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箭出神入化,百發百中的人被稱為神箭手。中國古代的神箭手有后羿、紀昌、飛衛、李廣等。現在就讓我們看看這四大神箭手有何特別之處:
1、后羿
后羿,本稱「羿」、「大羿」、「司羿」,五帝時期人物,帝堯的射師,嫦娥的丈夫。
羿在年僅五歲的時候被父母拋棄在深山,自幼在山林中成長。他善於射箭,後來成為射師,被帝堯封於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人們尊稱他為「羿、大羿」。
相傳帝堯之時,天上有十個太陽同時出現,把土地都烤焦了,莊稼也乾枯了,人們熱得喘不過氣來,倒在地上昏迷不醒。因為天氣酷熱的緣故,一些怪禽猛獸,也都從乾涸的江湖和火焰似的森林裡跑出來,在各地殘害人民。帝堯請來了大羿,羿立即開始了射日的戰鬥。他從肩上除下那紅色的弓,取出白色的箭,一支一支地向驕橫的太陽射去,頃刻間十個太陽被射去了九個。從此地上氣候適宜,萬物得以生長。
此外,傳說后羿還用弓箭誅殺過猰貐(yàyǔ)、封豚、九嬰、修蛇、鑿齒、大風等惡獸。
后羿射日
2、紀昌
紀昌,中國古代寓言故事人物,為神箭手,以好學和堅韌著稱,出自《列子·湯問》。
相傳紀昌向飛衛學習射箭。飛衛說:「你先學會看東西不眨眼睛,然後我們再談射箭。」紀昌回到家裡,仰面倒下躺在他妻子的織布機下,用眼睛注視著織布機上提綜的踏腳板練習不眨眼睛。練習三年之後,即使是錐子尖刺到他的眼皮上,他也不眨一下眼睛。紀昌把自己練習的情況告訴了飛衛,飛衛說:「這還不夠啊,還要學會視物才行。要練到看小物體像看大東西一樣清晰,看細微的東西像顯著的物體一樣容易,然後再來告訴我。」
紀昌用牛尾巴的毛系住一隻蝨子懸掛在窗口,朝南面遠遠的看著它,十天之後,看蝨子漸漸大了;三年之後,蝨子在他眼裡有車輪那麼大。轉過頭來看其他東西,都像山丘一樣大。紀昌便用燕地的牛角裝飾的弓,用北方出產的篷竹作為箭杆,射那隻懸掛在窗口的蝨子,穿透了蝨子的心,但牛尾巴的毛沒有斷。
紀昌把自己練習的情況告訴了飛衛,飛衛抬高腳踏歩,並拍著自己的胸脯,說道:「你已經掌握了射箭的訣竅了。
紀昌
3、飛衛
飛衛,春秋時期趙國邯鄲的著名神射手,被尊稱為「不射之射」。飛衛教授神箭技藝的故事記載於《列子·湯問》中。相傳飛衛是后羿之後,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神射手。
相傳飛衛跟著甘蠅學射箭,後來他射箭的技巧超過了他的師傅甘蠅。
飛衛曾收了一個叫紀昌的人作徒弟。紀昌把飛衛的功夫全部學到手以後,覺得全天下只有飛衛才能和自己匹敵,於是謀劃除掉飛衛。終於有一天兩個人在野外相遇。紀昌和飛衛都互相向對方射箭,兩個人射出的箭正好在空中相撞,全部都掉在地上。最後飛衛的箭射完了,而紀昌還剩最後一支,他射了出去,飛衛趕忙舉起身邊的棘刺去戳飛來的箭頭,把箭分毫不差的擋了下來。於是兩個人都扔了弓相擁而泣,彼此拜在路上,認為父子,發誓不再將這種技術傳給任何人。
飛衛
4、李廣
李廣漢族,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秦安縣)人,中國西漢時期的名將。漢文帝十四年(前166年)從軍擊匈奴因功為中郎。景帝時,先後任北部邊域七郡太守。武帝即位,召為未央宮衛尉。元光六年(前129年),任驍騎將軍,領萬餘騎出雁門(今山西右玉南)擊匈奴,因眾寡懸殊負傷被俘。匈奴兵將其置臥於兩馬間,李廣佯死,於途中趁隙躍起,奔馬返回。後任右北平郡(治平剛縣,今內蒙古寧城西南)太守。匈奴畏服,稱之為飛將軍,數年不敢來犯。
唐德宗時將李廣等歷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將供奉於武成王廟內,被稱為武成王廟六十四將。宋徽宗時追尊李廣為懷柔伯,位列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李廣箭術超群。有一次李廣出獵,看到草叢中的一塊石頭,以為是老虎,張弓而射,一箭射去把整個箭頭都射進了石頭裡。仔細看去,原來是石頭,過後再射,就怎麼也射不進石頭裡去了。李廣一聽說哪兒出現老虎,他就常常要親自去射殺,居守右北平時一次射虎,惡虎撲傷了李廣,李廣帶傷最終竟也射死了這隻虎。
飛將軍李廣
原創作品,未經允許,不得轉載。