBA,上海交大MBA,中山大學MBA推薦信怎麼選
    那麼,針對報考2022年MBA考生而言,會面臨一個問題就是:清華MBA,北大MBA,人大MBA,上海交大MBA,中山大學MBA推薦信怎麼選?並且有的MBA考生基於個人職場不同,會涉及比如不太方便邀請自己的領導來做推薦人,那麼具體還需要和MBA輔導考官來確定。第三、結合個人的學習經歷每一位MBA考生都有自己曾經的求學經歷,這個過程中也有教授指導,名師指點。
  • 美國留學推薦信寫作全攻略
    從而保證了推薦信以客觀公正的視角來向學校介紹被推薦人的情況。因此錄取委員會會非常重視推薦人對同學們的評價。一封有力的推薦信很大程度上會為你的申請添彩加分。那怎麼完成這樣的一封推薦信呢?如何挑選合適的推薦人呢?  一、推薦人確定  確定合適的推薦人是成功推薦信的第一步。通常來說,研究生申請要求2-3個推薦人。這三個推薦人應該如何安排呢?
  • 留學美國本科,劣質、不誠信的推薦信毀掉申請,避坑注意這幾點
    本篇長文,全面介紹推薦信的相關問題,涉及推薦信的價值、需要展示的內容、推薦人如何確定並在內容上分工、格式規範、如何與推薦人溝通獲得最佳結果,以及優秀推薦信的幾個原則等等。推薦信,曾似一張廢紙,為啥越來越有用了?
  • 神的推薦信
    當我們申請學校、工作,或者是為了達到什麼目標,這時推薦信就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能讓受薦者獲得接納與幫助。推薦信是能讓人快速從他人眼中看清這個人的條件、能力及特質,也是對受薦人的肯定。一般的推薦信,通常會具備幾個共同內容與關鍵,即是推薦人與受推薦人的關係、受薦人的人品、受薦人的條件與能力是否符合所推薦的標準或需求,以及推薦人的一些建言或期望的結果等。
  • 優質留學推薦信是怎樣「煉」成的?
    推薦信一般需要三封或兩封,以學校官網的要求為準。推薦信一般來自給你上過課或者帶你做過研究的教授,還有來自實習單位的領導。 信件的內容,主要是推薦人介紹你們是如何認識的,在相處過程中你有哪些突出的表現,有哪方面的技能等等。需要注意的是,推薦人不能是申請人的朋友或者親屬。另外,為了讓推薦信的內容儘可能豐富,同學們最好還是要找對自己比較熟悉的教授或領導。
  • 你真的知道推薦信的作用嗎?
    今天的這篇文章主要解決以下3個問題:1. 為什麼推薦信很重要?2. 找誰寫推薦信最靠譜?3. 怎樣寫好一封完整的推薦信?二、找最熟悉的人寫推薦信一定要找到真正了解你的推薦人,這樣可以把推薦信寫的具體生動,這樣的推薦人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 學姐講乾貨 LLM申請中,如何安排推薦信的內容和寄送時間?
    推薦信遞交幾篇最好?推薦信要寫多少字?如何挑選推薦人?推薦信需要寫些什麼內容?如何遞交推薦信?
  • 一天發3條或以上朋友圈的,往往是這3種人!很準,最好別深交
    一天發3條或以上朋友圈的,往往是這3種人!很準,最好別深交發朋友圈,相信大家應該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吧?在當今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不發朋友圈的人應該很少很少,這些人要麼低調、要麼卑微,在我看來只有這兩種情況。
  • 美國研究生留學推薦信相關要求
    留學美國總是需要在文書材料上花費功夫,其中推薦信作為美國文書材料主題部分,很多時候需要三封。下面就和智課選校帝了解一下美國研究生留學推薦信相關要求,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一般而言,學校申請時需要三封推薦信的,當然,也有的專業是只需要兩封,甚至一封的。一般三個推薦人,一般是選擇兩個學校老師當推薦人,第三個選擇實習單位上司當推薦人。
  • mba和emba的區別?什麼樣的人適合讀MBA?什麼樣的人適合讀EMBA?
    現在的職場人都開始關注考研,因為面對職場的不斷更新迭代,職場人的壓力不言而喻。從嘉禾博研獲悉,最近幾年考研的職場人是越來越多,倍數級增加。這期間不容忽視的兩個專業就是MBA和EMBA。mba和emba的區別?什麼樣的人適合讀MBA?
  • 海外碩士申請文書材料之推薦信(RL)
    一般吳老師都建議同學們提前找好3個推薦人。因為有的學校需要2封,有的學校需要3封(2封學術+1封實習),所以最好提前把推薦人找全。答案:不行。 推薦人一般建議是你的教授或實習的領導,首先必須是熟悉你 / 和你有過交集的老師,以此為前提,關係密切更好。招生官可以輕易感知到你和推薦人的關係親疏。如果推薦人很權威但是不了解你,推薦信容易流於空洞而不可信。所以最好在熟悉你、願意真心推薦你的老師中,找title最高的。
  • 英國這幾所大學免除推薦信,快抓住機會去「乘風破浪」吧!
    (PGT) 的推薦信要求將被去除。唯一的例外是申請人需通過推薦信滿足外部法規要求,且研究型碩士(PhD)的推薦信要求保持不變。 2、東安格利亞大學 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 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理解在現階段一些院校尚未恢復開放的情況下申請推薦信可能會比較困難,如果學生有條件錄取信上顯示需要提供推薦信,且推薦人沒有及時回應推薦信申請郵件,UEA將視具體情況考慮破例免除相關推薦信的要求。
  • 我在深圳工作,周圍靠譜的免聯考MBA項目太少,求推薦!
    因此不少人選擇了免聯考MBA。然而,在國際化合作越來越廣闊的今天,你出去,別人可以進來。一些國外高校在國內設立的免聯考mba,國際mba,不需要參加全國統考,不需要花費太多時間,上課節奏和壓力沒有那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