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的下午茶|張含韻:一路走來攢了很多糖,我可以給自己發糖吃

2020-12-17 中國青年報

16年前以《超級女聲》季軍身份出道的張含韻,在31歲的年紀參加了《乘風破浪的姐姐》。今日,張含韻接受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採訪表示,參加超女時自己還是比較懵懂的、是被命運選擇的,但現在是自己篤定地去選擇命運。「雖然成名早會伴隨著很多風險,比如心態上、事業上不可控,難免走很多彎路,但也絕對是一種優勢,會比其他人更早一步弄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但也因為出道早,我確實有不夠好的地方,還有時間和機會去為自己打磨。」

《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一次公演舞臺上,張含韻的表演收穫了掌聲,卻獲評「觀眾喜愛度排名倒數第一」。她回憶說,當時感覺自信心受到了很大的打擊,好在自己到了這個年紀已經很清楚,命運就是隨時會把你拍到谷底。與其把時間和精力浪費在糾結負面情緒上,不如在坑裡就地爬起來,能做什麼盡力去做,最起碼不負自己。

自己給自己發糖吃

問:solo表演非洲舞那一次獲得了第一名,但有網友表示,「有突破不代表就配得上第一名」,對這個評價您怎麼看呢?

張含韻:配不配得上第一也不是我說了算呀,對吧?這個是現場觀眾投出來的結果,如果我配不上第一,那我也可以配音,是不是?

問:三公的時候,你被張雨綺派出去參加團隊個人比賽,贏了專業女團出身的王霏霏和孟佳,你當時是什麼心情?

張含韻:當時心情就是很好呀,因為一開始沒覺得自己能贏,但是出那個結果的時候,我覺得為雨綺隊長和我們團隊爭得了一些優勢,那心情當然是好上天了。

問:一公結束時你收穫了很多掌聲,但那場比賽後你的「觀眾喜愛度排名倒數第一」,比賽過程中面對這樣的反差,你的心理感受是什麼?

張含韻:第一場倒數第一名,當時確實是挺受打擊的,自信心也有被打擊到,但是作為深知命運無常的我來說,我覺得那是非常短暫的,因為我覺得到這個年紀一定要深知,就是命運的無常隨時會把你拍到谷底,你無論在哪個坑裡,你都得就地爬起來,我們不要把精力和時間浪費在糾結和負面情緒上。如果有這個精力和時間,就地爬起來,能做什麼盡力做好就行,最起碼不負自己。

問:你一直以來都像個開心果,有沒有特別低落的時候呢?

張含韻:節目當中有很多低落的時刻,練舞練得體力不支的時刻,就是表現的不夠好的時刻,很多時刻,但是我覺得回到這個歲數最擅長的就應該是,如何讓自己在面對挑戰的時候立刻不低落。我們有很多科學的方法,比如說吃吃糖,打打遊戲,刷刷開心的段子。其實,就是我覺得成熟和30+帶給我最大的好處,就是我們越來越了解自己,越來越能讓自己面對這些負面的情緒,這是我覺得30+非常引以為豪和我很喜歡的地方。

問:你說,「會哭的孩子才有糖吃,但不會哭的孩子更讓人心疼,孟佳就是那種不會哭的孩子,她其實也是需要吃糖的。"她表示過你也是「不會哭的孩子」,你怎麼看呢?

張含韻:因為我確實是工作早嘛,把你鍛鍊成一個你需要去面對社會,需要去擔起很多責任的人。當我後來意識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覺得我自己可以給自己發糖吃。可能那個幸運的時光已經錯過了,但是每個人有屬於自己的命運,而我這樣一路走過來,少不了一路上這麼多人對我的關注和支持,那這些就是屬於我的糖。我覺得我的糖也吃夠了,還攢了不少,所以當我需要吃糖的時候,我就自己給自己發糖吃。而且我攢了很多,如果你們需要的話,我還可以給你們發糖吃。命運對每個人的饋贈不同,我很感激。

夫唯不爭,故無憂

問:大家說你是「不垮少女顏」,出道這麼多年一直很可愛很年輕很漂亮,性格也是,你是怎麼讓自己外形、心態都保持這麼年輕的?

張含韻:我覺得外表可以靠保養,有很多途徑和方法,但是內心我只能說,努力保持。畢竟我們都是經歷過歲月洗禮的人,是有故事的人。要說完全絕對的簡單、年輕,是不可能的,但是心態可以開心,就「夫唯不爭故無憂」,只要無憂就簡單快樂,可能是這樣。

問:有沒有認為自己出道早是一種優勢呢?

張含韻:我覺得成名早絕對是一種優勢,雖然它可能會同時的攜帶著很多風險,就是說年少成名有很多不可控的。對於年輕人來說,心態或者是事業上很多不可控的因素,但是我覺得就像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的那種感覺,就是你吃過的苦,你走過的彎路,都不會白走的。我積攢的經驗,以及對自我的認知和自己想要什麼,就會比他們更早一步或者是更清楚吧,反正我自己是覺得多吃一些苦,多走一點路是真的挺好的。

問:對比剛出道時參加的《超級女聲》,《姐姐》有什麼特殊的地方?

張含韻:「超女」和「姐姐」的區別在於,「超女」的時候是16年前嘛,那我覺得是比較懵懂的,是被命運所選擇的,但是16年後的今天,我是有權力選擇自己命運的,所以一個是被選擇,一個是現在篤定的自己去選擇命運,我覺得是這樣的區別。

問:伊能靜在採訪中說,「有時候含韻也像我的小媽媽,一直照顧我」,你怎麼看呢?

張含韻:靜姐當時對我說的那番話我很感激,我覺得可能也是一個過來人對於女性的一種肯定,畢竟我這個年紀當媽媽,應該也是可以,是對我女性成熟的一種肯定吧。說到底,我最深的感受就是,身為女性,我心底有一種挺自豪的感覺,就是這是女性獨有的柔軟和敏銳,大家有這個能力去多照顧對方的情緒,能多去感受和體會對方的需求,身為女性我很自豪。

問:這次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與之前類似的演藝經歷相比,你最大的心態變化是什麼?在節目中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麼?

張含韻:以前都是演自己,自己選擇自己所選擇的就行,但是參加「姐姐」這個節目之後,讓我變得更自信了,可能覺得就是說背後有人支撐你了,大概這個就是女團的能量,能量的來源吧,就是覺得自己心裡已經把自己想成女團了。最大的挑戰是要從個體戶變成集體戶,你如何去平衡好一個團隊當中每一個人要怎麼去展現,又如何讓觀眾喜愛、接受,這個比較難,如果是自己的話,我覺得好與不好就自己就接受了,但是一旦涉及到團隊榮耀的時候,你就覺得再多都不夠,就得為了大家拼,這種積極性還挺幸福、挺暖的。

來源:揚子晚報網

相關焦點

  • 喝正統的英式下午茶,奶、糖、檸檬片都有入杯順序?
    導讀:喝正統的英式下午茶,奶、糖、檸檬片都有入杯順序?關於英式下午茶起源:17世紀初,荷蘭人將茶由中國及日本引進英國,1662年查理斯二世的王后凱薩琳(Catherine of Braganza)由於本身非常喜歡紅茶,開始帶動了貴婦使用典雅茶器喝茶的習慣。
  • 可以不住,但一定要吃的酒店下午茶③
    >左邊可以看深圳,右邊可以看香港不接受預定,先到先得來了可以不住,但一定要來吃一回每天下午1點到6點是下午茶時間,可以選英式紅茶或者咖啡,女生聊聊天,拍拍照真的能坐一下午。丨高空有下午茶,地面有糕點店丨除了高空下午茶,沒想到,君悅在地面還有「彩蛋」—糖立方!
  • 新糖?陳飛宇歐陽娜娜被曝曾共度下午茶時光
    來源:新浪娛樂歐陽娜娜陳飛宇曾合作電影《秘果》新浪娛樂訊 新糖?有網友爆料稱,陳飛宇歐陽娜娜曾在忙碌的行程中抽空到某飯店共度下午茶時光——10月17號,上海花園飯店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自己當天下午看到了歐陽娜娜和陳飛宇在飯店一起喝下午茶。一開始有不少網友質疑兩人當天行程根本不在上海,隨後有博主詳細梳理了二人當天的行程安排,發現陳飛宇17號晚上上海飛西安,而歐陽娜娜則是17號中午廣州飛上海,兩人恰好下午的時間都在上海。
  • 還記得小時候吃的QQ糖嗎?QQ糖這樣做特好吃!
    某日下午,小姿突然想吃下午茶了記得以前看過能用QQ糖做布丁美味的布丁竟然能用QQ糖來做這個腦洞大開的配方真的是簡單到沒朋友即解了饞,還省了外賣費 大多數人做布丁都是拿雞蛋做的,今天小姿跟您分享一道不用雞蛋也能做的布丁。
  • 我今天打針了,但我沒吃到白色的紐扣糖
    拆開包裝,裡面有一顆糖、一根針管和一個棉籤。害怕打針的我,拆了兩個小包裝,只為了多吃一顆糖,但是好像糖並沒有緩解我的恐懼。一覺醒來,真好,核酸檢測好歹是做完了。哎,不對,今天5.19,要去樓下做核酸檢測,要被掏喉嚨,想到就不開心。小時候打針前醫生是會給糖吃的,白色的如紐扣一樣的糖。味道如今是忘了,想來應該是甜的。
  • 張雨綺把出戰機會給張含韻,網友:人間小太陽
    昨晚剛看完《乘風破浪的姐姐》最新一期,今早就發現「張雨綺把出戰機會給張含韻」的話題佔據了熱搜第一。其實這一期節目基本都在介紹組隊和備戰的情況,但看到這一幕,真的被張雨綺感動了。張雨綺:我想幫姐姐們實現心願張雨綺說,這個舞臺不應該給能力最強的人,而應該留給需要機會的人。她希望自己隊伍裡面的姐姐們都能圓自己的夢,實現自己的心願。
  • 你吃過糖球嗎?你吃過能聽見心聲的糖球嗎?——糖球
    「我愛你」「我想你」「可以和我一起玩嗎」也許是世界上最簡單又最難的開口的一句話。我們或許都經歷過,想表達自己的心意,又害怕的糾結過程。會幻想如果能聽到他人的內心該多好。一顆可以讓你聽到他人心聲的《糖球》。
  • 金龜子姐姐直播喊話:「吃糖就吃貝歐寶益生菌糖!」
    6月11日,家長童年記憶中的歡樂延續到自己的孩子身上——金龜子攜手貝歐寶亮相直播間,歡樂與美味將在直播間不斷蔓延。一種奇妙的時空穿越感在直播間展開,父母與孩子的童年交叉相錯。小孩愛吃糖是天性,吃糖就吃益生菌糖!貝歐寶益生菌糖是國內第一款含活菌的糖果。這和金龜子老師的調性不謀而合。當然,不只是我們選擇了金龜子老師,她也選擇了我們,這是雙向的。」
  • 戒糖真的好難?那就從減糖開始!1日3餐菜單,請你跟我這樣吃!
    戒糖真的好難?那就從減糖開始!1日3餐菜單,請你跟我這樣吃!肥胖危機,全球重視,新加坡成為全球第一個禁止「高糖飲料廣告」的國家,目的就是提倡國民減少糖分攝取、改變不健康的飲食習慣;但是馬上戒糖,好睏難,快試試從1日3餐、減糖食譜開始。
  • 臺北必打卡下午茶,集逛街和美味於一體,偶遇明星的機率超大
    現在來臺北,不能錯過的必須是下午茶了!臺北這家超IN的下午茶店推薦給大家,Zoom in Apartment是著名樂隊蘇打綠的主唱,吳青峰的姐姐開的店。除了提供下午茶以外,店內還販賣獨立潮牌的商品,在享受美味的同時,還能逛街,精準地抓住了女生的兩大需求!
  • 戰鬥民族的下午茶
    在俄羅斯,茶一般在飯後和中午休息時間供應,和英式下午茶的「四點鐘茶」不同之處在於這種俄羅斯「五點鐘茶」可以在任何地方進行:辦公室,汽車裡,公園邊。在俄羅斯幾乎每個家庭都有幾種不同尺寸和不同款式的瓷茶壺,依款式和花紋區分為日常使用和節日使用的茶壺。人們會將茶杯置於金屬銀質或青銅杯套中,上面還會有搪瓷元素的裝飾以及精美的雕刻圖案。
  • 張含韻說孟佳是不會哭的孩子什麼狀況? 默默努力的孟佳令人心疼
    孟佳作為一名專業女團的成員,訓練時被杜華批評了,張含韻對此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面對孟佳犯錯被杜總批評一事,張含韻這樣評價孟   原標題:張含韻說孟佳是不會哭的孩子什麼狀況?默默努力的孟佳令人心疼   最近張含韻說孟佳是不會哭的孩子上了熱搜,張含韻為什麼這樣說?孟佳作為一名專業女團的成員,訓練時被杜華批評了,張含韻對此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 減肥也可以吃的小甜品,無油低糖不長肉,做法簡單零失敗
    減肥也可以吃的甜品,無油低糖不長肉,做法簡單零失敗!減肥是女人永恆的話題,半生追求的目標,減了長,長了繼續減,如此反覆折騰,也樂此不疲,我也是其中一位,不過我減下來之後一直保持的挺好,平時飲食上注意些,適當的再做些運動,一般不會反彈。
  • 不一樣的茶文化~俄羅斯人之迷惑:不加糖的茶還是茶嗎?
    茶在俄羅斯的歷史,早於西方,晚於東方,俄羅斯有著屬於自己的獨特茶文化。茶炊(самовар)一詞,了解俄羅斯的人應該不會陌生,俄羅斯茶炊製作精美,是當地最出名的紀念品之一。俄羅斯人喜歡喝紅茶+糖(應該說西方人多喜歡紅茶),紅茶甜啊,西方人大概忍受不了無味的東西,要他們喝白開水簡直是「虐待」~~而中國人多喜歡綠茶,當然不會加糖(重點是綠茶健康,對身體好,我天朝最愛健康啦)。茶配甜點,標配!俄羅斯的甜食,對於我這種不喜甜食的人來說,簡直是噩夢,真的是甜到si。
  • 英國下午茶文化是怎樣風靡全歐洲的?
    紅茶香甜味醇,稀罕昂貴,是當時身份地位的象徵,貴族們可以拿來顯擺,隨後紅茶在各國的貴族圈中流行起來。18世紀初的某段時間,倫敦茶價,每磅茶值到四英鎊,折合人民幣約8千。到18世紀中期,茶價還是很高。當時茶葉稀少罕見,英國人並不是人人都懂得喝。《吃茶去》中就記述英國人」吃茶「是吃茶葉渣子,還拌些黃油和鹽,敷在麵包上吃。
  • 簡單又好上手的下午茶甜品蜜豆烤餅,不妨自己在家試試
    小編有一個朋友,她特別喜歡烘焙,從高中開始每次見面都會說自己想去蛋糕店做學徒,做麵包、做蛋糕、做蛋撻、做去酥餅等等,但是她都沒有去,因為家庭原因也因為那時年紀還小,沒有辦法在課餘時間去蛋糕店做學徒。我以為她會因為種種原因而放棄這個想法,但是沒想到,在今年她即將大學畢業之際,遇上疫情,又有時間,又有空間,又有工具,天時地利人和,可以讓她自己在家裡搗鼓一些自己想做的東西,她總說等我去她那裡,她會給我做好吃的,畢竟圖片已經發了很多給我了,總是饞著我不給我吃。小編很難過!
  • 給自己一顆糖吧
    近幾天發生的事情讓自己很苦惱,原本好好的愛情也被自己一手摧毀了,不知道是一時衝動還是下定決心,最終還是結束了,真想不到平時連一直蟲子都怕的人這個時候竟然忍心傷害一個有感情的人,冷靜的時候仔細想了想可能真的不適合談戀愛吧。我不喜歡主動,不懂得浪漫,更別說做情侶該做的事情了。
  • 「控糖」護牙記
    唐唐是我園小班的孩子,愛吃糖已經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在家裡沒有糖吃便會大喊大叫,眼淚、鼻涕一起掉。唐唐媽媽實在沒轍了,來到幼兒園向老師求助,希望老師可以讓她悄無聲息地、自然地「戒糖」。像唐唐一樣,班裡還有一些孩子吃糖過量。於是,一場「控糖」行動開始了。晨間談「糖」教師:「寶貝們,你們最愛吃的東西是什麼?」
  • 哪些食物升糖指數較高?常見的幾種升糖食物,血糖偏高的人要少吃
    一些升糖指數較高的食物,建議血糖過高的人平時最好要少吃一點,以防血糖飆升,可能也有很多血糖偏高的人知道糖要少吃,其實除了糖以外,生活中還有不少升糖指數較高的食物,如果你血糖過高了,還是少吃為妙!生活中常見的以下這些升糖指數高的食物,血糖偏高的人最好少吃升糖指數高是什麼意思呢?
  • 苦澀的米花糖
    梨雖然不大,味也並不特別香甜,卻是家裡不多的可以拿去換錢的東西,像數額並不大但偶爾可以取現的存摺,家裡的油鹽和偶爾一次的肉,都指望著從那上面摘下來,拿到集市上去幾毛一塊地換回來。正因為如此,擁有兩棵梨樹的老杜家,偶爾吃一次梨,也是家人一起分著吃,在民間,分梨與分離諧音,是不吉利的事。即便這不吉利的吃法,也不常有。幼年老杜和姐姐們最常做的事,便是在樹下數梨,一個梨,一個憧憬;一個梨,一個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